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14日-星期一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學術探索 > 人文歷史 > 閱讀信息
中國古代盛世從何而來
點擊:5059  作者:岑大利    來源:北京日報  發布時間:2016-01-20 13:45:50

 

 

            中國的封建社會長達2000多年。其間,先后出現過3次公認度最高的“盛世”,即從“文景之治”到“武帝極盛”的西漢盛世,從“貞觀之治”到“開元之治”的大唐盛世,以及“康雍乾”的清朝盛世。它們都是在前朝大亂之后,經過新一代封建統治者們撥亂反正、勵精圖治、最終實現新的大治的結果。對中國歷史上的盛世,需站在歷史唯物主義的立場上,辯證地看待。

 

漢朝的無為而治

 

  西漢初年,經濟凋敝,人口流散,社會動蕩不安。為了恢復和發展生產,鞏固新興的政權,劉邦開始撥亂世反之正,平定天下,將混亂的政治局面恢復到合理的政治秩序上來。針對秦王朝實行的苛政,他反其道而行之,采納文人陸賈的建議,用黃老的無為而治思想指導治國。劉邦去世以后,西漢王朝盡管經歷了呂后專政,但隨之即位的文帝和景帝繼承了這一治國思想,并由此開創了文景之治的盛世局面。

 

  老子的“無為”思想,本意是行事處事應當順應自然變化。而運用到治國理政上面,正如老子所說:“圣人無心,以百姓心為心。”皇帝要以百姓的愿望作為自己的愿望,一切順應民心,“去甚,去奢,去泰”,即治國不可走極端,不可奢侈,不可過分。統治者要克制自己的欲望,不能做出超過民眾承受能力的蠢事。在蕭何為相時,“因民之疾秦法,順流與之更始”,利用民眾對秦法的不滿,進行改革。在曹參繼任為相時,仍舊堅持“治道貴清靜而民自定”的方針,強調治國要做到“上無苛令,官無煩治”,避免舉措過多,擾民不安。

 

唐朝的居安思危

 

  親歷隋末動蕩的李世民稱帝之后,經常同身邊的近臣討論如何避免重蹈隋亡的覆轍,認為隋煬帝不恤民事,君臣失道,最后落得民叛國滅的下場。他認識到民眾的強大力量,撰寫《民可畏論》提出,天子有道,則人推而為主;無道,則人棄而不用,誠可畏也,說明他注意吸取隋末農民戰爭的教訓。

 

  貞觀十五年,唐太宗問身邊的大臣:“守天下難易?”魏征回答:“甚難。”“觀自古帝王,在于憂危之間,則任賢受諫。及至安樂,必懷寬怠,言事者惟令兢懼,日陵月替,以致危亡。圣人所以居安思危,正為此也。安而能懼,豈不為難?”在此,魏征提醒唐太宗堅持任賢受諫,才能治國安邦、守住天下。

 

清朝的乾綱獨攬

 

  1644年,以滿族上層為主體建立起來的清王朝政權,開始治理和管轄中國這樣幅員遼闊、人口眾多的大國。為此,清朝統治者們采取乾綱獨攬、高度統一的方針,繼承并強化前朝封建君主專制的政治體制,與蒙古族結盟加強軍事力量,拉攏漢族士大夫加入統治集團,形成強有力的滿漢統治機構。特別是康熙、雍正、乾隆三帝革除弊政,寬容民眾,嚴懲貪官,努力創造適合農業發展的政策環境,促成持久盛世的到來。

責任編輯:向太陽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中國古代盛世從何而來

    2016-01-20
  •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北京市趙曉魯律師事務所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濟論壇
  • 光明網
  • 宣講家網
  • 三沙新聞網
  • 西征網
  • 四月網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察部
  • 共產黨新聞網
  • 新華網
  • 央視網
  • 中國政府網
  • 中國新聞網
  • 全國政協網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軍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
  • 人民網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咨詢服務(北京)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