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23日-星期三
中國軍費開支以多少為宜?青衫老祖始終認為,以GDP總量的2%為宜。這既不是高目標,也不是低目標,而是一個適中的目標,國民經濟承受得起且留有繼續增加的余地。
說它不高,是因為全球平均水平是GDP的3%,2%是中等水平;說它不是底線,是因為美國希望歐盟甚至日本的軍費開支都要達到2%的水平,以分擔美國的全球防務開支,不在粘美國的“便宜”。但是,這顯然也不是一個高標準。以美國為例,美國現在已經是全球頭號軍事大國,其軍費開支長期占GDP的4%以上,盡管在奧巴馬時期有所降低,也達到GDP的3.4%。實際開支近6000億美元,是第二至第十一等后10名的總和。即使這樣,美國新總統川普依然嫌少,他已經多次揚言,要重建強大美軍,停止縮減軍費,停止陸軍裁員,停止削減核武器。所有政府機構都要裁員,但國防部門不僅不裁減,而且要增加。加之他正在壓盟友分擔防務開支,美國的實際軍費開支將有一個大幅度增加。
盡管連年增加,但中國目前的軍費水平仍處于一個低水平,GDP占比只有1.33%左右。即使這樣,中國的軍費開支依然是美西國家炒作的對象。畢竟,每年的軍費增長率都在10%以上,從幅度上講是夠大的。解決這個問題,目前是個機會。一方面,美韓執意要在半島部署薩德,危害了中國的安全利益,中國不得不采取應對措施;另一方面,美國大吵大鬧要擴充軍備,不僅要擴充海陸空,還要擴充核軍備,對國際社會構成威脅;再一方面,美國揚言要繼續巡航南海,并提出“不許中國接管南海”這一偽命題,直接威脅中國主權利益。南海本來就是中國的,根本不存在所謂“接管”問題。美國人這么講,無異于否定中國在南海的主權,是徹頭徹尾的帝國主義行徑。面對上述,中國有足夠理由增加軍費開支。而此輪增加應當與消除“中國威脅論”結合起來,直接將軍費開支定為上年度GDP的2%。以后就照此辦理,不在提增加幅度,而只講GDP的2%,使軍費開支制度化、常態化。
2016年,中國GDP總量為74.4萬億人民幣,按2%計算,2017年的軍費開支應當是14880億元人民幣。折合美元(6.8)為2188億美元,只相當于美國的1/3,人均則只有美國的1/14。
或問,中國還有幾千萬貧困人口,搞這么多軍費干啥呢?理由十分充足。第一,在任何情況下,國家安全都是第一位的。中國現在正處于財富急劇積累的時期,也處于對外投資迅速增加的時期 。現在,中國已經成為資本凈輸出國。隨著“一帶一路”戰略實施,中國的海外利益將持續擴大,像馬六甲港、科倫坡港、瓜達爾港、尼加拉瓜大運河、吉布提基地等等巨型項目也會越來越多。這些東西都是中國人民用汗水換來的。所有這些,我們不能把整個世界都看成壞人,但是,誰也不能“天下無賊”。確保這些財富和利益不被強盜掠奪、盜取,就必須有強大的國防和強大的軍隊。第二,隨著軍民融合發展戰略上升為國家戰略,軍事工業和民用工業相互支撐、融合,增加軍費開支越來越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手段。特別是,軍事工業多為裝備制造和高科技產業,加快其發展對于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具有十分強大的拉動作用。而國民經濟發展是不斷消除貧困人口的基礎所在。第三,軍事和國防工業的發展是樹立中國形象、提升中國話語權的必由之路。從地球平面來說,擁有兩個航母作戰群就擁有在東海、南海和黃海領域的絕對話語權;擁有6個航母作戰群,就擁有全球話語權。從立體而言,擁有空間站、衛星導航、深空探測、月球基地等就擁有制天權;擁有深海探測器、深海實驗室、萬噸級戰略核潛艇就擁有藍色話語權。中國是一個占世界人口1/5的大國,必須擁有與其體量相協調的全球形象和全球話語權。這不是爭霸,而是確權!
總之,2%不高也不低,希望能夠通過確立GDP占比的方式一次性解決中國的軍費開支額度問題,辦自己的事,堵外人的嘴!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