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23日-星期三
經過漫長苦熬,美國大選進入了“白刃戰”。當地時間26日,希拉里·克林頓和唐納德·特朗普開始面對面打開“嘴仗”。70歲的特朗普和69歲的希拉里,這一對年邁政客,一個另類不羈,一個丑聞纏身。似乎,他們都不是美國人鐘意的總統候選人。但造化弄人,美國人必須要做這道“二選一”的政治選擇題。這樣引人注目的辯論之前,特朗普的民意支持率上升至44%,僅僅低于希拉里兩個百分點。
辯論前,輿論場有多很多抓人眼球的報道,譬如針對兩人年齡調侃為“史上最高齡較量”,又稱這是一場“6萬億美元距離”的較量--因為希拉里要加稅1.5萬億美元,特朗普則稱減稅5萬億美元。
這些均非重點,重點是看兩個人的臨場發揮和表現。本次辯論150分鐘,期間沒有廣告,既是智慧對決,還是體力考驗。辯題包括了美國的方向、實現繁榮和保障美國安全。
從表現看,希拉里表現出她資深政治家的沉穩,特朗普在這樣的場合雖然沒有太過造次但也表現出他本人的特色。
不得不說,兩個人的相關立場并未多少新意。關于美國人最關心的如何創造更多機會,特朗普一如既往地指責他國(中國、墨西哥等)搶了美國人的飯碗。但是對于如何增加就業并沒有給出具體答案。只是說要和墨西哥重新談判貿易協定。希拉里回答的相對理性,強調不會照顧某些階層,而是要為所有美國人拼經濟,同時她也強調男女應該同酬。
關于增稅還是減稅,希拉里向特朗普的減稅5萬億猛烈嗆聲。指其減稅政策將導致國家債務大增,遠不如她對富人增稅的政策來的現實。增稅還是減稅,特朗普是大忽悠,希拉里也似乎不那么靠譜。當年奧巴馬總統要增加“巴菲特稅”,最后還是被國會否決了。
美國方向在哪里,如何實現美國的繁榮,兩位候選人并未給出讓美國人信服的答案。關于國家安全問題,特朗普似乎占了上風,但表述風格讓人覺得怪異。譬如,他指責奧巴馬的中東政策,算是抓住了民主黨反恐政策軟肋。但是突然指責奧巴馬沒有“拿走”伊拉克的石油,讓IS(伊斯蘭國)有發動恐襲的資金來源。“拿走”石油有些不靠譜,但批評奧巴馬的撤軍伊拉克政策,算是捍衛了共和黨的傳統反恐立場。
關于黑人社區的暴力犯罪問題,特朗普指責民主黨執政下治安狀況糟糕,奧巴馬應該對此負責。但是希拉里表現出民主黨一貫立場,強調美國應為非洲和拉美裔移民做得更多。
兩個人除了政策方面的唇槍舌劍,還對各自的錯誤進行了毫不留情的嘲諷。當希拉里要求特朗普公開他的納稅紀錄時,特朗普則要希拉里公布其國務卿任內的3萬3000封電子郵件。
全世界都在關注美國大選的首輪辯論大戲。正如辯論前輿論所期望的,希望沉穩的希拉里感性一點,無厘頭的特朗普嚴肅一些。但兩人首輪的白刃戰,并未特別出彩。畢竟,兩個人的政治觀點,在之前的隔空大戰中早就釋放出來了。兩個人同臺演出,只是重演一番而已。
不過,美國大選無論怎么鬧,畢竟是超級大國的政治游戲。無厘頭的特朗普和主流的希拉里相比,還是呈現出弱勢。辯論后的民調顯示,62%的民眾認為希拉里勝出,只有27%的人認為特朗普表現較好。
隨后還有數場辯論,如果特朗普只是逞口舌之強而拿不出干活政策,他至多只能算是美國大選的攪局者,而非勝利者。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楊斌:人類悄然面臨時代拐點的天堂與地獄抉擇 — 金融危機、美國大選與北歐模式爭論
2017-03-10?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