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公立醫院改革的優秀典型——廣東省中醫院調研報告
最近,我們赴廣東省中醫院(下簡稱省中醫院)調研。省中醫院把中華傳統文化、黨的優良作風、現代管理制度有機結合起來,在堅持公益性辦院方向、加強醫院文化建設、發揚中醫特色和優勢、深化內部運行機制改革以及調動醫務人員積極性等方面都有獨特做法,不僅是中醫院的排頭兵,也是全國綜合性醫院公認的榜樣。他們的經驗,為當前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亟待解決的問題提供了很好的答案。現將調研主要情況及建議報告如下:
一、調研的主要發現
省中醫院是全國最大的中醫院,目前有床位3150張,年門診量540多萬人次,年收治病人數60000人次(均含分院),連續十四年是全國服務患者人數最多的中醫院,人均門診和住院費用在同類醫院中處于較低水平,在省服務行業滿意度測評中,該院多次獲得綜合滿意度第一名。他們在經營和管理上的主要特色有:
(一)以公益性為目標,積極進行多項改革。據省中醫院的同志介紹,改革開放初期,省中醫院物質基礎匱乏,服務能力弱,沒有一個中醫特色專科,沒有科研課題課題、沒有重點實驗室,甚至連工資都發不出來。80年代起,他們進行了一系列改革。
一是明確醫院發展戰略,建立起“以病人為中心,以社會需求為導向”的發展戰略,提出“四大戰略目標”,即為患者提供最佳的診療方案;建設一支高素質的服務團隊;成就一群名醫;建立醫院的公信力。
二是1988年在全國醫療衛生戰線率先改革分配機制,打破大鍋飯;率先改革人事制度,打破“鐵交椅”,實行目標管理。
三是率先改造醫院環境,上世紀90年代建設二沙島醫院,改變了中國人對醫院的認識,被媒體稱為“賓館式的醫院”和“全國醫院建設的典范”。
四是率先提出建設研究教育型醫院,主動承擔社會責任。醫院成為我省獲得國家重大項目的大戶,廣東省中醫藥科學院、廣東省中醫藥研修院也落戶該院。五是確立中西醫結合的長期戰略,即使在中醫市場一度萎縮的情況下,也始終堅持了下來,為實踐中西醫結合的基本方針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
(二)構建大醫精誠的醫院文化。醫院文化是醫院的靈魂。我們在中醫院調研的幾天時間,時刻感到一股陽光正氣撲面而來。大醫精誠的醫院文化、昂揚向上的精神面貌、干事創業的團結氣氛、水乳交融的干群關系,是我們對省中醫院最直觀的感受。這家醫院的文化,既包含了中國傳統和中醫文化的精髓,又體現了社會主義道德和科學發展觀的理念。歸結起來就是:“科學發展至上、人民健 康至上、中醫事業至上”。
一是以人為本,患者至上。密切聯系患者,通過患者投訴剖析會、醫療糾紛聽證會、醫療缺陷質詢會、服務案例分享會等方式,醫院上上下下直接聽取患者意見,主動改善流程,優化服務。
二是以職工全面發展為本,在管理上走群眾路線,職工參與管理,領導參加勞動,調動醫務人員內心干事創業的積極性、主動性。
三是官兵一致、率先垂范。省中醫院的班子富有凝聚力和戰斗力,領導干部嚴于律己,干活往前沖,待遇往后走,干部的辦公條件和工資收入在醫院中處于低水平,榮譽和獎勵,優先向普通醫務人員傾斜。
四是充分發揮黨組織作用。在省中醫院,黨員、黨組織有崇高威信。43%的職工是黨員,支部書記均由科主任、中層干部擔任。所有重大決策,首先召開黨員會統一思想。我們聽說,“非典”期間醫院進入緊急狀態,開的第一個會就是全體黨員會。共產黨員、護士長葉欣因公殉職,她的丈夫向醫院提出兩個要求,一是為葉欣換一套新的護士服,二是他本人出錢慰問因照顧葉欣而感染非典的醫務人員。在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引領下,整個醫院內部形成了充滿正氣的小環境,所有醫務人員的心思都放在工作上,以事業發展為追求,以醫院為精神家園,以服務百姓為快樂。
(三)建設富有活力的內部運行機制。公立醫院如何在保障公益性的同時提高積極性,如何加強對高度復雜的醫療行為的管理,是長期困擾醫藥衛生改革的問題。省中醫院的做法有:
一是公平公正的激勵分配機制,通過分配制度改革徹底切斷工資和業務收入的直接關系,同時讓績效與技術水平、科研水平、服務質量和患者滿意度等要素掛鉤,讓分配向關鍵崗位和關鍵人才傾斜。我們感受到,在這種激勵機制下,雖然醫生工資水平在行業中不是很高,但醫生的心態很平和、踏實。
二是把人才選拔的關口前移,高門檻選拔人才,確保留在醫院的都是愿意把中醫藥當作終身事業,真正有興趣、有事業心和責任感的醫生和職工。同時努力為員工的成長成材創造條件,為施展才華搭建舞臺。我們在調研時看到,年輕的醫護人員在等電梯時都在爭分奪秒地讀書。
三是能上能下的人才聘任機制,“讓合適的人流動到合適的崗位上”,使“想干的有機會,能干的給崗位,干好了有地位”。
四是民主的內部管理,建立院長信箱,實行職工議案回復機制,定向收集“金點子”,對干部進行民主評議。
五是設立行風管理“高壓線”,凡是涉嫌以給回扣營銷的藥品,永久不得進入醫院;對于收受紅包和拿回扣的醫生,直接開除。他們充分考慮患者送紅包的微妙心理,總結出了“收皮退肉、先收后退、返回押金、等值退還”等婉拒紅包的辦法。醫生對我們說,“我們拿的是國家給的、醫院給的,心安理得。一個人拿了不該拿的,株連科室,影響一大批。”
六是內部分權制衡和信息公開。人事、財務的管理在內部完全公開,采購、招標等由業務部門按標準規程執行,各部門互相約束,院領導個人不干預。
(四)堅持中醫特色和優勢。省中醫院堅持“中醫水平站在前沿,現代醫學跟蹤得上,管理能力匹配到位,為患者提供最佳的診療方案”的定位,切實踐行中西醫并重,目前能做到這一點的中醫院比較少。該院住院和門診中醫治療率分別為66.5%和90.5%,中藥處方占83.9%,平均每天配中藥飲片近10噸。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剛剛進行的以中醫特色與優勢為主要內容的全國中醫院醫院管理年檢查中,他們以綜合成績98分的名居全國醫院榜首。他們的成功,除了由于中醫在廣東省群眾基礎好之外,主要是因為采取了符合中醫特點的體制機制。
一是針對醫療服務對信譽要求高的特點,自90年代初以來把發展中醫特色作為長期目標,不為短期營利所動,建立了良好聲譽。
二是針對中醫服務難以外部監管的特點,建立嚴格的“家法”,強化自律,在人才淘汰、廉政方面設置了高壓線。
三是針對中醫“師帶徒、干中學”的特點,花很大功夫抓繼續教育,創新了很多人才培養模式,特別是邀請全國名老中醫來醫院“名師帶徒”, 吸引全國最優秀的人才來醫院,創造了“跨地區拜師”、“集體帶,帶集體”的模式,打破中醫歷史上根深蒂固的門派界限,保障優秀人才不斷涌現。
四是針對中醫基礎研究落后的現狀,大氣力進行科研投入。努力挖掘和繼承中醫藥精髓,建立起了中醫藥古籍文獻、名老中醫經驗、中醫流派的數據庫,使省中醫院成為全國中醫藥特色技術的“集散地” 成為全國中醫院中科研實力最強的醫院。
五是針對傳統中醫理論深奧、不易傳播的特點,編制具有中醫特色的標準臨床路徑,增強了中醫知識的可傳播性,又提高了服務質量,有效控制了費用水平。
六是繼承大醫精誠、道德至上的中醫傳統醫德,為醫院發展提供了持續的精神動力。
(五)一位優秀的院長和一個團結向上的領導班子。省中醫院院長呂玉波同志在醫院內享有崇高威望,有的職工用“士為知己者死”來形容;在全國醫院管理界,他也赫赫有名。該院上一任書記退休時,職工聯名寫信要求時任廣州中醫學院(現廣州中醫藥大學)副院長的呂玉波回醫院任院長兼任書記。這次,許多職工希望我們代為反映,希望剛剛年屆六十歲的呂玉波能夠繼續擔任院長。一些醫生談及此,甚至熱淚盈眶、言語哽咽。該院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民主黨派人士、全國名中醫包括95歲的國醫大師鄧鐵濤教授多次寫信,要求呂玉波繼續留任。這是我們在其他單位很少見到的。呂玉波的威信來自哪里呢?根據職工們反映和我們的調研,
一是具有遠見卓識,事業心責任感和領導力強,敢負責任,勇于擔當。在建設研究型教學醫院、大規模進行人才培養、整合全省中醫資源方面都做出了戰略性的決策,帶領醫院從困難中走出來,走向優秀和卓越。省中醫院的發展凝聚著他的智慧和心血。
二是品格高尚,以身作則,淡泊名利,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毫不夸張地說,沒有呂玉波就沒有省中醫院的今天,但他始終淡泊名利,在關于中醫院的宣傳材料、新聞報道中,堅持要求不寫自己。至今全院辦公條件最差的是院長。非典期間,他每天工作在最危險的地方,但是醫院七位“一等功臣”的名額,全部留給基層醫生。呂玉波每天工作12小時以上,沒有秘書,自己起草文章、講話,親自赴分院和全國各地講課。把員工當成自己家里的孩子,員工家人生病,院長會親自到病床慰問,員工生日,他堅持送上一張賀卡。他在決策中充分尊重班子和專家意見,發揮大家的積極性,使醫院上上下下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
三是在實踐中悟道醫院管理,推動行業發展。呂玉波十幾年如一日堅守在醫院,將醫院管理作為終生事業,努力探索,不斷創新,形成了獨特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并在省內外很多地方推廣,通過“友好協作醫院”、“團隊駐院培訓”等模式為其他醫院輸送管理經驗和人才。
在班長帶領下,醫院形成了一個團結、高效、崇尚使命的領導班子。他們有幾句常常掛在嘴邊的話:“干部文化決定醫院文化”,“開會不執行等于零”,“倒三角形的組織結構”(普通職工至上,領導為職工服務)。班子成員憑借高度的責任感、使命感,以人格魅力感召群眾,在群眾中受到擁戴。
二、省中醫院的啟示
省中醫院的做法,回答了醫藥衛生改革長期以來被忽視的兩個問題:醫院文化建設和基礎管理能力。長期以來,醫藥衛生改革重視體制機制的建設,但是實踐表明,如果沒有良好的文化和精細的內部管理為基礎,再好的體制機制都難以得到落實。省中醫院的做法啟示我們,以公益性為主線,以文化建設和精細管理為兩翼,公立醫院改革一定能走出新路。
(一)吸收人類文明一切成果,建設優秀醫院文化。從經驗管理和科學管理走向文化管理,是發展的必然趨勢。總的來說,省中醫院是把中醫傳統醫道、中國傳統文化、社會主義道德、黨的組織優勢和現代管理理念結合起來的典范。在我國眾多醫院當中,能夠同時做到這些的并不多。他們的經驗表明,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黨的革命傳統,是我國推動改革開放的寶貴財富,必須開動腦筋,思考在新形勢下如何把這筆財富發揚光大。把古今中外人類文明成果結合起來,是當今中國獨有的文化優勢。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省中醫院的一套管理辦法和醫院文化已經實行多年,具備可以整體推廣、移植的能力。省中醫院舉辦五個分院時,只派了少數管理人員,帶著黨委的決策去接收,就很快將其融入省中醫院文化中,表明其文化和管理模式是經得起檢驗的,是可以推廣復制的。
(二)能力建設和體制改革并重,加強醫院基礎管理能力建設。我國國有企業改革和醫藥衛生改革的經驗都表明,僅僅解決體制、機制、投入等外部環境問題,醫院的績效并不能自動改善。一切改革措施都要靠微觀主體去完成。如果不培養一支優秀的院長隊伍,健全完善的內部管理,加強基礎管理能力,許多措施根本落不到實處。當前,我國絕大多數醫院院長并不是職業化、專業化的管理者,優秀的醫院院長十分匱乏。醫院內部的人事、財務、流程的精細化管理同發達國家相比還有很大差距。因此,在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整體思路上,應當將基礎管理能力建設和體制機制改革提到同等重要的位置。
(三)堅持正確的辦院方向,妥善處理堅持公益性與引入市場機制的關系。目前公立醫院改革過程中,普遍存在的一個疑惑是,在堅持醫院的公益性原則下,引入市場機制以促進醫院提高效率實現自身良性發展,似乎存在著矛盾。省中醫院的實踐給出了一個較好的解決方案。那就是在借助市場機制構筑自身內部運行機制時,必須剔除以業務收入來衡量績效的做法,而把技術水平、學術水平、服務水平等因素以及患者滿意度等公益性目標作為考量科室與個人績效的指標,從而從根本上鼓勵醫務人員和科室在實現社會價值的過程中,追求個人價值和回報。
三、建議
省中醫院的經驗表明,只要按照醫療衛生的規律來辦醫院,公立醫院是完全能辦好的。當前,公立醫院改革是全國醫藥衛生改革的一個難點,我們應充分發揮省中醫院這樣典型的帶動作用,從醫院文化和基礎管理能力建設上求得突破,開創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新局面。
(一)認真總結省中醫院等單位的經驗。省中醫院長期以來是醫藥衛生戰線的一面旗幟,其成績在全國衛生系統是公認的,站得住腳。應認真總結提煉其經驗,加大宣傳力度,推動公立醫院改革,也為全國公立醫院改革樹立榜樣,增加信心。
(二)加強公立醫院管理能力建設,作為醫改的突破口。加強公立醫院管理能力,是一個十分關鍵而較少注意的問題。我們可以把加強公立醫院管理能力建設作為醫改的突破口。
一是制定公立醫院管理規范,明確公立醫院在人事、財務、流程、采購等方面的管理細則,這項工作在全國都是比較薄弱的。
二是像中央培訓縣委書記那樣,在全國范圍開展一場公立醫院院長和管理人員培訓,提高醫院院長的專業化水平。法國規定,所有公立醫院院長必須在國家公共衛生學院接受15個月的課程學習和5個月的實習,各科考試成績須在中等以上才可獲得文憑,每年培訓的院長約60-80名。培訓的內容既包括基礎管理知識,也包括國家醫藥衛生政策,培養出來的院長,思想與國家的目標高度一致,把公益性時刻放在心上。這一經驗值得借鑒。
(三)從醫院院長管理入手,改革事業單位人事制度。醫院院長是醫藥衛生改革的中堅力量,由于醫院管理的復雜性,對院長職位的職業化、專業化和穩定性有較高要求。目前,我國醫院院長還是按照行政領導的辦法選拔,大部分醫院院長任期不長,精力不專注于管理,管理水平不高。造就一支專業化、職業化、德才兼備的院長隊伍,是醫改成功的重中之重。我們應探索從醫院院長管理入手,改革事業單位人事制度。
一是擴大選拔視野,引入競爭機制。一個好院長,應該是“雙核”型人才,既是醫學專家,又是管理專家。可以探索實行醫院院長的公開招考,打破地域、身份和級別的界限。還可以探索引進我國香港地區優秀醫院管理人才,擔任公立醫院院長和管理人員。
二是保障院長職位的相對穩定,對于公認優秀的院長,可以按照職位和職級逐步脫鉤以及逐步取消事業單位行政級別的精神,適當突破領導干部任職年齡限制。
三是創造條件使院長安心工作,通過設置準入門檻、給予社會榮譽等辦法,確保院長把主要精力放在醫院管理上,避免耗費精力來追求升遷和發展個人業務。
(四)建立社會化醫患溝通平臺,建設和諧醫患關系。醫患關系緊張,是當前我國醫療體制的一個大問題,嚴重干擾醫療衛生秩序。醫患之間有嚴重的信息不對稱,許多矛盾是由于溝通不及時、不充分導致的。省中醫院建立醫患溝通平臺的辦法值得借鑒。建議以市縣為單位,建設社會化的醫患溝通平臺,通過舉辦醫患見面會、代表座談會、懇談會、知識講座或電視節目等方式,創造條件讓群眾了解醫院的運行規律和醫生的酸甜苦辣,讓醫生了解患者的需求和呼聲,大力宣傳醫患之間水乳交融的關系和優秀事跡,改善醫務人員的社會形象,重塑白衣天使的社會榮譽感。
(五)以中醫文化推動文化建設,打造中國特色的健康文化。中醫是祖國傳統文化的瑰寶,是中華民族為人類做出的重大貢獻,這次金融危機,揭示了建立在與自然對抗、資源消耗、過度競爭基礎上的西方文化和發展模式的危機。工業革命之后形成的“以物為本”、“以病為本”的醫學模式,使得醫療衛生服務日益商品化,以利潤為導向、過度競爭的發展模式造成的生態和資源危機,在更大程度上損害人們的健康。我國傳統醫學思想,講究天人合一,強調通過生活方式改善、加強預防和調動人自身的積極性來提高健康狀況,強調發揮醫療服務人員的利他主義精神。這樣的思路,歸結起來就是“科學發展、以人為本、和諧社會”,這不僅是中國醫學模式的經驗,也是探索新的經濟社會發展模式的切入點。建議:
一是把“中醫文化”作為文化建設的重要品牌,深化對中醫文化的研究挖掘。
二是舉辦中醫文化論壇等國際交流活動,充分發揮國外中醫隊伍的力量,推動中醫文化走向世界。
三是推動中醫進基層、進社區,發揮中醫文化在健康教育中的作用,遴選優秀的名老中醫,發揮大型中醫院的輻射力量,在社區舉行健康教育活動。
四是收集名老中醫的事跡,挖掘中醫文化素材,制作超越《大長今》的影視,動漫和文學作品,帶動文化產業發展,推動中醫文化走向全國和世界。
(來源:昆侖策網,根據作者博客編發)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昆侖策網: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內容 相關信息
江 宇:社會主義的醫院絕不能以營利為目的!混合所有制醫院只能讓醫改走向邪路!
2016-07-29政府不能把省錢作為醫改主要目的 委員建議啟動三醫聯動綜合改革試點
2015-12-27?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