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圖不合適、文中有解釋。
網上一說起局座、都知道指的是退役海軍少將張召忠。
張召忠被網民尊稱為“戰略忽悠局”局長,簡稱局座。他最早被公眾認識是在2003年美國入侵伊拉克時,當時他在央視直播解說戰事進展,作出的判斷和實際大相徑庭:他認為伊拉克可以頂很久、實際上幾乎一觸即潰。
事后才知道伊拉克的潰退除了美國的蓄謀已久、還有美國收買了伊拉克大量的高級將領的原因。
對美伊戰爭的判斷失誤導致他廣受媒體取笑。然而此后隨著他堅持在電視臺做軍事節目,漸漸顯露出專業素質帶來的判斷能力,成為眾多評論員中的佼佼者,遇到事情他的觀點往往很有影響力。
張召忠不但專業性強,而且善于學習新事物,去年開了微博微信,呼應者眾,最初四天發了兩條微博、粉絲已經超過70萬,可見人氣之高!
不過他第一條微博給我的感覺不好,因為他使用了“集結號”這個偽造的術語,我因此還專門寫了一篇《論集結號》來表明我的觀點——
我當時認為這是他為了吸引更多年輕人、所以使用了更加流行化的詞匯。
而最近美國對朝鮮耍流氓,張召忠的微博就讓人看不懂了。
先是莫名其妙的以美國當警察,“數秒鐘內”滅掉朝鮮——
再是引用媒體造謠的“國航停掉平壤航線”說事——真實情況是這是結合客源的例行的、季節性調整。這個事情本來沒什么,因為立場不對的話,國航不管怎么調航班都可以解釋為同樣的結果——
航班減了:連航班都減了,朝鮮要完了;
航班加了:中國快速撤僑,朝鮮要完了;
航班不變:中國強作鎮定,朝鮮要完了。
接下來認為朝鮮導彈實驗是挑釁、必然遭到報復和制裁——那之前南朝鮮發射射程更大的導彈怎么就不是挑釁了?
最近的一個微博則認為中國和平建設的宏偉藍圖很可能因朝鮮而被打斷——這個太無厘頭了,壬辰之戰和甲午戰爭是因為日本侵略好不好,不怪侵略者、反而怪作為跳板的朝鮮,這個邏輯太奇怪了。
縱觀張召忠最近微博的表現,基本就是唯美國論、唯武器論,而他以前很反對這兩個東西。我寧愿相信是因為他最近有事、把微博交給別人打理——但這也不好解釋:自己微博發出來的東西自己就要負責的!
所以我有點郁悶,本文標題和題圖反反復復換了好幾次,最先是“局座走麥城”,后來覺得意頭不好,還是換成了“局座過湘江”——湘江之戰是紅軍長征初期的慘敗,因為當時被錯誤的軍事思想所干擾、犧牲很大,好在催生出不久后的遵義會議——我覺得這個象征意義更好,所以標題改了,題圖暫時沒改。
其實類似張召忠的觀點并非個別、甚至是相當范圍存在的,比如我的母校在中國算是很不錯的大學了,按理說同學的看法應更有高度,然而可惜的是,不管是班的小群、系的中群還是學校的大群,譏笑朝鮮已經成了時髦。
美日韓的洗腦不可小覷!
關于朝鮮問題的來龍去脈網上有很多人在寫文章,看明白的早就看明白了、沒看明白的再看也就那樣了,所以我不打算再去分析這些細節,我只想談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問題。
對,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中國的崛起是我們所向往的,不管是口頭上鼓吹和平崛起還是內心真的這樣想,不管將來是不是真是和平的方式,但目前可以確定的是、中國物質方面的國力無疑在快速增長,也就是在“術”的層面我們的的確確在崛起!
然而僅僅有“術”是不夠的,當“術”發展到一定程度后,“道”的問題就開始突出甚至成為決定性的因素。
或者我們拿現代詞匯來講這個問題:“術”是硬實力、“道”是軟實力——中國目前的主要問題已經漸漸聚焦于軟實力。
如何提升軟實力?當然可以做很多,比如主持公道、鋤強扶弱。
在美朝矛盾中,朝鮮顯然是弱小的一方、防守的一方、被欺負的一方——美國把朝鮮列為邪惡軸心已經有十四年了、年年搞針對朝鮮的軍事演習、揚言對朝鮮領導人搞斬首、在朝核問題上至少對朝鮮三次背信棄義。
那么在這種情況下中國就應該出來主持公道,站在朝鮮一邊,對朝鮮的制裁意思意思就行了,別沒完沒了的。這不但是基于歷史(中國是朝鮮長期的宗主國、現代的抗美援朝等等)的考慮、也是基于現實的考慮(關鍵時刻靠不住、人家以后還怎么信任你)。
而且中國對朝鮮的態度會形成示范效應:不管朝鮮的話,菲律賓怎么想?泰國怎么想?緬甸怎么想?印尼怎么想?馬來西亞怎么想?越南怎么想?柬埔寨怎么想?……這些國家和中國比較親近或處于搖擺之中,你想當老大但沒有擔當、不護犢子怎么能帶隊伍!
雖然中國政府在此次事件中表現出一貫的嚴正立場和公正態度,但這還不夠!以前不結盟是對的,后來充當第三世界領袖也是對的,現在搞上合組織也是對的,時過境遷、因地制宜么!你美國搞美日韓的小北約、那我中國為什么不能以上合組織的姿態來平事?
幻想置身于事外是被動的,搞不好人地皆失——朝鮮獨自頂住了美國的訛詐,肯定會減少對中國的依賴,別的國家或者有樣學樣、或者向美國拋媚眼,這都是大概率事件,也就是中國雖然低調忍讓、以大局為重,然而樹欲靜而風不止,結果老實反而吃了虧,不好!
反觀美國,航母其實沒挪窩、咋咋呼呼地搞戰略訛詐,似乎得了一分,其實信譽受損。此次特朗普作為商人的狡詐顯露無遺,看起來頗為成功,其實大大降低了美國的格調。這樣的人在美國當家、對中國其實是好事。
美國也已經不復當年戰后搞馬歇爾計劃恢復歐洲的氣魄了,現在的口號是“買美國貨、雇美國人”,幾乎就是中國兩百年前的閉關鎖國,所以其軟實力在快速降低,這時候中國不及時調整思路、豈不坐失戰機?
思路調整不但要體現在政府層面、也要體現在專家和民間層面——我都能看出來美國不會打朝鮮,那局座張召忠更應該以自己的海軍專業看出來以軍艦的速度、美國航母不會在近期出現在朝鮮海域并識破美國的訛詐。
對吧?
過了湘江就該開遵義會議了,否則很可能就走麥城了!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