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石學員”余永佳】土地是不可再生的稀缺資源和中華民族的生存之本,城市高房價則是土地財政、投資性需求以及城鎮化進程共同作用的產物。將土地作為地方“第二財政”是一種短視行為。土地政績既不能持久,又有失公平,更容易埋下政府公信力下降以及被高房價綁架的禍根。穩定地價房價和實施房地產調控,絕不能揚湯止沸,僅局限于打擊投機交易行為。重頭戲是“釜底抽薪”,痛打高地價之“七寸”!
地方政府首先必須化“抽血機制”為“造血機制”,緊緊圍繞“供給側改革”主旋律,努力開發適合本地區獨特區位優勢的新產業,改變房地產一業獨大的畸形經濟結構,才能不斷增強城市經濟的發展后勁。其次是以壯士扼腕之志,切除地方財政與土地競拍的臍帶,將房地產市場的調控重點由“住宅限購”漸次轉化為“土地財政限收”;對高價拍賣土地、聽任“面粉比面包貴”等經濟怪象四處蔓延的地方政府,應穩步實施剛性的追責制。要運用柔性的“路房合一”創新措施來緩沖城鎮化對房價的巨大壓力。
“路房合一”可通盤破解城市土地資源短缺、中低收入者難以承受的土地費用之重壓、地方政府無穩定國有資產經營收入渠道等難題,實現地方政府、銀行、開發商、市民的互惠共贏,確保地價房價的穩定和城市經濟的和諧發展。各地政府應強化論證,力爭早日在推行“路房合一”新政以及強市利民、促進經濟穩增長等方面,取得重大建樹和成效。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