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中央高度重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發展。如何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直接關系到社會主義文化的發展繁榮,且將影響到中國的發展方向、道路和未來。
不斷有人以各種理由提出放棄或改變“公有制為主體”。所有制及其結構問題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與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區別,就在于它們的所有制基礎不同。
科學社會主義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都強調兩大環節:一是快速發展生產力,發展社會主義經濟;二是在發展的基礎上不斷提高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實現共同富裕。
馬克思主義是我國哲學社會科學的靈魂,也是指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靈魂。政府有關部門應當善于運用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已有的內涵明確的科學范疇來促進思考。
有效結合就是基于實際、有的放矢、產生實效,而不是脫離實際、無的放矢、毫無實效的結合。要避免閉門造車、坐而論道,應該基于中國社會的具體實際和豐富實踐。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
共產黨都是以《共產黨宣言》為綱領成立的工人階級政黨,是以實現共產主義社會為目標。不論何時,這樣的黨都不能忘記這個初心。重溫這部巨著,很有現實的教育意義。
認為《共產黨宣言》中的“兩個必然”和“消滅私有制”思想提出過早,具有極大的局限性。是用“兩個決不會”的哲學觀點否定“兩個必然”、“消滅私有制”的科學社會主義觀點。
當代中國政治學應用性發展滯緩,真正稱得上政治學應用學科的還很少,當代中國政治學大量的研究活動,還是在溫習和整理,真正能夠研究和解決現實政治問題的還不多。
馬克思強調聯合起來的個人的所有制就是“社會所有制”,就是公有制,卻斷定馬克思說共產主義要重建個人所有制,就意味著要保留個人私有制,不贊成消滅個人私有制。
我們必須完整準確地闡述和貫徹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制度,堅持公有制為主體與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這兩個方面都要堅決貫徹,不能有片面性。
我國發展進入新時代,確定了我國發展的新的歷史方位和新的戰略布局,這是提出社會主要矛盾轉化的具有內在聯系的必要時機。
我們也應看到,由于多年的積累和沉淀,錯誤社會思潮的存在將是長期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與錯誤社會思潮的斗爭也必然是長期的,其間我們仍會遇到種種矛盾和困難。
須警惕一些單位和學者試圖壟斷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解釋權,要旗幟鮮明地反對任何將馬克思主義精英化和學閥化的行徑,堅持以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武裝我們的干部和群眾。
馬克思不僅分析了問題,而且提出了解決問題的方向,那就是改變私有制,建立真正的社會所有制,由勞動者共同掌握生產資料,以便避免資本的特權。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規定了道路、理論、制度、文化的根本性質和方向。道路是實現途徑,理論體系是行動指南,制度是根本保障,文化是深厚基礎,統一于這一偉大事業。
必須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方向,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以更大的政治和智慧,不失時機深化重要領域改革,朝著黨的十八大指引和改革方向奮勇前進。
歸根結底,是要把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社會主義的科學真理交給人民群眾,讓人民群眾自覺地踐行馬克思主義和科學社會主義原則,這才是最終取得勝利的根本保證。
我們中國人天生傾向接受唯物主義。這是因為中國人所遇到的亡國災難都是唯心主義的結果。毛澤東思想中的實事求認識論的形成是有五千多年實踐經驗的中國人的必然選擇。
我們要以十九大精神為指引,繼承和弘揚“老西藏精神”,為實現西藏與全國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增添強大持續的精神力量!
要改變在意識形態領域的被動局面,就必須從某種特殊主義的防衛性立場當中解放出來。要理直氣壯、明白堅定地強調,社會主義本身就是一種普世的價值。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共同構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完整體系。
馬克思的生產方式理論,是揭示資本主義經濟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和科學社會主義的基礎理論。只有科學揭示社會主義的生產方式,才能從根本上搞清楚“社會主義。
總體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廣泛,不僅對物質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長。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就做好宣傳思想工作發表重要講話,提出明確要求。新時代做好宣傳思想工作,必須始終堅持“理論”“輿論”兩手抓兩手硬,促使“兩論”同頻共振、同源同流。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