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您好!今天是:2025年-5月6日-星期二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時事聚焦 > 深度評析 > 閱讀信息
摩羅:當代中國知識分子的一場學術訛詐
點擊:3650  作者:摩羅    來源:新世紀評論  發布時間:2017-03-12 12:25:29

 

 

           隨著教育的普及,和網絡文化的發展,知識分子的職業優勢日漸減少。知識分子到了必須調整自我期許、自我評價,把自己當做普通的國民,把自己的工作當做社會上相互依存的諸多工作的一種,從自己的成就中獲得榮譽和滿足,而不是從自己的特殊身份中獲得這些。

早在20世紀80年代,知識分子就熱衷于談論造導彈的不如賣雞蛋的,他們對餐風露宿賣雞蛋為生的老太婆所掙的的幾個辛苦錢,也眼紅成那樣。那年頭知識分子的地位有所提高,社會宏觀分配機制明顯向知識分子傾斜,可是他們覺得這力度還不夠,于是不斷設法引導社會將更多的財富交給知識分子。

大約1995年,我從報紙上讀到一個材料,說中關村的知識分子,平均壽命只有58.52歲,比全國平均壽命底大約10歲。有關材料接下來發揮道:知識分子工作特別辛苦,待遇又上不去,生活條件很差,于是常常猝死。所以,材料呼吁趕緊提高知識分子待遇。提高待遇者,給官給錢之謂也。

我當時感到非常震驚。知識分子的生存條件何以如此惡劣?社會要消耗巨大資源、付出巨大代價,才能培養出一位知識分子,而這些負荷著社會財富也創造著社會財富的知識分子普遍英年早逝(平均壽命不到六十歲,還不是“普遍”嗎?),這對知識分子群體和這個社會,都是巨大的悲劇。

后來來北京工作,常到中關村一帶轉悠。我所知道、所見過的80歲、90歲的專家學者越來越多。我對中關村知識分子平均壽命58.52歲的說法漸起疑心。

過了10年,也就是2005年,又一個關于中關村知識分子如何短命的研究成果公布了,該成果說,“中關村知識分子的平均死亡年齡為53.34歲,低于北京1990年人均期望壽命73歲,比10年前調查的58.52歲也低出了5.18歲”。

 

 

中關村

隨著中國社會財富的迅速增長,知識分子的生存境遇卻越來越差,豈有此理,這樣的民族還有美好前途?這樣的制度還能維持下去?該材料大聲呼吁,知識分子的生存境遇正在惡化,必須趕緊提高知識分子待遇,讓他們更好地為社會做貢獻。

我有點不相信,乃上網搜索有關材料,看看他這數字是如何弄出來的。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

這個研究知識分子平均壽命的課題,不是將所有知識分子的壽命計入其中,再求平均值,而是僅僅統計在退休前因故死亡的人。這樣的研究結果,知識分子的平均壽命永遠低于60歲,因為所有60歲退休之后的人,都不在統計之列。

如果照這樣的統計方法,礦工的平均壽命恐怕只有30歲(僅統計礦難死亡者),而軍人的平均壽命一定最短,恐怕只有20歲(僅統計服役期間猝死者)。

關于中關村知識分子平均壽命的課題,是某個學者拿著國家某機構的科研經費做出來的,這種沒有任何學術價值的研究,過了十年竟然由同一個課題組重復一遍。它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為了提高知識分子群體的利益份額而向社會訛詐錢財。這樣無恥的課題就是知識分子做出來的,這樣的知識分子還值得社會尊重嗎?

像所有其他行當一樣,知識分子中當然也有正直的人,也有執意最求真相的人。就在那個虛構中關村知識分子短壽的課題成果公布以后,有的知識分子馬上進行了符合事實的、具有學術價值的認真調查研究。

首先,關于知識分子待遇問題,不是低于“賣雞蛋”的體力勞動者,而是高出甚多。在所有不同的社會群體中,無論是收入水平、生活條件、社會地位,還是醫療保障、退休金待遇等,知識分子都具有明顯優勢。經濟待遇也有明顯差異。2005年,中高級知識分子中,月薪30005000元的人約占50%,50008000的人占13.6%。普通人群中,月薪1000元以下的,占54.7%,月薪10002000元的,占34.3%。

其次,關于知識分子的平均壽命,不是低于普通人群,而是明顯高于普通人群。有人對中關村三個主要教育科研機構(中科院、北大、清華)進行了全面調查研究,發現三個單位全部死亡知識分子的平均年齡為70.24,比那個所謂53歲高出許多。

進一步的研究表明,知識水準與其壽命具有緊密的正比關系。2000年,本科以上人口預期壽命最高,男性為77.8歲,女性為81.7歲,與未上過學或只上過掃盲班的人口相比,男性高出19.8歲,女性高出13.6歲。也就是說,在中國社會,只要你是知識分子,或者接近知識分子,你的健康狀況和壽命明顯優于其他人群。知識分子的優勢在人均壽命統計上體現得淋漓盡致??墒牵莻€聳人聽聞的研究報告卻完全顛倒黑白。

中國社會歷來尊重知識,尊重人才。歷史上,凡是受教育程度高的人,其社會地位也高,其擁有的社會資源和物質財富也相應豐富,生活質量和健康水平也隨之上升,其壽命自然就遠遠高于普通人群。

據有關專家研究,中國古代知識分子的預期壽命,一般是全國平均預期壽命的兩倍以上。西周、秦漢期間,社會全體平均壽命為20歲;知識分子平均壽命為58.4歲;東漢魏晉南北朝社會平均為22歲;知識分子平均為56.4歲;唐社會平均為27歲,知識分子平均為57.7歲;宋社會平均為30歲,知識分子平均為63.6歲;清社會平均為33歲,知識分子平均為63.4歲。民國社會平均為35歲,知識分子平均暫缺,估計不會低于65歲。這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中國社會從來沒有虧待過知識分子,知識分子無論作為一種職業,還是作為一個利益圈子,在社會上一直占有資源優勢和經濟優勢,其壽命優勢不過是所有其他優勢的表現之一。

當今中國,知識分子的壽命優勢不像古代那么明顯。據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有關資料,我國男性平均壽命為69.6歲,比知識分子男性平均壽命(77.8歲)低8歲左右,我國女性平均壽命為73.3歲,比知識分子女性平均壽命(81.7)也是低8歲左右。這說明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來,中國普通國民的生存境遇具有巨大改變??墒牵R分子群體的。古代知識分子一直以承載天命自許,開口就是“安邦治國”,閉口就是“愚民愚婦”,大有超塵脫俗、君臨天下之氣概??墒侨缃瘢麄冊谶@些“愚民愚婦”面前的優勢相對減少,這可能是知識分子內心不平衡的原因之一。

 

 

在《禮記》中,知識分子還以道德化身自期,直至宋儒,尚存“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的豪情,到了今天,知識分子竟然只有低下身段,以學術訛詐的方式博取更多的關注與利益,其外部優勢的淪落和內在精神的淪喪,歷歷在目。

隨著教育的普及,和網絡文化的發展,知識分子的職業優勢日漸減少。知識分子到了必須調整自我期許、自我評價,把自己當做普通的國民,把自己的工作當做社會上相互依存的諸多工作的一種,從自己的成就中獲得榮譽和滿足,而不是從自己的特殊身份中獲得這些。

(原載《圈子決定格局》,江蘇人民出版社201210月出版)

責任編輯:向太陽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北京市趙曉魯律師事務所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濟論壇
  • 光明網
  • 宣講家網
  • 三沙新聞網
  • 西征網
  • 四月網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察部
  • 共產黨新聞網
  • 新華網
  • 央視網
  • 中國政府網
  • 中國新聞網
  • 全國政協網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軍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
  • 人民網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咨詢服務(北京)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