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八大以來落馬的大虎中,官方對令計劃案件通報中首次提到了“政治規矩”四個字——“令計劃嚴重違反黨的政治紀律、政治規矩、組織紀律、保密紀律”。
“政治規矩”可以說是一個理解當前我國政治思路的一個關鍵詞。領導干部如何帶頭知規矩、守規矩,這在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背景下,已經成為擺在每一個黨員干部面前的政治課題。
習近平在當選總書記的第二天,就強調“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同時提出黨章是“根本大法”和“總規矩”。
2013年在西柏坡調研時習近平強調說“這里是立規矩的地方。”中國共產黨1949年在這里立下了“六條規矩”:“一、不做壽;二、不送禮;三、少敬酒;四、少拍掌;五、不以人名作地名;六、不要把中國同志同馬恩列斯平列。”
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總結大會上的講話中強調:“黨內政治生活和組織生活都要講政治、講原則、講規矩,不能搞假大空,不能隨意化、平淡化,更不能娛樂化、庸俗化。”
2015年1月13日,習近平同志在十八屆中央紀委五次全會講話有再次指出:要“嚴明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要加強紀律建設,把守紀律講規矩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首次提及“政治規矩”。
在3天后的中央政治局常委會上,習近平進一步提出,“堅持黨的領導,首先是要堅持黨中央的集中統一領導,這是一條根本的政治規矩”。
習總書記之所以這樣強調,是因為黨內把團結變成“結團”的現象,譬如“石油幫”“秘書幫”“山西幫”式的“結團”并不少見,這已經嚴重危及到了中央的權威和領導,破壞了政治規矩,違反了組織紀律。
一、共產黨人的政治規矩
“人不以規矩則廢,黨不以規矩則亂。”一個人,沒有規矩,很難成為一個合格的社會人;一個擁有8600多萬黨員的大黨,沒有紀律和規矩,就注定成為一盤散沙。因而治理一個國家、一個社會,關鍵是要立規矩、講規矩、守規矩。
國因法而治,黨因法而強。沒有規矩不成其為政黨,更不成其為馬克思主義政黨。一個松松垮垮、稀稀拉拉的組織,是不能干事,也干不成事的。
黨的規矩主要包括如下內容:
第一,黨章是全黨必須遵循的總章程,也是總規矩;
第二,黨的紀律是剛性約束,政治紀律更是全黨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場、政治言論、政治行動方面必須遵守的剛性約束;
第三,國家法律是黨員、干部必須遵守的規矩;第四,黨在長期實踐中形成的優良傳統和工作慣例?!?/p>
但在我黨內,在十八大后仍有少數黨員、干部不守紀律、不講規矩,搞團團伙伙、拉幫結派者有之,口無遮攔、亂評妄議者有之,自由散漫、目無組織者有之,欺上瞞下、弄虛作假者有之,是說情拉票、跑風漏氣者有之……凡此種種違紀違規現象,不管在黨內還是社會上都造成極為惡劣的影響,給我們黨的事業造成嚴重損害。這些問題必須下大力氣整治,否則就會像傳染病一樣蔓延開來,嚴重到危害黨的肌體健康,威脅到黨的執政根基。
習近平總書記結合當前黨內外實際提出了“五個必須”,這正是最重要、最根本、最關鍵的規矩:
一是必須維護黨中央權威,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是必須維護黨的團結,堅持五湖四海,團結一切忠實于黨的同志;
三是必須遵循組織程序,重大問題該請示的請示,該匯報的匯報,不允許超越權限辦事;
四是必須服從組織決定,決不允許搞非組織活動,不得違背組織決定;
五是必須管好親屬和身邊工作人員,不得默許他們利用特殊身份謀取非法利益。
這些都是不可逾越的底線、不能觸碰的紅線。黨員、干部黨性強不強,對黨是不是忠誠,這“五個必須”是重要的考驗、根本的檢驗。懂得并自覺遵守這些規矩,個人才能不觸雷、不踩線,黨才更有凝聚力、戰斗力。
政治規矩就是為官者的從政戒尺,是忠誠于黨的信仰,服從于黨的組織紀律,在工作、生活中把言行德性規范于黨的各項原則和條例之內,在大是大非上能夠堅持原則,謹言慎行,始終堅持以“如履薄冰,如臨深淵”的態度對待手中權力。
黨員干部必須承擔比普通公民更多的責任和義務,接受政治上講忠誠、組織上講服從、行動上講紀律、道德上做表率的更高要求。因此,黨員干部必須以嚴明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為先導,模范尊法學法守法用法,依法執政、依法履職、依法辦事,率領和帶動人民遵紀守法。
習近平總書記說“講規矩是對黨員、干部黨性的重要考驗,是黨員、干部對黨忠誠度的重要檢驗。”
“政治規矩”就是全體黨員的行事準則、為官者的從政戒尺,共產黨人要始終把“政治規矩”放在首位。把政治規矩放在首位就要求共產黨人堅定理想信念。自覺學習黨章、嚴格遵守黨章、自覺維護黨章,做到在黨言黨、在黨憂黨、在黨護黨。把政治規矩放在首位就要求共產黨人維護中央權威。樹立大局觀念和全局意識,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必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政治規矩放在首位就要求共產黨人遵循組織程序。以嚴格的組織程序,規范自己的行為,重大問題該請示的請示,該匯報的匯報,不超越權限辦事,不擅作主張,不先斬后奏。
因此,共產黨人特別是黨員干部應該把講規矩當做“生命線”,擺在突出位置,自覺做政治上的表率,要把學習黨章、黨的紀律、國家法律、黨在長期實踐中形成的優良傳統和工作慣例融入到生活和工作的各方面,進一步增強政治意識和規矩意識,堅守住“底線”,把握住“生命線”。在“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中,做規矩人,講規矩話,辦規矩事,只有這樣才能更廣泛地團結起人民群眾。以堅定的政治立場和規矩,以從嚴從實精神對待自己權力、對待工作、對待生活,才能使自己的政治生命走得更為長遠、持久。守政治紀律、講政治規矩,對紀律心存敬畏,將規矩入腦入心,才能不越“雷池”、不踩“紅線”,才能防止思想的滑坡,道德的淪喪,才能向百姓講好黨的故事,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帶領廣大人民群眾實現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二、端正權力觀 堅守政治規矩
清廉,古往今來一直是為政者官德優劣的分水嶺。清代歷史學家趙翼總結歷代賄賂現象,得出一個結論,叫做“賄隨權集”,意思是行賄圍繞權力而運行。哪里有權力,哪里就有笑臉、恭維,投你所好,送你所要,拉你下水。黨員干部在誘惑考驗面前,決不能見錢眼開,財迷心竅,見利忘義,取不義之財。為官從政要珍惜自己的政治生命,警惕“賄隨權集”,守住為官的底線。因為領導干部和普通群眾的最大不同就在于手中有權、肩上有責。如何對待權力,怎么使用權力,是衡量一個干部是否合格的重要標準。要遵守政治規矩就須得端正權力觀。
領導干部需要搞清權力的性質、來源,解決好用權是為誰服務的問題,才能真正代表人民掌好權、用好權。共產黨人的一切權力來自人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決定了黨和國家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黨員干部必須時刻清醒地認識到,權為民所賦,利必為民所謀。把人民群眾置于心中最高位置,把群眾關切作為指向,以群眾滿意與否作為權力行使是否得當的重要標準,是權力姓“公”的政治屬性使然,也是人民群眾對黨員干部的期待所在。
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必須消除對權力的認識誤區:
一是認為權力具有交易性,認為權力就是一種交易。因此一旦有權,不充分利用就會吃虧,于是便以此作為權錢交易的借口。
二是認為權力具有私有性,因此錯誤地把人民賦予的權力當成私有品,一朝權在手,便把欲壑填。
三是認為權力具有實用性,認為有權不使、過期作廢。因此自己有權時,不最大化、超額運用權力,一旦退休,一切虛空,于是心理失衡。
四是認為權力具有自主性,因此在行使權力時,往往不考慮黨紀國法和人民群眾的利益,而是想當然,為所欲為。
樹立正確權力觀,做到真正在心里重視、在行為上規范、在制度上約束,自覺接受社會監管,真正把權力看成一種責任、一種壓力。
這就要領導干部強化五種意識。
一是要強化學習意識。加強領導干部的黨性修養是樹立正確權力觀的關鍵。要經常性參與學習、接受教育,解決思想問題,不斷強化認識自己的責任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二是要強化服務意識。要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就必須強化服務意識,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只有利用手中的權力多為全民謀福祉,多為國家做貢獻,牢記“國家利益至上、消費者利益至上”,才能把權力用好。
三是要強化淡泊意識。要為人民掌好權、用好權,需淡泊明志。要不以權謀私。把權力看成是組織的重托、人民的信任,而不是斂財的工具。要權不濫用。嚴格按照組織原則辦事,不把自己凌駕于組織之上,堅持民主集中制,把權力用在該用的地方。要不越權。所有干部的權力都是有限的,必須在一定的范圍內行使權力,做到到位不越位,不正當的權力堅決不用。要不攀比用權。和別人比貢獻、比服務、比風格,而不要攀比消費、比權限、比瀟灑,潔身自好,正當追求。
四是要強化自律意識。面對來自各方的“糖衣炮彈”,領導干部要增強自律意識,保持清醒的頭腦,過好權力關、金錢關、美色關、名利關、地位關和人情關,經得起權力的考驗。同時,管好配偶、子女和身邊的工作人員,不能為他們謀取私利創造條件。
五是要強化制度意識。領導干部要樹立正確權力觀,必須強化制度意識。要堅持制度管理,出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監管制度,保證自身規范、單位規范。特別是涉及資金的部門,要圍繞“三重一大”(重大問題決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項目投資決策、大額資金使用)等熱點問題建章立制,用規范的制度、嚴格的管理來堵塞行權中的漏洞。對制定的制度,領導干部要率先垂范,帶頭執行。
“嚴以用權”就是要求干部要堅持用權為民,按規則、按制度行使權力,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任何時候都不搞特權、不以權謀私。
的確,權力是把雙刃劍,“揮”之不慎可能會傷及自己;權力是一團熾熱的火,“燃”之不察可以將自己焚毀;權力是一泓激流的水,“掘”之不疏會招致滅頂之災。這是從一些黨員干部由于用權不慎而走向犯罪深淵的典型案例中得出的沉痛教訓。
作為黨員干部尤其是領導干部,我認為至少要做到以下四點:
一要樹立正確權力觀。必須深刻認識到,我們黨的執政地位不是與生俱來的,也不是一勞永逸的。權力屬于人民,權力來自人民,只有為人民掌好權、用好權,才能使權力造福于社會,造福于人民,才能與人民群眾建立血肉聯系,才能立于不敗之地。只有堅持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始終將群眾利益放在第一位,才能保證權力的正確行使,才能贏得群眾的擁護和支持。相反,如果在權力行使問題上搞小集團主義、特權主義,甚至將權力視為謀取一己私利的工具,不僅背離了黨的宗旨,而且會滑向腐敗的深淵。
二要把權力當成負擔。前蘇聯部長會議主席雷日科夫說權力應該成為一種負擔,當權力是負擔的時候,政權就穩如泰山了,權力一旦變成樂趣,一切就完了。權力成為負擔,就是我們的各級領導、掌權者要兢兢業業、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地為人民工作,生怕我們的工作出毛病、人民的利益受損失,這樣我們黨才能穩如泰山。如果把權力當做樂趣,拿著權力吃喝玩樂,甚至貪污腐敗,那一切就差不多了。雷日科夫的話可謂入木三分,對于我們有著很強的警示意義。
三要依規用權。用權為公,可以贏得人民贊譽和尊重;用權謀私,很難避免身敗名裂的下場。正是因為我們手中的權力是人民賦予的,所以只能用來為人民謀利益。這就要求我們必須依法依規用權,嚴格遵守規范和制約權力的各項規章制度,自覺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公正無私地行使權力,任勞任怨地履行職責,這樣才能得到群眾的認可,體現出人生的價值。
四要自覺接受監督。失去監督的權力最容易產生腐敗。有力的監督是對黨員干部最好的保護。我們一定要正確認識監督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把接受各方面的監督貫穿于自己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特別要時時刻刻地接受人民群眾的監督,老老實實地接受人民群眾的監督,自覺主動地接受人民群眾的監督,決不能把權力變成牟取個人或少數人私利的工具,做到立身不忘做人之本、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權不謀一己之私。
嚴以用權,要行之有規。權力的邊界就是法制,權力運行要遵循法律的軌跡,按規則、按制度行使權力,“法無授權不可為”,任何級別的領導干部都沒有法外之權。簡政放權,削減行政審批事項,公開權力清單,這些改革措施的推進,都是為了讓權力之手規矩起來。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不是讓權力在籠子里僵死或“睡大覺”,而是要讓權力恰如其分地發揮作用,讓領導干部不謀私,不淪為“蒼蠅”、“老虎”。權力觸角不隨意延伸,社會和市場的活力和創造力才會充分涌流,民眾才能最終得益。
嚴以用權,要錯之有責。權力意味著責任,沒有不承擔責任的權力。在其位,謀其政。用好權力,首先就要明確職責所在、要求為何,對該干的事做到胸中有數,不能當“糊涂官”,行其權,盡其責。職責范圍的事,就當盡心盡力,決不能遇到矛盾繞道走、碰到困難往后退,滿足于當“太平官”。有權必有責,失責必追究。若只得意于手中的權力,淡漠或忽略自己應盡的責任,就會導致濫用職權,甚至以權謀私。不論什么人,不論職務高低,一旦權力不作為,亂作為,責任主體就必須付出相應的代價。
新一輪改革大潮風起云涌,嚴以用權,從里里外外規范權力運行,讓領導干部掌權不迷失,用權不逾矩,方能順民眾之所愿,應民心之所盼,以過硬作風,擔改革重擔,增進人民福祉。
三、遵循要求 嚴以用權
嚴以用權,公字當先。古人講:“居官守職以公正為先,公則不為私所惑,正則不為邪所媚。”公正是官德的重要內容,身居官位,履行職責,當把公正放在首位。領導干部公正與否,主要取決于能不能正確對待和使用手中權力。倘若喪失對誘惑的警惕之心,貪欲的閘門一旦打開,思想暗處的滾滾濁流就會如滔天洪水洶涌而至,使權力觀產生偏差,出現權力濫用、以權謀私乃至權力尋租,終會禍及自身。只有秉公用權、公道處事,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才能防止“賄隨權集”現象在自己身上發生。權力是人民賦予的,行使權力必須為人民服務,一絲一毫都不能私用。官越大、權越重,為人民服務的擔子就越重,越應該做出成績。
各級領導干部要甘當人民公仆,把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維護好、實現好、發展好,把民眾滿意作為行使權力的根本標準。嚴以用權直指領導干部作風的核心問題。領導干部能否正確對待權力,按照規范使用權力,是每個干部的第一道門檻和第一堂必修課。
嚴以用權,嚴字當頭。要做到嚴以用權,就要遵循下面的五個方面的要求。
一是敬畏權力,謹慎用權。權力神圣、高山仰止。領導干部對手中的權力要有畏懼之心,時時有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之感。慎言慎行慎獨慎微慎初慎終,負責任地行使權力。這前提就需要把情況都搞清楚想明白,唯一的辦法就是要多調查研究、向人民學習、向專家學習、向歷史學習。在此基礎上再深思熟慮,集思廣益,發揚民主,博采眾長。
二是要為公用權,依法行權。自古以來的歷史說明,為官只有用權為公,才能得到人民的稱贊和尊重,反之則會讓群眾不恥和詬病。每個官員都要以林則徐的“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為座右銘。用權為公,守住公與私的分界線,絕不搞權力尋租、權錢交易。踐行黨的宗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依法治國,最重要的就是依法治權,使權力在法律范圍內活動,必須給權力運行“劃紅線”、“布雷區”,“法無授權不可為”。讓權力在安全線之內運行,權力周邊要有“警戒線”和“高壓線”。
三是要務實用權,履行職責。嚴以用權和干事創業從來不應是對立的。嚴以用權不是說有權力不敢用,而是為了更好地干事,有的領導干部感覺為官不易,所以不敢用權,為官不為,尸位素餐。一有些地方干部懶政怠政,使權力處于休眠的狀態。對此,就讓這些不能履行職責的干部騰出位置來給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權力和責任是緊緊相連的,有多大的權力就要承擔多大的責任,盡多大的責任才會有多大的作為。每個干部都要扎扎實實履職盡責,要把高標準履職盡責作為基本要求。做到日常工作能盡責,難題面前敢負責,出現過失敢擔責,面對急難險重的任務要豁得出來、頂得上去。
四是陽光用權,正直不阿。用權必須透明,在陽光下運行,推進權力運行的公開化、規范化,落實黨務公開、政務公開、司法公開和各領域辦事公開的制度。同時,加強黨內監督、民主監督、法律監督、輿論監督,讓人民來監督權力,讓權力在人民眼皮底下運行,干部應該逐步習慣于在聚光燈下工作。面對各種歪風邪氣,要敢于較真,敢于碰硬;面對重大原則問題,要立場堅定、旗幟鮮明。要用權不媚俗、不逢迎。要像海瑞那樣剛直用權,具有犧牲精神。
五是公正用權,廉潔當先。公平正義是權力使用的根本標準。權力是公器,官員代表的是人民的利益,代表國家行使權力,一定要做到公正、公平、公開、正義,而不能僅憑自己的好惡有失公允。有權力更不能任性,任性的權力肯定是破壞公平公正的。作為官員要一身正氣、兩袖清風,管得住自己,也管得住身邊人。習近平總書記要求黨員干部心有戒尺,干凈做事,廉潔律已、廉潔用權。并強調“面對群眾的眼睛,領導干部自我要求越嚴格越好,勘誤糾錯越主動越好。”。同時要管住身邊人對領導干部特別重要,不能讓身邊人毀了自己。
我們黨有8600多萬黨員,是在一個13億人口大國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在廉政建設上,只有人人行動起來,匯聚起洗塵濯垢的正能量,一心向善,夙夜為公,不斷修養人品官德,營造守紀律、講規矩的濃厚氛圍,使環境風清氣正。保證全黨統一意志、統一行動、統一步調、令行禁止,才能將我們的事業不斷推向前進,兩個“百年”的目標才能順利實現。
?。ㄗ髡呦?span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max-width: 100% !important; 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中共黨員,西部散文學會會員,云南省作家協會會員,中共云南鹽津縣委黨校高級講師;【原創】來源:昆侖策網)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
網址: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