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是什么?馬克思認為:“如果我們選擇了最能為人類謀福利而勞動的職業,那么,重擔就不能把我們壓倒,因為是為大家而獻身;那么我們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憐的、有限的、自私的樂趣,我們的幸福將屬于千百萬人,我們的事業將默默地,但是永恒發揮作用地存在下去,而面對我們的骨灰,高尚的人們將灑下熱淚。”這就是馬克思的幸福觀。在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今天,重溫這段話,意蘊無窮,啟迪良多。
馬克思幸福觀的主要內容
以人為本是馬克思幸福觀的理論基點。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和《共產黨宣言》等著作中,馬克思通過引入辯證法和唯物史觀,在對以費爾巴哈為代表的舊哲學進行批判的基礎上,科學地闡述了關于人即人類幸福的思想。如幸福是人類的特有屬性,幸福是以物質為基礎的。馬克思認為,幸福是人類的特權。只有人能進行生產活動并形成人類社會,只有人才能有意識地認識和改造世界。幸福是以物質為基礎的,這就是馬克思幸福觀的基本立足點,正是在這種“以人為本”的基本立場上,馬克思進一步發展了關于幸福的理論。
實踐活動是馬克思幸福觀的產生源泉。只有以物質條件為基礎,才有可能談幸福,這是馬克思的創新。實踐活動創造了幸福的條件,從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立場出發,馬克思認為,實踐是人的本質,是人的本質核心,而且還是實現幸福的途徑。
集體主義是馬克思幸福觀的終極歸宿。馬克思認為“只有在集體中,個人才能獲得全面發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說,只有在集體中才能有個人自由”,這是馬克思對集體主義的簡潔闡釋。馬克思在回顧驚心動魄的人類發展歷程時總結道:“歷史承認那些為共同目標勞動因而使自己變得高尚的人是偉大人物,經驗贊美那些為大多數人帶來幸福的人是幸福的人。”為大多數人著想,為大多數人帶來幸福,這就是集體主義。馬克思主義認為,集體主義不但是個人獲得幸福的保障,還是全社會幸福的要件,而共產主義則是幸福的最高表現。
統籌兼顧是馬克思幸福觀的實現路徑。馬克思幸福觀充分地貫徹了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方法。馬克思認為,幸福的內涵是多重的、系統化的,而實現幸福的路徑也是多樣化的。如物質幸福和精神幸福相結合,將個人幸福與社會幸福相統一,享受活動與創造勞動相統一。
馬克思幸福觀的當代價值
科學發展觀與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命題之所以被廣大人民群眾所接受,不僅因為和諧社會的理想是美好而令人神往的,更因為其具有高度的科學性。從馬克思幸福觀的角度來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所體現的是對個體個性的充分尊重、對物質利益的高度重視、對精神境界的崇高追求、對全面發展的全新要求的幸福觀。馬克思幸福觀為我們追求幸福提供了科學的理論指導。
堅持辯證的馬克思幸福觀。馬克思幸福觀內涵相當豐富,無論對個人還是社會整體,無論是對物質還是精神都有很高的要求,尤其是共產主義社會的幸福無限令人神往。然而,現實生活中,人口、資源環境、就業、社會保障壓力大,教育、醫療、住房、安全生產、社會治安等方面的問題比較突出,腐敗現象比較嚴重等等。如何辯證地看待這些問題,我們既要看到客觀上這是生產力落后、資源有限、人口眾多等原因造成的,又要看到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取得的令世人矚目的成就和進步。無論從橫向還是縱向比較,我們當前的生活是幸福的,這只能得益于有正確幸福觀的指導,得益于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
只有堅持辯證唯物主義的根本立場和根本方法,我們才能充分理解當前社會各種“不幸福”的因素,自覺地堅持在馬克思幸福觀的指導下,為了社會大眾的幸福,為了共產主義的更高理想而奮斗終生。
用馬克思的幸福觀來指導廉政建設。我們黨始終把加強和完善黨的建設作為一項偉大工程,尤其把黨員干部的作風建設放在各項建設的首位,同時加強理論建設、制度建設、組織建設,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但腐敗現象仍然存在,反腐倡廉的任務還非常艱巨,這更需要對黨員干部加強馬克思幸福觀的教育,不斷提高道德修養,認識到幸福不在遙遠的天國,而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在我們的道德實踐中。道德是幸福的前提,是保障我們實現人生價值的強大動力,因此,我們黨在廉政建設中,要重溫馬克思的幸福觀,加強馬克思幸福觀教育,提高道德修養,克己自律,踐行道德,錘煉自身,為追求幸福奠定堅實基礎,同時率先垂范,為廉政建設作出貢獻。
科學區分、批判和抵制錯誤的幸福觀。要科學區分紛繁復雜的幸福觀,堅決批判和抵制錯誤的幸福觀,堅決反對享樂主義、拜金主義、利己主義。同時要自覺學習和吸收馬克思幸福觀,并以此來規劃自己的人生和生活,在思想上筑好堅實的幸福觀堡壘。馬克思幸福觀已經被證明是科學的幸福觀,我們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學習為共產主義事業奮斗終生的先鋒模范事跡和精神,弘揚新時期的抗震救災精神、奧運精神和世博精神,始終高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旗幟,在實踐中踐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科學區分、批判和抵制錯誤的幸福觀,牢固樹立科學的幸福觀。
同時,我們每個人都應該積極投身社會建設,在實踐中去體驗馬克思幸福觀的意蘊,去了解人民的疾苦和人民的需要,積極為創造社會財富而努力,以他人的幸福、以社會的福祉為目標,作出我們更多的努力。
總之,我們應當自覺地將個人幸福與社會幸福統一起來,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中,通過自己的辛勤勞動去追求一種建立在一定物質基礎之上,有超越物質的持久的精神幸福。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周新城:能說“十月革命道路違背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實踐證明,十月革命道路是行不通的”嗎?
2017-11-10?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