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機緣巧合,我有幸聆聽一位著名高校哲學博導的講座,題目是傳統思想文化精華。3個小時的講座,我完全沉醉在中華民族祖先的智慧寶庫中,天人合一、天下為公、以民為本、革故鼎新、實事求是……它們如同一杯杯醇香的美酒,讓人回味無窮。
這其中最讓我感興趣的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綿延千年的理想——大同世界。這個理想的大同世界的特點是“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后世對“天下為公”的論述更為豐富,不過最為經典和凝練的定義是康有為“大同之世,天下為公,無有階級,一切平等”(《大同書》)。對在“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年代艱難生存,豐年勉強溫飽、兇年就被逼入絕境的底層農民來說,他們也只能寄希望于有一天能出現一個平等富足的社會,雖然這個理想太過遙遠。
額……寫到這里,我突然想到了這樣的一些話語: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消滅階級和階級壓迫、消滅人對人的剝削,消滅私有制!開了一會兒腦洞,我總算想起這是《共產黨宣言》里的句子。不過對照一下雇人對大同世界和天下為公的詮釋,他們兩者還真是有異曲同工之妙啊。
話說我上學的時候一直不太明白,書本上那些個馬列毛原理,什么剩余價值、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辯證唯物主義BLABLA的,我們這些中學生、大學生理解起來都費事,那些生活在20世紀初、在亂世之中艱難求生、文化水平極低的底層勞動人民是怎么理解并跟著共產黨干革命的?年長之后,當我回頭認識到傳統文化中對公平正義平等無剝削社會的執著追求之后才明白,他們并不需要理解這些艱深的舶來理論,只需要明白消滅私有制、人人平等的共產主義理想就包含了他們和他們祖輩一直渴望和追求的大同世界,他們就可以為之奮斗。
聯想起網上看過的一個講座,中心意思是過去我們講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就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同中國革命實踐相結合,似乎這就是馬列出思想中國出實踐的“投資入股”、“來樣加工”,但其實這里缺失了一個重要的環節,即馬克思主義或者說社會主義、共產主義與中國傳統文化精華以及政治、社會理想的高度契合。
所以在我看來,馬克思主義之所以能在20世紀初的各種社會思潮中脫穎而出,成為中華民族救亡圖存的思想武器乃至成為今天新中國的思想基石,除了其本身的先進性之外,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它本身和中國傳統文化精華的高度融合性。那些說馬克思主義或其中國化成果即毛澤東思想毀滅傳統文化的,我只能說你們既不懂馬克思主義也不懂中國傳統文化。別忘了,中華民族文化歷經5000年綿延至今,其文化的韌性和強悍可以說舉世無雙。任何一種外來思想,如果不能做到和中華文化的融合一定會摔跟頭,從漢朝的佛教到20世紀的馬列概莫能外。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好奇心日報:怪教授馮象、圣經、共產主義和他的本行法學,到底怎么回事?
2017-10-23劉強東:共產主義將在我們這一代實現,公司全部國有化,沒有窮人和富人
2017-08-22鄭清源:弄通“基本問題”,共產主義不遙遠——紀念十月革命100周年
2017-08-20高學思:學習中文,信仰共產主義——印度低種姓年輕人的精神世界
2017-05-28?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