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國策建言 > 發展戰略 > 閱讀信息
程恩富:中國不能進行民主社會主義改革和新自由主義改革
點擊:  作者:程恩富    來源:《中國與世界觀察》  發布時間:2016-07-04 07:34:22

 

1.jpg

 

摘要進行戈爾巴喬夫式的民主社會主義改革和葉利欽式的新自由主義改革,必然給國家和人民帶來深重災難,我國不能犯顛覆性錯誤。目前共產黨長期執政的社會主義國家只剩五個了。要聯合全世界左翼政黨、左翼學會、左翼媒體、左翼運動,與公開或秘密的左翼人士建立緊密聯系,以馬克思主義左翼為核心,新成立一個共產國際。作為共產黨掌權的社會主義大國,中國最終要實現全球共產主義。這就是“中國夢”的戰略愿景。

我的原題目是“拿什么拯救社會主義”,我改一下,叫做“拿什么來復興和發展社會主義”。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我認為就是用科學創新的中外馬克思主義來復興和發展社會主義。其中,在很大程度上,世界社會主義的未來取決于當代無產階級聯合的水平和工作效率。

一、實現“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應加強六個途徑的工作

馬克思在《共產黨宣言》號召“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我們不能僅僅理解為在全球私有企業中的雇傭工人聯合起來,而是應理解為全球整個勞動階級及其各種代表性組織和人士要聯合起來,具體有下列六個途徑或形式。

一是全世界勞動階級性質的左翼政黨聯合起來。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們注意到,世界各國共產黨和工人黨已經定期召開年會。中共由于比較謹慎,有時只是作為觀察員出席。既然各國社會黨、工黨和社民黨的觀點并不完全一致,但存在一個積極活動的社會黨國際,那么,各國共產黨、工人黨和勞動黨也可以新成立一個共產國際。新共產國際應當汲取各種性質的政黨國際工作的經驗教訓,改變以往蘇聯領導政黨國際的某些不良方式方法,以新的組織原則和思維方式開展工作。中共可以暫時不作為正式成員參加,但也不宜害怕美國而過份有意疏遠各國共產黨及其國際論壇和國際聯盟。這是因為,改革以來我黨已采取十分低調地對待別國共產黨及其國際論壇,又與社會黨國際等保持聯系,美歐日還不是變本加厲地在我國周邊實行軍事包圍和挑釁,還不是不斷接見中國分裂分子和授予造謠或違法分子各類獎勵?歐洲左翼黨以及歐洲議會左翼黨聯盟的成立,也都是一個好的現象。今后應該進一步加強與社會黨國際有重要區別的全球左翼政黨的多種聯合。

二是全世界勞動階級性質的左翼工會聯合起來。目前世界上的兩個國際工會聯盟,據有關消息,領導權實際是掌握在具有社民黨傾向的人手中,因而作用有限。改變這一狀況有兩個辦法。一個辦法就是,各個國家共產黨和真正的左翼工會要培養出高水平的工會活動家,逐漸擔任這兩個國際工會組織的主要領導,從而從其內部來改變其政策,更好的代表工人階級和全體勞動者的權益。這是最佳方案。當然,也可以從外部來改變,由各國共產黨和左翼黨領導的工會組織起來成立第三個國際工會,從而真正反對新自由主義等錯誤思想和政策,糾正世界勞動者福利和收入增長相對緩慢或下降的局面。在葡萄牙,共產黨和社民黨就各有一個自己領導的獨立工會。最近,美國工會支持具有民主社會主義觀點的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桑德斯,總比支持希拉里這位極力要包圍和遏制中國的極右政治家要具有進步性。今后,各國工會應加強交流和合作,共同呼應和組織進步運動。

三是全世界馬克思主義和左翼性質的學會聯合起來。作為學者,我們將身體力行地注重這一途徑。現在國際上很多社會科學的學會基本上都不掌握在馬克思主義和左翼學者的手中,如世界經濟學學會、世界哲學學會等。但是在十年前,我們中國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家主要和發達國家的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家正式發起成立了“世界政治經濟學學會”。我們每年召開一次年會,已先后在中國、日本、法國、美國、墨西哥、越南、巴西、南非等召開了十屆年會和國際論壇。每屆都有20多個國家的100多位學者出席,每屆年會發表一個共識宣言。從前五年開始,出版了世界政治經濟學學會的會刊《世界政治經濟學評論》,而且每年頒發兩個獎項,一個是“21世紀世界政治經濟學杰出成果獎”,另一個是“世界馬克思經濟學獎”。今后,應當適時成立全球左翼學會聯合會。

四是全世界馬克思主義和左翼性質的媒體聯合起來。目前,我們除了編輯出版《世界政治經濟學評論》,從前四年開始在中國社會科學院的支持下,又創辦了一個新的英文國際學術雜志《國際批判思想》(中文翻譯為《國際思想評論》),由我和美國、法國兩位著名馬克思主義教授共同主編。《國際批判思想》是全球馬克思主義和左翼社會科學的一個雜志,而《世界政治經濟學評論》是全球馬克思主義和左翼經濟學雜志。這兩個雜志都是在英國出版的,并已在全球發行約兩千份電子版刊物。目前已進入西方主流大學和研究機構,我們希望在今后幾年內進入西方主流檢索系統。今后,應該成立全球左翼雜志、報紙和網絡的協會,加強交流和合作,共同營造科學社會主義的國際氛圍。

五是全世界馬克思主義和左翼性質的論壇聯合起來。近十年,中國社科馬克思主義研究學部曾派出了四位學者出席在英國《歷史唯物主義》雜志召開的有200多人出席的大型國際研討會,派出經濟學教授出席法國和英國政治經濟學學會等在法國召開的政治經濟學基本理論研討會;本人出席過2006年“紐約左翼社會主義論壇”,主編的《國際批判思想》雜志以及中國社科院馬克思主義研究學部、馬克思主義研究院曾舉辦過幾屆國際論壇和國際對話會。中國社科院世界社會主義研究中心已舉辦十幾屆國際性“世界社會主義論壇”。2015年秋季,中國社科院馬克思主義研究學部主辦了“首屆世界文化論壇”,并發表了觀點鮮明和頗具影響力的論壇共識;北京大學主辦了“首屆世界馬克思主義大會”,也頗具影響力。今后,應加強各類國際論壇的合作和相互呼應。

六是全世界勞動階級和左翼性質的運動聯合起來。其中包括應高度關注世界社會論壇和歐洲社會論壇所形成的國際運動。中國不僅要出席由新自由主義、跨國公司支持的世界經濟論壇,而且還應該出席世界社會論壇。作為共產黨掌權的社會主義大國,只參加一些右翼性質的論壇,而不參加一些左翼論壇,或者領導人只接見到中國來訪的美國弗里德曼和盧卡斯這類著名新自由主義經濟學家,而不接見國際著名馬克思主義者和左翼經濟學家等等,這種學術和政治導向是不恰當的,容易使中外輿論產生誤解,也不符合大國對等接見的國際慣例。曾被美國暴力鎮壓的“占領華爾街”運動,是美國上世紀70年代以來規模最大、擴散范圍最廣的抗議活動,體現出不同于一般性社會運動的若干特點。與反戰、環保、勞資爭議等一般抗議僅局限于個別或數個城市不同,“占領華爾街”波及面非常廣泛。抗議從華爾街所在地紐約發起,浪潮很快漫延至洛杉磯、波士頓、芝加哥等各大城市,并席卷包括歐洲主要國家在內的80多個國家、近千個大城市,成為一場具有國際性的全球社會運動。“占領華爾街”的主張非常明確,抗議活動表面指向華爾街金融寡頭“貪婪”、金融系統弊病、高失業率和政府監管不力,但表達的卻是對資本主義制度的不滿。盡管人們身份不同、職業不同,但他們共同宣稱:“我們是占總人口99%的普通大眾,對于僅占總數1%的人貪婪和腐敗,我們再也無法忍受。”對此,我和兩位美國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家有對話分析,曾發表在《中國教育報》上,《國際批判思想》也刊發了研究和評論性文章。繼“占領華爾街”國際運動以后,2016年3月31日由法國進步人士和組織發起的在巴黎共和國廣場“黑夜站立”活動,以反對新自由主義修改的勞動法為源頭,正在法國和比利時發達國家等眾多城市持續展開,也受到我們中國馬克思主義者的高度重視。今后,應加強各種運動的報道、合作和積極參與。

二、馬克思主義和左翼人士應注重九大戰略和策略

首先,要加強左翼理論、戰略和策略的互相交流,求大同存小異,減少不必要的爭論。要吸取過去中蘇論戰的教訓。中蘇論戰的有些理論問題和戰略問題不是說沒有意義,但是當時在國際共運中開展這樣一種大規模的爭論,并擴大到兩個最大的共產黨和社會主義國家之間的交鋒交戰關系,尤其還發展到整個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分裂和社會主義陣營的破裂,這些都過于偏激,實際上是弊大于利。這直接導致帝國主義國家利用中蘇論戰來反對這個共產主義運動和馬克思主義。對此,鄧小平曾經說過,在這次論戰中雙方都說了很多空話。我認為,中國也要承擔一半的說空話等責任。前幾年,我們注意到近期希臘共產黨與美國共產黨之間的爭論。我個人經過研究,感到這兩個共產黨主要都是從本國的國情和黨情出發來作出的理論和政策選擇,可以相互交換意見和保留并存,但要防止出現中蘇論戰的局面。近年來,歐洲有些共產黨也不贊成歐洲左翼黨的理論和政策,這些都是可以溫和地交流、改進或保留的。至于比利時工人黨認為法國共產黨領導層嚴重脫離馬克思主義,而不邀請法共出席國際論壇,這是會議邀請方的權利,當然也應開展內部必要的理論探討和商榷。印度、尼泊爾、俄羅斯、英國等國都有兩、三個甚至更多的共產黨和左翼黨,在一般情況下應當以合作共存為主,而非相互爭斗為主。這是因為,資產階級右翼政黨,如英國保守黨等,以及中右翼和中翼政黨,如英國工黨、社會黨國際等,才是我們左翼力量的主要論戰對象。至于有的國家共產黨批評中國共產黨推行以“民營化或私有化”的“中國特色資本主義經濟制度”,我們也不必大驚小怪、拒之門外,而可以采取“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的高姿態。

第二,要以馬克思主義左翼為核心,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泛左翼力量,形成廣泛的社會主義國際統一戰線。例如,對待托洛斯基派的第四國際,也要以團結和聯合為主。我曾經對英國共產黨、印度共產黨和日本共產黨等負責人以及日本托派的著名科學史教授等,都交換過這個觀點。這是因為,蘇東國家解體以后,托派對蘇聯的評價有所改變,他們新的國際綱領的最終目標和共產黨、馬克思主義者沒有很大的本質區別。他們新的綱領強調用托洛斯基30年代的話來評價蘇聯,說蘇聯是“畸形的工人國家”,似乎承認它還是社會主義國家,只不過民主很不夠,甚至于犯了嚴重錯誤。我們馬克思主義者對蘇聯東歐社會主義國家蛻變為資本主義國家是惋惜和痛心的,而不應是幸災樂禍的。日本共產黨認為“蘇聯霸權主義”國家垮臺是非常好的事,說蘇聯本來就不是社會主義國家。我與日共領導人表示過,在西方國家持續妖魔化蘇聯和中國等社會主義國家的情況下,他們這樣評價過于偏激。二戰及以后的20世紀對人類歷史和文明進步起負面影響的人要排序的話,一是德國希特勒,二是蘇聯戈爾巴喬夫,三是日本裕仁天皇。從某種意義上講,戈爾巴喬夫比希特勒對人類社會進步發展的負面作用還要大。2011年我在《中國社會科學》第六期上發表了長篇文章,分析蘇聯劇變的三大主要原因,而且把國際上所有認為蘇聯垮臺的主要原因做了全面的評析,認為它們大多數觀點是片面或錯誤的。其中包括:日本共產黨認為蘇聯本來就不是社會主義國家,垮了最好;包括我的朋友、莫斯科大學經濟系布茲加林教授的“斯大林體制必然導致資本主義論”,美國著名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家大衛.科茨教授的“改革失控論”。科茨認為,戈爾巴喬夫是由于要進行社會主義改革,但慢慢失控了,所以導致了蘇東國家劇變。很多善良的人還認為戈爾巴喬夫是個好人,只不過他掌權以后,他想堅持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但最后沒有堅持住,這是一個善意的天真說法。赫魯曉夫是一個比較魯莽的、水平比較低的馬克思主義者,而戈爾巴喬夫則是共產黨內典型的社民黨觀點的人。查韋斯和薩米爾.阿明都曾主張建立“第五國際”。在目前世界社會主義處于低潮和慢復蘇的總體形勢下,世界社會主義運動多一些政治性或研究性或交流性的平臺和組織,只要操作得法,都是利大于弊。誠然,這會遭到各種右翼的反對,純屬常態。當前,鑒于美國是現階段阻礙世界和平和發展及包圍我國的第一力量,因而無論對于世界還是中國,形成反制美國霸權的國際統一戰線,是當務之急。在我看來,馬克思主義者應是“鴿派”與“鷹派”的統一體,“應鴿即鴿、應鷹即鷹”,而非吳建民式的“鴕派”(鴕鳥思維)和庸臣,更非親西崇西美西的“奸派”(奸臣和漢奸思維)。

第三,要在工會、學校等各界單位中積極發展左翼團隊,與公開或秘密或潛在的左翼人士建立緊密聯系。當下各國壟斷資產階級仍然經常采用美國中央情報局和全球共濟會這類半秘密或秘密的組織及其公開或秘密的工作方式,去實現在全球反人類和反共產主義的活動和目標。左翼必須破除傳統僵化和教條主義的思想,采取合法和合理的多種工作方式,使各界工會、學生會、婦女會、綠色組織等擺脫社會黨國際等的不良影響,更多地支持馬克思主義者和共產黨。各國共產黨的經驗表明,如果在學校、尤其在大學里沒有教師是共產黨員的話,該國青年人中黨員和左翼的人數便不可能較多。

第四,要在社會科學的各個學科成立和發展各國和世界性的馬克思主義學會,主辦報刊、網站和出版社等多種媒體,并應在高校和社會上開設馬克思主義課程和社會性的公開講壇。除了共產黨直接主辦媒體以外,要以非政府組織和非盈利性組織的名義,主辦各種學術的或大眾的媒體(含有線電視和手機等新媒體)。英國共產黨只有約兩千名黨員,但其下屬的《晨星日報》有兩萬份發行量,說明積極發展大眾化的媒體是可能的。比利時馬克思主義研究所只有10個專職研究人員,但他們主辦雜志等工作頗有成效和影響。

第五,要在各種左翼運動中物色和提拔堅定的具有創新精神的馬克思主義和左翼人士,使其掌握關鍵的領導權。我贊成印共(馬)主席2011年回答本人的提問,他強調印共(馬)與印共的分歧之一,是關于民主革命階段的領導權要不要掌握在共產黨手中的問題。這個問題列寧曾經與孟什維克關有過爭論,寫過關于《兩種策略》一文,這是“十月革命”成功的一個重要前提。中共當時在二、三十年代,毛澤東等人和陳獨秀、王明的爭論,實際上都涉及到要不要重視民主革命的領導權問題。蘇共垮臺的重要的組織原因,就是因為他們提拔了一大批反馬克思主義的干部。中國現在出現的某些深層次問題,也是首先和領導權不掌握在馬克思主義者手中密切相關。

第六,要以公開或隱蔽等多種方式積極地影響、參與和引導國內外左翼運動和進步運動。這里的關鍵就是要參與和引導,否則這些運動不可能真正成為持久進步的運動。中共成立后,所有重要的進步運動都是共產黨公開或秘密支持和領導的。現在要使類似“占領華爾街”國際運動、“黑夜站立”運動等能夠在眾多國家廣泛持久發展下去,就需要馬克思主義學者、共產黨員、左翼人士積極參與并成為中堅力量,而不是坐失良機。英國托派積極參與和組織這類是有道理的,而英國共產黨不參與是難以理解的。

第七,只要不違反現行法律,共產黨等有關左翼組織應當積極創辦和壯大盈利性企業或事業單位,以便為各項活動直接或間接地提供經費支持。例如,日本共產黨等均自辦企業。因為僅僅依賴黨費,是難以開展很多必要活動的。倫敦馬克思紀念圖書館等也可以在世界范圍內募捐,同時像德國社民黨基金會管理的特里爾馬克思故居(博物館)那樣,制作各種供銷售的紀念性和廣告性商品,以擴大規模和國際影響。

第八,社會主義國家一定要以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大局為重,冷靜處理社會主義國家之間的各種矛盾和爭端。過去中國聯合美國反對蘇聯的戰略不值得效仿。目前共產黨長期執政的社會主義國家只剩五個了。中國和越南關系應從大局出發,越南不應采取聯合美國等反對中國的戰略和策略,以防止資本主義霸權國家挑撥離間,須雙方采取互相妥協的一攬子方案處理南海島嶼爭端。對于朝鮮,我們沒有必要去批評其繼續實行計劃社會主義模式,因為多樣化的社會主義模式可以繼續試驗和互相借鑒(順便說一下,根本解決朝鮮半島難題的關鍵在于,美國放棄在發展核武器問題上的雙重標準和大規模軍演,以及美國和朝鮮簽訂或六方共同簽訂全面撤軍的和平協定,須與朝鮮不搞核武的協定同時簽訂)。

第九,要加大宣傳各國的左翼實踐典型,讓人民群眾從典型中領悟左翼的價值觀和實現科學社會主義的可能性。這里講三個案例。

1、日本的“山岸村”。它在七個國家有這樣的共產主義集體經濟組織,日本有幾千人工作和生活在其中。它沒有宗教色彩,也沒有宣稱與社會主義思想等有關,但這不影響其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經濟組織的實質。日本共產黨應當團結他們,而不是滿足于誤解。

2、西班牙的“孟德拉貢”。我四年前去參觀過這個合作集團公司。這是實際上管理和發展最好的合作經濟性質的企業集團或跨國公司。如果馬克思活著,肯定會大力贊揚它,因為《資本論》中就稱贊合作社是對資本主義的“積極揚棄”,而私有化股份制只是“消極揚棄”。

3、白俄羅斯模式。要關注白俄羅斯的市場社會主義模式。它改革了20多年,其國有經濟在工業里要占70%以上,而中國只約占20%。這印證了我在十幾年前一個觀點,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只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一種模式(越南、老撾與中國非常相同),并不排斥可以有其它模式存在,現在白俄羅斯就是另外一種模式。中國由于私有制的比例逐漸超過了公有制,所以引起了經濟政治社會和意識形態領域的很多矛盾和問題。不過,簡單地認為世界社會主義的復興和勝利主要取決于分散或碎片化的某些成功案例,而反對有效的組織和必要的國際聯合,便顯得幼稚可笑了。

三、創新馬克思主義學派可以從學理上支撐中外科學社會主義繁榮

當前,社會主義中國的經濟政治發展可能性和走向均與思想理論密切相關,實際上都滲透在或者說反映在下列七大社會思潮之中:新自由主義、民主社會主義、新左派、折衷馬克思主義、傳統馬克思主義、復古主義和創新馬克思主義。這里的社會思潮是一個中性概念,知識界的馬克思主義也算其中的一種思潮。在一些社會發展的基本方向和理論方面,創新馬克思主義學派與黨中央是真正一致的。

首先,在指導思想上,創新馬克思主義認為,中國必須堅持馬列主義及其中國化理論的指導地位。當然,不同的社會主義國家,其指導思想的提法有所不同,越南是以馬列主義胡志明思想為指導,古巴以馬列主義與何塞•馬蒂思想為指導,朝鮮以金日成的主體思想為指導。筆者認為,我國在指導思想和行動指南不應分開的提法上應該統一為簡稱——以馬列主義及其中國化理論(全稱為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治國理政思想;或者較為簡稱為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包括鄧小平理論、江澤民理論、胡錦濤理論、習近平理論)為指導和行動指南,而不是越來越長,引起某些中外人士反感甚至譏笑。

其次,在政治制度上,創新馬克思主義認為,中國必須堅持工人階級政黨的領導。堅持共產黨的工人階級先鋒隊性質和民主集中制原則,堅持共產黨對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現階段實行共產黨領導下的多黨合作及政治協商制度,而民主集中制是共產黨及其執政國家的根本組織原則和組織制度,是正確處理黨內外各種關系的政治準則。必須進行社會主義性質和方向的政治體制改革,合理調整政黨、人大和政府三者關系,充分發揚政黨民主和人民民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法律體系不宜照搬西方資本主義法律體系,而是要真正創新和實現“人民至上”、“以人民為中心”的人民民主,而非“寡頭至上”、“以寡頭為中心”的金錢民主、寡頭民主和家族民主為本質特征的西方民主制度。

再次,在經濟制度上,創新馬克思主義認為,中國必須堅持生產資料公有制的主體地位,在社會總資產和經營性資產中形成質與量的優勢。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在基本經濟制度上具有本質的區別就在于生產資料社會所有制結構,以質與量都占優勢的生產資料公有制為主體、國有經濟為主導,并以此為基礎實行“公私共進”而非“公退私進”的戰略調整,這對于強國富民和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公有制經濟和非公經濟都是初級社會主義社會的經濟基礎或經濟成分,而公有制經濟是共產黨執政等社會主義上層建筑的社會主義性質的經濟基礎或經濟成分。目前,必須重點發展以公有資本控股的混合所有制,處理好市場在一般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和國家(人大和政府)的重要作用(張德江委員長在今年兩會期間的報告中明確提出要緊緊圍繞市場和政府兩個作用,而非只圍繞市場一個作用)。

第四,在奮斗目標上,創新馬克思主義認為,中國必須堅持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實現以公有制和按勞分配兩個主體基礎上的共富共享的社會主義本質和原則,并最終要在生產力極大發展的社會主義基礎上,實現無(生產資料)私有制、無商品、無階級、無國家和無戰爭的全球共產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是與科學社會主義有根本不同的一種社會制度和所謂來源于封建社會(前資本主義)的社會主義,而是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的繼承和發展,是科學社會主義的一種模式和發展階段。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將來會演化為生產力和生產關系部分質變的中級階段和高級階段,最終實現繼續發展和不斷提升的共產主義社會。這是一個漫長的歷史演變過程和制度創新歷程。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和共產主義的理想信仰,這是切中時弊和極為重要的。

創新馬克思主義學派第一代表人物是中國社科院特邀顧問、原副院長、著名經濟學家劉國光學部委員,筆者也被認為是主要代表人物之一。《馬克思主義研究》、《海派經濟學》、《紅旗文稿》、《思想理論導刊》、《管理學刊》等中文雜志是創新馬克思主義的代表刊物,特別是《馬克思主義文摘》比較簡潔地反映了新馬派的理論與政策觀點。

劉國光和筆者均認為,中國理論創新、理論研究或政策制定最終根據國情而定,但還須對“世情”有所了解。無論是改革開放,還是涉及發展的重要舉措,應該是先了解世情和國情,再作一定規范,然后去試點或推行。如果把這個順序顛倒過來,比如先進行心中無數的試點,或者根據長官已有意志進行肯定性的所謂試點,那么很有可能處于無法、無規章的境況,推廣起來往往會留下一大堆讓人頭疼的后遺癥和弊端。總之,創新馬克思主義學派要在“馬學為體,西學為用,國學為根”的學術原則下,以“世情為鑒,國情為據,黨情為要”,進行“綜合創新”。

下面,進一步闡明創新馬克思主義學派的理論和政策要點。我們強調,中國在21世紀發展的社會主義及其科學方向,必須重點發展和完善現代治理體系和制度體系。

第一,在經濟制度建設方面,要不斷完善公有主體型的多種類產權制度、勞動主體型的多要素分配制度、國家主導型的多結構市場制度和自力主導型的多方位開放制度這“四位一體經濟制度”。其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特別強調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在基本經濟制度上具有決定意義的差別就在于生產資料社會所有制結構(鄧小平語),以質與量都占優勢的生產資料公有制為主體、國有經濟為主導,積極發展集體和合作經濟,適度發展非公經濟,這對于又好又快地發展經濟社會和改善民生,是共產黨執政等上層建筑的社會主義經濟基礎(江澤民語、習近平語)。盡管由于現階段中國生產力不夠發達,還不能實現完全的生產資料公有制,但在發展各種私有制經濟的同時必須堅持公有制的主體地位。只有堅持市場經濟條件下公有制的主體地位,才能真正完善以按勞分配為主體的財富和收入分配制度,以此為基礎實現共富共享和公平正義,才能真正落實以人民利益為本的科學發展觀或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并為人民民主提供經濟基礎,加速實現進入發達國家行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

第二,在政治制度建設方面,要不斷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和“一國兩制”以及基層群眾自治制度這“五位一體政治制度”,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與依法治國三者的有機統一,積極推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自我創新和發展,鞏固人民民主專政。其中,要維護共產黨的工人階級先鋒隊性質,改善民主集中制原則,改進政黨、人大和政府等各種重要關系和權力制衡(如改進以黨代政、政強議弱等),圓滿實現共產黨對社會主義事業的依憲高效有序領導。在新的科學技術革命面前,工人階級仍然是先進生產力發展要求的代表和先進生產關系的體現者,仍然是推翻資本主義,建設社會主義、共產主義歷史使命的承擔者。在多種社會階級和階層出現和并存的新格局下,共產黨仍然必須保持工人階級先鋒隊的性質,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階級。現階段實行共產黨領導下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而科學的民主集中制是共產黨及其執政國家的根本組織原則和組織制度,是正確處理黨內外各種關系的政治準則。

第三,在文化制度建設方面,要不斷完善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主體、包容多樣性的文化傳播制度,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文化產權制度,以文化產業為主體、發展公益性文化的企事業制度,以民族文化為主體、吸收外來有益文化的文化開放制度,以黨政責任為主體、發揮市場積極作用的文化調節制度這“五位一體文化制度”。其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將完善用馬克思主義為靈魂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和主要價值觀引領各種社會思潮和社會實踐,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馬克思主義作為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社會主義運動的理論基礎,應該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中占指導地位。以馬列主義及其中國化理論為指導,就是要把馬列主義普遍原理與中國現階段的實際結合起來,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指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研究新情況,總結新經驗,解決新問題。與時俱進的中外馬克思主義是一個開放的、隨著科學和實踐的發展而不斷前進的科學體系,具有強大的持久的學術生命力和實踐引導力,能夠科學解釋和解決國內外一切重大現實問題。

第四,在社會制度建設方面,要不斷完善以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和公眾參與為特質的社會管理制度,以適度均等化和城鄉統籌為基石的基本公共服務制度,以廣覆蓋、保基本、多層次和可持續為內涵的社會保障制度,以國家主導、多方協調與個人維權為特征的群眾權益維護制度,以預防和應急并重、社會化和市場化協同、政府主導與公眾參與結合的公共安全管理制度這“五位一體社會制度”,繼續共建共享以人為本的社會和諧環境。要創新社會管理體制,在黨的領導下,積極推動建立政府調控機制同社會協調機制互聯、政府行政功能同社會自治功能互補、政府管理力量同社會調節力量互動的社會管理網絡,形成科學有效的利益協調機制、訴求表達機制、矛盾調處機制、權益保障機制。

應當指出,由于社會主義自由民主制度還不夠完善,使得社會上一些對社會主義缺乏了解,又對中國現實不滿的人在資本主義與自由民主、社會主義與專制之間劃了等號。如果我們僅僅去批判新自由主義、社會民主主義或民主社會主義的虛偽,而不去完善我國的社會主義自由民主制度,那我們永遠都不可能鏟除西方自由民主在我國存在的土壤。超越西方自由民主的武器之一,就是使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能夠在人民自由民主、社會公平正義和國強民富等方面持續做出比其他國家更大的成就,充分發揮出社會主義相對于資本主義的優越性。

當前,在以中國夢為戰略愿景、以社會主義現代化治理體系為戰略目標、以經濟、政治(含黨建)、文化、社會、生態、軍事和外交“七位一體”為戰略領域、以“四個全面”為戰略布局、以五大發展理念為戰略思想,實行全方位各層面的科學治國理政的新形勢下,我們完全有條件和有能力做到這一點。僅就經濟來說,西方經濟困境持續的新常態相比,我國社會主義方向的經濟新常態根本不會“硬著陸”,更不會“崩潰”。而如果步戈爾巴喬夫式的民主社會主義改革和葉利欽式的新自由主義改革之后塵,必然給國家和人民帶來深重災難,我國決不能重蹈覆轍,犯顛覆性錯誤。

最后應當指出,中國的創新馬克思主義學派能否在學界等成為主流,將與政界聯動決定21世紀中國社會主義的方向和命運!

責任編輯:紅星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北京市趙曉魯律師事務所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濟論壇
  • 光明網
  • 宣講家網
  • 三沙新聞網
  • 西征網
  • 四月網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察部
  • 共產黨新聞網
  • 新華網
  • 央視網
  • 中國政府網
  • 中國新聞網
  • 全國政協網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軍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
  • 人民網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咨詢服務(北京)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