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您好!今天是:2025年-5月1日-星期四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國策建言 > 發展戰略 > 閱讀信息
蔣高明:“畜南下、禽北上”恢復退化草原與農田生態系統
點擊:3021  作者:蔣高明    來源:科學網  發布時間:2016-08-21 11:18:24

  

1.jpg 

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首席研究員蔣高明

 

      1月11日,“首屆完美中國生態恢復萬寧會議暨第四屆中國民間水保護聯席會議”在海南省萬寧市召開,會議針對建立環境信息公開機制,城市霧霾產生原因與治理等議題進行了討論,并達成了生態恢復的“萬寧共識”。圖為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首席研究員蔣高明在會議上發言。新華社記者趙穎全

 

      以下為發言全文:

 

      建設生態文明,構建可持續發展的社會,維護良好的生態空間是非常重要的。人類,除了自身生產與生活所需要的空間外,必須考慮野生生物,即那些不會說話的動物或植物的生存空間,而保護野生生物的最好的辦法,就是建立各類自然保護區,讓野生生物自我維持。對于退化的生態空間,除了人類的努力外,自然恢復是非常好的途徑;對于退化的農業生態系統,則采取生態學的辦法實施修復,要維持恢復效果,必須首先考慮農牧民增收問題,這就需要創新農牧業模式。為次,我們研究團隊提出了“畜南下、禽北上”農牧業新模式,即利用農區廢棄的秸稈養牛,牛糞還田,增產產量并發展有機農業,提高農民收入;在草原上,利用大量的草原空間及其水熱資源養雞,減少大型牲畜數量,促進自然恢復,并發展草原有機食品產業,增加牧民收入。自2005年以來,我們分別在內蒙古正藍旗巴音胡舒嘎查和山東平邑縣蔣家莊進行了大型試驗示范研究,取得了明顯的生態恢復效果,產生了明顯的經濟效益。

 

      在北京正北方向180公里的地方,有一片很大的沙地,面積5.3萬平方公里,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這里的植被覆蓋率在70%以上,草原高度1米以上。“草到馬肚子那么高”,“狼、黃羊到處可見”不少中老年人,對當時的沙地景觀印象很深。然而,進入本世紀以來,由于連年超載過牧,該沙地嚴重退化, 赤地千里,嚴重的地段寸草不生。由此誘發了嚴重的沙塵暴。自2000年開始,中國科學院的一支科研隊伍,在那里與黃沙進行了整整十年(2010-2011)的搏斗,硬是在嚴重退化的沙地上恢復出了一片片綠洲。并驕傲地向國人宣布:他們恢復成功的生態系統,類型恰好為非洲的薩王那生態系統,即稀樹疏林草原,有了該類生態系統,中國大陸就囊括了全球主要的生態系統類型。

 

      項目區位于蒙古正藍旗巴音胡舒嘎查,有72戶牧民、288口人、面積12.6萬畝沙地草地,含有流動沙丘、半固定沙丘、固定沙丘、灘地、濕地5種景觀類型。他們選擇嚴重退化的4萬畝土地進行試驗,其中1000畝作高效地,占4萬畝土地的2.5%。在高效地上進行高投入,打井、架電、修路,而在剩余土地上,基本不投入,只建圍欄,任其自然恢復。大面積退化沙地草地封育后,采取“以禽代畜”做法,即牛羊逐步被雞鵝等禽類替代,增加牧民收入。2005年起,帶動牧民先后養殖10萬只雞,自2010年起,在草原養殖柴雞基礎上,引領發展草原柴雞蛋產業。

 

      在脫離牲口破壞前提下,沙地草地被壓制的自然力得到充分釋放。2002年6月,科學家們高興地發現,在高效飼料地英紅玉米高度不足30厘米的時候,封育區草層高度已達1.43米,產草量每畝為5300斤鮮重;2003年,灘地草叢最高達1.85米, 生物量超過6500斤/畝(鮮重)。2008年自然生長的榆樹高度已達5~8米。試驗區內植被總蓋度達60%;2011年已形成穩定的群落。與對照相比,固定沙丘生物量提高了3.8倍,丘間低地提高9倍。野生動物中,野兔、沙狐、大雁、灰鶴甚至狼又回到了這片久違的土地上。

 

      試驗成功后,牧民由原來的每戶每年買2萬斤干草,到每戶分到7萬斤干草,從此該嘎查結束了買草的歷史。草原養雞的效益也是很可觀的。不計牧民勞動力成本,每只雞凈賺15元左右,超過牧民養牛羊1畝地的收入(平均10元/畝)。牧民那森烏日圖在2007年,養殖400只雞,凈收入7000多元;2010年,該牧戶賣掉了所有的牛羊,改養雞和發展生態旅游,年收入超過10萬元。

 

      渾善達克沙地生態恢復,產生了重大的科技與社會影響。2007年7月20日,美國科學派記者親自到巴音胡舒生態治理現場報道。2010年,美國大學教科書《地質與環境》在介紹全球不同國家治理荒漠化的成功案例時,引用了巴音胡舒案例。2011年,環保部推出的《生態文明簡明讀本》錄入經典案例。更值得一提的是, 中共十八大之后,自然恢復理念被寫進了新修訂的《中國共產黨章程》:至此,中國生態恢復走向了正確的治理道路。

 

      在山東平邑縣,有個弘毅生態農場,這個農場別看規模小,但名氣卻非常大。農場是由我們科研團隊于2006年7月成立的。該農場種地的思路與傳統不同,他們摒棄化肥、農藥、除草劑、農膜、添加劑、轉基因6項不可持續技術,增加生物多樣性,從秸稈、“害”蟲、“雜”草綜合開發利用入手,種養結合,實現元素循環與能量流動,生產純正有機食品,推動城市社區支持農業,增加農民收入,帶動農業大學生就業,最終實現耕地固碳。他們創建“低投入、零污染、高產出”的農業,闖出了一條生態循環農業之路。

 

      通過堆肥、深翻、人工+生物除草、物理+生物法防治病蟲害、保墑等措施,整合“禽糧互作”優勢,實現糧食增產,即利用生物多樣性與生態平衡原理,而非化學滅殺方法控制蟲草害。實驗4年后,效果十分明顯,成功將低產田改造成了高產田。2010年度夏玉米產量為547.9 kg/畝,2011年度冬小麥產量為480.5kg/畝。2008-2010年度土壤主要養分含量分析表明,土壤有機質等指標開始恢復,土壤中營養元素主要來源于牛糞養殖中的精料。

 

      通過脈沖式殺蟲燈鴨、雞、鵝、天敵昆蟲、野生鳥類、人工除草等多項病蟲草害防治措施,有效控制有機農田蟲害。在完全擺脫化肥、農藥、除草劑、農膜污染環境下,由于作物生長環境健康,露天種植的作物病害很輕,對產量影響非常小。在現代農業模式下,山東農民種植三季 (小麥或大蒜、西瓜、玉米),純收入不足1000元/畝,而弘毅生態農場的有機農田畝凈收入5000元/畝。在堅持“六不用”(化肥、農藥、農膜、除草劑、添加劑、轉基因)前提下,該農場已成功將低產田 (600公斤/畝,玉米小麥周年產量)改造成噸糧田 (1028公斤/畝),充分顯示了生態循環農業的強大威力。

 

      實驗開展7年來,已帶動農場所在地蔣家莊村10戶農民,開展秸稈養牛160頭;帶動蔣家莊以及周圍村、鄉鎮等發展林下養雞30000只;養蛋鴨300只;養笨豬150頭;成立了由農民組成的“山東平邑鄉土生態種植專業合作社”;帶動蔣家莊建設戶用沼氣130戶;帶動蔣家莊村容整治街道900米。帶動山東、河南、河北、內蒙古、甘肅、浙江、江蘇、廣東、中國人民解放軍總裝備部某基地等企業家、農民、軍人從事有機農業,充分展示了科研示范作用,在全國累計推廣有機農(草)業面積約14.5萬畝。

 

      弘毅生態農場通過質量過硬的有機食品得到市場認可,最終證明生態學不是軟道理,他們在保證產量不下降甚至還上升的前提下,杜絕了有害化學物質對耕地的傷害,保護了農業生態環境,他們成功的法寶就是恢復生態平衡,充分利用生物多樣性原理。他們不用轉基因技術,而是盡量恢復并引近本地物種,正是那些物種發揮了重要的增產、增效、環保的作用。他們充分相信生態循環農業是未來中國農業的發展方向。

責任編輯:紅星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北京市趙曉魯律師事務所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濟論壇
  • 光明網
  • 宣講家網
  • 三沙新聞網
  • 西征網
  • 四月網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察部
  • 共產黨新聞網
  • 新華網
  • 央視網
  • 中國政府網
  • 中國新聞網
  • 全國政協網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軍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
  • 人民網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咨詢服務(北京)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