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中美關系深刻影響著世界政治和經濟格局。當前,中美關系呈現一種新的形態,具有復雜的多面性,戰略博弈達到了新階段,而特朗普的上臺又給中美關系帶來新的不確定性。如何推動中美兩國安全關系的良性互動,特別是中美兩軍通過戰略合作共同維護世界和平,就成為值得思考的話題。
中美之間圍繞著美國的挑釁與中國的捍衛展開了戰略博弈,特別是在2016年,這個博弈上升到了新高度。美軍太平洋司令部司令哈里斯上將舉行記者招待會,針對中國的南海島礁建設說,必須做好“今夜就開戰”的準備,氣勢洶洶,還在南海仲裁案結果出來之前派出兩個航母編隊(美國的兩個航母編隊就可以支撐一場重大的地區沖突)。面對這種情況,我們在黨中央的領導下采取了果斷、堅強的綜合手段,包括政治、經濟、軍事、外交、法理、輿論等方面。戴秉國同志就曾表示,南海仲裁就是一張廢紙。你來十個的編隊都沒有用。我們海軍三大艦隊的主力開到南海進行訓練,我們的轟炸機到南海去巡航,顯示我們的主權。我們的轟-6K轟炸機還穿越了日本的宮古海峽,而且是帶彈飛行。兩周以前,我們海軍航空十三架飛機穿越了日本的宮古海峽,包括六架轟炸機、六架戰斗機、一架電子偵察機。我們在南海的軍事存在,特別是遼寧艦,這次不是訓練,而是擺出了戰斗隊形到南海巡航。美國到南海“自由航行”,侵犯了我們主權,我們維護主權,雙方搞不好會在南海引發沖突。
另外是朝鮮半島。
朝鮮半島現在是“火藥庫”——朝鮮堅持核試驗,堅持發射導彈;韓國方面又在搞“薩德”。美國一舉多得,利用朝鮮拉起了韓國、日本和美國的三角同盟,使中國面臨很大的壓力。而朝鮮半島一旦失控,發生軍事沖突,對中國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如果發生核災難、核沖突,將影響我們的空氣、水源。朝鮮半島可能存在的五個場景是:第一,通過外交壓力、軍事壓力迫使朝鮮棄核;第二,有限的“外科手術”式;第三,常規沖突;第四,大規模軍事沖突;第五,核沖突。無論哪個場景,特別是后幾個對中國是很不利的。亂起來,我們振興東北計劃就要受到影響。振興東北是中央的方針,習總書記在2017年兩會期間專門了解了東北振興的問題。朝鮮發展核武器,聯合國通過決議,朝鮮方超強硬對抗,宣布軍事優先;美國動用軍事力量包括動用航空母艦對朝鮮施壓。朝鮮說,我們要用宇宙間最先進的武器系統把美帝國主義及其一切追隨的傀儡勢力從地球上抹掉。美國搞軍事演習,朝鮮發表聲明說,哪怕是美國及其傀儡追隨勢力在我們的領海里濺起一個浪花,我們也要用神力無比的核武器把它徹底埋葬。雙方打口仗越來越激烈。美國借機強化在東北亞的軍事部署,包括“薩德”。
“薩德”是末端導彈攔截系統,在軍事上對中國有很大的傷害,將來改進型探測范圍更遠。“薩德”對我們的戰略核反應能力威脅在哪里?導彈,特別是洲際彈道導彈。洲際彈道導彈的上升階段是垂直上升的,這個階段速度慢、單一,進入大氣層以外就可以蛇形機動變軌,不容易攔截,但在上升階段容易攔截。而且剛發射,雷達發現以后,就可以提前鎖定彈道進行分析。這個不但對我們,對俄羅斯影響也很大。關鍵是美國在戰略上又把韓國、日本捆在一塊拉進來,在韓國部署完“薩德”之后,有可能在周邊都部署,整個把核反擊能力給罩住,那就不得了了。
我們與美國戰略對話提出雙方都接受的“相互確保脆弱性”,美國和前蘇聯是“相互確保摧毀”(Mutual Assured Destruction),是恐怖的平衡。我們跟美國不搞“相互確保摧毀”,而是確保雙方的脆弱性(Mutual Vulnerability)。什么意思呢?你打我,我有還手之力,你把我打成重傷,我可以讓你毀容,達到有威懾力的平衡。但是,如果美國在中國周邊部署導彈防御體系,他能打我們,我們卻沒有還手之力,增加了冒險沖動,而降低了沖動的成本。日本也“渾水摸魚”,想趁機搞陸基的導彈防御體系,日本海上自衛隊宙斯盾系統的六艘軍艦擁有反導能力。美日韓三邊同盟悄然成形,在戰略上對我們非常不利,在我們東北方向形成一個“鐵三角”。
另一個矛盾沖突點就是臺灣問題。
首先,在島內,民進黨上臺之后,蔡英文到目前為止拒絕承認“九二共識”,國民黨卻難以形成一個有力的制衡力量,美國和日本利用“臺獨”勢力來制衡中國大陸。如果真的出現了反分裂國家法中所規定的三種情況——“法理臺獨”、島內動亂、外部勢力介入,我們就要被迫做出“痛苦的戰略抉擇”。蔡英文不會回頭,特朗普剛當選就跟蔡英文通話,打破了中美建交幾十年的一個禁區。由于他還是候任總統,中國就跟當時執政的奧巴馬政府進行交涉。特朗普卻提出,“包括‘一個中國’政策在內的所有事項都在談判之列”,“除非北京在匯率及貿易問題有所讓步,否則美國不一定奉行‘一個中國’政策”。經過我們的斗爭,后來特朗普和習近平主席通話時表示,美國會尊重“一個中國”政策。雖然特朗普這么說,但是從骨子里,美國會不斷強化美臺關系,提升美國和臺灣地區的實質性軍事關系,這是美國的必然選擇。上一任美國總統奧巴馬在卸任前簽署了2017財年國防授權法案(NDAA),提升美臺軍事交流的層級。過去美臺之間的交流只是上校級,現在包括現役將官、副部長級政府官員,內容包括威脅分析、軍事理論、部隊計劃、后勤支持等,都是具有實質性的內容。這對我們國家利益的影響很大。我們必然進行反制。而日本也趁火打劫,把日本負責對臺灣交流事務的民間機構“公益財團法人交流協會”更名為“公益財團法人日本臺灣交流協會”。面對這種情況,我們既要爭取和平統一,也要加強軍事準備,萬一出現了動亂、不測,我們能夠及時地粉碎“臺獨”企圖,維護國家的主權領土完整。
2016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會上指出,“在維護國家核心利益上敢于針鋒相對,不在困難面前低頭,不在挑戰面前退縮,不拿原則做交易,不在任何壓力下吞下損害中華民族根本利益的苦果。”這體現了黨中央維護國家利益的堅強意志。
在2017年元旦賀詞中習近平主席強調,“我們堅持和平發展,堅決捍衛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誰要在這個問題上做文章,中國人民決不答應!”為實現這個目的,我們必須堅持“實力+合作”的安全思路。我們不信奉國際關系中的“叢林法則”,但是,我們必須認識到沒有實力就會成為弱肉強食的犧牲品。在世界舞臺上,實力是贏得尊重的基礎,合作是通往成功的途徑。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7年2月17日國家安全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提到“三個立足”。他強調,認清國家安全形勢,維護國家安全,要立足國際秩序大變局來把握規律,立足防范風險的大前提來統籌,立足我國發展重要戰略機遇期大背景來謀劃。還提出,要保持戰略定力、戰略自信和戰略耐心。什么叫戰略定力?就是保持戰略目標和實現戰略目標的決心和意志不受干擾,堅定不移地推動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戰略自信,就是在面對這些挑戰時要有自信。戰略耐心,就是不能著急。
以上這些敏感問題都是影響中美安全關系乃至中美整體關系的重要因素,只有妥善處理好這些議題,才能保證中美關系在安全和軍事領域內平穩發展,為中美整體關系提供正能量的支撐。
此次中美兩國元首的成功會晤,使我們有理由、有信心對未來的中美關系發展前景表示樂觀,但我們也要看到,前進的道路不會平坦,還會遇到這樣和那樣的困難,需要我們以高度的戰略緊迫性和責任感加速推進中華民族復興的偉大事業,把我們的國家做大做強,只有這樣,才能有實力、有把握促進中美兩國關系沿著正確的方向前進。
(作者: 楊毅,國防大學戰略研究所原所長)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