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安全是一個全新的概念。
政治安全大致是指一個國家憲法規定下的政治制度的穩定性,以防來自外部或內部的各種反對勢力的破壞和顛覆。這一點其實在任何國家都是類似的。比如在法國,你可以反對政府、可以反對政府的某項政策,但你不能反對憲法,以及憲法規定的共和國基本原則,當然也包括共和國所通過的所有法律。與此同時,你也不能運用憲法所禁止的行動來反對政府,比如通過暴力革命來推翻政府。在西方,凡通過暴力反對政府、或直接反對國家體制本身的真正意義上的反對派,無一不被嚴厲鎮壓……事實上,政治安全在任何國家都是一個極其重要的問題。
但有一個現象是必須解釋、澄清的,即在西方民主選舉體制的國家,似乎目前尚沒有這一政治名詞和概念,似乎很少擔心國家政治安全問題。似乎只要有了選舉,就不再存在政治安全問題。事實并非如此。政治安全的主要癥結在于兩點:一是來自外部的直接或間接支持和干預(包括人員、行動綱領、組織和資金等各種形式的支持);二是精神領域的征服。西方民主選舉體制國家國內都存在著形形式式的反體制政治勢力。如在美國曾爆發“占領華爾街”運動、西班牙曾爆發“憤怒者”運動、希臘曾爆發“700歐元一代”運動、以及這幾天正在法國興起的“黑夜站立”抗議運動等。這些運動都具有鮮明的反體制色彩。但這些運動都沒有獲得來自外部的任何直接或間接支持。與此同時,這些運動在西方國家內部主流媒體一致、積極的詆毀下,也得不到更多民眾精神上的了解、理解和支持。因此,“占領華爾街”和“憤怒者”等運動都很快就銷聲匿跡。這次法國的“黑夜站立”運動恐怕也難逃此厄運。
之所以這些運動得不到外部的支持,主要是西方國家目前在世界上鮮有明確、且實力強大的敵對陣營。惟一有意愿、有能力對這些運動進行支持的,是俄羅斯。事實上俄羅斯明中暗中一直在支持西方國家內部的“反體制政治力量”。如俄羅斯對法國極右翼政黨、具有一定反體制色彩的“國民陣線”的支持(為其進行融資、貸款、邀請其領袖訪俄等)就是一個例子。但俄羅斯的支持是有限的,因為俄羅斯并不想真正與西方陷入一場新的冷戰之中。俄羅斯的做法更多的是一種對西方攻擊俄羅斯時的某種反擊。事實上美國等西方國家對此也心中有數。這就解釋了為什么西方與俄羅斯始終“斗而不破”的原因。
而從另一個角度而言,西方內部的這些反體制運動的另一個短板,則是找不到一個替代模式。西方打贏冷戰靠的是一種精神征服。社會主義陣營的崩潰和西方自由市場經濟加選舉民主被認為是“歷史的終結”。因此盡管西方的反體制運動近年來隨著西方社會日益嚴重的經濟與政治危機而空前高漲,卻始終沒有找到一個可以替代西方現行模式的“第三種道路”。不過需要指出的是,近年來“中國模式”的雛形,正在對西方現行體制形成一個明確的挑戰。“北京共識”正在動搖“華盛頓共識”的根基,正對其形成某種重大威脅。這正是西方竭力否認“中國模式”存在的主要原因。
對于中國而言,政治安全始終是國家政權的一個重要課題。其原因非常簡單:與西方外部不存在明確的敵對勢力相反,中國在崛起過程中,始終要面對來自世界惟一的霸權大國美國的防范、平衡、牽制和遏制。美國始終存在著一股強大的反華政治力量,它們從來都是明確宣示,中國不是美國的盟友和伙伴,而是要防范和遏制的對手。而介入中國國內事務,以動搖中國政權基礎,則是美國始終不渝的長期政治戰略。因此美國始終是我政治安全的最主要的外部因素。
早在埃及發生“阿拉伯之春”運動時,當時身在法國的我就曾讀到過一本小冊子“埃及革命行動手冊”,其幕后編撰者就是美國“非暴力公民抗爭運動”理念的創始人杰尼•夏爾普(Gene Sharp)領導的“愛因斯坦研究所”。這本廣泛散發的小冊子非常詳盡地指示民眾如何進行“和平”抗爭、如何選擇抗爭口號、如何選擇具有象征意義的地點、如何選擇鮮明、醒目的抗爭標記、如何與警察對抗、如何組織街頭行動、如何爭取官方內部的支持……席卷阿拉伯及前東歐國家的“顏色革命”浪潮就是在夏爾普的“非暴力抗爭運動”理論的指導下進行的。而這一理論主要針對的就是美國需要防范和遏制的國家。中國(包括香港在內)當然在其瞄準鏡內。
美國前駐華大使洪博培所謂要利用中國親美的“互聯網一代”來“扳倒中國”的說法,非常形象地將美國某些反華勢力對華政治戰略的目標和方式方法都概括性地表述出來了。應該看到,在中國散發類似“埃及革命行動手冊”之類的行動太過明顯,會引起中國政府和民眾的強烈反彈,是不可取的。顛覆一個政權最有效的方式,就是通過長期潛移默化的對該國民眾、特別是年輕的所謂“互聯網一代”進行最為廣泛、深入的精神殖民,使之自覺改變自己的政體,將本國利益納入美國和西方的軌道,從而成為美國和西方的附庸……從精神上征服中國、殖民中國,達到顛覆中國政權的最終目標,是最為便捷、代價最小且最可能奏效的手段。
西方國家的思維方式具有某種征服性特征。這是資本的擴張本質所在。合作共贏是一種典型的東方邏輯。西方則更多的則是“不是東風壓倒西風、就是西風壓倒東風”的思維慣性。這種思維慣性在大國關系方面尤為突出。因為在西方學者看來,大國之間,惟一永恒的關系就是爭霸。即使中國毫無爭霸的意愿,但中國具有爭霸的潛在資質,就是一種“罪過”。所以,無論中國如何辯白,美國和西方是不會認為中國真的是主張和平崛起的,更不會認為中國的和平崛起不會損害他們的利益。從這一點出發,就可以清晰地觀察到,境外確實存在著一股試圖顛覆中國的力量。
這就是必須強調維護中國政治安全的原因。
精神殖民中國的要害,在于突出強調“普選”:將“中國沒有直接選舉國家領導人、因而中國的一切問題都源于中國政治體制”這一蓄意制造出來的“民主原罪”概念,灌輸到中國民眾的頭腦之中,使之不自覺地否定中國的一切,進而盲目地崇拜美國、崇拜西方。當這種“民主原罪”概念廣泛傳播到一定程度時,一個突發性事件就很有可能會引起一場真正意義上的、旨在顛覆中國的“顏色革命”。因此,在思想上筑起我們反殖民的精神長城,是保障國家政治安全的第一道重要防線。如何堅守這道防線,才是我們首先應該深入研究的重大課題。問題是,我們顯然對此不夠重視……政治安全是一個全新的概念。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