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逝世后,人們在他的筆記本上看到這樣一段話:“我想,作為一個革命戰士,就要像松柏一樣,無論在烈日炎炎的夏天,還是在冰天雪飄的嚴冬,永不凋謝,永不變色;還要像柳樹一樣,栽在哪里活在哪里,根深葉茂,茁壯旺盛……”

在延安中央大禮堂外,佇立著兩棵柳樹和一排松樹。當年,毛澤東主席曾作“松柳之喻”:共產黨員要像柳樹一樣,插到哪里就在那里活起來。但是柳樹也有弱點,就是隨風倒,軟得很,所以還要學松樹,松樹的勁大得很,到冬天也不落葉子。松樹有原則性,柳樹有靈活性。像柳樹那樣可親,人人喜歡;像松樹那樣堅定,穩當可靠。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逝世后,人們在他的筆記本上看到這樣一段話:
“我想,作為一個革命戰士,就要像松柏一樣,無論在烈日炎炎的夏天,還是在冰天雪飄的嚴冬,永不凋謝,永不變色;還要像柳樹一樣,栽在哪里活在哪里,根深葉茂,茁壯旺盛……”
一位黨的領袖,一位黨的好干部,都喜歡松和柳,贊美松和柳,其寓意在于松樹和柳樹的精神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不怕艱難困苦,密切聯系群眾的優良品質。黨員干部將松樹的堅定性、柳樹的靈活性集于一身,就能始終得到人民群眾的衷心擁護,在新時代新征程中奮勇爭先、建功立業。
“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
陳毅元帥的《青松》一詩借物詠懷,松樹堅忍不拔、寧折不彎的剛直與豪邁躍然紙上。學習松樹的品格,就要像松樹那樣堅定,那樣穩當可靠。體現在政治上,不僅自己要明辨政治方向,站穩政治立場,具有很強的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而且要堅決同各種錯誤思想和傾向作斗爭,在這個問題上,要做“戰士”,不能做“紳士”,不能搞“愛惜羽毛”那一套。體現在工作上,就是要遇事不懼、迎難而上,始終保持旺盛的革命斗志和一往無前的斗爭精神。焦裕祿在任蘭考縣委書記期間,不懼病痛折磨,以大無畏的革命斗爭精神,帶領群眾奮戰千百年來的自然災害——“風沙、內澇、鹽堿”,以身家性命換來蘭考大地披綠裝、人民過上好日子,“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今天面對新挑戰、新考驗,我們更要像焦裕祿那樣不忘初心使命,勇于擔苦、擔難、擔重、擔險,在攻堅克難中成長,在淬煉意志中前行。還要如陶鑄在《松樹的風格》中所說的那樣,“要求于人的甚少,給予人的甚多。”
柳樹的風格是靈活,“插到哪里就在那里活起來”,且以溫柔之態為人們所喜愛。
“我們共產黨人好比種子,人民好比土地。我們到了一個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結合起來,在人民中間生根、開花”。
“四有書記”谷文昌,把根扎在群眾中,與他們坐一條板凳睡一個屋,端一個飯碗走一條路,全縣60多個村400多名生產隊長,他幾乎都能叫出名字。他帶領群眾治理風沙,注重向群眾學習,最終制服了“沙虎”,筑起了堅固的綠色長城。與群眾距離有多近,決定了你能得到多少支持、干成多大事業、收獲多少成長。人們常用“墩墩苗”來比喻年輕干部的成長。墩苗,正是促進根系發育,讓其耐得住旱澇、經得住風雨。黨員干部只有像柳樹那樣,扎根在黨和人民需要的地方,同那里的百姓打成一片,堅持在基層滾出一身泥巴,與群眾建立真感情,讓群眾感到可親可愛,才可能出政績、得信任,迎來真正向上的成長。春天是種樹的季節,這讓我想到有位哲人說的“把自己活成一棵樹,才是做人的至高境界”。那我們就選擇做一棵松樹,歲寒而不凋;選擇做一棵柳樹,靈活而溫柔。如此,我們將變得堅強、有力量、有智慧、有溫度,最終長成為群眾遮風擋雨的大樹。
(轉編自“前線理論圈”微信公眾號,文章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2022年2月11日,原標題“松柳之喻悟黨性”,修訂發布;圖片來源:暢意設計)
【昆侖策網】微信公眾號秉承“聚賢才,集眾智,獻良策”的辦網宗旨,這是一個集思廣益的平臺,一個發現人才的平臺,一個獻智獻策于國家和社會的平臺,一個網絡時代發揚人民民主的平臺。歡迎社會各界踴躍投稿,讓我們一起共同成長。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