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學術探索 > 人文歷史 > 閱讀信息
劉立祥:扶貧知縣“戴茅草”
點擊:  作者:劉立祥    來源:原載《學習時報》  發布時間:2017-02-28 11:55:02

 

1.webp (30).jpg

 

  戴偉,生卒年月不詳,字逸夫,號西衢,兗州府鄆城縣(今屬山東)人,明朝嘉靖、隆慶年間碭山知縣。戴偉一心一意帶領碭山百姓向貧困宣戰,傾盡家產用以支持當地民眾開墾茅草荒原,發展生產,擺脫貧困,徹底改變了碭山一窮二白的面貌,百姓呼之為“戴茅草”“戴青天”。明崇禎年間編纂的《鄆城縣志》、清乾隆年間編纂的《碭山縣志》,都較為詳細地記載了戴偉的事跡。

 

  一、新官上任,上書朝廷請求輕徭薄稅

 

  戴偉自幼天資聰穎,勤奮好學,手不釋卷,孜孜以求,于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在鄉試中一舉奪魁,考中舉人,被朝廷任命為碭山知縣。

 

  戴偉欣然赴任。十年寒窗苦讀,總算夙愿得償,戴偉不由心潮澎湃,雖無“春風得意馬蹄疾”的“高燒”與輕狂,卻也躊躇滿志,難掩內心的興奮與激蕩,暗暗下定決心,必欲大顯身手,為官一任,振興一方,在碭山這片土地上干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一展平生之所學。

 

  戴偉的激奮不已緣自于他對碭山歷史的洞悉。碭山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早在秦時便在此處設置下邑縣,漢二年(公元前205年),劉邦彭城慘敗后,狼狽逃竄到下邑,在這里與謀士們議定了下邑畫策,確定了滅楚興漢的總戰略,導演出一幕幕驚天地、泣鬼神的戰爭畫卷。

 

  然而,當戴偉走進碭山的土地,一股透心的涼不由躥遍全身,眼前冷冰冰的現實將他滿腔的雄心壯志擊得粉碎。舉目望去,但見土地貧瘠,田園荒蕪,黃沙蔽日,茅草叢生,一片荒涼的景象。百姓面黃肌瘦,衣衫襤褸,逃荒者不絕于途,很多人家食不果腹,無隔夜之糧,被逼得賣兒鬻女者比比皆是。百姓生活如此凄苦,國家的稅賦徭役卻絲毫不減,官府不顧百姓生死,唯知橫征暴斂,百姓的日子如處水火,舉步維艱。

 

  新官上任三把火。一般新官上任,都是先拜謁上司,再拜會鄉紳,然后結識安撫地方實力派人物,取得上下支持,以利于迅速打開局面,開展工作。戴偉卻不肯循規蹈矩,耳聞目睹的嚴酷現實使他憂心如焚,一上任便一頭扎到了老百姓之中,用了兩個多月的時間,走村串戶,跑遍了碭山大大小小的村莊,了解當地風土人情,體察百姓疾苦,調查民情民意,尋求帶領百姓發展經濟擺脫貧困的門徑。

 

  回到縣衙,征塵未洗,戴偉便飽蘸濃墨,奮筆疾書,上書朝廷,請求減免碭山賦稅徭役,放糧賑濟百姓,幫助百姓發展生產,以盡快擺脫貧困,改善民生。

 

  此時,坐在那把龍椅上的明憲宗朱厚熜,也就是明朝歷史上在位最久的嘉靖皇帝,正全神貫注沉湎于道教,研求長生不老之術。自打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十月“壬寅宮變”差一點被宮女勒死,摸了一把閻王的鼻子,朱厚熜便被嚇破了膽,一股腦躲進西苑的萬壽宮去潛心修道,一天到晚都忙著設壇擺供,誠惶誠恐地焚香、化符、念咒、上章、誦經、贊頌等等,以祭告神靈,祈求消災賜福,火燒眉毛的軍國要事尚且懶得去過問,哪里有閑工夫去看一個小小知縣的奏折!何況,此時的朱厚熜即將走到生命的盡頭,此后不久,便于嘉靖四十五年十二月十四日(1567年1月23日)駕崩于乾清宮。

 

  戴偉的上書自然石沉大海。

 

  二、變賣家產,組織百姓奮力刨茅開荒

 

  叫天天不應,戴偉只好在腳下的土地上想辦法。

 

  經深入調研,多方請教,反復試驗論證,戴偉對碭山的土地有了新的認識:碭山縣境地勢平坦,系黃河沖積平原,表層飛沙之下即是淤土,如經刨除茅草,深翻精耕,便可將茫茫荒原改造成豐產良田。這使戴偉看到了希望,增強了帶領碭山百姓向一望無際的茅草荒原宣戰的決心和信心。

 

  向茅草荒原開戰的“諸葛亮會”開了一個又一個,群策群力,集思廣益,方案越來越完善。在此基礎上,戴偉召集亭、里、保、甲長商議,醞釀在全縣發起“刨茅草造良田”大會戰。與會者沒有一個不舉雙手贊成,又都為一個問題所困擾而束手無策:啟動資金。

 

  人不能總餓著肚子干活,牲畜沒有飼料也無法下田耕作,這是盡人皆知的基本道理。可是到哪里去募集啟動資金呢?碭山縣一窮二白,公庫窮得底朝天,大家不約而同地想到向當地鄉紳富戶籌集或借貸,然而,由于碭山連年災荒,鄉紳們盡管已傾其所有,依然是杯水車薪。

 

  戴偉飛馬趕回家鄉鄆城。

 

  一進家門,戴偉“撲通”一聲給老母親雙膝跪倒。母親驚問其故,戴偉痛陳碭山百姓的凄涼景象,稟明自己帶領百姓脫貧的決心和遇到的困難,懇請母親應允變賣家產,傾囊相助。母親是位深明大義之人,聽了兒子的敘述,對兒子大加贊賞,鼓勵他堅定信心,再接再厲,表示將鼎立支持兒子在碭山的扶貧事業。

 

  于是,母子二人合力籌劃,忍痛割愛,賣掉了家中的一些田產,又把里里外外能變賣的東西都換成現錢,由戴偉帶往碭山領導百姓進行扶貧開發。

 

  手中有了錢,啟動開荒再不難。

 

  戴偉命令屬官貼出布告,在全縣啟動“刨茅草造良田”大會戰,動員男女老幼齊上陣,凡開荒刨得的茅草,縣衙一律按價收買,每斤償付3個青錢,領得錢后仍將茅草返歸售賣者本人,運回家作牲畜飼料。同時規定,誰開墾的荒田歸誰耕種,且免交賦稅一年。

 

  布告一貼,全縣百姓為之雀躍,“刨茅草造良田”大會戰迅速掀起,碭山縣的每一個角落都干得熱火朝天,就連遠在他鄉逃荒要飯的人流,聞訊也都爭先恐后地紛紛踏上歸鄉的征途,投入到刨茅草造良田的隊伍中來。

 

  往日在饑餓的困擾下死氣沉沉的碭山,如今到處是一派轟轟烈烈如火如荼的生動場面。

 

  三、賣地拆屋,“戴茅草”誓將舊貌變新顏

 

  戴偉通過變賣家產和八方籌措,建立起扶貧開發基金,又通過收買茅草,調動起全縣百姓的積極性,撬動了刨茅草造良田大會戰的蓬勃開展。這樣一來,百姓口袋里有了錢,可以買米下鍋,告別了饑腸轆轆的日子,田間有人開荒耕種,地里播下了種子,心中也升騰起希望。在百姓看來,這一切皆緣自于戴知縣籌錢收茅草,于是,大家都親切地稱他為“戴茅草”。

 

  戴偉很樂意接受這個雅號。眼看著全縣上下一片忙忙碌碌的景象,聽著一聲聲“戴茅草”呼喚,想著短短幾個月之間這里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戴偉喜不自勝,心里美滋滋的。

 

  沒過多久,“戴茅草”真的“毛”了——扶貧基金捉襟見肘,扶貧開發面臨斷炊的危險!

 

  戴偉又一次飛馬趕回家鄉鄆城。

 

  母親一如既往,依然全力支持兒子的扶貧事業,同意留下生活必需品和可以棲身的房屋,將其余40多間房子和擁有的全部土地悉數變賣。為此,戴偉與弟弟發生了激烈的沖突,弟弟也能理解哥哥,但絕不應允傾家蕩產去扶貧,由于戴偉取得了母親的支持,弟弟拗不過,一氣之下棄家遠走他鄉,從此再沒進過家門。

 

  變賣了家產田地,戴偉的腰包鼓脹起來。他在鄆城老家設立收購站,購買農具和棉花、高梁、谷子、大豆等作物種子,用鐵輪大車運往碭山,從鄆城至碭山的官道上,一時車來人往,絡繹不絕。見此情景,碭山的其他官吏和開明士紳大受感動,也積極行動起來,踴躍捐款捐物,遂解扶貧基金即將斷炊的燃眉之急。

 

  一年之后,掙扎在饑餓線上的碭山百姓生活大為改善;第二年,溫飽問題基本解決;第三年,蕓蕓眾生再無衣食之憂,徹底翻身。放眼望去,碭山遍地高梁紅、谷子黃、棉花白,菜花飄香,好一派豐收的景象,戴偉誓使碭山“老有所養,少有所教,病有所醫,百業興盛,安居樂業”的美好愿景得以實現。

碭山百姓感激涕零,自發地組織起來,敲鑼打鼓來到戴偉住所,將一塊匾額懸于門屏,匾額上“民之父母”四個金色大字熠熠生輝。自此,有一首民謠在碭山民間世代流傳:“舊時茅草遍碭山,來了恩人戴知縣,茅草除盡地改良,大囤流來小囤滿,吃水不忘記挖井人,吃饃不忘戴青天。”[1]

 

  隆慶四年(1570年),戴偉調任順德府通判。碭山百姓依依不舍,自發地來到縣衙,呼啦啦跪倒一大片,苦苦挽留,不忍戴偉離去。然而,皇命不可違,戴偉最終還是不得不含淚與碭山百姓惜別,離開他深深愛戀著的碭山父老鄉親和這里的山山水水,踏上赴任的征途。

 

  為了感謝戴偉傾家蕩產支持和帶領全縣百姓脫貧致富,表達對戴偉的景仰和懷念,碭山百姓自發捐資為其修建了一座祠堂,世代頂禮膜拜,香火不斷。

 

  四、品 評

 

  據《論語·子路》:“子適衛,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將這段話譯為現代漢語——孔子來到衛國,冉有為他駕車。孔子說:“這里百姓真多啊!”冉有說:“百姓眾多之后,接下來應該做些什么呢?”孔子說:“使他們富裕。”冉有說:“如果已經富裕了,還應該做什么呢?”孔子說:“教育他們。”

 

  孔子認為,為政之要,首先是要做到富民富國,如果連這一點都做不到,其他一切都無從談起。作為碭山知縣,戴偉一上任,便把迅速使碭山百姓掙脫饑餓的羈縻,擺脫貧困的困擾,作為自己責無旁貸的神圣使命,為了實現這一目標,他殫精竭慮,嘔心瀝血,想盡千方百計,甚至不惜兄弟反目、傾盡家產,竭盡全力支持碭山百姓發展生產,脫貧致富。其實,碭山百姓挨不挨餓,脫不脫貧,與戴偉當不當官,升不升官,沒有一毛錢關系,他之所以這樣做,無非是要對得起自己的職責,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對得起親人的期冀,對得起朝廷的重托,對得起碭山百姓的信任。

 

  或許有的同志會以為,這樣的思想認識未免“境界太低”,然而,正是這“太低的境界”,給百姓帶來了好日子,也贏得了百姓的信賴與景仰。反觀當今社會那些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落馬貪官,哪一個身上有一星點兒這種“太低境界”的氣味,哪一個不是高調唱得震天響!

 

  戴偉沒有留下一句豪言壯語,卻留下了世世代代人們對他的愛戴、景仰和頌揚。

 

  (作者系解放軍西安通信學院教授;來源:昆侖策網,根據作者來稿編發,原載《學習時報》2017年1月23日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

  網址: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責任編輯:紅星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內容 相關信息

  • 劉立祥:扶貧知縣“戴茅草”

    2017-02-28
  •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北京市趙曉魯律師事務所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濟論壇
  • 光明網
  • 宣講家網
  • 三沙新聞網
  • 西征網
  • 四月網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察部
  • 共產黨新聞網
  • 新華網
  • 央視網
  • 中國政府網
  • 中國新聞網
  • 全國政協網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軍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
  • 人民網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咨詢服務(北京)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