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17日-星期四
2016美國大選的程序已經走完了,今天,特朗普就要正式上任了,但大選引發的美國政治撕裂卻沒有結束,特朗普和媒體的對撕還在繼續。特朗普在11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就狠掐CNN,有人形容現場亂得像菜市場。
說2016年的美國選舉是最丑陋的一屆,估計沒多少人反對。除了政客的各種丑聞和爆料,把美國政治的丑陋一面曝光在世界面前之外,美國媒體的丑陋這次也演繹的空前充分。這屆美國大選,失去光環的不只是美國選舉政治,還有一直以客觀公正標榜的美國媒體。
美國的媒體對特朗普和桑德斯這兩位“非建制派”的態度,可謂是立場鮮明。今年美國大選之所以顯得比較亂,很大程度要歸功于這兩位“非建制派”的參與,打破了美國選舉由自由派(也就是建制派)主導的局面。無論是特朗普還是桑德斯,對美國政治的一些批評,已經挑戰了傳統建制派的容忍底線。比如特朗普說美國“政客都是資本家的狗”,而桑德斯也有對美國現狀的尖銳批評:“美國的收入和財富不平等程度已經超過地球上所有主要國家,頂層1%人群中的十分之一,他們掌握的財富相當于底層90%人口總財富——這不公平!”都是美國主流精英很難容忍的,所以,他們勢必會變成美國主流媒體的公敵。僅以特朗普為例,“主流媒體幾乎一邊倒地支持希拉里,連歷來很少表態地《外交》雜志和《大西洋》月刊、一向持中立立場的《今日美國報》也都破例發聲,甚至一些一向支持共和黨的保守派報紙,這次都表態支持希拉里”。截至2016年10月16日,美國日發行量100強的報紙當中,公開支持希拉里的報紙已達43家,支持特朗普的媒體幾乎為零。直到10月23日,特朗普才獲得內華達州最大報紙《拉斯維加斯評論報》的公開支持,實現了零的突破”(以上內容引自趙靈敏:《先寵后棄,特朗普為何遭媒體“絕殺”》)。
誰讓美國的主流媒體最講政治呢?美國的主流媒體雖然也會有爭論,但在維護美國主流價值觀和美國政治形象方面,卻是高度一致。美國的主流價值觀,透過自由、民主這些表面堆砌的詞匯,其實只有一句話:資本利益高于一切。在美國的憲政體制下,美國的資本控制國家,自然而然,美國的“政客都是資本家的狗”,美國前總統卡特說的美國政治是“是屬于少數人的寡頭政治”,都道出了美國政治的本相。
特朗普游走在美國政治的容忍邊緣,因為他畢竟還是資本家,他只是為了贏得選舉說出了美國政治的一些真相,但并不準備去挑戰美國政治長期形成的既得利益格局。他承諾上臺之后要給企業減稅,送給資本一個大禮。桑德斯就沒這么幸運了,桑德斯主張打擊超級富豪階層逃稅,給華爾街資本的投機活動征稅,要在財富分配方面減少資本的份額,這在美國政治圈里,就是明顯越界了,政客怎么可以動資本的奶酪呢?所以美國民主黨要想辦法黑他,黨內的超級代表機制足以保證把他阻擋在希拉里這關。特朗普上臺之后,任命了超級富豪組成的富豪內閣,讓美國主流精英開始放心,但特朗普跟美國媒體結下的梁子卻沒有終結,對這位挑戰過美國政治正確(實際為自由主義的政治正確),讓美國政治形象受損的美國下屆總統,反對過他的那些資本,主要是金融資本,對他還總是看不順眼,索羅斯就表態說要跟特朗普死磕到底。所以代表這部分資本利益的一些媒體也就繼續跟他過不去。其實,特朗普并沒有背叛美國資本的基本立場,如果出來一個挑戰美國資本私有制的候選人呢?美國媒體不是更不共戴天了嗎?
美國一直以言論自由的國度自居,理由是美國的主要媒體不是由政府開辦,這就是一些人津津樂道的“開放報禁”。但是開放報禁就等于言論自由實現了嗎?精英是把二者之間畫上等號,但美國卻告訴我們,事情遠非如此簡單。
美國選舉日,10余家最權威媒體公布的最新民調數據,絕大多數都顯示希拉里的民意支持率領先于特朗普,但是卻被最終的選舉結果打了臉,這些所謂的民意調查對民眾的誤導作用顯而易見。美國媒體的民調數據,像不像美國三大評級機構給美國的次級債貼上信用良好的標簽,誘導投資者購買?
美國是一個自由主義理論立國的國家,在美國自由主義等同于資本主義,美國的兩大政黨,都是自由主義政黨,民主黨和共和黨分別代表自由主義的左翼和右翼,美國之前的
歷屆總統都是自由主義的政客把持。與此相適應,美國的主流媒體也患上了嚴重的“自由主義偏見”。自由主義首先是維護資本的自由,一切自由都要用資本的利益至上去解讀和定義,包括美國憲法的首要原則,也是防范多數人的民主保障少數人資本的自由和安全。(具體論證見《尹國明:憲政就是資產階級專政》)。而美國本屆選舉的兩個非建制派,桑德斯是美國左翼的民主社會主義者,特朗普是美國右翼的極端民族主義者,都不是自由主義看好的菜。但非建制派在本屆選舉中的大出風頭,恰恰說明自由主義在美國已經面臨著道義破產的危險,說明美國的資本主義傳統模式遇到了空前的信任危機,正因為看清楚這點,特朗普堅持挑戰自由主義的政治正確,用極端民族主義戰勝了希拉里代表的自由主義,特朗普和桑德斯雖然分別代表共和黨和民主黨參選,但他們都不是傳統意義的共和黨人和民主黨人,所以被稱為非建制派。非建制派戰勝了建制派,這是08年金融危機產生的政治震蕩的繼續。媒體多年養成的根深蒂固的自由主義偏見,讓他們一直看特朗普不那么順眼,一直在丑化他。對自由主義的希拉里的丑聞,主流媒體多是選擇性回避。一旦有特朗普的負面信息,主流媒體都是鋪天蓋地的報道。說好的客觀公正在哪呢?
有人會給美國媒體的立場進行洗地,說美國的每個媒體都是有各自立場的,但是不同的媒體因為持有不同的立場,最后就可以通過抵消對沖,實現一個總體客觀中立的輿論場景。這又是一句建立在假設基礎上的謊言。美國媒體的整體立場,是不是中性,在占領華爾街運動中,就表現的淋漓盡致。占領華爾街運動起因,是因為華爾街為了暴利而誘發了次債危機,美國政府用納稅人的錢救助陷入困境中的金融機構,美國普通百姓要承受失業和收入下降的代價。一些美國人“組織這些抗議活動就是要告訴民眾,美國目前的體制已經行不通了”,但是卻得不到美國主流媒體的支持,北京日報當時有個評論“這場席卷全美國的抗議風暴卻被美國媒體‘忽略了’。一反他們一貫唯恐天下不亂的風格,實行低調處理。美國各大主流媒體要么視而不見,要么輕描淡寫,與他們在別的國家發生類似事件時的表現完全迥異。當自己家爆發了‘華爾街革命’的時候,美國所謂的‘新聞自由’哪兒去了”。一些美國媒體把“占領華爾街”運動描述為“小打小鬧的街頭話題”,說示威者是一些“只考慮眼前利益的膚淺之輩”,警方拘捕700多名示威者只不過是因為“交通占道問題”。如果同樣的事發生在中國,這事就被美國媒體定性成鎮壓人民而口誅筆伐了。
美國的媒體為什么這么講政治?這是因為美國的媒體被高度壟斷于資本財團手中。2011年底,美國博客網站frugaldad.com通過圖說,用系列數據形象地描述了美國媒體行業的壟斷格局。該博客表示:媒體業從沒有過這樣高度的壟斷,6家媒體巨頭現在控制了美國90%的報紙、電視和電臺。
對于中國公眾來說,早在2008年美國媒體的客觀公正的光環,就已開始褪色了。“做人不能CNN”,不只是對CNN一家媒體的質疑,更是對美國和整個西方主流媒體的質疑。如果說2008年美國媒體的表現,暴露美國媒體對外的報道是沒有公正可言,更談不上客觀,那么本屆美國總統選舉中美國媒體的表現,讓更多人看到了美國主流媒體對內的報道也同樣是不客觀和不公正的。
美國媒體的表現說明了一個道理,媒體市場化的結果并不能導向言論自由化,報禁解除也不意味著普通人的言論自由可以得到尊重,而是媒體資本化,話語權被資本控制。中國的公眾對資本控制媒體的結果應該有切身的體會,中國現在也有很多媒體是資本控制的平臺,在這些平臺上,同樣也享受不到平等的對待。在一些門戶網站上,不用說社會主義的聲音被打壓,就是愛國主義的聲音,也是被長期邊緣化,相反,中國的大量紙媒和網絡媒體成為自由派的發聲平臺。這些平臺用話語權包裝生產制造了大量資本利益代言人,中國的公知就是他們量產的。
無論是美國,還是其他什么國家,凡是資本可以自由辦媒體的國家,最后結果都是資本的言論獨裁。正因為資本控制了媒體,所以美國總統就不得不接受資本的監督,“想黑總統,就黑總統,這是一個自由的時代”是謊言,想黑總統,就黑總統,說明媒體是壟斷資本敲打總統的工具,恰恰說明美國的資本統治國家的性質。
道理很簡單。媒體市場化是保證資本控制話語權的制度環境,媒體市場化了,媒體要生存,就必須有廣告有強大資金,這些資源都掌握在資本手里,媒體市場化,就意味著媒體必須聽資本的話,否則就很難生存。
美國是資本主義國家,所以美國一直堅持媒體市場化,市場化的美國媒體一直在堅持美國價值觀和美國的政治正確,被資本控制的媒體一直在維護美國資本的利益。
社會主義國家決不能搞什么媒體市場化,至少不能搞媒體過度市場化。有些人這些年一直在呼吁什么思想市場,其本意不還是要讓思想領域被資本控制由資本主導嗎?能設想資本會允許馬克思主義成為指導地位的理論,社會主義價值觀會成為主流價值觀嗎?這是顯而易見,不證自明的道理。
現在的美國,普通民眾想表達自己的聲音,得去社交媒體,社交媒體還給普通人的表達留下了一個出口。特朗普這次沖出美國主流媒體的包圍圈,就是依靠社交網絡媒體;希拉里之敗,是敗在自己沒有足夠重視網絡媒體,讓特朗普鉆了空子。但下一屆選舉,社交媒體還會不會留下這個普通人對主流媒體說不的表達渠道,還不好說。因為社交媒體也是美國資本在控制。美國的一些網絡媒體已經介入了美國的選舉。2016年6月,獨立媒體SourceFed發布視頻,稱谷歌搜索屏蔽與美國民主黨候選人希拉里·克林頓有關的負面搜索關鍵詞建議。美國心理學家羅伯特·愛潑斯坦撰寫的獨家研究報告,稱谷歌搜索公司(Google)利用自身的“關鍵詞自動完成功能”(autocomplete)操縱美國大選的輿論和投票,他的粗略計算,谷歌此舉會影響80萬到320萬張之間選票的結果。美國大選結果出來之后,一些人認為是Facebook上面有太多的假新聞(fake news),混淆了視聽,帶亂了節奏才導致現如今的結果……于是,跑到Facebook創始人兼CEO扎克伯格的賬號下譴責他……主流媒體也開始向他開炮:“新聞遇到大選:為什么Facebook要用垃圾污染媒體環境”。扎克伯格回應:會通過一些措施加強管理的。這里所謂的假新聞,其實就是指關于希拉里的負面新聞,因為在主流媒體上都被屏蔽,只能在一些社交媒體上才有空間。但既然扎克伯格承諾要加強管理,下屆大選,估計口子就會扎緊了。特朗普如果繼續挑戰美國的自由主義政治正確,想連任,恐怕就沒那么好運了。
美國民主黨政府為敗選找替罪羊,說是俄羅斯雇傭黑客釋放對希拉里的負面信息影響美國大選。大選后不久,2016年12月23日,美國總統奧巴馬簽署了《反宣傳法案》。根據該法,美國國防部將在2017年獲得額外預算,專門建立一個反宣傳中心,對抗外國對美國的宣傳。該法案的目的是提升美國和盟國的整體防衛戰略,反制來自俄羅斯、中國和其它國家的政治宣傳與謠言,并且防止海外盟國變成其它國家的傀儡,幫助盟國獲得更加真實的信息,保護外國民眾免受宣傳洗腦。該法案的目的就是為了創造一種“能打贏思想戰的更全面、更積極的方式”。
這個法案說明了什么?說明美國要成立公開的宣傳機構,公開干預輿論了,而且是軍方負責,顯然是把思想戰提升為戰爭級別來考慮和對待。還有人說美國言論自由嗎?
其實在此之前,美國政府對輿論的控制也是長期的客觀存在,只不過是做的比較隱蔽,但力度不輸給任何一個國家。美國表面上沒有專設宣傳部門,但美國的情報部門充當宣傳部門的角色也不是秘密,美國幾個最大的電影公司均有FBI的辦公室,專門負責對擬出品的電影進行審查,保證政治正確,不允許否定美國的資本至上的價值觀。FBI還指導中學加強對學生思想控制,要求中學報告有反政府言論的學生。他們認為中學必須保持高度的警惕,要洞察那些有極端意識形態的學生的行為和交流。
美國一向重視輿論,不僅重視本國輿論的控制,而且還特別重視對外發動輿論戰思想戰,以取得不戰而勝的效果。美國前總統艾森豪威爾曾經說過,“我們花在輿論上的1美元,其實際效應相當于軍事上的5美元!”蘇聯沒有敗給美國的軍事競賽,卻輸給了美國的輿論戰。前美國駐華大使洪培博也指出,美國要扳倒中國就必須依靠“我們在中國內部的盟友和支持者”,“我們要和中國內部的盟友和支持者,年輕網民,博主一起引導中國的
變革,這樣中國就會down”。美國對中國一直在進行思想的滲透,這不是秘密。斯諾登透露:美國在敵對國家互聯網通過收買和賄賂部分網民,幫助美國收集敵國信息,并散發反政府言論,抹黑本國政府達到顛覆敵國政權的目的。
今天的美國雖然在整體實力上有很大衰落,但在話語權方面依然具有統治地位。中國對美國的思想戰,一度缺乏足夠的重視,意識形態領域的形勢嚴峻,按照邊芹的說法,“測試一國國民的潛意識被操縱到什么程度,有一個最簡單的標準,就是那些背棄祖國的人是否被賦予了道德優越感。自古棄國者都是夾著尾巴作人的,這個道德天平如果被翻倒,亡國的最后沖刺已經開始”,不重視意識形態問題,可能發生的后果是非常嚴重的。十八大之后,習總開始強調意識形態工作的極端重要性,對意識形態斗爭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
美國嘗過思想戰戰勝蘇聯的甜頭,自然也深知思想戰的威力,所以美國在總統選舉結果出來之后,情報部門開始對俄羅斯對美國總統選舉施加的影響進行評估。美國習慣于對其他國家發動思想戰,卻不允許別人對自己的國家的意識形態構成威脅。只允許通過輿論影響其他國家的政治,卻對其他國家可能對自己的政治影響充滿警惕。美國的《反宣傳法案》就是在這個背景下生效的。
美國的實際做法,完全打碎了中國自由派給我們描繪的言論自由幻覺。美國的言論自由同樣是有邊界的,言論自由以不能威脅到國家政治安全為邊界。
美國確實有值得中國學習和借鑒的地方,比如美國對意識形態幾十年如一日的重視程度,以及他們對意識形態的隱性引導能力和成熟高效的輿論管理機制。美國的文章里面看不到有宣傳字眼,但他們卻無時無刻不在進行“輿論管理”,所謂的輿論管理,就是進行信息和思想的有效引導。美國是把自己的意識形態當做核心利益來維護的。中國呢?也應該把自己的主流意識形態當成國家核心利益,對那些挑戰中國意識形態核心利益的政治力量,不能光有警惕。
【原載微信公眾號“明人明察”】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被隱去的特朗普講話內容是什么?金燦榮:特朗普的亞太政策還沒有成型
2017-11-12鯤鵬友:親愛的同胞!聽完特朗普外孫女背唐詩,你還欠空軍節一次致敬!
2017-11-12?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