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國策建言 > 治理建言 > 閱讀信息
裘成:美國逐步剝離轉基因,轉向有機農業——對我國有機農業與食物體系發展的啟示
點擊:  作者:裘成    來源:轉基因觀察  發布時間:2016-08-30 16:18:36

 

      【呂永巖按語】推動中國農業走轉基因道路的美國,如今正在實施大轉折,不是像中國轉基因利益集團鼓吹的向轉基因方向轉,而是相反,從轉基因向有機農業的方向轉。為了實現這個大轉折,美國農業部掛帥,有機農業要補貼有補貼,要科普有科普,要指導有指導,要扶持有扶持。也就是說,在中國按照美國意愿,將扶持及科普、推廣重點轉向轉基因的時候,美國卻正在掉頭,將重點轉向了有機農業。這個真相轉基因利益集團極力掩蓋,但最終是掩蓋不住的。有機農業是陽光大道,轉基因是朽木獨橋。中國農業何去何從?關乎國家民族命運,人們正在拭目以待。X

 

      原標題:美國農業部大力幫助農民從轉基因向有機農業轉型


      【導讀】在我國,食品安全問題備受關注。在此背景下,有機食品,因其在生產過程中完全不使用合成農藥、化肥、生長激素、抗生素等化學物質,不使用轉基因技術,且需要通過嚴格標準認證,受到消費者的青睞。然而只有嚴格的有機認證與監管體系才能促進有機農業的蓬勃發展,才能滿足消費者對有機食物的消費需求。


      近年來,美國農業部大力發展有機農業生產體系以滿足國內對有機食物不斷增長的需求。有機的意義是什么?美國農業部是如何扶植有機農 業發展的?美國有機認證體系的框架與流程又是怎樣的?農民如何從化學農業向有機農業轉型?本文將詳細介紹美國有機農業現狀以及農業部扶植有機農業的措施,并提出對我國有機農業發展的建議。


1.jpg


      眾所周知,美國是發達國家中為數不多的走轉基因路線的農業大國,10億畝的美國土地上種植著轉基因玉米、大豆與棉花,占全美國種植面積的一半,也占世界轉基因種植面積的40%[1]。盡管如此,近年來,對有機食物的需求在美國急劇增長,自1990年以來有機食物需求激增了30多倍,而有機耕種面積僅增長了五倍,銷量增長遠趕不及國內有機食物的供給。每年,美國都要向國外進口大量的有機食物與有機動物飼料[2]。因此,美國農業部,一個管理著從“田間到餐桌”的重要政府部門,其使命之一是確保有機農業生產體系的發展,以滿足國內對有機食物不斷增長的需求。


      美國政府意識到,有機農業對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恢復具有重要戰略意義。在最近三次的農業法案中,聯邦政府在扶植有機農業上的財政支出都大幅提高(注:美國農業法案約每五年制定一次),在最近的一次2014年農業法案中,針對有機農業的研究、教育、補助以及數據收集的總財務支出超過了1.6億美金[3]。雖然目前有機食物消費僅占美國所有食物消費的5%[4],但因政府的大力支持、消費者對有機食物市場需求、以及農民對轉型有機農業不斷上升的興趣,美國有機農業得以快速發展,有機農場數目與有機種植面積逐年上升。美國農業部部長湯姆·維爾薩克在近日的新聞發布會上說,“有機生產是美國農業中最快速發展的一部分,正是農業部對有機農業的大力支持使得有機農場與加工商數目不斷增加,為美國鄉村提供了更多工作機會。[5]”


2.jpg
      ▲美國是發達國家中為數不多的走轉基因路線的農業大國,種植著世界轉基因種植面積的40%。但近年來,美國有機農業因需求急劇上升而蓬勃發展
(數據來源:Clive James, Global Status of Commercialized Biotech/GM Crops: 2014)


3.jpg
      ▲美國有機食物銷量、有機認證農場數目、有機種植面積逐年升高,需求遠大于供給
      注:綠色曲線為美國有機食品銷量(單位:十億美元),紅色曲線為美國有機認證農場數目(單位:千),藍色曲線為美國有機農場覆蓋面積(單位:百萬英畝)


4.jpg
      ▲美國最近三次的農業法案中,聯邦政府在扶植有機農業體系上的財政支出都大幅提高
      注:紫色、橙色與綠色分別為2002年、2008年、2014年美國農業法案
從左至右分別為有機生產與市場數據收集經費、國家有機認證成本分攤項目經費、有機農業研究與知識傳播的經費、總經費(單位:百萬美金)


      有機的意義是什么?


      我們知道有機食物生產過程中不使用合成農藥、化肥、生長激素、抗生素與轉基因技術,但其實有機的意義遠不止于此。作為一個有機農民,還需要確保其農業生產方式能夠循環利用資源、推動生態平衡、恢復生物多樣性、鞏固和提升土壤健康與水的質量、恢復自然環境與資源。“有機”認證標簽標志著農產品與食物的生產符合國家所規定的有機標準。


      因此,消費者在購買有機食物時,其實購買的不僅僅是食物本身,還包括了有機食物背后有利于恢復自然生態環境的農業生產體系,而“有機”認證標簽以法律確保了有機食物供應鏈的誠信。


      美國農業部如何扶植有機農業?


      美國農業部負責設置有機標準、提供農民有機認證程序的資源、收集有機農業種植情況數據、提供技術與財政支持幫助向有機農業轉型的農民恢復土壤肥力等。美國農業部下屬直接負責有機農業的部門與項目包括:


      · 農業市場服務部(Agricultural Marketing Service)下的“國家有機項目”(National Organic Program),負責設置有機標準,執行和監管有機法規,鑒定、授權與培訓有機認證機構,指導農民與加工企業如何獲得有機認證,制定有機進出口政策等。


      國家有機項目的有機認證成本分攤項目(Organic Certification Cost Share Programs),以直接補助的形式為申請有機認證的農民與加工商分攤75%的申請成本。


      2016年4月4日,農業市場服務部推出了有機誠信數據庫(Organic Integrity Database),所有目前經美國農業部有機認證的全球三萬多家有機農場與加工商以及其認證的有機產品都可以在這個面向大眾的公眾數據庫系統中查到。


      · 自然資源保護服務部(Natural Resources Conservation Service)下屬的“有機農業環境激勵項目”(EQIPOrganic Initiative),為有機農民與向有機轉型的農民提供財務與技術支持,幫助農民設計有機保護性農業與牧業、恢復土壤、減少水土流失、提高灌溉效率、提升作物輪作與營養吸收、恢復授粉昆蟲棲息地等等。


      有機農業環境激勵項目對申請者的財務支持為每年最高為兩萬美金、以及六年總共不超過八萬美金,以幫助農民向有機生產轉型。


      自然資源保護服務部還開設了免費網絡培訓講座,如有機農業轉型的指導講座。


      · 經濟研究服務部(Economic Research Service),負責收集有機農業生產與有機市場的數據,并進行有機生產、加工、區域分布、零售、消費者購買行為等方面的調研,擁有開放數據平臺。


      · 風險管理局(Risk Management Agency),為有機與向有機轉型的農民提供作物保險以彌補自然災害(氣候變化和病蟲害)的損失,供農民購買,保險規則與化學農業類似,但補償定價為更高的有機產品的價格。


      · 農業推廣服務(Extension Services)與覆蓋全美的贈地大學(Land-grant University)合作,教育和傳播農業知識與實際的農業實踐操作。下設的農業推廣網站與eOrganic網站,與全美70多個大學合作,提供有機農業知識的視頻、講座與文章,有機生產者以及大眾還可以在網上向有機專家提問。


      · 國家農業圖書館(National Agricultural Library)下的另類農業體系信息中心(Alternative Farming Systems Information Center)提供大量有機農業與可持續農業的相關新聞與信息。


      · 可持續農業研究與教育(Sustainable Agriculture Research & Education)、國家農林中心(National Agroforestry Center)、國家食物與農業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 Food and Agriculture)下的有機農業研究與推廣項目、有機轉型項目等為有機農業和其他形式的生態有機農業(如農林體系、森林農業體系等)提供科研,以及科研與教育推廣的經費。


      以上的部門與項目設置,顯示了美國農業部對有機農業的扶植主要體現在幾個方面:

 

      1)確保有機認證體系的嚴格執行,2)以財政補助(如有機認證成本分攤項目和有機農業環境激勵項目)與技術支持來幫助農民與牧民向有機生產轉型,3)有機數據收集與經濟市場研究,4)有機與可持續農業體系的研究,5)教育與傳播有機農業信息與知識。


5.jpg
      ▲有機誠信數據庫(Organic Integrity Database)2016年4月4日向公眾推出,所有經美國農業部有機認證的全球三萬多家有機農場與加工商以及其認證的有機產品都可以在這個面向大眾的公眾數據庫系統中查到。


      美國農業部對有機農業的扶植主要在以下方面:


      • 確保有機認證與監管體系的嚴格執行
      • 財政補助與技術支持幫助農民與牧民向有機生產轉型
      • 有機數據收集與經濟市場研究
      • 有機與可持續農業體系的研究
      • 教育與傳播有機農業信息與知識


      ▲美國農業部對美國有機農業的扶植


      美國有機認證體系的框架與流程


      在商業化的市場模式下,唯有嚴格的認證體系才能保證消費者對有機食物的信任。美國在80年代有多家機構提供認證并采取不同有機標準,同時存在欺詐作假現象,導致消費者失去信任,因此1990年聯邦政府頒布了《有機食物生產法案》,建立國家有機標準,設立了國家有機項目來確保有機認證體系的執行[6]。


      現在,美國國家有機項目授權全球80多家第三方有機認證機構,其中在美國國內有50多家認證機構。這些第三方認證機構包括州政府的農業部門、非營利組織或教育機構、私營單位與外國政府部門。


6.jpg
美國農業部有機產品認證標志


      美國有機認證產品分為四類:


      1)農作物,包括糧食、蔬菜、水果、動物飼料(如干草)、加工原料(如棉花)等各種農作物;
      2)牲畜,包括用來食用與作為加工原料的各種動物;
      3)加工食物,包括處理、加工和包裝的食物,如切碎包裝的食物、罐頭包裝的湯等;
      4)野生作物,無需人種植的植物。


7.jpg
      ▲美國有機認證框架


      農民與加工商可以從農業部授權的認證機構中任選一家來申請美國農業部有機產品認證標簽,交納申請費(申請費的75%可由國家有機項目的有機認證分攤項目報銷)。提交的申請報告中包括有機生產系統方案(Organic System Plan),需要詳細撰寫在何處種植何種作物、利用哪些農產品投入品、投入品的來源(如種子的來源)、保持土壤肥力的管理計劃等等。然后,認證機構會派出檢察員前來檢察場地運營以及農場的所有投入與支出記錄等信息,撰寫檢察報告,認證機構審核報告與申請材料后,決定是否頒發有機認證標識。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有機認證申請程序,每一年都要重復一次。也就是說每一年,有機生產者都需要再次遞交更新的有機生產系統方案,由認證機構所派的檢察員檢察,最后由認證機構來決定是否延續有機認證標識。


8.jpg
      ▲美國有機認證流程


      若獲得有機認證的有機生產者出現違規情況,則視違規嚴重程度,每次違規最高罰款11000美金,并可能吊銷有機認證。


      從常規農業(化學耕作方式)轉型到認證的有機農業需要經過三年的轉換期。即自申請起必須嚴格按照國家有機標準進行生產,到第三年可獲得有機認證。


9.jpg


      國家有機標準董事會(National Organic Standards Board)屬于聯邦咨詢委員會,它為國家有機項目提供咨詢。董事會委員由有機食物行業不同領域的15位委員組成,目前包括四位有機生產者、兩位環保人士、三位消費者/大眾利益代表、兩位有機加工者、一位有機銷售者、一位科學家與一位有機認證機構人員。這樣的設置讓國家有機項目可以了解有機食物產業鏈上各結點所存在的問題,得到反饋從而完善現有的認證體系。


      如何從化學農業向有機農業轉型?


      2014年,美國國家有機項目提供經費給全美14個組織和項目,來研究如何讓美國有機農業認證體系更易理解、如何降低獲得有機認證的花費和難度,并同時保證有機生產的高標準與有機食物的誠信度。


      2015年,農業部旗下的可持續農業研究與教育項目出版了《有機農業轉型:一份給農民、牧民與食物企業家的商業計劃》報告,這份報告為農民、牧民與食物企業家提供了向有機轉型的詳盡策略。


10.jpg
      ▲美國國家有機項目在2014年提供資金給全美14個組織和項目來研究如何讓美國有機農業認證體系更易理解、更容易和更便宜地獲得有機認證,并同時保證有機高標準與有機食物的誠信度。


      美國農業部與明尼蘇達大學等合作的有機農業轉型項目通過四年時間對向有機農業轉型的農民與牧民進行調研,研究他們向有機農業轉型的動機、策略、遇到的困難與建議,收集轉型期的數據,出版了《向有機農業轉型》報告,并提供了向有機轉型的實用工具,包括轉型計劃方案工具、轉型過程的農場收益預測工具等等[7]。


      報告顯示,美國食物生產者向有機農業轉型的動機主要有:1)恢復環境;2)價格與盈利目的(有機食物價格更高,可獲得更大的盈利空間,提供更多機遇);3)健康與食物安全(如因播撒農藥對自己身體健康擔憂的農民,幸免于癌癥而意識到食物是最好的藥的食物加工商);4)個人追求與成就感;5)道德倫理原因[8]。


      美國農民在向有機轉型的過程中,也遇到不少挑戰與障礙。包括轉型所遇到的風險、改變對農業體系的認識、控制雜草、文化障礙等。比如,當周邊的農民都主要用化學耕作,有機農民會收到不少另類目光。


      報告總結了美國農民向有機轉型的策略主要分四種:


      1) 立即轉型,一般為直接購買長期未耕作的國家保護性耕地,因此可以立即得到有機認證。
      2) 全部轉型,表現為將所有牲畜養殖與農作物種植一次性的轉為有機生產方式。
      3) 逐步轉型,表現為一塊田一塊田的向有機轉型,直到最后所有的田地都轉為有機,全部獲得有機認證。
      4) 分開轉型,表現為在部分轉型有機的同時保有一些土地以常規生產模式來生產,通常與逐步轉型策略合用,但目的略有不同。同時進行有機與非有機生產確保了在轉型期間可同時有常規生產所帶來的收入。這種轉型策略需要注意的是在轉換有機與非有機的田地時必須每次都得清洗生產器械,避免農用化工品污染有機田地。


11.jpg


      明尼蘇達州生產有機牛奶的奶戶Dan的轉型策略非常有意思,值得一提。他采取了逐步轉型策略,獨特之處在于他與幾個鄰居奶戶們通過非正式合作的方式共同認證了280英畝的牧地。通過這樣的合作,他的鄰居也得以嘗試有機生產與認證過程。


12.jpg
      ▲有機奶牛養殖


13.jpg
      ▲非有機的工廠化奶牛養殖


      對我國有機農業與食物體系發展的啟示


      2016年國際有機農業運動聯盟與有機農業研究所報告,我國目前有機農業土地面積為192.5萬公頃,占所有農業土地面積的0.4%,是世界有機耕作面積排名第四的國家,僅次于美國(美國為217.8公頃,占所有美國農業土地面積的0.6%)。世界有機耕作面積排名第一與第二的國家是澳大利亞與阿根廷[9]。


      過去多年來,因工業污染以及農業種植中化肥、農藥等的不當使用,已使得中國大片土壤被污染,我們應意識到化學農業對土壤的污染以及其不可持續性,意識到有機農業對生態環境與自然資源的恢復作用,在現有的有機農業的發展基礎上,以財政與技術支持來扶植我國有機農業,加強生態有機農業生產模式的科技研究與經濟研究,以強有力的認證體系來保障有機食物的誠信,幫助更多農民向可持續的生態有機農業轉型。在滿足糧食安全的同時,為更多消費者提供富含營養價值與無毒的高質量有機食物;在國內頻頻發生食品安全丑聞的背景下,以嚴格的有機認證與監管體系與蓬勃發展的有機農業來滿足消費者對誠信有機食物不斷上升的需求;恢復我們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與自然資源(例如土壤與水源)。


      1、完善有機認證與監管體系以保證有機產品的誠信


      在我國,參與保障體系(Participatory Guarantee System)作為一種局域性的質量保證體系,以國際有機農業運動聯盟IFOAM的基本標準為基礎,基于當地利益相關者的主動參與,對農戶生產模式進行評估。它可以作為第三方認證的輔助手段,適用于本地化的小農戶。參與保障體系結合本地化的社區支持農業(Community-Supported Agriculture),將食物的生產者與消費者相連,對推動可持續農業、本地經濟與食物體系的安全與健康有著重要意義。


      然而,商業化、大規模的有機農業與有機農業產業鏈(如超市中所售的有機食物),尤其需要有機認證與監管體系來保障有機食物的誠信。因為食物生產者與消費者并不相識,唯有依靠認證標志來了解食物。


      2012 年我國修改了有機農業生產標準,許多國家和組織認為中國的有機農業生產標準是世界上最嚴格的標準之一[10]。盡管有嚴格的認證體系,但在實施上,存在一些漏洞,有作假造假的現象,導致消費者對市場上的有機食物信任度不高。我們應加強監管體系,用法律來處罰違規行為。同時每年再次檢察已認證有機產品的農場與加工商,對已經取得認證的產品再次認證來延續其有機產品認證標志。同時可借鑒美國,建立有機誠信數據庫,使供銷商和消費者可以查詢并核實有機產品標志的真實性。


      我國現有三種標志區分食品等級:有機產品標志、綠色食品標志、無公害食物標志。無公害農產品生產過程中允許使用農藥和化肥,但不能使用國家禁止使用的高毒、高殘留農藥。綠色食品在生產過程中允許使用農藥和化肥,但對用量和殘留量的規定通常比無公害標準要嚴格。有機產品標準無疑是三種中最高的。

 

14.jpg
▲有機產品標志、綠色食品標志、無公害農產品標志


      2、實施政策來激勵生產者向有機農業轉型


      由于我國有機農業生產的高標準,有機生產者的生產成本和交易成本也隨認證標準和認證費用的提高而增加。我們應考慮借鑒美國的做法,國家出臺對有機農業生產、加工、認證等環節的補貼政策,對有機從業者尤其是處在向有機轉型的生產者給予適當的直接補貼和認證費用補貼,降低進入者和生產者的交易成本。其次,考慮到有機農業對環境恢復的作用,可從改善環境質量的角度提供補助以激勵農民向有機農業轉型。對有機農業的財政補貼一般會歸納為“農業環境保護補貼”,屬于 WTO 規則中“綠箱”政策的范疇,不易引起進口國的反補貼調查和關稅壁壘[11]。


      3、加大可持續生態有機農業的科研投入、實踐推廣與數據收集


      我國還應加大在有機農業、可持續農業(如農林體系Agroforestry等)的研究與推廣方面的投入,可以與大學合作,因地制宜地與有機生產者合作推廣有機農業,并收集研究數據。對有機農業的研究與實踐,才能保證有機農業生產體系的發展。


      我國還應收集有機生產與市場數據(如有機食物價格),追蹤并為生產者與消費者提供長期數據信息,建立公共信息平臺,從而可對有機生產和貿易進行長期評估,對有機市場發展的戰略規劃做鋪墊。


      結語:


      放眼世界,在轉基因道路上行走了二十多年的美國正在大力扶植有機農業,幫助農民從化學農業向有機農業轉型;西方發達國家比如法國正開展著全國生態農業項目,幫助農民從化學農業向生態農業轉型,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到,可持續的生態有機農業是未來農業走向——為了人類與萬物的健康,為了恢復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


      參考資料


      [1] USDA 2014. Genetically Engineered Crops in the United States. 10億畝即1.69億英畝(169 million acres)。  http://www.ers.usda.gov/media/1282246/err162.pdf
      [2] USDA Economic Research Service.
      [3] USDA Economic Research Service. http://www.ers.usda.gov/topics/natural-resources-environment/organic-agriculture/organic-provisions-in-the-2014-farm-act.aspx
      [4] 2015 Organic Industry Survey. https://www.ota.com/resources/organic-industry-survey
      [5] https://www.ams.usda.gov/press-release/usda-reports-record-growth-us-organic-producers-1-billion-usda-investments-boost
      [6] USDA. Guide to Organic Certification. 2012.https://www.ams.usda.gov/publications/content/guide-organic-certification
      [7] Tools for Transition http://eorganic.info/toolsfortransition/reports
      [8] Making the Transition to Organic: Ten Farm Profiles. 2016.
      [9] Research Institute of Organic Agriculture (FiBL) and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Organic Agriculture Movements( IFOAM) . The World of Organic Agriculture: Statistics & Emerging Trends 2016. https://shop.fibl.org/fileadmin/documents/shop/1698-organic-world-2016.pdf
      [10] Research Institute of Organic Agriculture (FiBL) and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Organic Agriculture Movements( IFOAM) . The World of Organic Agriculture: Statistics & Emerging Trends 2014. Frick and Bonn, 2014: 241-246
      [11] 錢靜斐,李寧輝. 美國有機農業補貼政策:發展、影響及啟示. 農業經濟問題, 2014(7):103-109
      Clive James, Global Status of Commercialized Biotech/GM Crops: 2014, ISAAA Brief 49 (Ithaca, NY: International Service for the Acquisition of Agri-biotech Applications, 2014
Organic Trade Association Organic Industry Survey
      美國國家有機項目(National Organic Program)https://www.ams.usda.gov/about-ams/programs-offices/national-organic-program
      美國有機誠信數據庫(Organic Integrity Database)https://apps.ams.usda.gov/integrity/)
      美國有機農業環境激勵項目”(EQIPOrganic Initiative)http://www.nrcs.usda.gov/wps/portal/nrcs/detail/national/programs/?cid=nrcs143_008224
      美國自然資源保護服務部網絡培訓講座http://conservationwebinars.net/
      美國經濟研究服務部(Economic Research Service)http://www.ers.usda.gov/topics/natural-resources-environment/organic-agriculture.aspx)
      美國風險管理局(Risk Management Agency)http://www.rma.usda.gov/news/currentissues/organics/
      美國農業推廣網站http://articles.extension.org/organic_production
eOrganic網站http://eorganic.info/
      美國國家農業圖書館(National Agricultural Library)另類農業體系信息中心(Alternative Farming Systems Information Center)https://afsic.nal.usda.gov/
      美國可持續農業研究與教育(Sustainable Agriculture Research & Education)http://www.sare.org/
      美國國家農林中心(National Agroforestry Center)http://nac.unl.edu/
      美國國家食物與農業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 Food and Agriculture)https://nifa.usda.gov/

責任編輯:紅星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北京市趙曉魯律師事務所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濟論壇
  • 光明網
  • 宣講家網
  • 三沙新聞網
  • 西征網
  • 四月網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察部
  • 共產黨新聞網
  • 新華網
  • 央視網
  • 中國政府網
  • 中國新聞網
  • 全國政協網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軍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
  • 人民網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咨詢服務(北京)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