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18日-星期五
這個周末,普京在“圣彼得堡國際經濟論壇”上發表講話,呼吁建立一個有歐亞經濟聯盟、印度、中國、獨聯體各國和其他國家參加的大歐亞伙伴關系。
他還說,計劃在6月與中方的同仁一道正式啟動在亞歐建立全面經貿合作伙伴關系的談判。
這意味著,在經歷了2年多的被西方國家經濟制裁出后,普京出手了。這次,他抓住了兩個重要時機:第一,歐盟面臨著自成立以來最大的危機,如果6月23日英國在公投中通過退出歐盟的動議,歐盟可能面臨解體,而瑞士剛剛撤回了加入歐盟的申請;第二,隨著美國大選臨近,美國共和、民主兩黨的參選人競相挑釁中國,從南海問題到經貿議題,中美關系都出現了新情況。
要搞清楚普京的意圖,我們還要搞清楚“歐亞經濟聯盟”是個什么組織。
蘇聯解體之后,西方國家抓住機會實施了歐盟東擴和北約東擴,將經濟和戰略的防線推進到了距離莫斯科數百公里的地方。而部分從蘇聯獨立出來的小國,紛紛投入了歐盟或者北約懷抱。
面對西方日益收緊的繩索,俄羅斯當然需要在戰略上反擊。經過長時間醞釀, 2014年5月29日,俄羅斯、白俄羅斯和哈薩克斯坦三國簽署《歐亞經濟聯盟條約》,宣布歐亞經濟聯盟于2015年1月1日正式啟動。隨后,亞美尼亞、吉爾吉斯斯坦先后加入歐亞經濟聯盟。
在這場選邊站的過程中,烏克蘭出現了內部爭斗和反復。最初的執政當局是親俄的,希望加入俄羅斯的朋友圈;后來,反對黨崛起,又開始倒向西方陣營。于是在2014年3月爆發了克里米亞事件。烏克蘭旗下的這個地區宣布獨立,隨后通過公投加入了俄羅斯聯邦。
于是,西方跟俄羅斯鬧翻,開始了一輪又一輪的經濟制裁。
恰恰在這個時候,俄羅斯賴以生存的石油、天然氣發生了巨變:1,美元結束QE,開始加息周期;2,美國的頁巖油、頁巖氣革命,將石油、天然氣的稀缺性大大降低;3,新能源汽車技術日漸成熟;4,中國經濟進入轉型期。
這四大因素綜合作用,從短期(上面的1和4點)和長期(上面的2和3點)改變了石油、天然氣在人類社會中的地位。種種跡象顯示,未來石油和天然氣會像煤炭一樣,變得越來越可有可無。
這種背景下,過去50年里形成的地緣政治格局將發生巨大變化。石油生產國的尊貴地位開始終結,等待他們的只有兩種選擇:要么轉型,要么逐步陷入貧困、分裂、衰亡。
形勢變化之快令人瞠目:僅僅兩年多的時間,尼日利亞已經陷入困境,委內瑞拉正行走在饑餓、崩潰的邊緣。
至于俄羅斯,由于經濟下滑和盧布貶值,2013年的時候經濟總量還相當于“廣東+江蘇”,到了2015年末,美元計價的GDP已經縮水到跟廣東差不多了!很顯然,如果不能在戰略上突圍,俄羅斯將徹底淪為一個二流靠后的國家。
怎樣才能實現戰略突圍?中國的一帶一路就是最好的機遇。但俄羅斯顯然不準備被動搭車,而是希望以自己為主,搞一個新的朋友圈,類似美國的TPP(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和TTIP(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伙伴協議)。
其實早在2010年,普京就曾提出建設“歐洲經濟新體系”的構想,倡議建立一個從里斯本到符拉迪沃斯托克的經濟共同體。只不過由于后來跟西方鬧別扭,計劃一直沒有進展。現在的“大歐亞伙伴關系”其實就是“歐洲經濟新體系”的延續。
對于中國來說,“大歐亞伙伴關系”可以看做是“一帶一路”的俄羅斯式表達。如果是這樣,中國跟以俄羅斯為首的“歐亞經濟聯盟”就可以成為“大歐亞伙伴關系”的核心成員,然后拉上印度,再加上其他獨聯體國家,一個新的朋友圈就可以構建完成。
而美日近來對中國的步步緊逼,正為不斷這個新朋友圈催生。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