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國資國企改革,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不應該把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對立起來看。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是國資國企理論的重大創新。
近些年來,總有一股力量在歪曲市場化、國際化的含義,企圖把市場化操縱成民營化,把國際化操縱成外資化。
期望在建設現代企業制度和落實全民所有權利這兩個方面取得實質性的理論突破。以全民所有、全民監管、全民共享三合一為題,奔著問題去,共同想招,答案或將水落石出。
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聚焦戰略安全、產業引領、國計民生、公共服務等功能,調整存量結構,優化增量投向,更好把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
中國共產黨是工人階級政黨,歸根到底是工人階級的領導。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階級搞好國有企業。要使工人階級在企業中真正作為生產資料的主人發揮作用,而不將其視為雇傭勞動者。
抗擊疫情中,國企沖在前面,在促進產業循環中也起到了關鍵作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物質基礎和政治基礎,是黨執政興國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必須做強做優做大。
這次講話是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的一次重要講話。前一次是3月23日的講話,這一次更多的是從戰略角度,是朝前看。
對歷史負責,對人民負責,對學術負責,對自己負責。真理不怕爭論,國企改革問題尤其如是。要有理論自信,在與各種理論的較量中,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毛澤東:“誰是我們的敵人,誰是我們的朋友,這個問題是革命的首要問題。”所以,關注國資國企理論與實踐,一定要分辨清楚,這樣那樣的話,是誰說的,又是怎么說的。
“管資本”與“管人管事管資產”,兩者的關系是繼承與發展的關系。既體現了對既有改革成績的肯定,也蘊含著向更高目標發展的改革要求。
中國經濟改革與發展的光明的社會主義道路,國有企業在深化改革在鳳凰涅槃中浴火重生,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自主勞動關系,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必由之路。
在一種更加積極健康的工作環境下激發最大的潛能,這將是國企優于并最終贏得與私企市場競爭的法寶。否則,功效反轉,倒過來成為制約國企市場競爭力的痼疾。
企業是我國最重要的經營主體,辦好企業,特別是辦好國有企業,意義重大。企業一旦不能很好地發揮作用,就需要改革。
說一千道一萬,歸結為一點,就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社會主義而不是其他什么主義,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不能丟,丟了就不是社會主義。
國有資本收益理應上繳。但是,上繳給誰、怎么處置,這似乎不是理論界關注的問題。在我看來,可能就是國企改革總是不能取得徹底成功的理論盲點!全民分紅才是突破點!
國資委黨委委員、副主任任洪斌主持會議。中央紀委國家監委、中央組織部等有關部門負責同志應邀參加會議。
堅持發展國有企業,首先要為國有企業制定明確的法律規則,為國有企業保駕護航。如果國有企業和一般市場主體之間沒有法律上的區別,那么,國有企業就很難發揮自己特殊的作用。
只有正確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才能確保國有企業和國有資產牢牢掌握在黨的手里,才能實現國有企業和國有資產的全民所有權益,才能筑牢中國共產黨執政的物質基礎。
資本的邏輯,我們需要客觀、辯證地認識它,并最終駕馭住它,使之為發展社會生產力服務,為社會主義而不是其他什么主義服務,為人民而不是為少數精英服務。
在推進“三年行動方案”過程中,國資系統必須把加強政治學習、堅定做到“兩個維護”放在首位。這是確保國企改革不發生重大偏差的基本保證。
9月27日,國務院國有企業改革領導小組第四次會議及全國國有企業改革三年行動動員部署電視電話會議在北京召開。
如果企業所在行業的國有產能已經過剩,就應當跨行業創辦新的國有企業,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吸納更多的人到國有企業中去就業。改善民生還得靠國有企業的大發展。
9月18日,國資委在中國商飛(上海)舉辦國有企業數字化轉型工作現場推進活動。國資委黨委委員、副主任任洪斌出席活動并講話。
聚焦黨的建設和脫貧攻堅兩個重點,從國企黨建一般性和特殊性創造性轉化的鮮活案例中,凝練生產與黨建高度融合克服了兩張皮現象的成功經驗。
因為國有企業首先并且根本的是一種政治性存在,圍繞國有企業也存在大量的政治的和意識形態的爭議,意識形態能力也是國企黨員干部的核心能力。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