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5月4日-星期日
最近中國承建的瓜達爾港開航典禮刷爆了朋友圈,這是迄今為止,中國“一帶一路”戰略取得的最重要成果,當然亞投行不在此例,因為沒法比。瓜達爾港有多重要?怎么說都不為過,記得阿基米德老漢說過,給他一個支點,他能撬動整個地球。然并卵,他連地球是啥樣都沒看著。但是,中國人看到了,瓜達爾港就是上天給予中國撬動整個地球的那個支點。那為什么這么重要的事情,巴基斯坦總理謝里夫都去了,中國一個領導人也沒有到場呢?中國的低調是有道理的,從美國和蘇聯的虎口中奪食,現在還不是高調的時候,早晚我們會在新聞聯播里看到中國領導人站在瓜達爾港,面對印度洋,指點江山的鏡頭,而更多的中國人將在那里找自己的財富與自由之路。
一、瓜達爾蘇聯的傾國紅顏
話說當年蘇聯為了得到這個撬動地球的支點,不顧美國和中國的警告,決然、毅然強行闖進阿富汗這個“帝國墳場”。企圖通過占領阿富汗,肢解巴基斯坦,將瓜達爾港所在俾路支省從巴基斯坦分裂出來變成俾路支國(是不是有熟悉的感覺,熟悉的味道,跟沙俄在外蒙古的手法一模一樣),建都瓜達爾,從而奪得這個夢魅以求的印度洋出海口,打通蘇聯面向印度洋的戰略通道,與印度阿三會師印度洋。我們一般人都誤以為蘇聯是為了阿富汗才打的這一仗,這是天大的誤解,阿富汗是個鳥不拉屎的地方,一窮二白,窮山惡水,民風彪悍,實在是不值得大動干戈。雖然說阿富汗地處麥金德爵士所說的世界島的心臟地帶,從亞歷山大大帝的時候就以征服阿富汗,仰望庫都什山脈為無上榮光。但是對于已經坐擁中亞的蘇聯來說,阿富汗本身并沒有太大的吸引力。
對于蘇聯而言,其實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因為蘇聯對于出海口的渴望是有歷史的動因的,彼得大帝為了獲得通往波羅的海的出海口,跟瑞典等北歐強國沒少打仗,斷斷續續打了好多年,最終奪得了出海口,修筑了圣彼得堡,使沙俄取得了一個面向西歐的天然良港,沙俄的崛起自此一發不可收拾。后來,蘇聯為了奪得在亞洲的出海口,不斷穿越西伯利亞東進,一直打到海參威,虧得當時的滿清不太重視外興安嶺,這才便宜了沙俄,奪得了海參威那樣的天然良港,一只腳伸進了太平洋。此后,沙俄又進占了中國的大連和旅順,如果不是朝鮮戰爭,中國打得漂亮,大連和旅順這兩個不凍良港沒準還在俄國人的手里。這樣的優良傳統,怎么能不發揚光大。
所以,盡管蘇聯對阿富汗的入侵,引起了美國、巴基斯坦和中國的強烈反彈,伊朗、土爾其等其它中東大國也紛紛暗中使壞,比如沙特派出了本·拉登帶著一幫伊斯蘭圣戰分子,就狠狠地修理了蘇軍。美國和中國雖然也不便直接出面派軍隊干涉,但是很快就達成了一致行動,堅決要阻止蘇聯的擴張。美國將大量對付蘇軍的先進武器通過中國和巴基斯坦運送到阿富汗,聯接中國與阿富汗的瓦罕走廊在當時成了繁忙的軍事運輸線,如同當年的胡志明小道一樣,是什么力量讓十年前還在越南戰場上刀兵相見的中國和美國如此緊密的攜手合作呢?當然不會是窮山惡水的阿富汗,阿富汗滿清的時候還是中國的藩屬國,啥時候看中國緊張過阿富汗。答案就是瓜達爾港,面向印度洋的出海口,中國想要,美國也想要,所以不能讓蘇聯得到。
巴基斯坦當然更加不愿意,蘇聯胃口那么大,不但想要瓜達爾港,還想肢解巴基斯坦國,人家就那么巴掌大一塊地盤,在印度的詭計下,巴國已經丟掉了東巴基斯坦(孟加拉),再讓老毛子分掉一塊,那還不得早晚被印度和蘇聯給直接吞了。土爾其與俄國人那是世仇,從奧斯曼一直打到現在,當然不想看到蘇聯再把一只腳伸進印度洋。而沙特、伊朗等中東產油國就更不樂意了,有道是同行是冤家,你蘇聯家里石油那么多,還不滿足,你到底是想干啥?
于是,美國牽頭,中國、巴基斯坦、沙特、土爾其等一哄而上,一陣亂拳打過去。蘇聯老毛子在阿富汗征戰十年,消耗無數金錢,強大的蘇軍死了好幾萬,受傷的那是每天都有。直升機、坦克被大名鼎鼎的“毒剌導彈”不知道消滅了多少。阿富汗戰爭最終成了蘇聯的滑鐵盧之戰,蘇聯紅軍不斷增兵,血戰十年,啥也沒撈著,結果連命都沒有了。1989年,蘇軍開始從阿富汗撤軍,紅軍還沒撤完,紅旗已經落地,嘣地一聲,蘇聯沒了。阿富汗也從此贏得了“帝國墳場”的美譽,終結了蘇聯七十年大國角逐史。毫無疑問,就阿富汗戰爭本身而言,受益最大的是中國,只提供一下瓦罕通道,還真收了不少買路錢,美國和蘇聯的先進武器被打落了,最后都落入了中國的手里,原因你懂的。當然八十年代在別的方面,我們上了老美太多的當,吃了美帝太大的虧,也差點沒了。
二、美國的夢中情人
放倒了蘇聯,瓜達爾港就成了中國和美國的角逐場。瓜達爾就像希臘傳說中特洛伊的海倫一樣,絕世美人,傾國傾城,蘇聯跨臺后,美國一直念念不忘,趕走了蘇聯,美國馬上展開了瘋狂追求。而此時的中國,看到蘇聯從阿富汗一撤軍就灰飛煙滅,也不免兔死狐悲,暗自傷神,直接把機會讓給了美帝,讓美帝撿了個大便宜。
瓜達爾港似乎成了美帝碗里的菜。上世紀九十年代初,領著西方盟國進行海灣戰爭的美國正威風著呢,向巴基斯坦提出要讓美國航母艦隊停靠瓜達爾港,并進一步成為其固定的停泊港。但是巴基斯坦,看到美國勢強,喜歡霸王硬上弓,干得伊拉克哭爹叫娘,有暴力傾向啊。于是斷然拒絕把自己的如花似玉的閨女嫁給美帝。無論美帝怎么軟硬兼施,巴基斯坦就是不從,再加上美國當時正在宜將剩勇追余寇,全力圍攻蘇聯,收獲冷戰勝利果實,也就不了了之了。等到克林頓快要下臺的時候,這個爆出拉鏈門的老色鬼終于敝不住了。趁著98年亞洲金融危機之際,大家都缺錢,立馬顯示出其高富帥的優勢了,拎著厚厚的彩禮,企圖迎娶瓜達爾。克林頓吸取了老布什的教訓,不提停靠航母的事兒,只提商業開發。
時任巴國總理謝里夫思來想去,嫁入豪門也不錯,雖然有家暴的風險,但是這個二公子玉樹臨風,似乎比上次來提親的蠻橫無禮的大公子布什強多了。畢竟女大不中留啊,巴國也想盡快解決瓜達爾港的出路問題。于是,雙方一拍即合,達成了協議。根據巴美之間的協議,美方將取得瓜達爾港的所有相關設施的控制權,甚至包括采取安全措施的權力,差不多就是美國的軍事基地,獨立王國吧。如果協調得以履行,雙方拜了堂,入了洞房,生了娃娃,也就沒有中國什么事兒了。
謝里夫就是這兩兄弟
偏偏這個時候,這個玉樹臨風的二公子惡習不改,也在歐洲干了一仗,跟大公子老布什一樣,干得南斯拉夫科索沃屁滾尿流。著實嚇倒了巴基斯坦,這可不得了,嫁入豪門事非多,二公子比大公子好不到哪兒去,瓜達爾嫁過去還是得被家暴。那腫么辦呢?彩禮錢都收了,還能悔婚?沒事,山人自有妙計,這個妙計就是換家長。你美帝敢換公子來提親,我就敢換家長悔約,春風吹,戰鼓雷,如今世界誰怕誰,是不?
1999年10月12日,巴基斯坦陸軍參謀長穆沙拉夫發動了軍事政變,軍方迅速接管了伊斯蘭堡、卡拉奇、白沙瓦等巴基斯坦大城市。謝里夫總理和他的弟弟(旁遮普省省長)等親信全部被抓捕和軟禁。不知道換家長這事兒,咱種花家是不是也插手了,如果是的話,那咱種花家確確實實是報了美帝轟炸南聯盟大使館的一箭之仇,這個臉打得美帝是有苦說不出來。美帝打了種花家的臉至少還得到了全世界的一致聲討,最后又是道謙,又是賠款的。當然,巴基伊坦悔婚,雖然換了個家長,但是這彩禮錢得掏吧?沒事兒,咱種花家已經攢了不少家底了,那點錢出得起,一聲不響,把彩禮錢甩給了美帝。但也沒有直接牽走瓜達爾,種花家知道這事兒,好事多磨。
于是美帝與反達爾的好事兒就這么黃了,當然,美國后來又派了一個更兇悍的三公子過來,打著反恐戰爭的旗號,直接干上了阿富汗,并且很快取得勝利,跟蘇聯開始時一樣。但是這個時候的巴基斯坦已經成了驚弓之鳥,對于西方列強怕到了極點,死活不愿意美軍反恐戰爭借道巴基斯坦,強占瓜達爾更是免談。而在阿富汗進行反恐戰爭的美帝也不敢造次,只能是偶爾誤炸、聲討,試一試巴國的反應,搞顏色革命又沒有群眾基礎,也起不到作用。畢竟真要打起來,巴國可是有核武器的,軍力比阿富汗不知道強到哪里去了。而且,中國和俄國人就在旁邊盯著呢,沒在阿富汗使壞就算不錯了,如果真要撕破臉打巴國,那中國和俄國必須會干涉。所以,帝國終究是與瓜達爾無緣了,
三、中國后來居上
事實上,瓜達爾港過去并不屬于巴基斯坦,是阿曼在巴基斯坦境內的一塊飛地,養在深閨人未識。一直到1954年,美國地質調查局的一份報告改變了瓜達爾港,這份報告認為瓜達爾是一個天然良港,也是巴基斯坦境內唯一的深水港。于是瓜達爾這個小漁村才引起了巴基斯坦政府的重視,與阿曼展開了長期的談判,并于1958年以300萬英鎊購回了瓜達爾港,結束了阿曼對瓜達爾港近兩百年的殖民統治,有點類似于中國收回香港,只不過代價要小得多。事實也證明,這是上個世紀最劃算的一筆交易,地球的支點的A輪投資只有300萬英鎊,實在不多。
此后,巴基斯坦就一直想開發瓜達爾港,因為巴基斯坦過度依賴于卡拉奇港,而卡拉奇離印度太近,時刻受到印度的威脅。而瓜達爾離卡拉奇有480公里,但是距離伊朗卻只有100多公里,可以說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它的對面就是世界上最大的阿拉伯半島,遠處則是東非大地,西邊是赫爾木茲海峽。期間,由于冷戰、數次中東戰爭和印巴戰爭、兩伊戰爭等因素的影響,遲遲得不到開發。
2002年,巴基斯坦總統穆沙拉夫訪問中國,尋求幫助開發瓜達爾港,與朱镕基總理會面后達成合作,由中國來開發建設瓜達爾港。朱镕基不缺眼光和魄力,立刻看到了它的戰略價值,在一個星期之內便做出了決定,請穆沙拉夫放心,中國一定會建設好瓜達爾港。彼時的中國已經有了家底,同時也有世界上最強大的工程建設公司,正在全世界創造工程奇跡。中國沒有讓巴鐵失望,在短短的三年內,于2005年完成了瓜達爾港一期工程的建設,并為工程提供了2.56億美元優惠貸款。
但是此時的中國似乎對運營瓜達爾港沒有太大的興趣,2007年,巴基斯坦招標港口的運營商,新加坡國際港務集團中標,贏得了瓜達爾港40年的經營權。本來巴基斯坦和中國對于新加坡方面都寄予了厚望,因為新加坡港務集團確實有實力運營瓜達爾港,是當時世界上第二大港口運營商。包括當地政府和民眾也對新加坡方面寄予厚望,雙方的協議里也規定了合同執行的各個環節。但是最終這個協議還是變成了一張廢紙。瓜達爾港的運營和建設一直耽誤了五年,以至于要靠卡拉奇港分一部分貨源才能維持生存。這當中雙方都有原因,巴基斯坦總統、總理和軍隊之間的矛盾沒法理順,因為海軍在當地有數千畝土地,而巴國又實行土地私有制,向民眾的征地也很難完成。新加坡方面估計也沒有太大的動力推進這個事兒,畢竟瓜達爾港建設好了,會嚴重損害新加坡的利益,這個我們看一看地圖就知道了。
一直到2013年,中國提出了一帶一路戰略,瓜達爾港項目才又重見天日,中國接過了新加坡手里的爛攤子,一舉成為了巴基斯坦和新加坡的天使。既解決了巴基斯坦與新加坡曠日持久的爭端,又為瓜達爾港的進一步開發提供了強大的資金、工程能力,可以讓新加坡體面的退出,大家共贏。當然,最大的贏家是巴基斯坦和中國。去年習近平主席訪問巴基斯坦,與巴國簽署了460億美元的合作協議,如此一來,中巴經濟走廊的建設便成為“一帶一路”戰略六大經濟走廊中最先落地的一條走廊。而今天瓜達爾港的啟航典禮,更說明了中巴經濟走廊的建設穩步推進,取得了里程碑式的突破。
當然,中國與巴基斯坦的關系雖然很鐵,但是也不難免受到外部勢力的干涉和當地少數民族的騷擾。首先是美國,美國雖然沒有得到瓜達爾港,但是以美國人的習性,就是算自己得不到,也不能讓別人得到,阻止不了那也不能讓你輕易得到。所以,從瓜達爾港開始建設的時候,瓜達爾港所在的俾路支省就不斷有人造出謠言,說中國人的到來是要搞新殖民主義,是要剝削當地人民;而在內部在說,瓜達爾港開建以后,落后的俾路支省將成為富裕的旁遮普省的殖民地,就跟中國國內公知們的造謠抹黑一模一樣,惟恐天下不亂。當地的極端宗教組織和恐怖組織在公知的鼓惑和美國中央情報局的資助下,屢屢襲擊中國的建設工地:
2004年5月3日,瓜達爾港發生恐怖爆炸襲擊,三名中國工程師犧牲,九人負傷。
2005年11月15日半夜,十幾枚火箭彈襲擊了中方筑路工地,幸好工人們都不在場,沒有人員傷亡。
2007年2月3日,巴方宣傳穆沙拉夫總統將出席瓜達爾港的一個儀式,當晚兩枚火箭彈襲擊了瓜達爾港發電廠,沒有傷亡,但造成大面積停電。
類似的事件無須一一細數,瓜達港的建設永遠不可能風平浪靜,中國的一帶一路戰略也不可能一帆風順,但是中國政府和人民也是見過大風大浪的,這點風浪還嚇不倒中國人。除了美國,印度也是處心積慮的想要破壞瓜達爾港的建設。道理很簡單,其實阿三才是最受傷的,而不是我們通常所認為的那樣是新加坡,估計普京心里也是酸酸的“藍瘦”、“香菇”,出身克格勃的他不可能不知道當年蘇聯為什么要打阿富汗。
印度受傷的原因有三,一個原因是中國建設好了瓜達爾港,巴基斯坦海軍就有了回旋的余地。目前巴國只有靠近印度一側的卡拉奇軍港,海軍很容易被印度一鍋端了。但是有了靠近伊朗的瓜達爾港,巴國便可以將海軍發展的重心放到瓜達爾港,而且如果印度襲擊瓜達爾港必將引來中國的干涉。這跟美國和蘇聯開發瓜達爾港不一樣,他們開發的話基本就沒巴國什么事兒,而中國則聲稱是商用開發,必然是兩國共用瓜達爾港。當然也必然是軍民兩用,無論是巴國還是中國,都會把軍艦停靠在瓜達爾港。
第二個原因是中國一旦建設好了瓜達爾港這個深水良港,那么中國的海軍將控制中東石油運輸的大動脈赫爾木茲海峽,這是印度的能源生命線,只要印度輕易妄動,中國和巴國隨時可以切斷印度的石油供應。
第三個原因就是害怕中國將瓜達爾港用于軍事情報目的。只要中國在瓜達爾港建類似于薩德那樣的情報監測系統,那么整個中東和南亞都沒有什么重要的目標能逃過中國的天眼。這對印度也是重大的戰略威脅,印度將在中國與巴國的領土糾紛或戰爭中,未戰先敗。
所以,瓜達爾港不是一個港口,他是中國撬動地球的支點。不光是印度,遠東的各個國家,孟加拉、東盟十國、日本和韓國等等,只要是從中東進口石油的國家,無不要受到瓜達爾港的制約,只要中國切斷這條大動脈,他們就都得玩完。
但是對于中國而言,這還只是其中一個戰略意義。比如對于美國,只要中國把瓜達爾港和中巴經濟走廊建成,就會在中東與美國的較量中占了上風。因為有了瓜達爾港,中國的空軍、海軍和陸軍就會形成協同作戰效應。在中東的任何一個戰場爆發戰爭,中國都能取得最終勝利。中國世界第一的陸軍能通過高鐵一天之內運到中東任何一個戰場,而美國要集結一支大軍至少需要一個月以上的時間,而且他的后勤保障成本要比中國高得多,現代戰爭就是打錢,美國跟中國耗不起。中國最先進的戰機,可以從瓜達爾起飛,直接參與中東任何一個戰場的戰斗,中國的海軍就更是如此了。所以,瓜達爾港就是一把剌向美帝在中東霸權的尖刀,有了這把刀,美國就再也不能在中東為所欲為,想打誰就打誰,他的任何軍事行動都需要中國點頭。否則他就是在找死,如果他要再打伊拉克、沙特或伊朗等國,那中國就不可能只是抗議、聲討了,中國會運武器支援,如果還是不行,中國會直接出兵,保衛中國在中東的利益。本來美國在新加坡建軍事基地,扼住了馬六甲海峽,等于卡住了中國的脖子。但是有了瓜達爾港,形勢倒轉,美國不但卡不住中國的脖子,他自己的脖子反倒讓中國給卡住了。
而對于中國經濟而言,瓜達爾港意義更是重大。首先,喀什將因此崛起,帶動西部走向繁榮。如果我們把瓜達爾比喻成香港,那么喀什就會成為深圳,它將帶動整個中國的西部大開發,因為那里有更為廉價的土地、能源(比走馬六甲節省85%的距離)、勞動力(中國企業可以把研發基地放在喀什,生產基地放在巴基斯坦,巴國的人力成功比越南還便宜)等資源。其次,它是一帶一路的大會師。有了中巴經濟走廊這條貿易與能源的通道,中國的一帶一路戰略將向縱深推進,一方面是中巴經濟走廊會成為一個示范工程、樣板工程,東南亞國家和中亞國家等都會向巴國學習,來抱中國的大腿,搭中國的便車,推進其它五條經濟走廊的建設;另一方面,陸上絲綢之路與海上絲綢之路將在這里會師。中國的海上絲綢之路將如同一條珍珠項鏈,從中國東北的大連開始,串上天津、連云港、琉球、上海、寧波、廈門、高雄、深圳、香港、北海、胡志明市、新加坡、雅加達、馬尼拉、仰光、馬六甲、斯里蘭卡、達卡、卡拉奇、瓜達爾再到科威特等等。這一個珍珠鏈可以將亞歐大陸和非洲的港口都串起來,而瓜達爾則是這個珍珠項鏈上最為關鍵的一個節點,是中國從一個太平洋國家進入印度洋的便捷通道,打通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
除此之外,瓜達爾還是中亞五國和俄羅斯面向印度洋的出海口,也就是說,只要瓜達爾港修好了,中巴經濟走廊建成了,俄國、阿富汗和中亞五國都要來借道,留下買路錢,日后都要受中國和巴國的制約。而歐洲各國呢,他們也將要害怕,害怕什么呢?中國可以借瓜達爾整合中東的盟國,控制他們的能源生命線,伊朗、沙特、科威特、阿聯酋和伊拉克,都離得太近了,只要中國想卡他們的脖子,他們就不得不乖乖的聽話。
中國迎娶瓜達爾港正應了那句老話,是你的就是你的,跑也跑不掉的。經過幾十年的發展,中國順利實現了屌絲逆襲,美國和蘇聯兩個高富帥,一個死了,一個殘了,所以,最終還是中國圓夢瓜達爾港,獲得了印度洋上的出海口,同時也為從喀什到瓜達爾的中巴經濟走廊提供了戰略支點。所以說,瓜達爾在中國的一帶一路地緣戰略中,牽一發而動全身,就是上天賜予中國撬動地球的那個最為關鍵的支點。還是那句話,天佑中華!
當年西方的超級大海盜達·伽馬是從果阿開始征服亞洲的,果阿是西方崛起撬動地球的第一個支點。今天中國的反攻就從瓜達爾開始了,瓜達爾,一帶一路上的明珠,中國撬動地球的一個戰略支點。想發財的趕緊去,三十年后,瓜達爾必將成為西亞的新香港,蓋過迪拜,斗過新加坡。
(本文原載于公眾微信號“金橋智庫”)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