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13日-星期日
玻利維亞總統莫拉萊斯周日在電視臺Gadena A直播節目中表示,美國不愿看到在玻利維亞有中國和俄羅斯的存在。當地反對派在美國的指使下,將干擾在玻俄中企業的正常運營。莫拉萊斯還以反對派指責中工國際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工國際”)涉嫌賄賂為例。
玻利維亞總統稱“襲擊”俄中企業是“地緣政治戰的一部分”。莫拉萊斯從2006年開始擔任玻利維亞領導人,正是在他執政期間在該國的中國資本迅猛增長。他敢于挑戰美國企業,致使美企受到兩面夾擊:總統對最大天然氣公司、電信公司以及多家石油公司實施了國有化,中國迅疾介入。這也是為什么中國企業和力爭擺脫美國影響力的玻利維亞總統都成了美國地緣政治戰的目標。
拉美國家問題專家別利亞塔就此指出:“總統的這番話完全符合實際情況。的確,美國人竭力抵制中國企業進入拉美國家。尤其是生產型、科研型和資本密集型企業。現在美國企業和政府在玻利維亞的影響力,因為包括能源資源國有化等在內的許多事件,已不如從前,比如20年前。但美國對中國企業的進入,中國在西半球影響力的增強,嫉妒得很,包括在拉美,這是完全肯定的。”
不排除反對派指控中工國際是美國利用它企圖回復自己在玻利維亞以前的影響力這場爭奪戰的一部分。反對派聲稱,中工國際之所以能和政府簽署大筆訂單,是因為有莫拉萊斯的前女友扎帕塔在這家中資企業工作。根據智利La Tercera網站的報道,中資企業在玻利維亞拿到了5.6億美元的訂單。玻利維亞前情報人員兼記者Carlos Waldere披露,正是總統幫助扎帕塔當上了中工國際的商務經理。莫拉萊斯則回答稱,他同前女友已經近十年沒有來往,堅決否認自己幫助過中資企業。
2月26日扎帕塔被玻利維亞警方逮捕。據玻利維亞內務部部長Carlos Romero透露,扎帕塔被指控繞開現有規則提供便利,并以政府名義向不同的政府部門發信,要求他們給中工國際便利。在此背景下,玻利維亞總統要求國會的委員會以及國際審計部門調查簽約,并強調不會對其進行任何掩蓋。
拉美研究所專家哈爾拉緬科認為,不管真相如何,現在純粹是出于政治需要才提及此事的。哈爾緬科說:“實際上這家公司沒有得到任何優惠。它違反某些法律時,已經受到相應的制裁。在不久前的公決前莫拉萊斯和副總統加西亞就已表示,這家公司的所有違法實施都是受到法律制裁。扎帕塔早就不在公司工作。但是她的兄弟還是同反對派領導人和美國外交人員見了面。或許打算趁機撈些政治和金融資本。在很大程度上這起丑聞應該說是無中生有,就象現在圍繞巴西前總統和烏拉圭副總統出現的挑釁性丑聞一樣。這是華盛頓在拉美詆毀和排斥政治異己的慣用伎倆。”
延伸閱讀一:
玻利維亞公投結果折射拉美左翼式微境遇
作者:趙暉 朱婉君 來源: 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2月26日電(記者趙暉 朱婉君)玻利維亞最高選舉法庭25日宣布最新計票結果確認,總統莫拉萊斯謀求第四個任期的憲法修正案在公投中被否決。
此次公投是對拉美左翼潮流的一次檢驗,公投結果延續了該地區左翼勢力式微的趨勢。
公投失利
25日,根據玻利維亞最高選舉法庭公布的99.82%的計票結果,51.29%的選民反對莫拉萊斯在2019年大選時再度謀求連任。這一結果關上了他謀求第四個任期的“大門”。
莫拉萊斯是左翼政黨爭取社會主義運動的領導人。他在2005年的大選中當選總統,成為玻利維亞獨立后首位印第安人總統。后來在2009年和2014年大選中,他都成功連任。
莫拉萊斯個人極具領袖魅力,執政理念很“接地氣”。在他執政期間,玻利維亞經濟保持了近十年的較高速增長,而且社會財富分配更趨合理化。盡管近年來玻利維亞經濟面臨不利的外部環境,但增長率在南美地區仍處于領先水平。莫拉萊斯也因此保持著70%上下的高支持率。
即便如此,莫拉萊斯在修憲公投中仍未能闖關成功。當地一些媒體指出,反對派在公投臨近前拋出針對莫拉萊斯本人的丑聞,這成為他在修憲公投中失利的直接原因。
一個月前,反對派指責單身的莫拉萊斯通過前女友向外國企業輸送利益。莫拉萊斯承認了前女友的存在,但否認有腐敗行為。盡管沒有更多證據證實丑聞的真實性,但這足以影響到大量舉棋不定的選民。
“傳染效應”影響公投
中國社會科學院拉丁美洲研究所研究員袁東振認為,莫拉萊斯在公投中失利,從玻國內來看,是受到了所謂丑聞的影響,而從外部政治環境來看,拉美左翼退潮的“傳染效應”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
在拉美,玻利維亞并非第一個通過修憲謀求領導人更長任期的國家。委內瑞拉、尼加拉瓜和厄瓜多爾此前都修改憲法,廢除了對總統連任的限制。這3個國家的領導人可以不限次數地參加選舉,謀求無限期連任。
然而,玻利維亞卻在總統較高支持率和經濟較快增長的背景下遭遇修憲公投失利,這與外部政治環境變化有很大關系。
“傳染效應”在拉美政治中常見。20世紀60年代開始,拉美國家先后涌現出一大批軍政府,實行威權主義統治。而到70年代末,拉美國家又迎來了一波“民主化”浪潮。21世紀后,拉美政治格局又集體向左轉,左翼、中左翼政府的數量一度占到七成以上。
如今,拉美左翼勢頭出現反轉。2015年底,左翼勢力分別在阿根廷總統選舉和委內瑞拉議會選舉中遭遇挫敗,這被視為拉美左翼運動退潮的開始。
這一時間點似乎成為分水嶺:2009年委內瑞拉和2014年尼加拉瓜的領導人連任修憲都毫無懸念地獲得成功;2015年厄瓜多爾的修憲雖然獲得成功,但代價是總統科雷亞本人放棄謀求連任;玻利維亞的修憲公投受“傳染效應”影響,左翼執政黨最終失利。
經濟衰退影響左翼
袁東振指出,拉美政治鐘擺的左右搖擺很大程度上與經濟形勢有關。20世紀90年代,新自由主義改革失敗留下的“爛攤子”,給拉美左派提供了群體性崛起的有利時機。如今的經濟寒冬則讓左翼政府承受越來越大的執政壓力。
在大宗商品價格大幅下滑以及國際市場對初級產品和原材料需求連年萎縮的雙重打擊下,一些拉美左翼國家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經濟下滑,失業率增加,通貨膨脹加劇,民眾生活壓力加大、怨言增多。這使部分拉美國家出現了政治向右轉的傾向。
除阿根廷和委內瑞拉左翼受挫外,同屬拉美左翼的秘魯和巴西,情況也值得關注。秘魯今年4月將舉行總統選舉,右翼政黨很有可能重掌政權;而巴西在經濟和政治兩方面都遇到難題,總統羅塞夫支持率已經跌至個位數。
延伸閱讀二:
拉美政治變局背后的美國之手
作者:馮俊揚 來源: 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2月25日電新聞分析:拉美政治變局背后的美國之手
新華社記者馮俊揚
玻利維亞日前就一項憲法修正案舉行全民公投,以決定是否給予總統埃沃·莫拉萊斯再度連選連任的資格。根據玻最高選舉法庭24日公布的統計結果,玻利維亞選民以微弱多數否決了這項憲法修正案,這意味著已經連續執政多年的莫拉萊斯在2020年總統任期結束后將不能再次尋求連任。
莫拉萊斯是目前拉美地區仍然執政且擁有較高民意支持率的左翼領導人之一,他在全民公投中未能順利過關被視為拉美左翼力量遭遇的又一個挫折。
莫拉萊斯此次受挫有多方面原因,但值得關注的是,這次公投背后隱約可見美國身影。
就在公投前夕,當地的反對派媒體突然曝出關于莫拉萊斯的負面傳聞,稱莫拉萊斯的前女友在一家外資企業擔任管理人員,而這家外資企業在玻利維亞贏得了大額招標合同。莫拉萊斯斷然否認利用總統職權為前女友任職的企業牟利,為證清白,他還主動請求玻利維亞議會、司法和審計部門對此展開徹底調查。
因為調查結果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公布,真相難辨的民眾對莫拉萊斯的“個人操守”產生懷疑,使得這位一直擁有較高支持率的玻利維亞總統民意持續走低,進而在全民公投中受挫。
莫拉萊斯指責美國駐玻利維亞使館和反對派聯手制造了這起陰謀,目的是阻止他贏得公投。委內瑞拉總統尼古拉斯·馬杜羅也指責美國蓄意策劃了“污化”莫拉萊斯的行動,其目的在于“摧毀莫拉萊斯和玻利維亞的進步,摧毀拉美地區的獨立和發展進程”。馬杜羅還指責美國聯手委反對派發動“經濟戰”,導致委內瑞拉經濟陷入困境。
近年來,拉美地區的政治格局出現了較大變化,不少執政的左翼政黨或在總統和議會選舉中落敗,或遭遇執政困境,其中值得總結的原因和教訓很多,而美國對拉美政局的“隱性干預”因為手法隱蔽,是一個經常被忽視的因素。
此前,美國對視為自己“勢力范圍”的拉美事務干預直接而粗暴。上世紀60年代,美國支持古巴流亡人士登陸古巴,試圖用武力推翻古巴革命政權;1983年和1989年,美國先后入侵格林納達和巴拿馬,甚至將巴拿馬領導人抓到美國受審;2002年委內瑞拉發生未遂政變,一直宣稱要幫助拉美推進民主進程的美國無視這種破壞憲政的非法行為,立刻承認通過政變上臺的新政府。
美國的干預遭到拉美國家集體抵制。隨著拉美的整體崛起和地區一體化進程加快,美國在這一地區的影響力明顯下降。奧巴馬上臺后調整了美國對拉美國家的外交政策,不再對部分國家采取公開和直接對抗的姿態。但是,美國對拉美政局的干預一直沒有停止過,只是從臺前隱身到幕后,手法上更加隱蔽,更加具有迷惑性。
對于公開和美國唱“對臺戲”的拉美左翼國家,美國大力支持其反對派政黨和媒體,鼓勵其發起街頭抗議活動,不斷制造和放大執政黨的各種負面傳聞。根據委內瑞拉政府公布的材料,在2013年的總統選舉中,美國曾試圖策劃對委反對派候選人的暗殺行動,并嫁禍委內瑞拉政府以逆轉選情。當其他經濟體和拉美國家經貿關系蓬勃發展、擠占了美國企業在這一地區的傳統優勢后,美國就鼓動媒體“唱衰”這種合作,將合作項目中的環保、勞工等因素放大,阻撓項目進展,同時“抹黑”其他國家在當地的形象。
令人欣慰的是,隨著拉美國家的憲政體制日趨成熟,地區一體化進程穩步推進,拒絕外部干預、本地區的事情自己協商解決,正成為越來越多拉美國家的共識。在這樣的大趨勢下,美國對拉美政局“隱性干預”的空間將越來越小。
延伸閱讀三:
美媒:玻利維亞——社會主義似乎奏效的地方
來源:參考消息網
參考消息網10月27日報道 美國《全球主義者》在線雜志10月24日發表題為《社會主義似乎奏效的地方:審視埃沃·莫拉萊斯——玻利維亞推進經濟包容與社會包容的突出案例》的文章,作者是馬丁·哈欽森。文章稱,玻利維亞總統莫拉萊斯近日以巨大的優勢贏得連任。他的八年執政時期創造了玻利維亞近幾十年來的最高增速。這肯定讓全球眾多精英感到摸不著頭腦。莫拉萊斯的成功經驗對其他貧困國家、對全球精英都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借國有化平衡預算
莫拉萊斯的經濟政策有其自身邏輯。通過國有化和撕毀合同,他使玻利維亞政府在礦產和能源開采方面的收入翻了兩番。
對他本人和國家而言,幸運的是這一切恰好是在大宗商品價格保持高位期間進行的,于是有大筆資金流進了國庫。否則,這筆橫財應該落入礦產和能源公司口袋。
這樣良好的時機使莫拉萊斯可以在建設福利國家的同時,不必大規模破壞預算平衡。玻利維亞在這方面的表現遠遠勝過其他大多數拉美國家,甚至優于美國、日本和富裕的歐洲國家。
玻利維亞經濟政策的效果非常出色。自莫拉萊斯2006年執政以來,玻利維亞平均增速超過5%,而且幾乎馬不停蹄地度過了2008年至2009年的衰退期。由于預算非常接近平衡狀態,所以玻利維亞的國際債務水平同樣比較適度。
這一成就與1985—2003年玻利維亞推行的“新自由主義”政策的下場形成了鮮明對比。在那段時間里,雖然玻利維亞結束了惡性通脹,但經濟增速平均只有3.1%,勉強跟得上2.3%的人口年均增長率,而且在這期間還出現了幾次艱難的衰退。
于是,自由市場政策的支持者們就遇到了難題。為什么莫拉萊斯的中央集權主義政策收獲了如此成功?
這在一定程度上源于上文提到的大宗商品價格,以及莫拉萊斯精明、堅定地重新商定礦產與能源合同的舉措。在其他嘗試過反市場政策的國家里,比如阿根廷,資源價格都或多或少可以用來解釋這些國家取得的相對成功。
福利補貼赤貧人群
真正令莫拉萊斯與眾不同的是下面這個方面:作為玻利維亞首位土著裔總統,莫拉萊斯為了將土著群體(目前大約占全國人口的40%)納入到正規經濟中來下了很大工夫。莫拉萊斯向他們提供福利補貼和就業優惠,希望提高這些人在國民經濟中的參與程度。
這一做法類似于巴西前總統盧拉的政策。面對貧富差距異常懸殊的巴西社會,盧拉還通過“家庭補助金”計劃,將注意力放在赤貧人群上。這一計劃向赤貧人群發放溫飽補貼,從而滿足了他們參與經濟活動的各項基本條件,比如繼續送孩子上學。
因此,似乎當較大比例的人口因為過于貧困而無法正常參與經濟活動時,或許可以通過讓他們充分參與經濟活動來獲得“增長紅利”。
當他們完全投入經濟活動時,他們的產出使國民經濟得以迅速發展,創造出多余產量和多余稅收,養肥了整個經濟——而不僅僅是精英階層。
分配平等有助發展
文章稱,我們可以得出兩點經驗教訓。
第一,國家越來越富裕的同時,需要完善相應機制,使相對貧困的國民分享發展的好處。
這一點尤其適用于南非這樣的國家。南非國內貧富差距特別大,極其腐敗的國家體制僅僅幫助一小部分國民擺脫了貧困。事實上,南非經濟增速意外疲軟的原因可以直接歸咎于貧困階層在正規經濟中的缺位,這是因為這個國家的失業率竟高達25%。
從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來看,南非的財富水平是玻利維亞的兩倍,可南非的貧富差距程度甚至比玻利維亞還要大。據世界銀行統計,南非的基尼系數為65,而玻利維亞僅為47。
第二,即使是適度實行資本主義的政府也必須確保其市場經濟能夠對不同收入階層產生良好效果。假如收益僅僅流向收入前50%的人群,那么對國民經濟幾乎沒有好處。
在提升赤貧人群的過程中,僅僅附帶簡單條件的直接現金補貼非常奏效。這樣的計劃能夠有效傳達到社會赤貧人群那里,而且與基礎設施項目不同的是,它們不會被經濟精英階層揮霍掉。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