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篇首先敘述一個小插曲,今年二月初,據說有人冒充龍應臺發表文章,從頭到尾用潑婦罵街和自吹自擂的口吻回應周小平,曾經讓邪路派中的某些低檔次人士嗨了好一會,結果這種冒充行為受到他們當中的有見識的楊恒均先生痛罵了一頓。
時隔三個月,再次在網絡上看到龍應臺的文章,而這次的意思與上次的假龍應臺的文章的意思大相徑庭。
讀過假龍應臺的文章的人再讀她現在的著作,很有意思,不過,我相信,這篇文章不但大陸上的邪路派人士不喜歡聽,就連臺灣的人士也未必聽得進去。
鳳凰網綜合臺媒對龍應臺出書以后的情況采訪報道如下:
臺灣“前文化部長”龍應臺卸任后,重心放在新的寫作、照顧家人和貓咪,近來從美國回臺灣。她推出的新書《傾聽》,集結30年來在全球各地演講中的精華成書。《傾聽》一書,最早的一篇是1999年應臺大法學院發表的《在迷宮中仰望星斗─政治人物的人文素養》專題演講,最新一篇則是今年1月在北京金融博物館書院發表的演說《一只木頭書包》,演講的地點涵括兩岸三地、新加坡、加拿大溫哥華與澳洲墨爾本。
30年前龍應臺的《野火集》轟動社會,她當時認為“為什么不生氣”,臺灣現在反而太過容易暴怒,需要冷靜傾聽。
●臺灣的“墻”是不肯冷靜
“傾聽,是建立新的文明價值的第一個起點。”作家龍應臺4月20日發表首部演講文集《傾聽》,書中收錄她30年來的20篇講稿。她表示,這部書是寫給臺灣、大陸、香港、新加坡…每個地方都有每個地方的“墻”,需要用“傾聽”打破。
各地的“墻”都不一樣。龍應臺指出,大陸的“墻”是一種“愛國主義的金鐘罩”,是“自覺崛起、心生傲慢的金鐘罩”。隨經濟力的崛起,讓還不習慣深思的民眾,變成“簡單的自大狂”。她想告訴對岸:“若無傾聽能力,永遠無法成為文明大國”。
臺灣的“墻”則是“不肯冷靜”。不久前,龍應臺出版《野火集》30周年紀念版。她驚訝發現,當年書中被她質疑“你為什么不生氣”的臺灣人,已變成“為什么永遠在生氣”。她感慨,這十年來,深刻安靜的東西冒不出來,“所有的語言都是激烈的語言,處處充滿激流與漩渦”。
龍應臺觀察,臺灣社會目前陷入一種濫情的歇斯底里,非常危險,需要冷靜下來好好思考甚么是我們該自豪的事情,甚么事情需要自我反省,特別是在政權轉換的關鍵時刻,臺灣人應該要想想我們是否有能力從狹窄的藍綠統獨鴻溝中跳出來,用全球的眼光看兩岸關系與中國大陸。
● 自卑是臺灣另一堵墻
自卑是臺灣的另一堵“墻”,“看著大陸的崛起,臺灣人有普遍的自卑。”龍應臺認為,我們必須面對、傾聽分析自己的自卑。若因看到對岸起高樓而自卑,必須先冷靜想想,“如果建設緩慢是因為人本主義,這是臺灣應該自豪的部分。”
“臺灣有一種自卑導致的傲慢現像,以為自己代表正義的一方,不屑于去了解大陸進步的一面,同樣對臺灣發展不利。”
然而若建設落后是因為政黨斗爭凌駕于理性,“那自卑是對的”。龍應臺說,“我們必須傾聽自己,不要盲目自卑”。
● 別在國際封鎖中長大
圍繞臺灣年輕人身邊的,還有一道大墻“缺乏國際觀”。龍應臺表示,國際地位邊緣化、媒體缺乏全球視野,讓臺灣人“在自我封鎖和國際封鎖中長大。”她擔憂,“臺灣承擔不起短視和愚昧”,愈是弱小的政治實體,愈需要傾聽的能力、全力“穿透”身邊的墻。
龍應臺說,如今的中國大陸是一個“舉世無雙的全新現象”,臺灣卻沒有人想好好傾聽、了解芳鄰,“總是在藍的綠的、統的獨的打轉”。
“這是我30年寫作生涯中,花最大力氣整理、過程最痛苦的一本書。”龍應臺表示,沒想到完成此書之際,竟是臺灣第一次政權徹底全面翻轉的時刻。或許這正是此書面世的最好時機,“此刻如果再不傾聽反省,路很難走下去”、“(民進黨)這樣才會從一個拳打腳踢的青少年變成一個負責的大人,兩岸的考驗馬上就來,拳打腳踢沒有用”。
前不久的4月16日,臺灣另外一位學者,臺灣元智大學教授周韻采在臺媒發表評論文章稱,臺灣人對大陸的排斥,是大陸經濟崛起而釀成的失落感。當談及臺灣的未來是都會變得無奈和憤怒,作者透露表現不擔心。因為在她看來,臺灣選民的理智與翻轉速度都遠遠在政治人物之上。“那些口號式的吶喊與激情從鍵盤間流逝,只剩下政治人物自己還在同溫層取暖。”
不管龍應臺的政治傾向性如何,她這次是進行了理性思考以后的發言,對臺灣島內的盲目排斥大陸的傾向是清醒劑,當然這番話讓大陸的邪派公知聽起來是非常逆耳的。三個月前讀到假龍應臺反駁周小平的文章時,他們把龍應臺捧上天,讀了她的《傾聽》以后。估計恨不得把她說成是“五M”了。
的確如同兩位臺灣學者所分析的,臺灣現在反而太過容易暴怒,目前陷入一種濫情的歇斯底里,非常危險。
自卑是臺灣的另一堵“墻”,“看著大陸的崛起,臺灣人有普遍的自卑。”
“臺灣有一種自卑導致的傲慢現像,以為自己代表正義的一方,不屑于去了解大陸進步的一面,同樣對臺灣發展不利。”
如今的中國大陸是一個“舉世無雙的全新現象”,臺灣卻沒有人想好好傾聽、了解芳鄰,“總是在藍的綠的、統的獨的打轉”。
臺灣人對大陸的排斥,是大陸經濟崛起而釀成的失落感。當談及臺灣的未來是都會變得無奈和憤怒。
兩位學者的話像剔骨刀把某些臺灣人內心深處的那點痛處割的鮮血淋漓。
前不久的某臺灣主持人說大陸人吃不起茶葉蛋,最近還說大陸人煮糞便吃,還有那個周大嘴嚷嚷要派F-16來救詐騙犯,都是這種扭曲心態的充分體現。
這些年來,臺灣某些人在兩岸關系上陷入一種怪圈中,面對大陸的經濟崛起感到失落,但是由于自卑又導致傲慢,總是運用精神勝利法要在大陸同胞面前顯示優越感。從經濟發展的層面說,既想搭大陸經濟發展的順風車,發展經濟,又擔心經濟方面對大陸的依賴度高。大陸民眾和政府越是釋放出善意,他們就越是神經兮兮,疑神疑鬼。一旦大陸民眾不高興,支持政府強硬或者不必要那么遷就,他們又裝出一付受害者的可憐相,用與大陸離心離德來嚇唬大陸。極端的人格分裂表現得淋漓盡致。
但愿龍應臺的《傾聽》能夠喚醒某些臺灣人。
(作者原創文章,來源:昆侖策研究院)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昆侖策網: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曹征路 | 臺灣青年:“如果搞社會主義,我愿意做中國人”——從釣魚島看兩岸未來
2017-11-13蘭斌強:民進黨元老力邀大陸領導人訪臺灣是化解兩岸僵局的鑰匙?
2017-11-04蘭斌強:王裕慶想加入共產黨令臺灣當局風聲鶴唳,讓大陸某些人汗顏
2017-11-01?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