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資料庫 > 他山之石 > 閱讀信息
美軍聯合通信支援局:讓“聲音”響徹全球
點擊:  作者:胡曉劍    來源:國防參考  發布時間:2016-04-08 11:49:59

 

【摘要聯合通信支援局,是美軍運輸司令部下屬聯合賦能司令部下的機構,是一個聯合戰術通信單位。聯合通信支援局的任務是同時為兩個聯合特遣部隊司令部和兩個聯合特種作戰司令部提供通信支援。該任務自1985年確認以來就沒有改變過。

 

2015124日,是美軍聯合通信支援局成立54周年紀念日。作為曾于2009年被美軍參聯會主席表彰過的單位,其發展歷程和作戰理念值得關注。

 

聯合通信支援局,是美軍運輸司令部下屬聯合賦能司令部下的機構,是一個聯合戰術通信單位。聯合通信支援局的任務是同時為兩個聯合特遣部隊司令部和兩個聯合特種作戰司令部提供通信支援。該任務自1985年確認以來就沒有改變過。

 

1隸屬關系多次變更

 

聯合通信支援局于1961年在佛羅里達州麥克蒂爾空軍基地成立。

 

當時,聯合通信支援局是目前已經解散的美國打擊司令部下屬的通信支援局。通信支援局配屬400名空軍人員和陸軍人員,作為危機和應急行動期間一支快速反應通信部隊使用。

 

1972年,海軍和海軍陸戰隊的分隊也加入通信支援局,因此,該單位重新被命名為聯合通信支援局。此時,聯合通信支援局的作戰控制轉交給參聯會,美國戰備司令部負責該局的行政和后勤保障。

 

1987年,在美國戰備司令部撤銷后,聯合通信支援局的行政控制權轉移到美國中央司令部,這一局面一直維持至1998年。同時,聯合通信支援局的作戰控制權轉移到美國大西洋司令部。

 

1999年,美國大西洋司令部轉型為美國聯合部隊司令部。2008年,美軍成立聯合賦能司令部,聯合通信支援局成為其下屬的三個司令部之一。

 

2011年,隨著美軍聯合部隊司令部的撤銷,聯合通信支援局及其下屬司令部,被配屬給美國運輸司令部。在聯合通信支援局過去50多年的發展歷程中,其使命一直是引領作戰行動。

 

聯合通信支援局在近半個世紀中,一直聚焦于遠征、聯合通信支援,任務覆蓋全球。目前,聯合通信支援局司令部駐扎在麥克蒂爾空軍基地,成員大約1000多人,下轄3個現役中隊,2個空軍國民警衛隊中隊和1個陸軍后備役中隊。

 

2任務與時俱進

 

在聯合通信支援局成立之初,美軍的各軍種都有自己的信號與通信部隊。但是,這些資源都是預先確定針對特定任務的,并不能滿足聯合或多軍種的危機行動需求。

 

聯合通信支援局的成立,作為一種指定的通信資源,用于短期的應急行動,能夠彌補這種短板。此外,作為多軍種的、最終是全面聯合的機構,聯合通信支援局擁有獨特的能力,保障指揮官使用多軍種平臺實施通信聯絡,利用最有效的通信手段完成任務。

 

在其存在的前20年內,聯合通信支援局第1和第2聯合通信中隊參與了多項軍事行動。1964年,在剛果共和國支援利奧聯合特遣部隊指揮官。聯合通信支援局建立了從利奧聯合特遣隊到美國打擊司令部之間的通信聯系。

 

1978年,國際維和部隊應對叛軍入侵南扎伊爾。聯合通信支援局為前軍事運輸司令部提供扎伊爾和科西嘉之間的通信聯系。19796月,尼加拉瓜索摩查政府倒臺后,美國公民撤離尼加拉瓜。

 

2012年,聯合賦能司令部下屬聯合公共事務支援單位人員,設置國防視頻與圖像分發系統的衛星天線,以支援“桑迪”颶風救災。

14個小時內,聯合通信支援局為美海軍溫賴特號導彈巡洋艦和塞班號兩棲攻擊艦提供安全通信。

 

隨著聯合通信支援局在美軍國防部系統名聲漸大,美軍對聯合通信支援局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20世紀80年代中期,聯合通信支援局調整任務,為兩個以上的指揮官同時提供聯合通信支援,即聯合通信支援局同時支援兩個聯合特遣部隊和兩個聯合特種作戰部隊。

 

20世紀80年代中后期,聯合通信支援局強化其在國防部內部的地位和作用,參與多項重大軍事行動。

 

如參與沙漠風暴沙漠盾牌行動,為戰區內部隊和美國中央司令部指揮官之間提供通信保障;參與恢復希望行動,使用衛星通信、保密通話、傳真和電話等支援聯合特遣部隊;聯合通信支援局還為司令部在烏干達恩德培德的一支聯合特遣部隊提供有效的通信保障。

 

在過去10年間,聯合通信支援局聚焦于中央司令部的責任區以及反恐戰爭。聯合通信支援局在“9·11”事件之后迅速部署,積極參與在阿富汗的作戰行動。

 

聯合通信支援局的部隊,是首批于20033月到達伊拉克支援伊拉克自由行動的部隊之一,且從20033月至20108月一直駐扎在伊拉克,并于20109月至201112月參與隨后的新黎明行動任務。

 

在伊拉克,聯合通信支援局大約有2000名成員進行輪換,以支援當地的作戰行動。隨著20111215新黎明行動的結束,美軍撤離伊拉克,聯合通信支援局所部署的最后3名成員也撤離回國,從而結束了該局在伊拉克長達9年的通信支援任務。

 

此外,自20023月開始,聯合通信支援局為在巴基斯坦、阿富汗以及其他地方遂行持久自由行動的聯合部隊和特種作戰部隊,提供持續的通信保障。20053月,聯合通信支援局被賦予任務,作為全球聯合部隊指揮控制通信和計算的保障單位。

 

聯合通信支援局通過重組可用資源,增加一個現役中隊,并做好擔負這一任務的各項準備工作。2008年,聯合賦能司令部建立,為指揮官提供快速部署、任務適應的聯合能力,旨在促進快速建立聯合部隊司令部,運用全球反應部隊,滿足聯合作戰需求。

 

3軍事通信保障能力不斷拓展

 

聯合通信支援局在其發展歷程中與工業部門協作,開發聯合作戰所需的通信裝備。這種作業方式,加上聯合通信支援局快速測試、整合以及部署最新的通信技術的能力,使得參聯會能夠啟動聯合通信支援局現代化計劃。

 

聯合通信支援局現代化計劃,將新技術整合進已認證的系統,彌補聯合部隊C4缺陷。聯合通信支援局與商業機構協作,整合、測試以及認證商業現貨C4系統。在獲得正式的聯合參謀部互通性和信息確保認證之后,聯合通信支援局的輕型和高機動系統,與軍種通信裝備和能力實現互通。

 

隨著時間的推移,聯合通信支援局的現代化計劃保障其創造出更小、更輕、更快的通信系統。其目的不僅是使得裝備更可靠和更有效,而且減少裝備的體積以及移動和操作通信裝備所需要的人員數量。

 

例如,40年前,一項服務20人的通信裝備,重達30000磅,需要一架C-130運輸。目前,同樣的裝備能夠裝入4個航空公司的貨盤,重量不超過300磅。促成削減人力和裝備的主要因素是聯合通信支援局啟動的一切基于互聯網協議的通信架構。

 

聯合通信支援局參與“沙漠盾牌”行動,為戰區內部隊和美國中央司令部指揮官之間提供通信保障。圖為在“沙漠盾牌”行動中,美國陸軍艾布拉姆斯坦克群抵達港口。

傳統通信系統使用基于回路的網絡,需要連續的布線,耗費大量有價值的專用于特定通信服務的帶寬。一切基于互聯網協議架構,通過IP衛星調制解調器發送通信服務,按照需要分配帶寬,產生大量可用的帶寬,增加用戶的靈活性,并且根據需要改變通信服務。

 

聯合通信支援局向一切基于互聯網協議技術的轉型,由美國陸軍托馬斯·霍普金斯上校的作戰和技術構想牽引,保障聯合通信支援局迅速將自己的通信裝備壓縮成更小、更便于部署的實體,極大地提高了通信裝備的效費比,為聯合部隊提供更為有效、靈活的網絡。

 

一切基于互聯網協議技術的另一優勢是,聯合通信支援局能夠使其通信裝備更好地適應變化中的任務。在聯合特遣部隊組建初期,聯合通信支援局通常部署小型的通信裝備,僅能支援5個用戶。

 

但是,隨著聯合特遣部隊作戰能力的提升,以及其他部隊的到達,聯合通信支援局調配同樣的裝備,在不中斷服務的同時,可支援1500多個用戶。

 

2005凱瑟琳颶風產生破壞性災害之后,在救災行動期間,聯合通信支援局快速整合此類技術。颶風破壞了海灣海岸附近的大部分通信基礎設施,因此,高級軍事領導人非常需要快速和可靠的通信保障。

 

聯合通信支援局利用此機會,運用創新的一切基于互聯網協議的通信裝備,支援美國陸軍退役中將霍納瑞,他是凱瑟琳-聯合特遣部隊的指揮官。

 

聯合通信支援局為該任務專門設計了一個小型的通信裝備,借助一切基于互聯網協議架構,提供全天候、全時段、使用保密/非保密的語音、數據以及互聯網的通信保障。該裝備使霍納瑞將軍能夠維持參與救災行動各機構的指揮控制。

 

4職能任務特殊

 

為聯合部隊提供能力。聯合通信支援局所有的行動,都是在多領域軍事行動的全頻譜范圍,在確保提供可靠和安全的能力和戰備背景下實施的。

 

每天,聯合通信支援局都要做三件事,且確保零失誤:操作、保護和管理全球網絡,支援分布式行動(常規部隊)和全球行動(特種作戰部隊);了解戰區司令部和美國特種作戰司令部的作戰需求和技術需求,為所有的戰區提供近乎無處不在的通信服務;在地面、海上、空中和網絡作戰領域的軍事行動全頻譜范圍,從技術和戰術層組建的任務小組隨時做好準備。

 

在這三項任務中,聯合通信支援局采取幾項措施,為未來聯合作戰獲勝設置條件。聯合通信支援局服務于未來作戰,重點是保障聯合部隊的機動性,實施聯合網絡行動。

 

 

聯合通信支援局,作為多軍種、全面聯合的機構,擁有獨特的能力,可以保障指揮官使用多軍種平臺實施通信聯絡,利用最有效的通信手段完成任務。

 

 

 

1.保障聯合部隊機動性。聯合通信支援局目前的重點是發展、試驗以及部署能力,提升聯合部隊的機動性。機動性適用于地面、空中和海上領域的物理和電子層面。

 

 

在地面領域,聯合通信支援局通過使用小型、輕型和多種能力的通信裝備,保障聯合部隊的機動性。初始進入裝備”“早期進入裝備以及聯合機動裝備,為在全球作戰的小型機動小組提供保密和非保密的語音、視頻和數據。

 

在空中領域,聯合通信支援局通過它的聯合空中通信系統、聯合空中通信中心和指揮所保障機動性。聯合通信支援局提供機載無線電中繼連接,用于高頻和極高頻通信范圍的延伸和中繼。

 

聯合空中通信系統,通過無人機來使用,從而提升作戰的靈活性。聯合空中通信系統將不同無人機系統間的裝備轉移時間減少到最少。該系統還通過嵌入式的KU波段無線電,為戰術作戰中心提供戰區外支援能力。

 

聯合空中通信中心、指揮所,在C-130C-17上為聯合部隊提供飛行途中的保密語音通信和數據通信。聯合空中通信中心、指揮所最多能夠保障擁有14人的指揮控制要素。

 

在海上領域,聯合通信支援局使用海上版的輕型通信部件保障機動性。海上版為已裝載的聯合特遣部隊司令部提供通信聯系和服務。

 

海上版是聯合通信支援局一體化架構的重要構件,用于支援海上領域的分布式作戰,且滿足聯合部隊下列需求:空中分層網絡的海上通信;逐步增多的作戰區域情報監視偵察的獲悉與分發;連接到受援戰區司令部;與盟國伙伴的信息交換;美國本土的國家層情報資產的戰區外支援;覆蓋所有聯軍聯合特遣部隊作戰和網絡節點的網絡作戰;途中籌劃和通信能力。

 

2.實施聯合網絡行動。聯合通信支援局的聯合網絡行動,在威脅任務的復雜性和頻率日益增多的作戰環境中實施。網絡資產的威脅來自內部和外部,并由自然或人為的事件引起。

 

聯合通信支援局將根據以下4項原則在網絡領域運用作戰藝術:界定網絡戰場,確認聯合影響區域和關心區域;了解己方網絡基本性能,及支持異常探測的網絡行為;通過綜合訓練課程訓練部隊,包括聚焦行業和軍事的教育、知識和經驗;通過將網絡情報支援整合到任務籌劃和作戰流程,將網絡空間鏈接到情報和作戰單位。

 

戰場外的價值。聯合通信支援局區別于其他通信部隊的特色是能夠提供全天候戰區外支援。除了擁有先進的通信裝備外,聯合通信支援局還可通過它的聯合網絡作戰中心確??煽康耐ㄐ拧?span lang="EN-US">

 

聯合網絡作戰中心全天候使用、運行和保護戰術優勢國防信息系統網絡體系,同時提供可靠的信息防護以及信息投送。而且,它還運用一切基于互聯網協議技術,提供軍用通信網絡。

 

例如,除了部署、支援赴海地聯合特遣部隊的通信裝備之外,聯合網絡作戰中心與美國南方司令部、國防信息系統局以及全球網絡作戰聯合特遣部隊協作,構造通用作戰圖,以及網絡作戰管理能力,服務于赴海地的聯合特遣部隊。

 

全面提供網絡態勢感知,監管、支援赴海地聯合特遣部隊各軍種的網絡,著重維護信息確保和網絡防御。當時,聯合網絡作戰控制中心是首次用于協調和監管此類大規模行動,對完成任務發揮了關鍵性作用。

 

5士官是成功的關鍵

 

盡管美軍十分重視技術的作用,但是依然認為,聯合通信支援局的成功是其所有訓練有素、專業敬業的成員共同努力的結果。

 

隨著IP技術的出現,聯合通信支援局處在轉型的前沿,即轉向更為輕型、可靠、靈活、有效。這就需要一支特別優秀的士官隊伍。

 

因此,這種獨特的需求和地位,使其能夠從各軍種獲得最好的網絡與系統管理員、衛星和野戰無線電操作員以及數據網絡專家等。而這些有通信專長的人員在聯合通信支援局的履歷,是他們返回各自軍種擔任重要職務的資本。

 

隨著作戰節奏的加快,聯合通信支援局的成員,開始擔負越來越多的任務以及領導角色。聯合通信支援局的士官參與籌劃和作戰支援,而此前這些任務都需要級別更高的軍人來完成。

 

這些士官接受各軍種學校的技術和領導力訓練,以及來自商業部門的訓練。聯合通信支援局的士官來自美軍全軍各大軍種,他們帶來了各種專業知識和作戰管理經驗。

 

他們為聯合通信支援局的行動提供了領導力、資源和方向,同時有效地控制了作戰節奏。

 

此外,聯合通信支援局還擁有一支優秀的文職人員隊伍,同樣能夠為聯合通信支援局提供必要的專業知識和管理經驗。

責任編輯:向太陽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北京市趙曉魯律師事務所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濟論壇
  • 光明網
  • 宣講家網
  • 三沙新聞網
  • 西征網
  • 四月網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察部
  • 共產黨新聞網
  • 新華網
  • 央視網
  • 中國政府網
  • 中國新聞網
  • 全國政協網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軍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
  • 人民網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咨詢服務(北京)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