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23日-星期三
中國是世界最大的大豆進口國,國內消耗85%的大豆都從國外進口,2015-16年度進口總量達8321.81萬噸,占全球貿易量的三分之二。總體上是美國供應中國上半年,而巴西和阿根廷接力下半年。
雖然中國每年進口這么多大豆,卻在國際市場上毫無價格話語權。最主要原因就在于世界大豆貿易基本都被國際四大糧商——“ABCD”(美國ADM、美國邦基、美國嘉吉、法國路易達孚)把控著。他們大量介入美國、巴西和阿根廷等大豆主產國的收購、倉儲和出口碼頭等設施,控制著內陸運輸和海洋運輸,壟斷貿易環節的全部利潤。
中國買家也曾提出過自己的結算方式,卻受到了他們的聯合抵制。不僅如此,每年一有中國人去國際大豆市場詢價,哪怕是剛走漏一點點消息,都會造成當天芝加哥大豆期貨價格的暴漲。精明的美國商人意識到中國國家糧食儲備機構要大批量購買大豆,而中國購買大豆的價格又是根據芝加哥大豆期貨而來。于是他們聯手抬高期貨價格,趁火打劫一把。
這讓我國政府和企業尤其是中糧、中紡這類大型國企一度很苦惱。大豆價格上漲會傳導至糧油、飼料工業和養殖業,最終讓13億消費者買單。面對如此之高的對外依賴度,我們多數情況下只能“啞巴吃黃連”。
據估計,不包括進口的豆油和豆粕,單是每年進口的8000萬噸大豆如果我們自己種,大概需要6億畝土地。這對于總共才18億畝耕地又擁有13億人口的中國來說是不可能的,耕地資源要優先用于保障口糧絕對安全和谷物基本自給。
大豆雖小,事關重大。從大豆生產到貿易,甚至加工(國內70%都被國際糧商)都被美國把持著,嚴重威脅到我國的糧食安全。
值得欣慰的是,目前國內已經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正采取多方面行動,從美國的重重包圍中突圍。
開源---增加E、F、G、H...選項:
開源就是要積極開拓多樣化進口渠道,減少對單一地區的依賴。
有報道稱,近日,中國和巴西分別派出國有企業就大豆貿易展開“試水性”合作。據了解,雖然巴西是世界第二大大豆產地,但是同樣沒有自己的價格話語權。2015年中國從巴西進口大豆4007萬噸。巴西大豆年產量超過億噸,足以供應中國市場。
此舉就是為了打破“ABCD”壟斷幾十年的規則,繞過“ABCD”直接讓巴西生產者與中國需求者合作,把利潤留給供需雙方。據悉,第一批大豆即將運往中國。
而在南美另外一個重要大豆種植國---阿根廷,今年有一家實力雄厚的中國民企正計劃在它那開發種植大豆,然后出口到國內。
除了相隔一個太平洋的南美國家外,中國還積極在與鄰國俄羅斯和烏克蘭加強合作。
中國現已有不少人在俄羅斯當農民種植大豆。今年7月份,俄羅斯出口中心與中國討論進一步在俄羅斯遠東地區聯合生產大豆的議題。2015年它的大豆產量為280萬噸,出口到中國的有37.3萬噸,今年的出口量將進一步刷新紀錄。
俄羅斯法律嚴禁在境內種植轉基因大豆,雖然目前大豆產量還不大,但俄羅斯地廣人稀,農業機械化程度高,農業對外出口收入甚至超過武器銷售收入,中俄在大豆種植方面合作的潛力不亞于尖端軍事武器。
此外在2014年初,烏克蘭大豆通過我國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對大豆有害生物風險分析結果和實地考察后,取得出口中國的資格。近年來,烏克蘭的大豆產量增長迅速,從2003年的23.2萬噸飆升至2015年的393萬噸,預計到2020年產量將能夠達到517萬噸。這些增量將會有很大一部分進入中國。
適度提高國內自產量:
“不能輕言放棄大豆,保持國內一定規模的大豆生產是必要的”,今年農業部《關于促進大豆生產發展的指導意見》中明確指出。
《意見》提出,到2020年,國內大豆面積要達到1.4億畝,比2015年增加4000萬畝;平均畝產達到135公斤,比2015年提高15公斤;大豆蛋白質含量提高2個百分點,榨油大豆含油率提高1個百分點。
對此,今年農業部整合了35億元資金,重點支持東三省、內蒙古、河北、山西等“鐮刀彎”地區開展玉米和大豆輪種。在這些地區玉米改種大豆有可能會得到100-150元/畝的補貼。此外國家發改委還發布2016年大豆目標價格---每噸4800元。
節流---降低需求量:
飼料工業是大豆產品的最大消費者。全國工業飼料總產量約2億噸(包括配合飼料、濃縮料、預混料),作為大宗原料的豆粕使用達5050萬噸。如果提高了飼料轉化效率,尤其是蛋白的消化率,也就能大大減少對大豆的消耗量。
今年10月農業部發布的《全國飼料工業“十三五”發展規劃》中多次提到“要提高飼料原料保障能力”,其中重要的一條是穩定蛋白飼料原料供應。除了來源多元化外,文中2次提到“通過合成氨基酸新品種推廣應用,推動飼料配方中減少蛋白原料添加比例”。
另外,飼料工業目前正開展的精準配方技術體系、精細加工工藝、酶制劑技術等都可以成為降低對大豆的依賴手段。
在“十三五”期間,中國豬生長育肥階段飼料轉化率平均達到 2.7:1,商品白羽肉雞飼料轉化率達到1.6:1,蛋雞產蛋階段飼料轉化率達2.0:1,淡水魚餌料系數達到1.5:1,海水及肉食性魚餌料系數達到1.2:1。其中,轉化率高、生產周期短的白羽肉雞是未來謀劃的重點。
大豆問題已得到國家高度的重視,雖然在未來一段時間,大豆主要依靠進口的格局不會改變,但需求的增長趨勢定會有所放緩。
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農產品出口國,而大豆是它的第一號出口商品,中國的買買買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它的利益。中國在大豆上的絕地反擊已打響,打破美國封鎖的過程不會太容易,但是中國的崛起同樣勢不可擋!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