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才讀到周為民先生大作《計劃經濟不可行,大數據也彌補不了》。這篇文章的理念和我對宏觀經濟學的研究有一些不同,所以特地記錄下來,供讀者評閱。
第一,周老師認為,計劃經濟是對人的獨立性和自主性的否定。我認為,首先,一切類似于指責計劃經濟或民主集中制的觀點,都沒有看到市場經濟條件下不公正的生產資料分配秩序是一種更加隱蔽、因而更加強有力的控制制度。人的自主性是在這種隱蔽的控制之下,計劃經濟不過是將這種隱蔽的控制力公開化而已。而這種公開化,則為我們隨著技術發展,有計劃的統計出每個人的才能并給以相應的安排提供了條件。
第二,周老師說大數據并不能充分收集足夠的信息,特別是個人的想象力、創造力鄧精神素質。這里有兩個問題需要澄清,首先,雖然市場經濟在開始的競爭中能促使個人充分發揮才能,但是競爭的必然結果是少數人壟斷社會資源,從而在更長的時間范圍內限制大多數人才智充分發揮。而計劃經濟則可以通過發揚民主安排所有勞動力適當的工作以發揮自己的價值。其次,關于大數據能否提供足夠的信息,我認為,制定計劃經濟并不需要把每個人的精神特征都搞清楚,只需要控制最主要的信息,即社會需求總規模和供給能力總規模。而這數據我們現在之所以要看價值規律而不是去統計,并不是永遠不可能統計出來,而是實踐證明統計和傳達成本太高。雖然我不知道有了大數據之后這個統計成本是多少,但是他一定在隨著技術變革降低。當降低到這個成本低于市場經濟由于投資盲目性造成的浪費,計劃經濟的優越性就出現了。
第三、周老師認為計劃經濟不能想市場經濟那樣為人們提供奮斗的精神動力。首先,計劃經濟所依據的國家整體利益和個人利益在本質上是一直的。其次,市場經濟促進勞動力奮斗的動力主要并不是物質刺激而是勞動紀律,而計劃經濟同樣可以用勞動紀律保障積極性。再次,單純用物質積極刺激勞動積極性會造成人的精神文明素質衰退,這是改革過程中的重要教訓。
第四,周老師認為計劃經濟會限制產品的創造力。首先促進技術變革的動力是由自然科學自身的發展規律決定的,并不是為了追逐經濟利益。而且應該通過鼓勵科學家對自身事業的熱愛而加強科研,而不是強調物質刺激。
第五,周老師認為,計劃經濟的執行部門特殊偏好會讓計劃的制定方向背離社會整體利益。而且他認為計劃經濟會導致資源的集中從而限制民主。事實上,這里的邏輯順序不符合歷史事實,民主的制度恰恰不是建立在自由的的基礎上,因為自由競爭必然導致強勢和弱勢兩個群體,民主法治權益必然被強者壟斷。只有把社會資源集中起來,然后在集中的基礎上實現民主,才是真正有效的,所以必須把計劃經濟與社會主義民主結合起來。
我并不同意否定市場經濟的歷史作用,但我認為,隨著技術提高和社會進步,市場經濟必然被大數據基礎上的計劃經濟取代,以促進社會繼續發展。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