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您好!今天是:2025年-5月5日-星期一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時事聚焦 > 深度評析 > 閱讀信息
方興東 | 面向下一個20年: 中國互聯網的“75億人思維”
點擊:3118  作者:方興東    來源:“中關村雜志”微信公號  發布時間:2016-11-26 09:40:58

 

 

  讓我樂觀展望中國互聯網在下一個20年的精彩表現,讓面向全球的“75億人思維”成為中國企業家天然的思維模式!

 

  無論是將1987年第一封電子郵件作為中國互聯網歷史的起點,還是將1994年正式全功能接入作為起點,中國互聯網短短的歷史都已經譜寫了一個時代最神奇的篇章。無論將過去這段歷史做出如何的劃分,比如通常劃分為Web 1.0、Web 2.0和移動互聯網等三大階段。也可以更清晰地將上個世紀90年代末第一次互聯網而崛起的新浪、搜狐、網易等三大門戶為主角的第一階段,以及BAT為第一陣營引領風騷的第二階段。因為故事、特點和創新足夠多,所以每一種劃分都可以找到自己豐富的材料和依據。但是,如果我們面向一個更長遠的未來,歷史的劃分又將呈現不同的格局。面向下一個20年,面向全球格局,那么,我們對中國互聯網的視野和階段劃分,又將別有一番全新的景觀。

 

  以2014年為分界線,中國互聯網迎來分水嶺

 

  如果面向下一個10年或者下一個20年,考慮互聯網的全球化浪潮,以及中國互聯網自身的發展機遇與挑戰,我更愿意以2014年為一個歷史性的分水嶺,將中國互聯網劃分為不同的階段。

 

  1987-1994年,是中國互聯網的史前階段,是一個孕育的階段,是一個等待美國互聯網瓜熟蒂落和中國市場經濟成長起來的階段,也就是外部環境和條件的準備和醞釀階段。

  而1994-2014年,是中國互聯網第一個完整的20年。這20年無疑是真精彩絢麗的,是中國崛起道路上一部真正的“光榮與夢想”。但是,不管你如何劃分,這20年有一個最根本的特點就是:中國互聯網發展的視野都牢牢局限在本國人口、本國用戶和本土市場。也就是“13億人思維”。

  那么,我把下一個20年,也就是2014-2034年,成為中國互聯網的第二個20年,也就是面向全球崛起的新階段。這一個階段與上一個階段最本質的區別就是,從“13億人思維”升級到“75億人思維”。

 

  這不僅僅是一個量變的過程,更是一個質變的過程,是一個全新格局和境界的升級。互聯網締造的網絡空間,作為人類生存和生活的全新空間,從來就是全球一體化的空間。更何況,中國互聯網的崛起,必然是需要為全球互聯網乃至整個人類做出自己獨特的貢獻,這種崛起才有基本的合法性和必然性。所以,超越技術與地域,從“13億人思維”升級到“75億人思維”,既是中國互聯網的里程碑事件,也是中國發展的歷史性突破。

 

  亞當·西格爾(Adam Segal)認為,如果將1947年視為兩大陣營的冷戰元年,那么2012年6月到2013年6月斯諾登事件這一年,應該定義為網絡空間元年。2012年6月是《紐約時報》全面披露了美國和以色列利用震網病毒攻擊伊朗核設施的“奧運會計劃”,而2013年6月是震動全球的斯諾登事件爆發。西格爾認為,這一年開始,網絡不僅僅是網絡,而開始正式上升為國與國之間沖突的主戰場,甚至網絡沖突一時間變成中美之間的第一大問題。網絡空間成為各國博弈的主戰場,開始重塑和決定世界秩序,是網絡空間改寫傳統地緣政治的里程碑。標志著互聯網已經超越商業和技術,成為真正決定我們的社會與生活,改變政治結構和運行機制,重塑世界秩序的新力量。

 

  但是,我們如果超越這種軍事化的視角,而放在中國互聯網發展的層面,我更愿意將2014年作為一個標志性的分水嶺。2014年,阿里巴巴成功上市,上市第一天市值突破2350億美元,在全球互聯網公司中僅次于谷歌。堪稱中國互聯網的歷史性巔峰。2014年,全球網民達到30億,標志著以下一個30億網民為核心的全球互聯網的下半場正式開哨。而2014年有一個更重要的、卻被大多數人都忽視的事件,可能昭示的意義更加重大而深遠。2014年底,Facebook的活躍用戶數量第一次超過中國人口總數。Facebook月度活躍用戶(MAU)達到13.5億,與中國人口相當。2015年活躍用戶數新增2億,年底接近16億,超過地球人口的1/5。從2014年開始,中國互聯網全球化的問題一下子成為迫在眉睫的挑戰。這是中國互聯網20年來高歌猛進之后,第一次出現拐點。

 

  2014年拐點出現,13億人思維遭遇巨大挑戰

 

  中國互聯網一直以全球獨一無二的本土市場為驕傲。

 

  2014年下半年阿里和京東先后上市,中國互聯網陣營和當量一下子躍升。當時,谷歌市值大約3600億美元,阿里巴巴為2500億美元,Facebook為1800億美元,亞馬遜為1400億美元,騰訊微1400億美元,百度為700億美元,eBay為600億美元,Priceline為540億美元,雅虎為380億美元,京東為330億美元。屆時,全球互聯網企業市值排名TOP10中,美國6家,中國4家,中美雙方形成2:3的態勢。而代表中國互聯網最高峰的三巨頭BAT(百度、阿里和騰訊),市值總和4600億美元,而美國互聯網三巨頭GFA(谷歌、臉譜和亞馬遜)市值總和6800億美元。雖然比中國三強高出不少,但是甚至超過了2:3的比例。中國互聯網公司上市公司的市值總和為5710億美元,美國互聯網上市公司市值總和為9464億美元,也基本接近2:3的比例。2014年11月份,阿里巴巴市值最高值抵達了3000億美元,幾乎是Facebook和亞馬遜兩者之后,幾乎是它們各自單獨的兩倍體量。挑戰全球互聯網冠軍谷歌,也似乎指日可待。也就是說,從市值來看,中美兩國互聯網開始接近分庭抗禮的程度。

 

  但是,這僅僅是短暫的高潮,中國互聯網從2014年年底開始,就一頭向下,不進反退。而美國互聯網公司則繼續高歌猛進。2015年9月底,阿里市值跌至1380億美元,距離高點下跌將近一半,這一天,亞馬遜市值超過了阿里巴巴市值的兩倍。一年時間,從阿里巴巴市值的一半變成了兩倍,天翻地覆的逆轉。一年來,Facebook和谷歌也漲勢喜人。雖然騰訊表現比較爭氣,但是中國三強市值4000億美元,比一年前大幅度縮水。而美國三強總和10500,幾乎翻了一番。中美領軍三大企業的比例跌破了1:2,回到了2:5的比例。而2016年8月,雖然阿里有所回歸,騰訊也得表現不錯,但是百度繼續低迷,中國三強的總和也只是4900,與2014年相差不大。而美國三強繼續昂揚向上,總和已經超過12000億美元。中美領軍企業的比例幾乎要回到1:3的年代,幾乎是倒退了5年。中美上市互聯網公司整體的狀況也基本與三強的走勢類似。

 

  這兩年來,中國互聯網不進則退,而美國互聯網沒有絲毫停止增長的跡象,狀態極佳。可以說,過去20年中美互聯網的走勢幾乎一直是在大幅度縮小差距的進程中。偶有波動也是非常短暫。而2014-2016年的這種局面,在中國互聯網發展歷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堪稱意想不到的大倒車。顯然,原因很多,但是最根本的一點就是:全球化!

 

  我們最驕傲的就是中國有著7億網民,全球絕對第一大網民群體,幾乎是美國的2.5倍。龐大的本土市場成就了中國互聯網產業。但是,到了2014年再看,自給自足的本土市場又束縛和局限了中國互聯網產業。BAT們已經是世界級的巨頭,它們依然是全球化的新手。本土市場已經越來越難以承受他們繼續高速增長的收入和利潤空間。可以想象,如果全球化沒有盡快取得突破,短期的未來我們就看不到這種態勢有任何好轉的跡象。

 

  中關村和硅谷最大的差異在哪里?那就是一個是“13億人思維”,一個是“75億人思維”。這不是一個量變的事情,而是一個質變的過程。其眼界和事業,其志向和追求,其戰略格局,其行為準則,其價值觀,是完全不一樣的,有著根本性的區別。而最大的不同在于,“13億人思維”是封閉式思維,“75億人思維”是開放式思維。“13億人思維”是湖泊的思維,“75億人思維”是大海的思維。“13億人思維”,這是一個你熟悉的世界,“75億人思維”,這是一個你陌生的世界。需要自我的不斷超越,需要將注意力走出自我,投射到每一個新市場新客戶的“13億人思維”這是一個我們可控的世界,“75億人思維”,這是一個我們失控的世界。而2014年,恰是“13億人思維”開始失效的拐點。“13億人思維”還是“75億人思維”,這是一個十字路口,分道揚鑣,是一個關鍵抉擇!將決定在下一個20年格局中的基本走向和最終位置。

 

  面向下一個20年,中國互聯網全球化必將豁然開朗

 

  毫無疑問,面向漫無邊際的全球,對于中國企業來說,都是全新的課題和挑戰。畢竟無論是中國市場經濟的歷史,還是中國企業成長的歷程,以及我們家國天下不喜擴張的中國文化,都是我們的巨大挑戰。挑戰我們的視野,挑戰我們的心態,挑戰我們的經驗,挑戰我們的能力。但是,時不我待,中國互聯網的全球化已經被逼到墻角,別無選擇,無法遲緩。中國互聯網要繼續高歌猛進,中國要真正崛起!這個崛起就不再是站在中國看世界,而必須是站在世界看中國。不再是我們一貫的“13億人思維”,而必須是我們未來習慣的“75億人思維”。也就是說,我們必須真正打破作為一個中國人思維的天花板。將放眼全球作為第一戰略,就會豁然開朗,真正海闊天空!

 

  在退無可退的嚴峻挑戰面前,值得欣喜的跡象已經開始呈現。我就簡單列舉三個今年對自己觸動的三個情景:2016年2月,巴塞羅那全球移動通信展,華為以6000平米的展位傲視群雄。整個展會大有“華為及其他公司”的格局。看到一家中國企業能在一個全球最頂級的高科技展會上如此氣勢,讓我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觸動。而華為今天的成就,最大的一點就是很早展開了全球化的進程,今天海外收入遠遠超過中國收入,業務遍布180多個國家。2016年10月底,我們專程去洛杉磯深入考察賈躍亭的法拉第未來(FF)汽車,讓我的視野再次被引爆。FF洛杉磯辦公區匯聚特斯拉、寶馬等各公司智能汽車的一流人才,集聚38個國家各路1000多優秀人才,一個中國人打造的純血統的硅谷公司,就是為了一個夢想:打造遠遠超越特斯拉的、全球最前瞻的智能互聯純電動汽車。一下子超越迄今中國高科技曾經走過的各種道路,直接將中國高科技企業提升到最高境界!這種毫無羈絆的大手筆,起碼讓我這個在中國互聯網領域整整20年的老兵,也得感嘆自己過去視野的局限。人們總是說賈躍亭和樂視善于忽悠,那么智能汽車肯定是其中最大的忽悠吧。而正是這個忽悠,可能真正將第一次徹底全面刷新包括美國和中國在內的全世界人對中國高科技企業家的固有認知!因為賈躍亭的這種瘋狂感,很可能從此將中國自己對自己的認識,以及別人對我們的認識,都重新格式化了。老賈的風險其實并不在大家認為的忽悠,而在于他邁出的步伐實在超出我們集體的認知。這種打法,硅谷的企業家也是罕有。

 

  第三件事情可能更在主流人士的視野之外,那就是第三季度全球和中國智能手機市場份額紛紛出爐。在中國市場,繼小米奪得市場第一桂冠,華為奪得2015年第一之后,從來被忽略的OPPO脫穎而出,成為新的冠軍。一向主打村鎮市場的OPPO以及vivo,不但在中國崛起得令人吃驚,事實上我在5月份考察印度互聯網的時候,也被到處看到的OPPO和vivo所驚詫。實際上,全世界智能手機的游戲規則已經開始劇變了。那就是全球的下一個30億網民,也就是下一個30億智能手機用戶,開始重塑市場格局。作一個形象點的比喻,下一個30億網民,基本上是以中國村鎮網民為基準,是真正的全世界“貧下中農”為絕對主體。互聯網的第一個30億網民,是以全球白領階層為主體,人們就沒有真正認真對待過廣大的“貧下中農”的顛覆性力量。可以說,OPPO的崛起預示著全球“貧下中農”成為全球互聯網浪潮的新主力軍,所有一線的互聯網巨頭都要開始戰略性調整。

 

  下一個30億網民,只有10%來自于歐美等發達國家,還有20%來自于中國,更有30%來自于印度市場,另外的40%來自于其他100多個發展中國家。誰贏得新網民的青睞,誰就能脫穎而出。這是過去20年互聯網領域的第一準則。這個準則未來還將繼續靈驗。所以,要抓住下一個10年、20年的戰略機遇,就必須追隨下一個30億網民。OPPO也許是無意識提前布局下一個30億網民的中國企業,其崛起也是趨勢造就而成。

 

  更值得大家關注的數字是:扎克伯格的目標是10年之內,要讓全球70億人能夠高速、免費上網。而其企業的戰略目標是十多年之后的2030年,Facebook全球月活躍用戶達到50億!那時候,我們中國互聯網企業即使把13中國人全部變成自己的用戶,都已經不是同一個量級,都可能很難再進入全球前10,甚至前20名的行列。

 

  希望2014年中國和美國的近距離,不是未來永遠不可再接近的記錄。大刀闊斧的全球化進程已經勢在必行。我個人還是非常樂觀,如果說21世紀屬于中國,那么因為互聯網,未來20年內就可以見證這個結論。中國互聯網,無論是市場、人才、資本、資源和經驗都已經準備好,沒有準備好的只是我們的戰略,我們的視野而已。而有了華為、聯想、樂視和OPPO、小米等企業,這層窗戶紙馬上就將捅破了!

 

  讓我樂觀展望中國互聯網在下一個20年的精彩表現,讓面向全球的“75億人思維”成為中國企業家天然的思維模式!

 

  (作者系汕頭大學國際互聯網研究院院長,互聯網實驗室創始人;來源:“中關村雜志”微信公號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

  網址: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責任編輯:高天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北京市趙曉魯律師事務所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濟論壇
  • 光明網
  • 宣講家網
  • 三沙新聞網
  • 西征網
  • 四月網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察部
  • 共產黨新聞網
  • 新華網
  • 央視網
  • 中國政府網
  • 中國新聞網
  • 全國政協網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軍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
  • 人民網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咨詢服務(北京)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