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1月7日,是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的一百周年祭。對這一曾經改變俄羅斯命運與世界面貌的歷史事件,誰也無法否認它的存在。但不同的人們,確實可以給出截然不同的歷史評論:
有人認為,十月革命開辟了人類歷史的新紀元,讓勞動人民擺脫了剝削與壓迫、翻身做了主人,使人類開始由私有制感性發展的初級階段,完成向公有制理性發展的高級階段的轉折;有人認為,它是俄國歷史上,也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悲劇”,是一場“共產主義災難”。
至今仍保留著蘇共黨證的俄羅斯總統普京則認為,對十月革命應該要一分為二:
“我國的歷史中存在偉大勝利,也存在悲劇性的事件。這些事件一度分裂國家和人民。”面對十月革命百年祭,“我希望,這一天將成為克服分裂的象征,成為相互寬恕和對我們國家歷史本來面目的象征的自我接受”(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莫斯科10月30日報道:《普京在人權委員會會議上發表講話》)。
普京是位民族主義者。他希望有一個強大的俄羅斯,是一位具有“給我20年,還你一個強大的俄羅斯”情結的政治家,更是一位很想自己在俄國歷史上有所作為的人。他崇拜彼得大帝,崇拜歷史上對本民族作出過杰出貢獻的民族英雄。從這位總統的言論看,他同時又是位具有菩薩心腸的“好人”,希望內部團結一致,無論貴賤,都能“和諧”相處。他同情末代沙皇,同情那些被斯大林“肅反”中“清洗”的人,反對由十月革命所造成的一切“暴政”。
然而,不管普京對十月革命和蘇聯歷史怎樣評價,有三個客觀歷史事實他都是承認的:
第一,舊的沙俄時代是落后的、不符時代要求的。
普京在談到十月革命與沙俄時代時指出:
“舊俄國的思想不適于今天”,“如果我們還處在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時期,肯定不能取得這場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
由此,普京認同俄羅斯國家歷史教材委員會對十月革命的評價:列寧領導的十月革命,是一場“偉大的革命”。(轉引自2016年3月26日“紅旗文稿”《普京:列寧領導的十月革命是“偉大的革命”》)
第二,蘇聯時代是偉大、輝煌的時代。
近代沙皇俄國雖然是個歐洲大國,一直具有向外擴張與侵略的傳統,但卻是個農業國,在歐洲是個最落后的國家。是十月革命改變了俄羅斯的命運,使它成為一個強大的社會主義蘇聯。
蘇聯(泛指包括1917到1922的蘇俄)時代,僅僅經過1917年到1936年短短19年時間,不僅完成了工業化,且工業生產總值迅速超越法、英、德等強國,躍居歐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僅次于美國)!最不可思議的是:它竟然能憑一國之力,抗擊聚集了歐洲14國人力、物力的法西斯集團的進攻,并強行在歐洲戰場扭轉局勢,最終取得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二戰后,蘇聯更成長為與美國并駕齊驅的超級大國,還在國防科技——如航天等高科技領域,一度奪得世界第一。蘇聯,無疑成了俄羅斯歷史上最為偉大、輝煌的時代。
普京作為一位民族主義者,自然不愿丟棄這份榮耀。2014年12月他在一次就《建立國家文化政策綱要》為題的座談會上,明確指出:
要尊重過去年代歷史上一些杰出人物和重大事件的影響。對蘇聯時期取得的成就,這是無可懷疑的。無論在什么情況下,都不能從某種意識形態的考慮出發,對國家和人民在我們生活中這一極其重要的時期取得的成就加以詆毀。其后,在1月25日談話中,普京再一次表明:絕不能用“黑色的油漆把過去全部抹黑”。(轉引自2016年3月17日《中國社會科學報》文章《“列寧思想導致了蘇聯解體”?》)
第三,后蘇聯時代——只是“拯救俄羅斯”的時代。
現今的俄羅斯人,無論左中右,只要他還有一丁點兒民族主義情感,都不得不承認:蘇聯解體,是俄羅斯民族歷史上一場真正的“浩劫”、“災難”和“悲劇”。
連曾經的“持不同政見者”、俄羅斯著名作家——《古拉格群島》作者、西方“寵兒”——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蘇聯“傷痕文學”創始人索爾仁尼琴,他曾獲“美國榮譽公民”稱號、定居美國19年,在體驗了20年“西方民主”和蘇聯解體等世事變幻與滄桑經歷后,晚年重返家園,終于良心發現,發出了一句“是我害了俄羅斯祖國!”的懺悔。
事實就這樣無情。蘇聯解體后的俄羅斯人,聽從了西方為它設計的資本主義私有化“休克療法”,原以為從此會過上想象中的“民主”、“富裕”和“幸福”的生活。殊不知,卻在迷迷糊糊中讓整個國家陷入了空前的危機:經濟急劇衰退,貧富兩極分化,多數民眾生活惡化。資料顯示:私有化使90%的平民生活每況愈下,70%的俄羅斯人僅能糊口,四千多萬人生活在官方規定的貧困線以下。(參見佐濤、孔寒冰論文:《蘇聯解體后俄羅斯對十月革命看法的變化》)
普京上臺(1999年3月出任代總理,年底任代總統。2000年起當選俄羅斯總統,此后一直連選連任至今,已連任4屆總統,中間隔任過一任總理),接手的是“一個被洗劫一空、打倒在地的俄羅斯”。其時,俄國人心渙散、社會道德敗壞;經濟衰弱、盧布成千倍地貶值(1991年,0.9盧布折合1美元。到2000年,3235盧布才折合1美元);民生困頓、民眾普遍不滿。他面臨的歷史使命,就是“拯救俄羅斯”!
以上三大事實,都是與十月革命不可分割的,且都同對十月革命這一歷史事件的評價密切相關。沒有第一個事實,就不可能發生十月革命(革命的合理性);沒有十月革命,就沒有蘇聯時代俄羅斯的偉大與輝煌(革命的正確性);不否定十月革命,就不會有“拯救俄羅斯”的問題(否定十月革命的苦果)。
普京執政“鐵腕治國”,打擊寡頭,整治豪門,以民族主義凝聚人心,完成了公認的幾乎難以完成的任務。憑借蘇聯時代遺留的軍事戰略資源和廣闊國土中的石油資源優勢,他終于使俄羅斯逐漸走出困境,政治穩定、經濟上升、民生改善,國際地位提升。普京獲得了俄羅斯人民的認可與信任,贏得了“普京大帝”的盛名。
然而,蘇聯既然已從一個社會主義現代化的超級大國,解體為一個資本主義的二流國家——“俄羅斯聯邦”,原先蘇聯時代的紅旗也已蛻變為彼得大帝沙俄時代紅、白、藍(象征泛斯拉夫主義)的三色旗,覆水之勢已難改變。
“普京大帝”舉的是民族主義大旗,已不再扛共產主義紅旗,因而他再有“鐵腕”手段,也無回天之力矣!
“普京大帝”內心也許明白,導致社會主義蘇聯失敗的俄羅斯人,不是因為沒有理想,而是缺少像毛澤東那樣的信仰?,F今多數的俄羅斯人恢復了對東正教的信仰,但已從根本上失去了共產主義理想。在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紀念一百周年的日子里,他所能做的,除了盡力消弭俄羅斯社會的分裂因子,“告別革命”,努力去營造“社會和諧”的良苦用心外,還能做什么呢?
說到底,社會主義講的是一個“公”字,資本主義講的是一個“私”字,兩者是水火不容的。“公”字觀,可用同一個共產主義崇高理想說話,能讓人們的利益一致,凝聚人心,做到“萬眾一心”,其力無窮,鑄造出蘇聯時代強大的俄羅斯。“私”字觀,各人都有自己的私利追求,只能各說各話,各行各事,結果必然是“一盤散沙”,最終導致國家解體,作鳥獸散。
歷史告誡人們:民族主義只是小“公”,它替代不了社會主義的大“公”。想靠民族主義來凝聚民心是危險的,其結果必然會走上“矛頭向外”、民族利己主義的軍國主義侵略邪路。希特勒的納粹法西斯主義,就是靠鼓吹極端的民族主義來凝聚力量的。但它改變不了資本主義的個人主義自私用心,這只能給人類制造災難。當由民族主義“小公”包裝的法西斯主義,一遇到社會主義的“大公”,其最終命運就一定是失敗、滅亡。“二戰”時期,社會主義蘇聯所以能戰勝德國法西斯,就是這個道理。
俄國十月革命的歷史已經告訴了人們:
肯定十月革命,走“公”字觀的社會主義道路,弱者能強;否定十月革命,走“私”字觀的資本主義道路,強也會弱。
普京在俄國執政已有17年了!離20年還有三年。“普京大帝”的民族主義,最后能否“還”世界一個強大的俄羅斯?那就拭目以待吧!
(來源:昆侖策網【作者來稿】)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錢昌明:普京能“還”一個強大的俄羅斯嗎? ——俄國十月革命“百年祭”的沉思
2017-11-09?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