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5月5日-星期一
俄羅斯的經濟現在很糟糕,正在遭受嚴重的經濟危機,經濟在倒退。西方媒體一直以來都在討論普京何時倒臺,包括中國的媒體前幾天也有關于俄羅斯人民過得多么窘迫、多么貧窮等等。然而,可能讓西方很想不通的是,在過去兩三年普京的支持率不降反升。
根據俄羅斯“衛星”新聞網3月3日的消息,全俄社會輿論研究中心的一項民調數據顯示,大多數俄羅斯人會在下一次總統選舉中支持現任總統普京。民調結果顯示,2016年初有74%的俄羅斯人表示,準備在下一次總統選舉中把選票投給普京,該數字為四年來最高(2012年10月時為40%)。此外,在那些認為總統還未兌現很多競選承諾的人中,有70%的人表示愿意支持普京。調查數據還顯示,在所有社會人口群體中,普京的支持率都呈現上升趨勢,更多的男性(71%,此前:46%)、青年(78%,此前:53%)和有物質保障的俄羅斯人(80%,此前:54%)都表示愿意支持普京。
那么,我們不禁要問,為什么俄羅斯都爆發經濟危機了普京的支持率還會那么高?俄羅斯的經濟危機普京到底有多少責任?為什么俄羅斯人沒有將經濟責任歸于普京?這背后是怎樣的邏輯呢?
俄羅斯人為什么支持普京
蘇聯解體后,俄羅斯曾被西方稱作“民主”典范。作為西方民主典范的俄羅斯總統,是的的確確按照西方的選舉方式選出來的。然而,現在普京又被稱作“獨裁者”,甚至被稱作“普特勒”。其實,這一切的發生,和俄羅斯的制度沒有關系,和普京對西方的態度相關。而俄羅斯人支持普京,恰恰與此有關。在占豪看來,俄羅斯人支持普京有四方面原因:
一、普京的果敢、干練和智勇符合俄羅斯人的傳統價值觀。
普京從成為總理那一刻起所體現出來的就是果敢、干練且大智大勇,上世紀90年代車臣問題曾是俄羅斯的噩夢,俄羅斯付出巨大代價都無法解決。普京上臺后,以雷霆手段很快解決車臣問題,其體現出的強悍讓俄羅斯人看到了蘇聯時期俄羅斯人強悍的影子。俄羅斯人性格中很強悍,被稱作“北極熊”,但俄羅斯又是“雙頭鷹”,非常狡猾,強悍和狡猾是俄羅斯民族的性格,普京恰恰這兩點都具備,這完全符合俄羅斯人對自己領導人的印象。正是基于這種原因,才讓俄羅斯人對普京打內心里認可。
二、普京是俄羅斯的“救世主”。
蘇聯解體以來,葉利欽政府最初是充分信任西方的,并完全按照西方的建議進行政治和經濟改革。然而,西方曾經對俄羅斯的承諾基本都未兌現,給俄羅斯提供的“休克療法”徹底讓俄羅斯經濟休克了,俄羅斯經濟因此大倒退,人均壽命大幅降低,可謂民不聊生。最終,葉利欽將掙扎中的俄羅斯交給了普京。
普京接手后,通過強硬的手段從那些侵吞了大量國有資產的財閥中奪回了能源主導權。要說普京的運氣是真的不錯,在其奪回能源主導權后,國際油價就不斷攀升,普京在短時間內利用國際油價攀升的機會快速恢復國力,俄羅斯經濟在進入21世紀的頭十年蒸蒸日上,俄羅斯的國力和民生得到了大幅改善,國際地位也得到了大幅提升。在俄羅斯人看來,普京就是俄羅斯的“救世主”,是普京的強有力的領導成就了21世紀俄羅斯的復興。
基于這種感情,俄羅斯人對普京有超乎尋常的信任。這也正是為什么普京的支持率長期徘徊在80%左右的根本原因之一。
三、俄羅斯對西方的強烈民族情緒。
俄羅斯在上世紀90年代吃了西方的虧,俄羅斯當時慘淡的情況才剛剛過去十幾年,對俄羅斯人來說仍然是歷歷在目。在這種情況下,俄羅斯人對西方有著非常強烈的不信任和抵觸情緒。所以,西方越抹黑普京,結果俄羅斯人越支持普京。也正是基于這種情緒,西方支持的俄羅斯反對派力量在俄羅斯一直難以獲得很高的支持,哪怕俄羅斯反對派領袖在街上意外死亡俄羅斯人也沒什么感覺。
四、俄羅斯人并不認為俄羅斯經濟問題是普京的責任。
在烏克蘭問題上,普京的處置非常果斷,雖然沒有力挽狂瀾,但拿回了曾經屬于俄羅斯的克里米亞,并且仍然保住了東烏克蘭這個對俄羅斯來說非常重要的緩沖地帶。在俄羅斯人看來,烏克蘭是俄羅斯民族的發源地,普京的做法完全符合俄羅斯人的民意。至于俄羅斯遇到的困難,這一切都是以美國為首西方挑釁俄羅斯、遏制俄羅斯的結果。當然,俄羅斯的經濟問題,在俄羅斯人看來也是因為西方的圍堵和制裁所致,主要責任并非是普京的政策。
基于上述四點,俄羅斯人才在當前經濟如此窘迫的情況下依然強力支持普京。當然,對俄羅斯來說,也正是因為有普京這個國民信得過的領導人,俄羅斯才在經濟倒退的情況下依然保持社會穩定。普京在國際政壇是一個很奇特的現象,很值得我們去研究。普京在俄羅斯有多受歡迎,看看下面這張圖,這位俄羅斯大媽見到普京后的樣子就知道了。
普京在俄羅斯經濟問題上負有多大的責任
對于俄羅斯經濟,比較客觀的認識是:當前經濟遇到了巨大困難,之所以油價下跌對俄羅斯影響這么大,根本原因在于俄羅斯的產業極其單一,主要靠能源產業。蘇聯曾是世界第二經濟強國、頂尖的工業強國,如今繼承蘇聯七八成遺產的俄羅斯之所以淪落為產業單一靠能源出口過日子的國家,根本原因有兩點:
一、蘇聯時期經濟產業布局的影響。
蘇聯時期經濟實力上與以美國為首的西方也不可比,為了和西方競爭,蘇聯必須集中資源構建強大的工業機器才能與西方抗衡,經濟體制也因此是計劃經濟。計劃經濟的蘇聯在進行工業設計時,為了避免混亂的投資可能導致資源浪費和工業體系運行效率不夠,在經濟設計上是按功能區進行劃分的,即各個加盟國都有與其他加盟國配套的產業,但各產業又不相同。這種設計有兩種好處,一種是節約資源和提高效率,另一種是可以增加加盟國的凝聚力(因為產業配套誰也離不開誰)。然而,當蘇聯解體后,問題就來了,由于俄羅斯和其它加盟國經濟癱瘓,經濟聯系不斷被弱化,最終使得各國的工業聯系崩潰,當然結果是這些工業體系徹底廢掉了。
二、俄羅斯上世紀90年代經濟改革使工業基礎遭到嚴重破壞。
上世紀90年代,葉利欽政府在經濟改革上完全按照西方的建議來,最終過于激進導致經濟不斷崩潰,在近10年的崩潰過程中,本來還留下來的一些工業體系也徹底廢了。經過這么破壞后,俄羅斯剩下的主要也就只有能源和軍工產業了。
綜上述兩點,就俄羅斯的經濟基礎而言,根本原因真不怪普京,普京接盤的時候,俄羅斯的工業體系已經崩潰了。普京接手俄羅斯之后,恰好就遇到能源大漲,此時俄羅斯又急需快速恢復國力和信心,于是普京就通過能源的擴張獲得了經濟的快速發展。
而在這一時期,普京的失誤在于,在發展能源的同時,沒有進一步推動工業體系的恢復建設。之所以普京沒有選擇進行工業產業的恢復性建設,占豪(微信號:占豪)認為應該有三個原因:一是普京認為能源產業能最快恢復俄羅斯經濟,恢復工業產業則效果會比較慢;二是在能源快速恢復和工業恢復建設方面普京需要作出選擇,因為工業產業的建業也需要投入資源,這會影響俄羅斯能源產業的擴張;三是普京沒有預料到國際能源價格會這么跌。
因此,我們可以說普京在沒有恢復工業產業建設方面顯然是存在戰略失誤的。同時,普京的戰略失誤還有開發遠東太晚。如果俄羅斯能更早地開發遠東,那么俄羅斯和亞太國家的經濟聯系會大大增加,這會很大程度抵消美國為首西方的經濟制裁效果。
更直白點說,就是當時俄羅斯和中國關系還沒那么好,還不夠信任中國,對中國提出開發遠東的提議才沒有提起興趣。當然,俄羅斯也擔心中國對遠東地區有野心,對此心存戒備。如果當時普京能在推動能源建設的同時,與中國、日本、韓國大力開發遠東,推動遠東地區的工業建設,則今天的東北亞危機可能就不存在了不說,俄羅斯的經濟抗壓能力會比現在強得多得多。
因此,普京在這方面是存在戰略錯判的。不過,這種錯判的確是因為中俄關系還發展得沒那么好的原因,畢竟在2000年代初中俄關系還不那么親密,2000年代初的頭幾年俄羅斯的外交側重也是西方比中國重。
當然,就俄羅斯整個國家來說,可能在當時根本也都沒想過和中國、日本、韓國開發遠東地區,所以這一問題在俄羅斯根本算不得問題,畢竟當時中俄關系沒那么好。而就俄羅斯現在的經濟困難,俄羅斯人則歸罪于西方對俄羅斯的經濟制裁。面對西方的制裁,俄羅斯人認為普京已經做出了最大努力。俄羅斯人的這種看法,使得普京雖然在經濟政策上存在一些問題,也沒有影響其超高的支持率。當然,這種對普京的強力信任,也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俄羅斯人的凝聚力,提升了俄羅斯面對西方的韌勁。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錢昌明:普京能“還”一個強大的俄羅斯嗎? ——俄國十月革命“百年祭”的沉思
2017-11-09?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