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13日-星期日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時事聚焦 > 深度評析 > 閱讀信息
林梓:達則自由貿易,窮則貿易保護
點擊:3963  作者:林梓    來源:jingluewangkan微信公眾號  發布時間:2016-05-19 10:18:21

        

      西方國家究竟希望中國人如何生活?他們總是大講“普世價值”,但奇怪的是“普世價值”老是在變,當我們接受了他們昨天講的“普世價值”時,他們卻宣布,昨天的不算數了,新的精神來了,你們要加強學習。至于這會不會給人一種欽定的感覺,他們是從不反思的。

510日,歐洲議會(European Parliament)通過決議,不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并且在將來“強化反傾銷措施的有效性”。消息一出,國人驚詫。《中國加入世貿組織議定書》中規定的15年大限將至,歐盟作出如此武斷決定,究竟是幾個意思?

 

我們先來看法律條文。2001年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的時候所簽訂的《中國加入世貿組織議定書》,并沒有直接規定中國在十五年后,也就是201612月以后,自動獲得“市場經濟地位”,而只是規定,其中的15條(a)項(ii)目自動失效,原文為:“無論如何,(a)項(ii)目的規定應在加入之日后15年終止。”第15條是關于“確定補貼和傾銷時的價格可比性”。也就是說,如果歐盟認定中國的某一種產品存在低價傾銷,需要此商品的出口價格,與所謂符合市場條件的價格作為基準進行比較。而此基準價格的認定,就有兩種辦法。15a(i)規定,使用該產品在中國的價格和成本;15a(ii)規定,不使用該產品在中國的價格和成本。如果中國獲得市場經濟地位,那么歐盟想進行反傾銷調查時,只能調查該產品在中國的價格和成本。但如果中國不享有市場經濟地位,歐盟就不會調查該產品在中國的價格和成本,而是選擇一個“替代國”來調查該產品的價格和成本。

 

15a(ii)看起來四平八穩,操作起來貓膩非常大,關鍵就在于選擇什么樣的替代國。比如,上個世紀90年代,歐洲國家對中國的電視機出口發動反傾銷調查,使用的就是新加坡市場的價格。新加坡制造業的成本當然要比中國高的多,如此,中國毫無懸念地落敗。因此,這是一條“負WTO規則”,也就是說,相對于其他的世貿組織成員國,對中國的要求更加嚴苛,是歐盟手中針對我國產業的有力武器。


該條款在兩種情況下失效,其一,世貿組織的成員國根據國內法證實中國是一個市場經濟體。也就是說,如果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被歐洲國家承認,這也就不是問題了。其二,“無論如何…… 15年后終止”。也就是說,即使相關國家仍然不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也不能在201612月以后繼續使用該條款作為法律依據對中國進行反傾銷調查。條款終止之后,作為WTO成員國的西方各國再要對我國發動反傾銷調查,就很困難了,對我國自然是十分有利的。中國是“世界工廠”,是世貿組織接受反傾銷調查最多的成員國。條款終止理論上會對出口貿易有顯著的提振作用。歐洲對岸的美國也在推動類似的立法,表示不然將帶來反傾銷稅的巨大損失(呵呵),本國產業也將面對更大的沖擊。可見利害關系十分明顯。

 

事實上,關于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本身,歐盟的態度一直讓人捉摸不透。早在1998427日,歐洲理事會通過905.98號條例,把中國從“非市場經濟國家”名單中劃掉,如今又拒絕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如此是又不是,白馬非馬,薛定諤的貓,近乎玄學。至于如何解釋,也任憑歐盟自由發揮,給人一種欽定的感覺。說到底,這還是延續了國際條約解釋的殖民主義傳統:國際條約也要按照西方自己的利益有選擇性的解釋與遵守。

 

這樣來看,歐洲議會的決議就很有意思了。決議首先拒絕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同時引用《議定書》第15條作為對中國進口商品發動反傾銷調查時價格比較的法律依據。根據決議的第3條和第5條,201612月以后,《議定書》第15條中還沒有過期的條款,才能被作為發動反傾銷調查時比較價格的法律依據。那就是說要直接按照15a(i),使用中國市場上的價格對吧?貌似也不是,因為第3條同時說在對待來自中國的進口商品時,歐盟應當使用“非標準的辦法”來確定價格的可比性。至于此“非標準”辦法到底是啥,決議并沒有明確規定。但是鑒于15a(ii)將要作廢,歐盟又不想直接參考中國商品在國內市場的價格,還真不知道歐盟打算如何行事。明確的是:歐洲雖然不得不放棄15a(ii)這一武器,但是想要通過類似的“決議”,單方面對世貿組織的規則進行解釋,并不打算履行承諾對中國開放市場。即使類似的“負規則”本身就違背了WTO“推動所有成員在平等條件下貿易”的根本原則。

 

至于此決議的目的,自然不是糾結于市場經濟地位的意識形態之爭,而是為了保護歐洲產業,特別是工業,這一點是決議中說明了的。誠然,中歐之間的貿易聯系已經非常緊密。根據中國商務部的統計,2015年,歐盟27國與中國雙邊貿易達5747.3億美元,其中對中國出口1870.8億美元,自中國進口3876.6億美元,占到出口總額和進口總額的9.4%20.2%。中國是歐盟的第一大進口來源國,第二大出口市場,同時也是第一大貿易逆差來源國。從進口商品的構成來看,主要為機電產品、紡織品及原料、家具玩具雜項制品,其中機電產品1878.9億美元,占總額的48.5%。如此就不難理解為何中歐貿易摩擦不斷了,歐洲人直呼保衛歐洲產業了。作為第一波實現工業化的地區,機電產品本應該是是歐洲的制造業傳統項目和強勢項目,如今卻在中國產品的進攻下,優勢越來越小,以至于去工業化浪潮愈演愈烈,企業倒閉,工人失業。考慮到這一點,就很能理解決議中明白提到“充分考慮了歐盟產業界和工會的擔憂”,拒絕給予中國市場經濟地位,以“保證歐盟的國際競爭力”,以及實現“2020年把歐洲工業占GDP比例提到高20%的目標”。

 

這次沖突的關鍵點是鋼鐵貿易。2015年,歐盟自中國進口鋼鐵一共49.59億美元,是歐盟向中國出口鋼鐵的兩倍多,讓歐盟國家及其鋼鐵行業很緊張。4月初,塔塔集團表示要賣掉或者關閉在英國的煉鋼廠,因為被中國人擠壓得不賺錢了。如果無人接盤,英國不但會失去1.5萬個就業崗位,更嚴重的是,怕是工業革命的發源地大英帝國從此要和鋼鐵產業說再見了。411日,上萬德國鋼鐵工人在杜伊斯堡罷工,要求政府有效抵制中國的廉價鋼鐵,保護本國產業和解就業。


這就屬于赤裸裸的貿易保護主義措施了。但是歐洲國家自己也不是那么干凈。以這次決議中提到的鋼鐵行業為例,我國自然是作為國家補貼導致產能過剩的典型,被批判一番,根據《經濟學人》的報道,歐洲各國在此行業的政策都不是那么“自由”。面對塔塔鋼鐵廠的困境,英國政府在積極救助,甚至有工黨領袖科爾賓提出將鋼鐵廠國有化。英國人的邏輯也十分的不“自由貿易”:鋼鐵產業關乎國防安全,怎么能完全交給國際市場?怎么沒看到歐盟發個決議把英國批判一番?

 

貿易保護主義與自由貿易的矛盾,還顯露在歐盟和美國的《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伙伴協議》(TTIP)的談判上。如今談判受阻,53日,法國總統奧朗德表示“無法確保法國農業利益”,因為對岸的美國是一個農業補貼大國,價格更加低廉,而美國強烈要求歐盟進口更多的美國農產品。補貼導致廉價,聽上去很不“市場經濟”嘛,那要不要、敢不敢也搞個決議,拒絕承認美國的市場經濟地位?拾起貿易保護主義,還是因為地主家也沒有余糧了。如今世界經濟不景氣,歐盟自己也處于多事之秋。歐盟經濟復蘇出現問題,三月份,德國工業產出下降了1.3%,法國下降了0.3%,制造業擴張停滯。希臘那一邊的問題并沒有解決,六月份又一次要面臨是否違約的抉擇,另一邊的英國卻在準備退出歐盟公投。果然是此一時,彼一時,這時歐洲已經沒有了150年前不惜發動戰爭也要打開中國市場貫徹“自(du)由(pin)貿易”的霸氣,拿起貿易保護主義的武器,只圖自保耳。

 

當然,為了逼迫對方簽協議,就要出動軍隊,這種野蠻行徑不符合21世紀國際政治的基本法。仔細看相關程序,可以看到,歐洲人也沒把路堵死。從歐盟立法機構的設置來看,歐洲議會相當于下院,歐洲理事會(European Council)相當于上院。下院的決議下一步需要上院審核投票通過。在之后還需要歐盟的常設執行機構,歐洲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通過。從權限上來看,歐盟的立法機構并不能直接制定法律,這次通過的也只是非限制性的決議(unbinding resolution),最終還需要各個成員國自己的立法機構通過。這一套流程走下來,還是很耗時間的,也給了我國談判的空間。不過想一想,法德等歐盟大國本來大可搞個大新聞,直接自己的立法機構投個票,把路堵死。這次由歐洲議會來做,除了傳達出“團結”的歐洲的聲音之外,怕就是為了給討價還價留下空間吧。只是,如果歐洲人打定主意要搞貿易保護主義,那市場經濟地位和反傾銷條款都只是手段,這個談判估計會很艱辛。

 

退一萬步說,即使歐盟各國表示遵守決議,拒絕協商,我國也沒啥特別好擔憂的。首先不能落入西方的話語陷阱,難道你不承認,我就不是市場經濟了?

 

其次,你不承認我市場經濟地位,我就不做生意了?上個15年,我們經常被人卡脖子,還不是混過來了?當時,中國還是一個主要出口低端制造業產品的國家,除了低價毫無亮點,以至于很多人認為加入世貿組織等于把中國的產業送上去給列強宰割。但15年來,中國制造業逐步發展壯大,從低端到高端,到了連羅爾斯·羅伊斯需要到中國采購航空發動機核心部件、德鐵需要到中國采購動車組的今天,我國的確沒有理由比當時更加害怕這些條條框框,和一個歐洲人自己也解釋不清楚的“市場經濟地位”。反傾銷什么的,我國表示早就身經百戰,見得多了,西方哪一頂的帽子沒戴過?

 

至于歐洲人自己,出現了產業空洞化,應該多反思自己的經濟政策,而不是給貿易伙伴扣帽子,濫用反傾銷這種辦法下絆子,阻礙正常的國際貿易。比如,如果沒有巴黎統籌委員會(不要問我為啥“市場經濟”國家會搞“統籌委員會”這種東西)作梗,歐洲的高端工業品甚至軍工產品,能夠暢通無阻地賣到中國,對華貿易逆差也不會這么嚴重,有更多的企業可以得到利潤,更多的工人可以得到工作,而且更加符合“自由貿易”的原則,豈不美哉?

 

幾年前,有一首詩歌曾經在中文網絡上流行,里面有這么幾句:

 

當我們是東亞病夫時,我們被說成是黃禍;

當我們被預言將成為超級大國時,又被稱為主要威脅。

當我們閉關自守時,你們走私鴉片強開門戶;

當我們擁抱自由貿易時,卻被責罵搶走了你們的飯碗。

 

西方國家究竟希望中國人如何生活?他們總是大講“普世價值”,但奇怪的是“普世價值”老是在變,當我們接受了他們昨天講的“普世價值”時,他們卻宣布,昨天的不算數了,新的精神來了,你們要加強學習。至于這會不會給人一種欽定的感覺,他們是從不反思的。

 

“達則自由貿易,窮則貿易保護。”不管用什么普世價值話語包裝,這其實就是西方這兩百年來的真相。只是這個世界的硬實力對比已經變化了,歐盟如果想不跟中國商量,繼續“欽定”下去,結果恐怕是把自己殘存的那么一點軟實力給消耗殆盡罷了。

責任編輯:高天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北京市趙曉魯律師事務所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濟論壇
  • 光明網
  • 宣講家網
  • 三沙新聞網
  • 西征網
  • 四月網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察部
  • 共產黨新聞網
  • 新華網
  • 央視網
  • 中國政府網
  • 中國新聞網
  • 全國政協網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軍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
  • 人民網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咨詢服務(北京)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