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23日-星期三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國策建言 > 理論建設 > 閱讀信息
李艷: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應狠抓課堂建設
點擊:3727  作者:李艷    來源:紅旗文稿  發布時間:2016-12-09 10:31:26

 

1.webp.jpg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意識形態工作,強調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管理權、話語權和主動權。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要胸懷大局、把握大勢、著眼大事,強化陣地意識,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勁頭,結合國情和學生的思想實際,做到因勢利導,狠抓課堂建設。

 

  一、教學內容建設:講活的馬克思主義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課堂的教學內容主要是由學科脈絡、知識體系、觀念框架、主要概念、基本原理、問題意識、思維方式、思想主題、邏輯結構及話語系統等構成。由于理論高于實踐、高于生活,理論本身固有的邏輯性、抽象性、思想性、知識性往往會成為部分學生理解理論蘊含、把握思想精髓的“阻礙”。如果就理論講理論,不把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與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鮮活實際特別是學生的思想和生活實際相聯系,就會造成理論語言與生活話語的隔閡,也會使學生對于理論課望而生畏,甚至感到厭煩,抱怨理論課內容沒意思。所以,如何把理論內容轉化為課堂教學的生動表達就顯得尤為重要了。現階段,應著力強化理論的敘事性,提升思想的認知度,增加道理的吸引力,切實增強思想政治理論課課堂教學內容的生動性和感染力。

 

  理論的敘事性,就是指理論敘事,要把深刻的道理用生動的故事講出來,有相對故事情節、人物活動和核心主題,以增加內容的可感性、情境性。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進行理論知識轉化極為重要。從目前實際情況來看,主要應做好以下三個方面的結合工作:

 

  1、把主要概念與現實生活結合起來。

 

  毛澤東特別強調:“我們說的馬克思主義,是要在群眾生活群眾斗爭里實際發生作用的活的馬克思主義,不是口頭上的馬克思主義。”(《毛澤東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58頁)

  “我們說馬克思主義是對的,決不是因為馬克思這個人是什么‘先哲’,而是因為他的理論,在我們的實踐中,在我們的斗爭中,證明了是對的。我們的斗爭需要馬克思主義。”(《毛澤東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11頁)

 

  毛澤東強調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是與中國奮進的革命斗爭、火熱的社會建設和豐富的現實生活相聯系的,活的馬克思主義就在于馬克思主義是活在中國革命、建設、改革中的思想。當前,教師要緊緊抓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中涌現出的大量鮮活的實例,講活馬克思主義;運用大量鮮活的普通個人追求幸福、追求夢想而勤勞工作的視頻、圖畫、故事,講活共產主義信仰的現實性。馬克思主義是憑借思想上的先進性、現實性獲得話語權的,增強學生對馬克思主義理性認識的同時,也要增強學生對體現共產主義思想和價值的生活事實的感性認識,從而使學生自覺形成抵御各種錯誤思潮影響的分析判斷能力。

 

  2、把基本原理與實踐個案結合起來。

 

  對于“書齋里的馬克思主義”“講壇上的馬克思主義”“知識化的馬克思主義”,毛澤東及中國共產黨的歷屆領導人都是態度鮮明地反對的,他們主張科學理論必須要與具體生活實際相聯系。

 

  馬克思本人對此更是極為重視,他指出:“每個原理都有其出現的世紀。例如,權威原理出現在11世紀,個人主義原理出現在18世紀。……為什么該原理出現在11世紀或者18世紀,而不出現在其他某一世紀,我們就必然要仔細研究一下:11世紀的人們是怎樣的,18世紀的人們是怎樣的,他們各自的需要、他們的生產力、生產方式以及生產中使用的原料是怎樣的;最后,由這一切生存條件所產生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是怎樣的。”(《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227頁)

 

  19世紀50年代,馬克思正是在對中國進行深入細致地文獻考察的基礎上,充分利用獲得的材料對當時中國革命、鴉片戰爭、英法侵略等具體實際進行認真研究和分析,這才有了他在《紐約每日論壇報》上發表的那些有關中國的專題政論文。而從其他一些國家的高等教育發展來看,大多也非常重視學生來自生活實踐的認知。美國頂尖大學的課堂對笛福筆下的魯濱孫(又譯魯濱遜)特別感興趣,常常要求學生設想如果自己處在魯濱孫的環境下,應當怎樣解決面臨的各種問題。許多經濟學、社會學、法學和政治學的理論就是從對魯濱孫的討論開始的。(秦春華:《三個弊端嚴重影響高等教育質量》,《光明日報》2015年10月13日)我們在課堂教學上并不缺少實踐事實的支撐,缺少的是挖掘生活實際的功夫以及將其運用到理論中講好道理的能力。所以,教師練好這方面的基本功就格外重要了。

 

  3、把規律揭示與歷史敘述結合起來。

 

  在課堂上講好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讓學生信服、讓學生思考,離不開馬克思主義形成、傳播、發展的具體過程。全面準確的歷史敘述,是深刻理解馬克思主義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實質和發展的有效方式。學會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的分析方法,才能在歷史事實中講清楚為什么在普魯士專制的條件下會產生馬克思的哲學思想?為什么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會選擇馬克思主義、會出現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為什么在日益復雜的經濟全球化和世界現代化進程中中國出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只有結合具體的社會歷史條件和各國具體國情進行客觀分析,入情入理,才能獲得清晰的認識,才能在復雜的現象中剝離出本質的聯系和發展的規律。只有讓學生真正把握了歷史規律,才能在面對各種錯誤思潮和惡意攻擊時坦然應對,在思考與研究重大現實問題時,明晰方向,堅定馬克思主義立場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具備清醒認識和分析各種問題的能力。這些都需要教師在課堂的理論教學中做到把歷史視野與規律揭示結合起來、把宏觀考察與微觀研究結合起來,找到理論轉化的合理基點。

 

  二、網絡課堂建設:提高對網上信息的辨識和選擇能力 

 

  世界因互聯網而更多彩,生活因互聯網而更豐富。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也應因互聯網而更有魅力。互聯網的出現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發生了新變化,互聯網以其快、新、變、奇等信息特點深刻影響了我們的學習生活,尤其對教師在傳統教學場域中進行知識、思想、文化傳授提出了新要求,教師與學生應該具有一定的網絡素養,教師還應具備提高學生的信息辨識能力、信息選擇能力、信息控制能力與信息回應能力等的素質。就此,應該實施三個設計:

 

  一是課堂教學內容與網絡信息內容的接洽設計。

 

  在進行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內容講解時,要把網絡中出現的與相關內容有聯系的信息進行采集、分析和整理,把思想政治理論教育生活化、現實化,用學生喜聞樂見的生活趣事或真人真事,使思想和知識生動起來。比如,在講辯證唯物主義時,可以采集一些網絡中報道的愛心接力、眾籌資金救濟貧困兒童或學生的感人故事(或對一些受拜金主義影響的揮霍生活進行批判),講清物質本源性與意識能動性的關系,把生活中的真人真事穿插到知識中,增加課堂生動活潑的氣氛,使理論知識更加通俗易懂。

 

  二是課堂教學手段與移動互聯網的并用設計。

 

  傳統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講解,主要是歷史敘事、概念闡釋及原理分析等,需要學生調動相關的背景知識,在時間和空間上都有一定的延遲與阻拒效應。互聯網技術使信息以直接、快速、感性等特點擴散、聚合,易形成師生的關注點。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課程建設要把運用網絡技術和使用多媒體教學作為上課的重要手段進行開發和運用,配合大數據、數據挖掘、個性化推存等技術,聯通課程,開辟網絡輿論焦點、事件回顧等分析,加強對學生的積極引導與啟發。

 

  三是課堂教學管理與微博微信網絡互動平臺設計。

 

  傳統的課堂管理是一種課上管理,主要是對學習紀律、學習態度、學習過程的規范和監督,時間上也主要體現在上課的時間段,下課后教師和學生則處于分離和分散狀態,互不干涉、互不接近,難以進行多向溝通,缺少關系的關聯度、親密度和情感度,教師也較少與學生產生深厚友誼。這種距離感直接影響了學生對教師所授教學內容的吸收。在課堂管理上,教師應建立微博與微信平臺,把單純的課上學習溝通延展到課下,建立一個專門以思想政治理論課師生群體為主的微信群,構建起教師與學生順暢溝通交流的信息通路,使學生與教師的聯系依賴這個通路,教師再運用這個通路不斷推送正向信息。發現網絡謠言和網絡輿情時,教師應及時向學生發表個人看法,進行有效引導。同時,鼓勵學生發表意見,重視個體傾向性觀點,切實把脈思想動向。這樣既可鞏固課堂學得的知識,又可及時引導學生,在親密聯系中,不斷發揮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育功效,減少不良信息對學生的影響。

 

  三、教師主體建設:做正確價值觀的引領者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是學生建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的主要引領者。日趨復雜的思想形勢,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提出了極高的要求:要有過硬的理論素養、深厚的文化修養和極強的信息梳理辨析能力。只有較好地具備了這些素質才能正確面對極為復雜的社會思潮的沖擊。尤其面對移動互聯網帶來的人人具有話語參與、話語表達、話語制造可能與自由的信息網絡空間,表達渠道成倍擴大,人人擁有話語的表達權,出現了話語去中心化、去權威化傾向,話語趨向破碎化、分散化、獵奇化,課堂話語的權威性、真理性受到沖擊,教師在課堂的主導力與影響力受到弱化等情況。這就要求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要面對新情況、新態勢進行有效調整,以勝任當前的新要求和新狀況,完成教學目標。當前來看,加強教師主體建設應該進行三個規劃:

 

  1、分層規劃。

 

  高校要針對不同層面的教師進行規劃。高職稱教師往往實際經驗足,理論與觀點有底氣,但現代化手段與移動互聯網能力可能弱一些,有的甚至不會操作現代媒介工具,不會網絡流行語,與學生溝通時較為傳統和規矩,往往與學生有較強距離感;中青年教師的優勢在于頭腦靈活,思想活躍,朝氣蓬勃,活力四射,容易與學生打成一片,但由于理論積淀時間短,思想可能還不夠成熟,遇到重大理論問題時會難以駕馭,說不清,說不透,需在理論和思想上進一步提升。所以,在進行不同層面的教師職業發展規劃時,要進行分層設計,各有側重,分級管理,取長補短。一是設計安排老中青結合小組,實行校內外教師導師制。二是設計安排名家訪學制,學術會議制,設計開放式交流體系。三是支持老教師學習現代技術和高層次學術交流,支持中青年教師的專業理論學習,及時給予相應的經費支撐。

 

  2、目標規劃。

 

  高校應著力促進管理目標、職業目標、發展目標與教學目標相結合。在管理目標中把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職業定位與發展、學術能力提高與教學能力增長結合起來,既關注學校教學目標的實現,又關心教師個人的成長成才,在相互促進中實現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實效性。注重實效既是課程目的、教學目標,也是教師的責任,只有扎扎實實提高職業本領,才能真正完成工作任務。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應該有具體目標規劃,包括理論水平的目標、學術能力的目標、教學質量的目標、網絡素質的目標、文化修養的目標、職稱提升的目標,等等。這些目標一定要統籌規劃,既在頂層設計的體制機制中體現,又是教師個人通過勤奮努力可以達成的。

 

  3、素質規劃。

 

  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而言,理論素質是基石,文化素質是底氣,網絡和新媒體素質是本領。它們既形成著教師的“軟實力”,同時又體現了“軟實力”背后的“硬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硬要求”是由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內在本質規定的,就是把社會主義意識形態通過一系列教學活動傳導到學生,形成學生內在的思想素養、精神追求和政治意識。這些“硬要求”既是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真功夫,也是他們須牢固堅守的底線,在教師素質規劃中應格外重視。

 

  (本文系中央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重大項目、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掌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話語權、管理權研究”[2015MZD048]階段性成果;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思想政治教育話語權研究”[15AKS015]階段性成果)

 

  (作者系東北師范大學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教授;來源:紅旗文稿)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昆侖策網: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責任編輯:紅星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北京市趙曉魯律師事務所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濟論壇
  • 光明網
  • 宣講家網
  • 三沙新聞網
  • 西征網
  • 四月網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察部
  • 共產黨新聞網
  • 新華網
  • 央視網
  • 中國政府網
  • 中國新聞網
  • 全國政協網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軍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
  • 人民網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咨詢服務(北京)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