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5月4日-星期日
約瑟夫·E.斯蒂格利茨。
1月3日,200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約瑟夫·E.斯蒂格利茨(JOSEPH E. STIGLITZ)在報業辛迪加官網(Project Syndicate)發表《經濟大萎靡仍在繼續》(The Great Malaise Continues)一文,對2015年全球經濟形勢進行回顧,并提出除非我們解決全球總需求不足這一大問題,否則經濟大萎靡還將繼續。
一名洗車工高舉水管正在工作,遠處一片高檔樓宇隱在泡沫水霧中。
2015年可謂困難四起的一年:巴西陷入經濟衰退;中國經濟在四十年極速增長后首次遭遇嚴重顛簸;歐元區國家極力躲避希臘經濟危機的影響卻也無法改變經濟發展近乎停滯的狀態,這也讓歐洲在外界看來走向一個失敗的十年;至于美國,2015年或許成為它為在2008年卷土重來的經濟大衰退“翻篇”的一年。
事實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克里斯蒂娜•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已宣布世界經濟進入“新平庸”時代。許多國家又回到二戰結束后的悲觀狀態,擔心全球經濟可能陷入低迷,或者說至少在相當長的時間里停滯不前。
2010年初我曾在我的書《自由市場的墜落》(英名Freefall)中警告,如果沒有適當的反應,世界經濟可能會陷入我所說的“大萎靡”(a Great Malaise)。不幸的是,事實證明我是對的:我們沒有做我們需要做的事情,我們最終身處我擔心的境地。
這種萎靡經濟很容易被理解,并且有現成的補救措施。伴隨著日益嚴重的不平等和盲目的財政緊縮政策,世界總體需求不足。經濟發達地區的消費要遠遠低于那些并不發達的地區,所以隨著財富的提升,需求下降。而像德國這樣的國家始終保持對外順差,更對全球需求不足這一關鍵問題威脅至深。
與此同時,在歐洲盛行的財政緊縮政策也在美國有所呈現。事實上,相比金融危機前,美國公共部門的雇傭人數已經減少了約50萬人。如果按照政府雇傭正常擴張的速度,從2008年算起,現在應該比當時多雇傭200萬員工。
此外,世界上大部分國家和地區正面臨經濟結構轉型的必要性,而且困難重重:歐美要從制造業轉型服務業,中國要從出口導向型經濟轉向內需主導型經濟。同樣地,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大多數有賴于自然資源的經濟體未能利用中國崛起影響下的商品價格提升來創造一個多元經濟體,現在他們面臨的問題是,主要出口商品的價格低迷。市場本身從來不能靠自己就輕松完成結構性轉換。
基礎設施就可以吸引數萬億美元的投資。
未能被滿足的巨大需求可以刺激全球經濟增長。單是基礎設施就可以吸引數萬億美元的投資,不僅適用于發展中國家,也適用于美國。其實美國幾十年來對核心基礎設施的投資一直是不足的。此外,全球也需要改造自身以應對全球變暖的現實。
如今我們的銀行已回歸正常的狀態,它們已經證明它們不適合實現這樣目標:它們擅長開發和市場操縱;但他們沒有中介調停的基本功能。站在長期儲蓄(如主權財富基金和退休儲蓄)和長期基礎設施投資中間的,是我們目光短淺且機能失調的金融部門。
美聯儲前主席貝南克曾說過,世界正遭受“儲蓄過剩”之苦(savings glut)。可能存在這樣的案例:充分利用全球儲蓄以投資內華達沙漠的劣質房。但在現實世界中,資金短缺——甚至于那些高社會效益的項目也不能得到融資。
唯一能治愈全球經濟“大萎靡”的是增加總需求。深刻的收入再分配變革會有所幫助,就像我們的金融體制改革也有所助益——不僅要防止它威脅我們,也要讓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做他們應該做的事:讓長期儲蓄與長期投資相匹配。
但在這世界上,還有一些最重要的解決方案亟需政府投資:基礎設施、教育、技術、環境問題需要政府支出;且全球各地也都需要促進經濟結構轉換。
全球經濟發展面臨的障礙不根植于經濟,而在于政治和意識形態。私營經濟致使我們必須認真面對不平等和環境惡化,市場無法解決這些及其本身創造出來的重要問題。換言之,靈活的政府政策是必要的。
這意味著我們要克服赤字崇拜。赤字崇拜對美國和德國這樣的國家來說是有意義的,因為他們可以以負的長期實際利率借到錢,去完成他們需要的投資。在大多數其他國家,公共投資的回報率遠遠超過資金成本。對那些限制借貸的國家,有一項歷史悠久的原則:增加政府開支、增加稅收以刺激經濟。但不幸的是,許多國家,包括法國都熱衷于收縮平衡預算。
樂觀主義者表示,2016年(的世界經濟形勢)會比2015年好。或許如此,但這變化會非常細微。除非我們解決了全球總需求不足這一大問題,否則我還是認為,經濟“大萎靡”將繼續。(羅昕 編譯)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