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5月1日-星期四
【導語】瑞典地處接近北極的環境惡劣、極度寒冷的地區,卻是全球人口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同西歐、日本等高收入國家的人口停滯截然不同。瑞典企業強調工作與休息的平衡,所有企業員工都能享有整月的帶薪暑假,瑞典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卻依然領先全球,同日本人口接近零增長,企業普遍強迫員工經常加班,頻繁發生過勞死、喪失生育能力形成了鮮明對比。
美國、日本、西歐都是社會發展方面的不成熟國家,華爾街的丑聞、日本的過勞死、意大利的小偷泛濫、英國的議員索賄,都說明這些國家根本無法同政治清廉的北歐相提并論,這些國家根本沒有像北歐一樣關愛著每個人,雖然現在社會問題頗多但尚且能夠勉強湊合,但待到機器人時代來臨時就可能面臨大災難。
北歐的著名作家安徒生創作的富有同情心的動人童話,促使千百萬北歐孩子長大成人后仍然保持著兒童時代的純真夢想,正通過社會經濟制度的創新親手編織著機器人時代的美好夢想。
中國萬萬不可繼續將美國、日本、西歐當作發達市場經濟國家的榜樣,而必須借鑒北歐這樣的社會發展成熟的發達市場經濟,尤其應該借鑒北歐的政治清廉并呵護著每個民眾成長的寶貴經驗,這樣才能充分適應機器人時代帶來的機遇與挑戰。
諾獎得主稱特朗普錯怪中國,失業要怪機器人
2015年諾爾經濟學獎得主安格斯·迪頓,在接收第一財經中國經濟論壇的采訪時中表示,人們傾向于認為美國普通民眾面臨著生活、就業困難,原因是美國制造業已經搬到中國或搬到亞洲,但實際上,美國制造業的雇用人數正在下降,這不是因為中國,而是因為技術進步,我們正在迎來機器人的新時代。
特朗普上臺后可以逼迫美國企業將工廠搬回美國,但是,他很難命令美國企業停止利用機器人替代工人,這意味著美國的就業難問題可能仍然無法獲得解決。
據報道,在特朗普施壓的壓力下,蘋果公司及其原件供應商富士康,都已經表示將在美國開始新工廠。但是,富士康已經為全機器人工廠生產蘋果手機做好準備,這樣的話,開設在美國的工廠很難促使就業大幅度增長。
記得前不久,特斯拉的全自動生產工廠內部情況被曝光,讓很多人大吃一驚。在這個號稱全球最智能的全自動化生產車間里,幾乎清一色都是機器人,鮮見人影。
盡管特朗普在競選時信誓旦旦地說要把制造業帶回美國。但就現在的情況來看,制造業將會是最早被人工智能所取代的。就算制造業能回歸美國,我們也只能看到整個工廠里都是機器人在工作,只有少數幾個高管工作仍然由人類來承擔。
人們必須知道,特朗普這個被主流精英排斥的另類政治家上臺,背后凝聚著千百萬民眾的憤怒、不滿和期待。倘若他無法實現自己為失落民眾創造就業的承諾,民眾的憤怒將進一步積累并引發更猛烈的火山般噴發,整個社會將會陷入更加危險的撕裂、抗議和沖突之中,民眾針對全球化的憤怒將會擴大到人工智能化和整個社會經濟制度。
機器人時代充滿著風險、機遇與挑戰
早幾年,硅谷的投資者和創業家們普遍認為,技術不但可以改善人類的生活,而且可以創造出更多新的就業機會。但是,現在情況出現了明顯的變化,無論是創業者、投資者,還是大學教授,幾乎沒有一個人再堅持之前的觀點;相反,他們認為現在很可能是一個時代的轉折點,新時代來臨之際他們卻看不到有新的就業機會產生的希望。
一家硅谷的人工智能公司經理說,許多公司、報社、銀行、證券公司等,都由白領雇員從事的各種類型文案工作,而他們公司開發的智能機器人可以逐漸取代這樣的工作,如在銀行、保險公司里,“智能雇員”會幫你填寫表格并輸入電腦,同時進行基本的客戶需求問答和業務操作,甚至幫助投資者分析市場行情并提供股市操作建議。
近三十年來的全球化浪潮中制造業已受到沖擊,主流輿論宣揚向服務行業的轉型能帶來就業希望,但是,現在服務行業的白領工作也將受到機器人沖擊,曾經擁護全球化的金融、媒體等領域的白領精英,可能也像鋼鐵、汽車等制造業的藍領工人一樣,因喪失工作機會而生活艱辛并充滿憤怒情緒,全球化將會遭到來自各個行業的更為激烈的反對,甚至危及曾因金融自由化受益的銀行、證券公司的白領精英。
我的新著《金融軟戰爭—當心股票、存款橫遭劫掠》,論述了為何馬克思時代的傳統生產過剩危機,到了金融資本主義時代就會演化為特大混合型經濟金融危機,導致股民、儲戶的財產都面臨著遭到華爾街掠奪的威脅,這一結論特別適合社會創新跟不上技術創新的機器人時代,那時極高的生產效率就可能變成空前的生產過剩危機,金融機器人就會更加不受良心譴責執行資本命令,催生特大資產泡沫與特大生產過剩危機發生相互共振,趁機讓廣大股民、儲戶的財富受到更加冷酷無情的掠奪。
顯而易見,生產關系與上層建筑變革必須跟上生產力發展,技術創新帶來了生產率提高和財富增加,但是,倘若沒有社會制度的同步創新就不可能造福社會,而且還會因嚴重失業危機導致民眾生活水平出現下降,甚至因民眾憤怒的長期積累、逐步激化而引發社會動蕩。
兒童純真的機器人夢想的寶貴啟迪
今天許多孩子都是伴隨著機器人玩具長大成人的,兒童時代可愛的機器人伙伴不僅帶來了歡樂,還帶來了科學進步會讓人類生活變得更加美好的夢想。其實,這種純真的美好夢想是機器人與人類關系的真諦,倘若人類對機器人的態度始終保持著那樣的純真,科技進步確實會讓機器人變成人類的美夢而不是噩夢。
無論科技進步讓機器人玩具變得怎樣更加先進、可愛,家長都永遠不會讓機器人取代自己孩子的地位,他們購買機器人只是為了讓孩子更加快樂、聰明。但是,成人的世界中的機器人夢想變得不那么純真、美好了,機器人就變成了可以替代人類的賺錢工具,企業員工不再像孩子一樣受到家長的關愛和保護,當機器人能夠為老板賺取更多利潤時員工就隨時可能遭到拋棄。
蘋果手機曾經是科技進步創造美好夢想的標志,但是,蘋果手機為了壓低成本并賺取更多的利潤,迫使零配件供應商富士康千方百計地降低生產成本,逼迫工人像機器一樣運轉而不考慮心理、生理健康,于是就發生了連續十多起工人跳樓自殺的驚人悲劇。
由于富士康將工人當作賺錢工具而不是老板的家人,當科技進步生產出更加先進的機器人時,工人自然而然就會毫不留情地遭到資本解雇、拋棄。的確,從富士康來看機器人比較工人具有無法比擬的優點,不會偷懶、不需要上廁所而且也不需要娛樂,當然也不會抱怨、反抗和跳樓自殺引發社會不滿。因此,富士康建立全機器人工廠就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了。
蘋果手機的美好夢想正悄然變成了越來越多人的噩夢,當越來越多的人們被先進的機器人所替代,他們如何養家糊口并關心、愛護自己的孩子呢?先進的蘋果手機又如何才能賣給失業的人們呢?由此可見,機器人時代來臨正迫切呼喚著社會經濟制度創新,否則科技進步的美好夢想就可能變成人類的噩夢。
從西方主流媒體關于機器人的報道中就能嗅出這種危險,阿爾法狗戰勝了所有的人類國際象棋冠軍,華爾街的高盛用機器人替代股票分析師從事咨詢,機器人編輯只用一秒鐘就寫好了新聞報道的稿子,處處彰顯出機器人的優勢和人類的劣勢,這完全失去了當年家長對孩子的關心和愛護,顯然同兒童時代的機器人的美好夢想有著天壤之別。西方電影中充斥著機器人覺醒、造反的場景,其實,這種遙遠的危險背后隱藏著來自人類自身的威脅,或許是對人類的覺醒、造反的擔憂驅使下的視線轉移。
我的孩子從小就非常喜愛機器人,他說希望機器人永遠都是人類的玩具,應該像機器時代一樣服從人的命令和操控,即使將來具有了越來越多人的智慧和能力,也應該被設計成為人類的好伙伴、好朋友。
談到機器人造反、攻擊人類的電影,他坦率地說這表面上是機器人傷害人類,其實是有人操縱著機器人攻擊別人,原因是設計者而不是機器人的過錯,沒有把別人都當作自己的朋友、家人。他很擔心機器人從孩提時代的可愛玩具發生異化,讓家長失去工作、收入并無法照顧小朋友。
孩子的純真往往才能一語道破問題的真諦,而成年人已經學會了順從、滿足資本的偏好,從而也失去了洞察和說破問題本質的勇氣。
顯而易見,倘若人類希望讓機器人時代變成美好夢想而不是噩夢,就必須繼續保持兒童時代的純真機器人美好夢想,就必須在社會生活中繼續保持那份對家人的關愛,繼續將所有人都視為需要關心、愛護的家人,創造發明機器人是為了發展人類的智力、體力,而不是讓人類失去工作和發展自己智力、體力的機會。
北歐模式提供的優厚社會福利重點圍繞保護兒童,新生嬰兒出生時父母可以享受兩年帶薪假期,目的是讓所有家庭都能精心關愛、哺育孩子健康成長,讓所有家庭都能享受市場無法購買的關愛和天倫之樂,也令迫于競爭壓力無法悉心照顧家人的各國富豪羨慕不已。
瑞典學校強調保護所有孩子的自信心、好奇心,注重培養孩子對新知識的濃厚興趣和探索精神,不搞對現有知識的死記硬背、競爭性考試和成績排名,培養了大量富有創造性的人才和具有競爭力的跨國公司,在許多工商業環境、企業創新環境的全球評比位居榜首。
瑞典的社會經濟制度創新能夠更好適應機器人時代,因為整個社會都精心呵護著每個家庭的孩子和父母,每個人都受到整個社會像大家庭一樣的關愛,而每個人也像回饋家中的父母一樣回饋著社會,他們并未因為享有優厚的失業保障而偷懶不工作,瑞典民眾愿意積極參與工作的人口比美國高30%,他們愿意盡心盡力為社會從事各種有益的工作,包括受政府委托照顧每一個老弱病殘的伺候人工作。
這意味著瑞典人不會因為機器人技術進步而遭到社會拋棄,就像企業家不會因機器人效率高就拋棄自己的親生孩子,這樣機器人技術進步帶來的極高生產效率,就不會威脅到普通民眾享有的穩定生活和工作權利,就能順利轉化為廣大民眾能夠分享的就業、財富、閑暇和機遇。
北歐的著名作家安徒生創作的富有同情心的動人童話,促使千百萬北歐孩子長大成人后仍然保持著兒童時代的純真夢想,正通過社會經濟制度的創新親手編織著機器人時代的美好夢想。
從日本企業文化變遷反思機器人時代
機器人時代的技術進步必定帶來民眾的失業和貧困嗎?其實,恰當的社會經濟制度安排完全可以解決這個難題。1983年我留學日本時曾經參加過一個日本經濟的研討課,一位新加坡同學研究的專題是日本的機器人行業,他發現美國的機器人技術雖然比日本更為先進,但是,在工業企業的推廣應用速度卻遠遠落后于日本,原因是當年日本企業普遍實行終身雇用制度,流行社會文化價值觀倡導企業將職工當作家人,在鼓勵“職工以企業家”和職工參加管理的企業文化氛圍中,工人們不擔心失業因而也就不反對機器人的推廣應用,美國沒有終身雇用制度而只有工會談判制度,強大的工會為了避免失業反對機器人的推廣應用,他的調查結論得到了曾在日本企劃廳工作的著名教授贊同。
我通過在日本的實際觀察也證實了新加坡同學的結論。我留學日本時曾經參觀過豐田汽車公司的機械配件工廠,我驚奇地看到在高度自動化生產線車間的旁邊,居然有一個保持著接近手工操作方式的加工車間,聚集著許多年紀大的工人在里邊加工簡單的汽車零件,我感到困惑為何這種落后生產技術沒有被先進技術所取代,一位經理解釋說這是為了給年紀大的工人保留工作場所。
日本的大學曾安排我經常去附近的一個農民家庭做客,這家人擁有的種植水稻的農田面積非常有限,即使政府按保護高價收購但收入仍然不足以養家,豐田汽車公司為他們提供了加工車燈配件的工作作為副業,我曾培著這位農戶朋友開車將附近農家生產的汽車配件收集起來,我看到有許多老頭、老太太抱著加工好的配件送出家門,然后被集中運送到豐田汽車公司設在附近的大規模工廠。這位農民朋友說這種安排是為了“讓大家都能夠吃飽飯”。
當年日本的社會經濟制度安排今天看起來頗為不可思議,原因是當時新自由主義思潮剛剛在美英開始流行,資本至上、股東之上的價值觀尚未完全取代社會改良思潮,當年西方還流行著企業應為所有利益相關者服務的理論,包括職工、社區居民、消費者和投資者。
當年日本、美歐的社會價值觀剛剛開始受到了新自由主義侵蝕,美國工會雖然受到里根政府的打擊但仍有強大勢力,日本仍然是深受馬克思主義影響的社會改良思潮占上風,企業仍然盛行深受中國的“鞍鋼憲法”影響的種種做法,如職工以企業為家、職工參加管理和終身雇用制等,那時的特殊社會經濟制度安排能讓民眾分享到技術進步成果,機器人不會造成企業職工失業并帶來全社會的擔憂。
回想起來,當年日本經濟雖然位居世界第二并遠遠超過了中國,美國學者撰寫的《日本名列第一》著作頗為流行,但是,美國已經將日本卓有成效的經濟模式視為眼中釘,不愿像冷戰時期一樣繼續扶植日本以免威脅其全球霸權。
當時我已經能夠開始感受到新自由主義潮流興起的沖擊,豐田企業公司派來學習的日本同學已開始研究“財技術”,表明曾以質量管理和生產技術聞名的豐田汽車,已經開始受到了當時美國竭力傳播的金融自由化誘惑,正在越來越深地卷入股市泡沫、房地產泡沫大潮。美國大使館的商業參贊也來到日本大學講演,抨擊日本政府對大米生產實行農業保護高價政策,呼吁日本開放農業等受保護市場并推行金融自由化。
日本后來在美國施壓下拋棄了社會改良時期的成功經驗,重新倡導資本至上、股東至上的社會價值觀念,以配合美國為打壓日本趕超而推行的金融自由化改革。日本放棄了產業政策限制讓大量銀行信貸流入股市、樓市,日本企業也逐步拋棄“職工以企業為家”的文化價值觀念,又恢復了二戰前野蠻資本主義時代追逐利潤至上的做法,紛紛用廉價的臨時工來替代享受終身雇用待遇的正式職工,為資本利益片面追求高利潤而拋棄了“一票質量否決制度”,通過外包生產和采購廉價低質零部件降低成本等。隨著日本企業放棄了像家人一樣關心職工的制度,豐田等著名企業也陷入了產品質量造假的丑聞和經營困境,伴隨泡沫經濟的破滅日本陷入了長達二十多年的經濟停滯。
往事不堪回首,日本從社會改良時期創造高速經濟增長奇跡的國家,短短數年之后竟然淪落為陷入“失去二十年”的國家。豐田企業公司曾經驕傲地以“有路必有豐田車”為廣告,竟然在美國被以隱瞞質量問題和生命事故起訴,因貪圖高額利潤竟然作出了類似謀財害命的不道德行為。
我不僅感嘆不知自己熟悉的農家朋友怎樣了,豐田汽車公司還會為“讓大家都吃飽飯”關照他們嗎?豐田公司甚至拋棄了終身雇用職工更不用說外圍農戶了,新自由主義的資本至上觀念替代了“職工以企業為家”,今天采用全機器人的工廠很可能不再照顧老職工,不再為他們繼續保留采用較落后技術流程的工作場所。受到華爾街“財技術”誘惑的豐田企業公司的同學們,泡沫經濟時期獲得的虛假高收益很可能已經變為巨額虧損,果然壞消息傳來說就連一位日本長期信用銀行的同學,曾經頗以終身雇用的金飯碗自豪而如今卻因銀行破產而失業。
日本是一個人多、地少、資源匱乏的國家,20世紀70年代的石油危機對日本沖擊最大,當年日本經濟的衰退幅度位居西方工業國家之首。但是,當年日本的獨特經濟模式和企業文化,激勵職工奮力拼搏并成功克服了種種困難。
我參觀的豐田汽車配件工廠中保留的落后工藝車間,有一條小傳送帶將加工的金屬碎屑集中回收起來,體現出那些被保留工作的老職工非常珍惜工作機會,愿意兢兢業業、細致入微地為企業節約微小的原材料。
正是這種“職工以企業為家”企業文化帶來的凝聚力,幫助日本企業比較美歐更好克服了石油危機的沖擊,成功走出滯脹危機并取得了超過美歐國家的增長率,日本非但沒有因為能源貧乏而處于競爭劣勢,反而因汽車、家電的節能性良好贏得了更多競爭優勢,先進技術包括機器人的應用也走在世界前列。
20世紀80年代美國施壓日本拋棄了自己的成功道路,轉而推行新自由主義的金融自由化政策,“職工以企業為家”精神遭到了資本至上價值觀侵蝕,豐田、日產等著名企業也開始迷戀從股市中輕松賺大錢,迷戀資本運作帶來的虛假資產泡沫高收益,而輕視普通企業職工節約兢兢業業節省的微小成本。
當年國際油價進入了暴跌低谷對日本經濟十分有利,但是,由于日本拋棄了克服滯脹危機的成功經驗,沒有繼續像家人一樣珍惜企業職工的寶貴敬業愛家精神,沒有繼續高度重視開發人力資源而是癡迷于資本運作,反而在走出石油滯脹危機后國際油價有利的情況下,陷入了因泡沫經濟破滅帶來的長期經濟停滯而無法自拔。
機器人時代呼喚社會經濟制度的同步創新
今天各國經濟面臨著老齡化社會的沉重財政負擔,迫切需要提高每個勞動力的生產效率和創造性,也迫切需要開發先進機器人技術以彌補勞動力不足,但是,社會、企業都應該將每勞動力當作家人一樣珍惜,開發機器人替代簡單枯燥、繁重危險的勞動時,必須努力開發出更多充分發揮人創造性的就業崗位。
傳統資本主義的失業生存威脅和嚴苛企業管理,能夠迫使職工難以偷懶并提高簡單生產效率,但是,發揮人的創造性則需要像家人一樣的關心和培養,需要創造出良好的生活、工作環境和教育、再培訓機會。企業家不會讓機器人替代自己的孩子,即使他們因生活優越而懶惰或比下屬缺乏競爭力,悉心培養也能夠讓上進心不強的許多富家子弟成才。
政府、企業家也應該以對待家人同樣的態度對待每個人,即使某些人也像富家子弟一樣缺乏上進心和競爭力,也應該悉心培養每個人的特長并使之成為社會有用之才,因為,人類克服各種困難包括經濟危機、能源危機、環境污染,最終都必須依靠發揮最活躍的生產要素即人類的創造力。
但是,當今世界各國的社會經濟制度創新嚴重滯后,致使人類面臨老齡化、資源匱乏、環境污染難題時,還必須為美歐年輕人失業率長期居高不下而發愁,希臘、西班牙等國的年輕人失業率甚至超過了50%,日本數百萬年輕人長期無法就業并變成了與世隔絕的宅男,被迫渾渾噩噩地生活并長期不學習、不接觸社會,這種狀況持續下去可能毀掉整個一代年輕人的未來。這是二戰后西方社會改良時期難以想象的嚴重問題,已經威脅到人類的基本生存權利和繁衍、哺育后代,導致了人力資源的極大浪費并可能導致美歐社會動蕩。
瑞典地處接近北極的環境惡劣、極度寒冷的地區,卻是全球人口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同西歐、日本等高收入國家的人口停滯截然不同。瑞典企業強調工作與休息的平衡,所有企業員工都能享有整月的帶薪暑假,瑞典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卻依然領先全球,同日本人口接近零增長,企業普遍強迫員工經常加班,頻繁發生過勞死、喪失生育能力形成了鮮明對比。
美國、日本、西歐都是社會發展方面的不成熟國家,華爾街的丑聞、日本的過勞死、意大利的小偷泛濫、英國的議員索賄,都說明這些國家根本無法同政治清廉的北歐相提并論,這些國家根本沒有像北歐一樣關愛著每個人,雖然現在社會問題頗多但尚且能夠勉強湊合,但待到機器人時代來臨時就可能面臨大災難。中國萬萬不可繼續將這些國家當作發達市場經濟國家的榜樣,而必須借鑒北歐這樣的社會發展成熟的發達市場經濟,尤其應該借鑒北歐的政治清廉并呵護著每個民眾成長的寶貴經驗,這樣才能充分適應機器人時代帶來的機遇與挑戰。
(作者系中國社會科學院創新工程國家經濟安全課題首席專家、研究員;來源:昆侖策網,作者授權編發)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