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世界著名學術出版商—德國施普林格•自然出版集團一次性撤銷了涉嫌造假的107篇論文,此涉及到524名中國論文作者。中國的論文造假在國際學術界造成大影響已經不是第一次了。此次事件震驚中國社會,引發廣泛關注。
其實,在中國知識界,論文造假由來已久,涉及到各個領域、各個行業。這在國內其實是學界的一種潛規則,最少在學界是人所皆知的事。由于中國特有的職稱評審制度、學校的以論文數量作為評價標準的制度,與官級、地位、多方面的經濟利益掛鉤,學術自然變成了金錢、名利的奴隸。經歷30多年,大家都習以為常。只不過同為造假與抄襲,現在比的是技巧。比如在經濟學中,同為抄襲,有些人將各種觀點攪拌在一起,就將此說成是創新;有些人找一些國內的數據論證西方經濟學中的某一原理,就說成是重大的創新。還有一些人臆想出一些新的計算公式,或者設計出一些脫離實際的更復雜的計量方法,由此而獲得學位與職稱,并不管這些東東有什么用。經濟學之所以變成完全脫離現實的黑板經濟學,這就是因為這一類的人太多。
學術造假之所以變得如此明目張膽,也因為改革開放后的職稱制度改革,都是與論文、論著掛鉤。任何一個學科,現實中其實不可能有那么多的創新來與高級職稱的數量相匹配。造假也有制度方面的因素。改革開放后的職稱制度改革已經30多年了,有些原來依靠造假獲得了名譽地位、學術權威的人,現在都進入了領導層,知道所謂的學術也就是那么回事,所以對現實中的愈演愈烈的學術造假風也就習以為常。
為什么錢理群教授要說我們現在的大學在培養一群“精致的利已主義者”?因為學術都已經變成了金錢、名利的奴隸,那么論文可以花錢買,博士頭銜也可以花錢買,比世界名校無非就是比論文發表的數量;從上到下,大家都是在各自的崗位上學習如何利用現有的規則(包括潛規則)謀利罷了。上行下效,也必然會成為學生的行為方式。“精致的利已主義者”,越是高智能,越是“精致”,越能利用潛規則謀利。“人才”越來越多,唯獨沒有真學術。
前段時間有多位教授級的人物發文感嘆,為了獲得職稱、權威,所作的學術論文、論著,不可能不去做迎合那些有學術評價決定權力的人,否則就不可能獲得這些權力與權威。等到自己有權力后,可以放心地做點真正的創新研究,但年齡已經偏大了,思想已經固化了,不可能再做創新成果。
社科理論研究不像自然科學與技術的研究,需要有多方面的知識積累,即使是有真才實學的、有天大創新與研究能力的人,要做出真正的理論成果,沒有數十年的坐冷板凳,甚至要包括從理論到實踐的數十年的工作過程,都不可能做出真正的創新。做經濟學這種基礎理論研究,不僅是需要有全面的哲學、政治經濟學、中國經濟與歐美經濟歷史等方面的全面修養,而且還需要有從事經濟管理與金融操作方面的實踐,否則是不可能有所成果的。
學術行為演變成金錢與權力游戲。即使是最頂級的學術刊物,也是明碼際價的。各種期刊發文標價,代寫論文、出版社只要花錢就可以出書,所以,特別是在社科方面的書籍、學術期刊,幾乎都成為垃圾學術的集散地。反正無需檢驗,也無法檢驗。這種學術與權力、利益掛鉤的制度,必然使得學術垃圾遍地。
學術腐敗而上位的權威與權力,同樣也是以金錢名位作為衡量標準,不可能去支持真正的理論創新。經常發生的是今天你用評價權支持了我,明天我就用權威支持你,而且打著學術的名義做這種名利的游戲,人們更難識別。
大家都懂得,政治權力腐敗會導致一個國家、一個政黨沒有當代,但學術腐敗、教育腐敗會導致一個國家沒有未來。現在有中央的權力方面的強力反腐,對一個社會來說,這是表層的腐敗。反腐必須深入,反學術腐敗、反教育方面的腐敗已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了。建設創新社會,這個才是根本性的。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