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時事聚焦 > 深度評析 > 閱讀信息
王東京:共享發展與公平分配
點擊:  作者:王東京    來源:新浪博客  發布時間:2016-01-19 18:52:38

 

1.jpg

 

近段時間不斷有報刊編輯約稿,希望我就“共享發展”寫文章,共享發展是中央提出的新理念,我衷心擁護。不過擁護歸擁護,但要寫出讓人有啟發的文章卻不易。這些天我也拜讀了不少學者公開發表的大作,觀點我都贊成。為避免重復,本文將從經濟學角度寫,重點探討公平分配問題。

 

        今天的經濟學教科書,對公平分配有介紹,而我用這個題目寫文章,主要是因為公平分配與“共享發展”息息相關,同時也想對這方面的理論作梳理,這樣一方面為讀者思考共享發展提供理論坐標;另一方面也可為政府制定政策提供參考。至于是否能達預期目的,我自己不好說,交由讀者評判吧。

 

        顧名思義,共享發展是指人們共同分享發展成果,避免兩極分化。用一句話說,就是要注重分配公平。據我所知,最早重視分配公平的思想家是馬克思。當年馬克思在《資本論》中預言資本主義制度將被新制度替代,依據就是資本主義分配制度不公平,導致了財富積累與貧困積累兩極分化。而一個不公平的制度,必被歷史淘汰。

 

        公平至關重要,也是人心所向。美國著名學者羅爾斯在《正義論》中曾舉過一個例子,把一群人送到一個遠離現代文明的孤島,讓他們一切從零開始,誰也沒有財產,也不知自己的未來,這樣由他們就分配制度設計——均等分配還是差別分配作協商,結果怎樣?羅爾斯斷定,多數人會選擇均等分配。這雖是個假設的例子,但羅爾斯的推定不無道理,人類社會早期其實就是均等分配。

 

    英國經濟學家庇古1920年出版《福利經濟學》,他也主張均等分配。庇古說,即便社會財富不增加,只要實行收入均等化也能增進社會福利。何以如此?他給出的論證是:窮人一塊錢要比富人一塊錢的效用大。對富人來說,多一塊錢不過是錦上添花,少一元錢也無傷大雅;可對窮人來說,多一塊錢是雪中送炭,少一塊錢則可能影響生存。這樣將富人收入轉移一部分給窮人,社會福利會增大。

 

        上世紀前半期,庇古的這一觀點廣受關注,并曾影響過西方國家的政策。當然,其間也有不少人批評,批評的理由有兩點:一認為是效用屬主觀感受,無法橫向比較。窮人缺錢可能買不了自行車;富人缺錢可能買不起汽車,從這個角度看不能說一塊錢的效用窮人就比富人大;二是認為公平與效率同等重要,不能顧此失彼。若只強調公平不重視效率,長此經濟發展會停滯,最后富人也會變成窮人。

 

        其實在庇古之前,意大利經濟學家帕雷托就提出過關于福利優化分配的標準。在帕雷托看來,福利分配的最優狀態,是指在既定分配狀態下,任何改變都不可能使至少一個人狀況變好,而不使任何人狀況變壞。通俗地講,若不減少一個人的福利就無以增加另一個人的福利,分配如果達到這樣一個狀態,便是最優的分配。

 

        帕雷托還指出,福利分配除了最優狀態,同時也存在次優狀態,即不減少任何人福利仍可增加某人的福利。學界稱此情形為“帕雷托改進”。有這種情況么?我想到的例子是當年中國農村家庭聯產承包制改革,農民收入增加,城市居民并未因此受損。帕雷托強調,只有“改進狀態”的收入調整,才可照顧公平,也兼顧效率。

 

然而困難在于,收入調整并不能僅局限于“帕雷托改進”,為了照顧公平,政府有時不得不動富人的奶酪。那么富人的奶酪在何條件下才可以動呢?對此美國學者卡爾多提出了“假想補償原則”。“假想補償”當然不是真的補償,卡氏的意思,政府調節收入可以抽肥補瘦,但要有前提,即窮人得到的收入能足以彌補富人的損失,否則動富人奶酪就不合算。

 

        舉例說,用富人的100元收入補貼窮人,若窮人收入因此增加了110元,這樣補償富人100元損失后還多出(社會總收入)10元,倘如此,卡爾多認為這種收入調整可取;反之若用富人100元收入補貼窮人,結果窮人收入只增加80元,窮人增加的收入不僅不能補償富人的損失,社會總收入還減少了20元。這種收入調整顯然得不償失,也不足取。

 

        問題是怎樣才能讓補貼有效率?著名經濟學家弗里德曼有一個設想,即采用負所得稅方案予以補貼。負所得稅的計算公式是:負所得稅(補貼)=社會貧困保障線一 (個人實際收入乘負所得稅稅率);而個人實際可支配收入=個人實際收入+負所得稅(補貼)。弗里德曼說,用這種辦法補貼窮人的最大好處,是補貼兼顧效率,可鼓勵貧困者通過勤奮勞動脫貧。

 

        請看下面的例子。假定政府規定的貧困保障線為1000元,負所得稅稅率為50%,若某窮人的實際收入為1000元,按上面的公式算可得補貼500元,最后個人可支配收入(實際收入加補貼)為1500元;若實際收入500元,可得補貼750元,個人可支配收入為1250元;若實際收入為零,則可得補貼1000元,個人可支配收入也只1000元。可見,實際收入越高,最終個人可支配收入也越高。

 

 以上是經濟學關于分配的相關理論,轉向政策層面,我認為有三點啟示:

 

        第一,共享發展體現社會公平,事關人心向背,故防止兩極分化是政府義不容辭的職責;

      第二,調節收入分配應優先“帕雷托改進”,凡是不存在外部負效應的分配改革,皆應盡快推進;

      第三,調節貧富差距要兼顧效率,上策是社會總收入不減少。為此,補貼窮人要立足“造血”,扶持他們將蛋糕做大。

責任編輯:昆侖俠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北京市趙曉魯律師事務所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濟論壇
  • 光明網
  • 宣講家網
  • 三沙新聞網
  • 西征網
  • 四月網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察部
  • 共產黨新聞網
  • 新華網
  • 央視網
  • 中國政府網
  • 中國新聞網
  • 全國政協網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軍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
  • 人民網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咨詢服務(北京)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