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發展理念是發展行動的先導。發展理念是由社會發展的總問題決定的,也必定隨著社會發展總問題的變遷而不斷調整。推動發展實踐必須不斷創新發展理念,用新的發展理念引導新的發展實踐。
發展理念是指發展主體根據自身的目的、需要的變化和經濟社會發展特點和規律的變化,著眼于破解新出現的復雜矛盾和問題,力求消除影響經濟社會發展的因素,以便在實踐中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和滿足自身的需要、價值追求,在此過程上形成的用范疇、概念和判斷來表述的系統化、理論化的學說或主張。由此可見,發展理念變革具有如下幾個特點。
第一,從客體來說,發展理念變革的原因在于問題的變遷,沒有新問題就不會有新發展理念。人類歷史的發展在本質上是面向問題的,問題伴隨發展而產生,也需要通過發展來解決,歷史發展都是在出現問題中找到機會,在解決問題中實現進步,在進步中出現新的問題,所以,發展過程就是一個“問題—進步—新問題—新進步”的循環往復過程。馬克思就說,“每一代一方面在完全改變了的環境下繼續從事所繼承的活動,另一方面又通過完全改變了的活動來變更舊的環境”。如果環境沒有改變,每一代只需要在完全相似的環境中繼續從事的舊的活動便可,因為變更相似的環境無需新的活動,只需要按照從前人那里繼承下來的活動方式按部就班即可。而判斷環境變化與否的依據就是時代問題是否發生轉型或者徹底轉變。
第二,從主體來說,發展理念變革是合規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統一,是行為主體基于對新矛盾和問題的科學認識,而形成的用范疇、概念和判斷來表述的新理論。但面對相同的問題,并不一定誘發出相同的解決方案,不同的行為主體面對相同的問題會有不同的解決方案,不同的方案也就是不同的理念,這其中既有正確的理念,也有錯誤的理念,不同的理念表征了人們對同一問題的不同看法,正確的理念有助于問題的解決,錯誤的理念會延誤了問題的解決。從哲學上來說,理念是一種問題觀,就是如何“觀”問題,也就是關于如何發現問題、看待問題、理解問題、提出問題解決方案的一整套觀點、思路、態度和想法。相同問題會誘發不同的發展理念,我們應該堅持正確的發展理念。只有正確的發展理念才能客觀、理性、有針對性地看待問題,從而有助于對問題的發現、分析、研究和解決。
第三,從目的來說,發展理念變革的目的在于有效破解新出現的矛盾和問題,這種破解是為了滿足行為主體的需要和目的。發展理念變革本身不是目的,不是為了追求“概念的自我規定”、形式上的好看和概念的華麗,而是希望通過發展理念的變革推動發展實踐的進步。人類社會的發展異于動物和自然界的發展就在于人類的實踐活動是借助于一定的手段把自己的需要和目的對象化,并在此基礎上通過建構新的發展實踐來滿足人類新的需要和目的。“動物只是按照它所屬的那個種的尺度和需要來構造,而人卻懂得按照任何一個種的尺度來進行生產,并且懂得處處都把固有的尺度運用于對象;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規律來構造”。美的規律即蘊含著科學的發展理念的規律。所以,人類社會的進步就表現為發展理念的不斷躍遷,并在此基礎上實現發展實踐的進步。
從這個意義上說,問題就是發展理念變革的基礎,發展理念與問題相伴相生。不過,這里所講的問題是社會發展的“總問題”,所謂總問題也就是每一個歷史時代起支配作用的最本質的矛盾。但是社會發展是一個動態的,涉及全局的發展過程,呈現為階段性演進,也就是“各個世代的依次交替”。在總問題未發生根本轉變的前提下,在不同發展階段和不同地區,所需要解決的問題也不一樣,黑格爾就說:“每一個階段都和任何其他階段不同,所以都有它的一定的特殊的原則”,正是這些階段性問題和區域性問題匯聚為總問題,也就是社會發展的主導邏輯。對此,毛澤東也有精辟論述,“事物發展過程的根本矛盾及為此根本矛盾所規定的過程的本質,非到過程完結之日,是不會消滅的;但是事物發展的長過程中的各個發展的階段,情形又往往互相區別……因此,過程就顯出階段性來。如果人們不去注意事物發展過程中的階段性,人們就不能適當地處理事物的矛盾。”只要主導邏輯不變,則作為解決總問題的指導思想亦不變。但是指導思想是長期的、宏觀的、抽象的,不能用指導思想來解決短期的、微觀的、具體的問題,要把從指導思想層面意義上講的發展觀和在日常工作中從政策層面上講的發展理念區分開來。也就是在日常工作中需要將指導思想轉化為符合時空特點需要的具體政策,只有政策才是解決短期的、微觀的、具體問題的。
從這樣的思路去考察中國的發展,可以看出,當前中國發展的總問題仍然是生產不足與需要上升之間的矛盾。從邏輯上說,生產滿足不了需要的增長,可以通過抑制需要的方式來解決。所以,在人類歷史上,禁欲主義并不少見,比如中國古代許多思想家將人的合理欲望等同于貪婪,把人追求物質消費的行為視為阻礙道與德發展的重要因素。有一段時期,我們將人們合理的物質文化需要當做資本主義生活方式來批判,用精神動力來掩蓋人們的物質利益需要。對此,鄧小平有深刻論述:“不講多勞多得,不重視物質利益,對少數先進分子可以,對廣大群眾不行,一段時間可以,長期不行。革命精神是非常寶貴的,沒有革命精神就沒有革命行動。但是,革命是在物質利益的基礎上產生的,如果只講犧牲精神,不講物質利益,那就是唯心論。”所以,解決需要增長與生產不足之間矛盾最有效的方式還是發展,即通過發展創造需要的對象。那么是不是、能不能只管發展,而不去追問發展方式、發展目的呢?答案自然是否定的,發展理念是由社會發展的總問題決定的,也必定隨著社會發展總問題的變遷而不斷調整。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尹國明:美國要在伊核問題上做大死,特朗普同志又要給中國送機會了
2017-10-17這位研究員昨天為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講解重要問題,他的這篇萬字訪談一定要看!
2017-10-01?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