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30日-星期三
健康是發展的目的。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后,人們對傳統的發展目標進行了反思。以片面追求利潤為導向、以GDP為中心的發展方式,導致環境污染、超時勞動、食品安全、過度治療等問題,影響人民健康。健康是人全面發展的基礎。把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建設健康中國,就是滿足人民群眾最直接、最迫切的需要,就是以人民為中心發展理念的體現。
健康是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的動力。引領新常態,“功夫在詩外”。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就是提高人力資本、發展生產力。完善健康保障,有利于擴大內需、增進社會消費預期、減少因病致貧、促進共同富裕。當前不少行業出現產能過剩和就業不足,但衛生與健康等領域還有很多短板,應當因勢利導,把更多資源、更多人才配置到衛生與健康領域,扭轉那種把衛生與健康當作“配角”,認為衛生與健康投入是“消耗性投入”的觀點,樹立抓健康就是抓發展的認識。
把健康融入一切政策。世界衛生組織提出,健康是指在軀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方面良好而健全的狀態。把健康融入一切政策,就是要從健康影響因素的廣泛性、社會性、整體性出發,發揮我國政治制度的優勢,對影響健康的因素進行綜合治理,把衛生與健康從少數部門的業務工作變成全黨全社會的大事。
二、走中國特色衛生與健康發展道路
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提出,新形勢下我國衛生與健康工作方針是以基層為重點,以改革創新為動力,預防為主,中西醫并重,將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這一方針,是我國歷史經驗的總結和發展,是中國道路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為解決全球健康危機提供的中國方案。
對新中國歷史經驗的總結。我們黨一向把衛生與健康作為重要的政治工作。毛澤東同志指出,必須把衛生、防疫和一般醫療工作看作一項重大的政治任務。新中國成立初期,傳染病猖獗、醫療資源匱乏、人民健康水平低下。我們沒有照搬西方醫學模式,而是發揮社會主義制度和傳統醫藥文化的優勢,確定了面向工農兵、預防為主、團結中西醫、衛生工作與群眾運動相結合的衛生工作基本方針,把有限資源投向基層、農村和公共衛生,建立了城鄉三級醫療服務網絡,發揮黨的組織優勢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和全民健身運動。我們在發展中國家率先普及了基本醫療衛生服務,以僅占GDP3%左右的衛生投入,實現了人均預期壽命從新中國成立前的35歲增加到20世紀80年代初期的68歲,達到當時發達國家水平。農村合作醫療和赤腳醫生制度受到國際上的普遍肯定。基本衛生服務的普及,為降低經濟運行成本、集中資源發展工業化創造了前提,也為改革開放后準備了一支健康的勞動力大軍。
應對國際健康挑戰的中國方案。20世紀80年代以來,受新自由主義等思潮影響,許多國家實施了減少衛生投入、鼓勵醫療機構競爭盈利等政策,世界范圍內的衛生制度不同程度地出現了過度商業化和市場化的問題,拉丁美洲、非洲的一些發展中國家甚至造成惡性傳染病流行的后果,教訓極為深刻。從更長歷史時段看,現代西方醫學模式是工業革命之后形成的,為人類健康做出了巨大貢獻,但是西方醫學模式也有自身的缺陷:過度重視個體而忽視人群,重視治療而忽視預防,重視生物因素而忽視社會文化因素。這些缺陷加上西方制度基礎,造成醫療費用過快上漲,給國家帶來沉重的經濟和債務負擔,影響了經濟的競爭力。針對上述問題,我國提出的衛生與健康工作方針,充分發揮社會主義制度優勢,發揚我國傳統健康文化關于天人和諧、防治結合、形神共養的積極成分,更加重視基層、預防,實現社會效益高于經濟效益,更加重視調動全社會力量,用較低的成本,較好地維護人民健康。只有這樣,才能既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健康需要,同時又避免福利陷阱,走好中國特色衛生與健康發展道路,并為人類破解健康難題做出應有的貢獻。
三、堅持公益性方向、強化政府責任
堅持基本醫療衛生事業的公益性質,是黨的一貫主張。我們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黨,我們國家是人民當家作主的社會主義國家,這就決定了我們必須堅持基本醫療衛生事業的公益性。無論社會發展到什么程度,都要毫不動搖把公益性寫在醫療衛生事業的旗幟上,不能走全盤市場化、商業化的路子。
醫療衛生公益性是馬克思主義的一貫主張。醫療衛生公益性是社會主義運動的成果,是共產黨的政治本色。《哥達綱領批判》提出,在社會主義條件下,應該優先對公益事業進行必要的扣除,然后再進行產品的其他分配。毛澤東同志指出,藥品醫療不能以賺錢不賺錢來看,一個壯勞力病了,給他治好病不要錢,看上去賠錢,可是他因此能進行農業和工業生產,你看是賺還是賠?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同志也都曾要求衛生部門以社會效益為最高準則。習近平同志在地方工作時就提出,發揮政府在制定衛生政策、提供公共服務、消除健康差異中的主導作用。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堅持公立醫院公益性的基本定位,將公平可及、群眾受益作為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出發點。
醫療衛生公益性是實現“健康優先發展”的必然要求。健康是無價的,醫療服務是有價的。如果按市場化、商品化的方式提供醫療服務,必然導致醫療服務機構的經濟利益和患者健康利益的沖突。我國長期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要用有限的資源維護全體人民的健康,只能堅持公益性方向,優先保障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把更多資源投入到基層、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等社會效益較高的領域。
正確處理政府和市場、基本和非基本的關系。要用好政府和市場兩只手,讓基本服務和非基本服務協調發展。在社會主義國家中,政府是維護人民共同利益、組織提供公共服務、實現醫療衛生公益性的主導力量。在基本醫療衛生服務領域,要堅持政府主導,落實領導、保障、管理和監督責任,發揮政府在醫療衛生制度設計、資金籌集、資源布局、服務生產和分配、醫藥產業政策、行業監管等方面的主導作用,避免市場的盲目性。同時,要充分發揮市場機制在微觀生產要素配置方面的優勢,在醫務人員薪酬、醫藥產業發展、非必需服務等方面引入市場機制。在基本服務和非基本服務之間,要從我國基本國情出發,優先提供面向大多數人口的基本服務,同時隨著經濟社會發展,不斷擴大基本服務的范圍和質量。
四、打贏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攻堅戰
2009年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加快推進,目前已進入深水區,到了啃硬骨頭的攻堅期。要到2020年實現“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目標,必須加大力度、攻堅克難。
從單項突破到綜合推進、重點攻堅。近年來,我國醫改取得顯著成效,但還有一些難點問題有待攻克:一是各級醫院仍然在逐利性軌道上運行,導致衛生投入的無效和浪費,大量資源集中在大醫院,分級診療難以貫徹,基層醫改成果不鞏固。二是醫藥行業“多、小、散、亂、弱”的格局尚未扭轉,藥品流通環節的灰色利益鏈還沒有消除,藥價虛高。三是醫療、醫藥、醫保“三醫”不聯動,存在思想不統一、目標不一致,難以形成合力。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部署著力推進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建設,要求各級黨委政府主要負責同志親自負責醫改,統一推進“三醫聯動”改革,體現了突出重點、集中精力打殲滅戰的決心。
把公立醫院改革作為攻堅主戰場。公立醫院是我國醫療服務的主力軍,公立醫院改革關系到醫改全局,是醫改攻堅的主戰場。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多次專題部署公立醫院改革,目前改革的思路已經比較明確,就是推廣福建三明等地的成功經驗,通過全面落實政府對公立醫院的辦醫和管醫的責任、建立公益性的新制度、建立符合醫療行業特點的薪酬制度、用“兩票制”等辦法減少藥品流通環節、凈化流通環境,實現堵后門、開前門,扭轉醫院和醫務人員行為目標,讓他們主動維護人民健康、控制醫療費用。只要下定決心,公立醫院改革一定能夠實現更大突破。
充分調動醫務人員積極性。習近平總書記始終高度關注醫務人員的切身利益,要求調動醫務人員積極性,建立符合醫療行業特點的薪酬制度,維護醫院的正常秩序,保護醫護人員安全。醫務人員是推進醫改的主力軍,是改革的依靠力量。在當前的公立醫院改革中,只有盡快加大投入、在建立符合醫務人員行業特點的薪酬制度方面邁出更大步伐,讓廣大醫務人員感受到執業的榮譽感和社會責任感,才能夠真正實現公益性,維護人民健康。
發揮黨的政治優勢建設健康中國。衛生與健康工作涉及面廣,是重大政治問題。我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集中統一領導的體制優勢,有利于破除阻力、形成建設健康中國的強大合力。習近平同志率先垂范,在地方擔任主要領導時就親力親為抓醫改,提出“衛生強省”的發展戰略,確定了政府主導、保障公平、惠利于民等醫改理念。擔任中央主要領導之后,他多次過問醫療衛生工作,對深化公立醫院改革、分級診療等問題做出直接指示。當前,醫改面臨巨大的利益調整,需要各部門、各方面齊心協力,系統綜合改革。只有各級一把手親自抓,破除部門利益、局部利益和不正當的經濟利益,推動部門協作、實現“三醫聯動”,才能調動各部門、各方面的積極性,為人民群眾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健康保障。
(作者:李 玲,國務院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北京大學健康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江 宇,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員;來源:《求是》)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