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5月8日-星期四
8月中旬,在強大的航空兵掩護下,蘇軍坦克部隊開始反攻,日軍全線潰敗,其中第23師團被蘇軍坦克群包圍,許多聯隊指揮官在絕望中切腹自殺,被蘇軍坦克碾死的士兵更是不計其數。
日本騎兵
日本軍人在國內經受過嚴格的軍事訓練,由于缺少資源,和武士道精神橫行,日本士兵特別注重了拼刺的訓練,日本陸軍裝備雖然在國際上稍顯落后,但是對付沒什么家底的中國軍隊還是綽綽有余,初期的日本士兵可以肉搏同時對付兩三個沒受過良好訓練的中國軍人,整體作戰素質遠高于中國人,通常會有幾十個日本兵追著一個團的國軍跑。即使是美軍,面對受過嚴格軍事訓練的士兵也是損傷慘重。
1939年夏天,日軍與蘇軍在蒙古諾門坎地區展開激戰。日軍騎兵對抗蘇聯坦克,沖鋒中的日軍騎兵被一排排放倒。在那次戰役中,日軍見識了什么是機械化部隊。
1931年日本帝國主義占領我國東北后,隨即將那里變成了侵華反蘇的基地。蘇聯出于自身利益的考慮,一面向抗戰中的中國提供軍事援助,一面在蘇聯、蒙古與我國東北交界地區部署重兵。于是日蘇兩國在中蘇邊境劍拔弩張,不斷發生沖突。
1937年6月,雙方在乾岔子島發生沖突,日軍擊沉了一艘蘇軍炮艇,而蘇聯由于國內正在進行大清洗運動,沒有對此予以報復。
1938年7月,雙方又在張鼓峰發生沖突,在付出巨大人力物力損失后,蘇軍取勝。通過這兩次軍事摩擦,自命不凡的關東軍參謀們得出結論:蘇軍的素質低下,遠遠不是精銳的關東軍的對手,日軍只要給俄國人一點顏色,就能讓他們乖乖地后退。在上述思想的指導下,日軍越發肆無忌憚地在邊境制造事端。
1939年4月,“戰爭擴大派”的代表人物東條英機成為日軍中真正的實權人物。他對蘇聯政府支援中國抗戰極為惱火,認為有必要整一下蘇聯,逼迫其中止對華軍援。根據東條英機的設想,日本關東軍將對中蘇蒙邊境地區發動一次突襲,以消除蘇聯在蒙古的影響以及對偽滿洲國的威脅。
1939年5月11日,蒙古軍隊在距海拉爾以南約200公里的諾門坎地區(位于今蒙古東方省的中蒙邊境)與偽滿軍發生沖突。15日,駐海拉爾的日本關東軍第23師團向蒙軍發動進攻,沖突規模逐步升級。日軍仗著有裝甲部隊和重炮,在沖突中明顯占了上風。他們侵入喇嘛廟一帶,并就地構筑工事,擴大戰果。關東軍企圖利用這一契機永久占領哈拉哈河東岸有爭議的大片草原。駐蒙蘇軍根據蘇蒙同盟條約,出動一個機械化步兵團、一個炮兵營前往邊界,援助蒙軍。妄自尊大的關東軍認為向蘇軍顯示實力的機會到了,便在諾門坎地區大規模集結兵力,準備給蘇軍以重創。 名將朱可夫臨危受命 日本在諾門坎地區發起的挑釁令斯大林感到有些費解。日本人究竟想干什么?這是不是對蘇開戰前的試探?他意識到必須當機立斷,挫敗日本人的野心,穩固蘇聯的遠東邊界。5月21日,斯大林急召朱可夫到克里姆林宮,想讓這位名將出馬,狠狠地教訓日本軍隊。 朱可夫曾在1938年被斯大林派往中國,擔任駐重慶的蘇軍首席軍事顧問。他花了不少時間研究侵華日軍的作戰特點,頗有心得。朱可夫知道蘇軍擁有的重型武器裝備決不亞于日軍,且蘇軍的主戰坦克、自行火炮與殲擊機的作戰性能已稍超過日軍,只要指揮正確,定然能奪取全勝。 朱可夫欣然接受了要他出任駐蒙古的蘇軍第一集團軍司令的任命,并向斯大林提出了要求,那就是統帥部務必在一個月內從南歐、外高加索與白俄羅斯抽調兩個坦克師、一個機械化炮兵師開赴諾門坎前線。此外,朱可夫還要求火速增加三個航空兵師和四個機械化防空炮團。斯大林同意了。次日,朱可夫就帶著參謀長等隨行人員飛赴伊爾庫茨克,再轉飛往貝加爾蘇軍司令部調兵遣將,約見蒙軍將領,共同研究作戰方略。在諾門坎地區,一場大戰一觸即發! 日軍發動奇襲,妄圖攻占貝加爾湖以東地區 日本方面也在繼續為擴大戰事作準備。5月30日,日軍參謀本部將第一飛行聯隊編入關東軍,以加強空中打擊力量。6月中旬,日軍大本營又正式批準了關東軍擴大使用兵力于諾門坎地區的權限,任命關東軍副司令官荻州立兵中將為前線總司令。他是日軍高級將領中“北進派”代表人物之一。這回,荻州立兵認為自己有了用武之地,他向軍部首腦們保證:只要后勤補給充足,定可在一個月內解決戰事。
1939年6月下旬,日軍參謀總長武藤指示:“地面戰斗行動,大致應以貝加爾湖以東地區為界限。”這就等于批準關東軍可以超越邊界爭議地區,進入蒙古內地作戰。緊接著,日軍前線部隊的援兵陸續到達,參戰部隊除第23師團外,還有第7師團主力、第2師團以及第4師團和關東軍直轄的全部炮兵。為減少日軍的傷亡,荻州還調集兩個旅的偽滿軍隊開到前線。他們的裝備尚可,但官兵們士氣低落,都不愿意為日本主子充當炮灰,又不敢抗命。荻州只好下令讓這兩個旅的官兵挖壕溝地洞,運送軍用物資。7月1日,日軍出動百余架轟炸機,在零式戰斗機的護航下,轟炸了蘇軍和蒙軍的后方基地等重要目標,大戰正式拉開序幕。 蘇軍誘敵深入,日軍損失慘重 1939年7月1日下午,荻州接到航空隊指揮官發來的電報。他得意洋洋地告訴幕僚們:“空軍將士們干得很出色,他們已擊毀蘇蒙軍的一系列重要目標,兵站、糧庫、軍火庫都燃起了大火。尤為值得慶賀的是蘇軍兩個飛機場都完蛋了,飛行員們從空中望見蘇軍多架飛機被炸得起火爆炸。”野村參謀長等人用勁鼓掌,眾人又振臂歡呼。 當日深夜,關東軍第23師團主力渡過已退潮的哈拉哈河,攻擊了蘇蒙軍隊的兩翼。蘇蒙守軍似難支撐,且戰且退。日軍乘勝前進,卻沒料到中了朱可夫的“誘敵深入”之計。在一望無際的大草原上,成千上萬的日軍遭到蘇軍的遠程重炮和坦克群的猛烈攻擊,傷亡慘重,不得不撤退到哈拉哈河東岸。8月中旬,在強大的航空兵掩護下,蘇軍坦克部隊開始反攻,日軍全線潰敗,其中第23師團被蘇軍坦克群包圍,許多聯隊指揮官在絕望中切腹自殺,被蘇軍坦克碾死的士兵更是不計其數。 在這次大戰中,蘇蒙軍僅傷亡6000余人,損失飛機78架、坦克113輛。日軍則傷亡逾5萬人,光是戰死的就有2萬余人,裝備損失是蘇蒙軍的5倍。
1945年8月,蘇聯157萬大軍出兵中國東北,盤踞東北地區的70多萬關東軍在幾天時間內被蘇軍分割包圍。經過蘇德戰爭洗禮以后,蘇軍的戰斗力更為強悍,而且對于戰術運用爐火純青。在這次戰役中,蘇聯一共出動了4700多輛坦克,而日軍連蘇軍的零頭都不到。既然坦克靠不住,那只能依靠騎兵。當時經常出現這樣的場景:日軍騎兵抱著炸藥包或者燃燒瓶沖鋒,到達蘇軍坦克跟前就躍馬撲坦克。但是這根本無法炸毀蘇軍坦克,而且能夠到達坦克跟前的只是極少數,大多數都被射倒在沖鋒的路上。強悍的日本士兵在蘇聯的機械化部隊面前顯得不堪一擊,最終難逃失敗的命運。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