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理的精神激勵我們年輕一代不斷前行
——在“讓崇高融入青春的奮斗”紀念敬愛的周恩來爺爺逝世40周年青年論壇上的發言
我是開國河北省委第一書記,華北局書記林鐵的外孫,盧曉。再過幾天就是我們敬愛的周恩來總理離開我們40周年的日子了。在這樣一個具有重要紀念意義的日子里,我非常榮幸地在這里和大家一起緬懷周總理的豐功偉業和點點滴滴。
林鐵在巴黎
姥爺林鐵在上世紀二十年代就從家鄉四川萬縣來到北京學習和投身革命,1926年入黨。1928年被黨組織秘密派往巴黎以學生身份做掩護在學生和工人中從事革命工作,當時接替的就是周總理在1922年創立的中國共產黨巴黎支部書記的工作。根據周總理的指示成功組織了巴黎機器工廠中國工人的罷工斗爭,例如:1931年“九一八”事件爆發,他領導了中國工人、留學生和當地華人華僑到日本住法大使館門前的示威游行,成功地聲援了國內人民的反帝斗爭。1931年被派到蘇聯莫斯科列寧學院和東方大學學習。1935年在周總理的安排下經上海回到國內,被分配到北方分局從事敵后根據地的發展和壯大工作。由于成功地領導了冀中根據地的抗日和解放戰爭工作,所以深得黨中央毛主席和周總理的信任。建國后出任首任河北省省委書記,同時還擔任省長,省政協主席,華北局書記,華北協作組組長等重要職務。
周總理在河北考察農業
姥爺林鐵作為河北省的一把手和地方長官長期在總理的直接領導下工作??偫硪矊颖笔〉纳鐣髁x建設工作傾注了大量心血,先后多次到河北省各地考察農業、工業、水利、教育和文化等的發展。新中國成立后,周恩來到河北視察調研30多次。其中1958年8月至9月上旬,周恩來在參加北戴河會議期間就多次到河北的農村、廠礦和學校進行調研。每到一處,他都與農民、工人、學生進行親切交談,深入農戶、田間,與農民一起在食堂吃飯、一起拉家常,交了很多農民朋友,同時也調查到了中國經濟發展的最真實情況。
建國后總理就提出了建設四個現代化的工作,四個現代化即工業現代化、農業現代化、國防現代化、科學技術現代化。在總理的指示下,林鐵積極建設社會主義四個現代化工作在河北省的開展。
在農業方面:河北平原盛產棉花,因此林鐵就把發展紡織業作為發展工業的重點之一。“一五”期間,先后在石家莊、邯鄲動工興建了10余個大廠,一舉建成了石、邯兩個規模大、門類全、具有較高生產技術水平的紡織基地,“二五”期間又在石家莊、邯鄲、唐山、承德興建、擴建了一批紡織、印染、化纖、絲綢和紡織機械制造企業,使生產能力有了新的發展。到1965年,河北的紗錠擁有量一躍而居全國第二位。
在工業方面:新中國成立前河北基礎工業很薄弱,只有少量的煤炭、電力和鋼鐵工業。解放后,在中央的大力支持下,在林鐵的精心組織下,基礎工業的建設進展很快。在短短幾年內,就完成了開灤、峰峰、井陘煤礦的擴建,新建了興隆煤礦,并新建、擴建了幾個大型發電廠,實現了京、津、唐、張聯網。河北采掘、冶煉業的發展也比較快,擴建了龍煙鐵礦,改造了宣鋼和唐鋼,新建了壽王墳銅礦。到1957年,河北的基礎工業由小到大,走出了一條自我積累、自我改造、自我發展的路子。
自1949年至1966年間,河北的農村和河北工農業改變了落后的面貌。到1965年,糧棉總產分別比建省之初增加了1.2倍和1.5倍,為農業的更大發展和現代化奠定了基礎;河北工業也獲得了較快的發展,全省工業總產值增長了7.5倍。工業總產值占工農業生產總值的比重,由20%增加到了50%。
1959年周總理視察黃壁莊水庫
周恩來除了關心河北的工農業生產外,還為河北的水利建設傾注了大量心血。河北是一個水患比較大的地區,據歷史資料記載,平均3年4災。幾乎每年都有大面積的農田顆粒無收。面對嚴重的洪澇災害所造成的巨大損失,作為河北的地方長官姥爺林鐵深刻認識到,要發展河北的工農業生產,必須制服洪水,把水害變為水利。50年代中期開始,林鐵就在周總理的大力支持下, 抓住治水不放。根據海河上大下小、入海不暢的扇形水系的特點,林鐵提出了上蓄、中疏、下排的總體戰略,在短短幾年中,就建成大型水庫18座、中型水庫21座和大量的小型水庫,開挖了多條排水入海工程,基本上控制了海河水系的洪水。因為關系到北京、天津和河北光大人民群眾的安危,總理對于河北治理水患時時掛記在心上,河北的幾個大型水庫都曾留下他的足跡。1955年8月視察官廳水庫;1959年6月視察崗南水庫、黃壁莊水庫,并指示對水庫移民進行妥善安排;1966年4月視察河北旱情和岳城水庫,并對抗旱打井工作做出了具體指示。1963年,河北發生洪災后,他多次聽取林鐵作的河北救災工作匯報和治理海河的規劃,并多次做出具體指示。我們可以看出在總理指導下解放后河北省對北京天津建設的支持為今天京津冀一體化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1966年3月9日周總理趕到邢臺地震災區指揮抗震救災
1966年3月8日和22日,邢臺地區發生了大地震。在對抗震救災工作做了全面部署后,總理于9日迅速趕到災區指揮抗震救災,林鐵全程陪同和組織抗震救災工作。之后,他于10日、11日和4月1日三次到災區指揮救災、慰問災民、鼓勵群眾“自力更生,奮發圖強,發展生產,重建家園”。這是一次久旱之后的大震。地震發生后,漫天飄雪??偫碇芏鱽砣罢饏^,百姓的苦難使他落淚。一個國家的總理在大災難發生時不畏艱險,把自己生死安危置于度外,第一時間趕赴災區,在全國人民面前樹立起了抗震救災的信心。他指示中國一定要有自己的地震預報系統。中國的地震預報系統就是在邢臺地震后開始逐步建立的。
從這些姥爺和總理一起工作的事跡當中,我們深深地感到總理對治理國家所傾注的畢生心血,真是能感受到他為了國家鞠躬盡瘁的精神,和對人民深深地愛,不斷激勵我們現在的年輕一代不斷前行。在新的歷史時期雖然我們面對新的挑戰和新的問題,但是總理身上所閃耀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是永遠值得我們年輕人學習和發揚光大。
(來源:昆侖策研究院)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昆侖策網: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