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時期以來,個別黨校教師在教學、科研活動中,出現的嚴重違反“黨校姓黨”根本原則的言論和行為,已到了不得不察的地步。有的講課時傳播西方資本主義價值觀念,有的口無遮攔、對黨和國家大政方針妄加議論,有的專門挑刺、發牢騷、說怪話,有的打著黨校的招牌隨意參加社會上不倫不類的活動,等等。這些人的錯誤觀點和言論以學術文章、個人博客、論壇發言、課堂授課等面目出現,經由互聯網推波助瀾、持續擴散,給民眾造成一定的思想混亂,給黨的宣傳輿論工作造成被動。
毫無疑問,黨校教師的錯誤言行與“黨校姓黨”的根本原則是嚴重背離的,與對黨校教師的黨性要求是格格不入的。“黨校姓黨”是對作為黨的理論教育工作者的黨校教師最起碼的政治要求,必須作為政治紀律的底線深入到每一名黨校教師的血液中、靈魂里,成為一種基本的政治自覺和職業自覺。
一、深刻剖析黨校教師黨性原則動搖的根源
總體來看,絕大多數黨校教師能夠嚴守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做到在黨愛黨、在黨言黨、在黨憂黨、在黨為黨,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自覺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之所以出現個別黨校教師言語出格、行為出位,甚至“打著紅旗反紅旗”的現象,究其根本,主要有以下主客觀因素在作祟:
首先,身份意識淡化。黨校教師是我們黨直接領導的一支教師隊伍,黨校教師要以黨的理論路線方針政策的傳授者角色來自我界定和認同。然而,少數黨校教師對“黨校教師姓黨”的根本原則扎根不夠、認同不足,將黨校教師職業僅僅看作謀生手段,甚或自我包裝鍍金的招牌,缺乏必要的責任心、使命感。自我矮化職業使命的后果往往是在信念上發生動搖、出現偏差,在政治上隨波逐流、良莠不分。一些黨校教師片面強調“黨校首先是校”,將黨校混同于普通高校、研究機構甚至社會培訓機構,將自己等同于一般高校教師、科研人員甚至社會培訓機構工作者,對政治紅線、紀律規矩心生抵觸和不滿。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如果黨校不姓黨了,那黨校就沒有必要存在了”。同樣,如果黨校教師喪失身份意識、拋卻黨性原則,就不配繼續在黨校工作。
其次,深受西方思想影響。近年來,西方政治學、經濟學、法學等在高校課程體系中大行其道、滲透擴張,也深刻影響了一些黨校教師的價值判斷和學術觀點。某些黨校教師對西方“套路”、范式頂禮膜拜、如數家珍,對本應作為看家本領的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卻一知半解,更談不上融會貫通、活學活用。拿政治理論研究領域來說,個別黨校教師將西方三權分立學說、政黨政治理論奉為圭臬,大肆鼓吹西方憲政民主、競爭性選舉,對中國特色政黨政治、協商民主取得的成就刻意忽略、避而不談;有的從西方所謂“普世價值”“政治倫理”出發,為中國“放棄特色”“全盤西化”“融入主流”不遺余力搖旗吶喊;還有個別人不僅不對中國共產黨的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以及人類社會發展規律進行思考總結,反而附和“終結論”“早產論”“補課論”“空想論”“失敗論”等荒謬論調。這些學理上的偏差、認知上的錯誤直接導致了信念不堅定、信仰不真誠。
再次,個人經歷催化。除了學術訓練,個人經歷對黨校教師的研究路徑、研究基調、政治傾向往往產生重要影響。有的黨校教師青年時代經歷了“文革”浩劫,有深刻的個人體驗,在腦中留下了揮之不去的歷史記憶和生活“痛點”,這些經歷投射到學術研究、課堂教學中,往往就形成了主觀色彩很強的扭曲和認知局限。有的黨校教師有著一定的海外留學進修經歷,不僅研究范式、分析視角西化,而且對西方政治制度、社會文化、生活方式產生“天然好感”和“價值偏好”,與一些西方學者、研究機構、社會組織頻頻交流、過從甚密,不自覺就偏離了教學科研的政治立場、突破了思想宣傳的政治底線。有的黨校教師從校門到校門、從書本到書本,基層歷練不夠、實踐經驗不足,缺乏對中國社會真實情況的深刻體認,面對黨校學員從四面八方帶來的問題、現象、案例,容易偏聽偏信,不能形成對社會思潮和意識形態問題的理性分析和準確把握。有的黨校教師對現實境遇不滿,在教學科研、講壇論壇上以學術探討的名義制造負面輿論,發牢騷、說怪話,借機發泄。還有個別黨校教師希望 “趁早出名”“獨樹一幟”,不滿足于實事求是扎扎實實進行理論創新和思想宣傳,處處張揚“學術個性”,以此顯示自己 “有獨立見解”,結果成為敵對勢力追捧的對象。
最后,黨校對教師的管理弱化。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黨校是學校,但不是普通學校,而是黨教育培訓執政骨干的學校,政治上必須有更高要求。”現實來看,絕大多數黨校能夠按照黨的政治標準和政治要求從嚴治校、從嚴治教。但是也有些黨校的教學管理、教師管理失之于寬、失之于軟,落實政治紀律、政治規矩走形式、走過場;有些黨校片面強調甚至錯誤理解對知識分子的“包容”和“厚愛”,不愿意“拉下臉來”做觸及靈魂深處的思想洗禮和教育管理工作,不自覺扮演了個別教師錯誤行為發酵的“保護傘”;有些黨校對嚴重違反講壇論壇紀律的教師僅僅給予 “口頭警告”“誡勉談話”等輕處理,“水過地皮濕、風過地皮干”,當事人根本沒有從思想上行為上發生改觀,也絲毫沒有起到“處理一個,教育一片”的效果;個別黨校甚至對一些教師的不當言論姑息縱容,對其出格行為一味遷就。由于違紀成本不大、處理不力,造成個別黨校組織渙散、紀律松弛,個別黨校教師多年來我行我素、一意孤行,違反政治紀律的言行屢禁不止、一再上演。
二、清醒認識黨校教師黨性立場蛻化的政治危害
由于黨校在中國政治生活中的特殊角色和地位,黨校教師成為備受國內外輿論關注的群體,黨校教師的一言一行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中國共產黨的政治態度、理論水平和政黨形象,具有重要的象征意義、導向作用和傳播效果。
首先,黨校教師的錯誤言論對參訓學員造成嚴重的思想誤導。“師者,人之模范也。” 黨校教師只有在自身黨性鍛煉上有更高的標準和要求,成為黨性原則的模范踐行者,才能用實際行動影響和帶動學員。“黨校教師向黨中央看齊了,才能引導來到黨校學習的學員向黨中央看齊。如果黨校教師都沒看齊,又如何引導學員向黨中央看齊?”現實中有些黨校教師自身黨性原則動搖、看齊意識淡薄、立場觀點錯誤,這些錯誤的東西通過教學、輔導等途徑傳遞給學員,產生很惡劣的思想誤導和消極影響。以至于一些黨員干部經過黨校學習之后,不僅思想理論上的困惑沒有解開,對黨的認識不是更清醒更堅定了,反倒是更模糊、更迷茫了。
其次,黨校教師的不當言行直接破壞黨的形象。在外界看來,黨校教師的個人言論就代表了 “黨校的聲音”甚至“黨的聲音”。特別是一些別有用心的人,一聽到黨校教師發表了什么“奇談怪論”,立刻如獲至寶,大肆炒作,說黨校里的人都對黨中央說三道四了,共產黨內部有不同聲音了。黨校教師的不當言論對黨的形象殺傷力很大,其社會影響和政治影響不能低估。如果黨校教師黨性立場蛻化,將自己降格為“意見領袖”,不講政治、信口開河,長此以往對黨的聲望將造成嚴重侵蝕。
再次,黨校教師的不當言行會造成不好的國際影響。從世界范圍看,黨校教育是我們黨的一大政治優勢。國際上許多有識之士、一些外國政要對中國共產黨黨校的辦學成就贊譽有加,稱之為中國共產黨成功的“秘密武器”。不少國外的重要研究機構和著名大學十分關注黨校主辦的報刊,關注黨校在一些重大理論問題、現實問題上發出的聲音,試圖從分析黨校的各種信息中觀察中國共產黨的動向。如果聽任某些黨校教師不負責任的個人觀點和言論流傳,勢必給國際社會造成中國共產黨“黨內發生紛爭、斗爭”的錯誤印象,甚至會授人以柄,致使國際輿論對中國共產黨的執政路線進行捕風捉影的無端猜疑。
最后,黨校教師的錯誤思想危害黨的執政基礎。從蘇聯的歷史教訓來看,一個政權的瓦解往往是從思想領域開始的,思想防線被攻破了,其他防線就很難守住。蘇聯解體前夕,一批原先堅定的列寧主義者搖身一變,成為反對所謂“極權主義”的斗士,知識分子隊伍中的“激進思潮”迅速蔓延,眾多的科學共產主義教研室幾乎在一夜間變成了傳播西方政治學的基地,蘇聯理論隊伍和思想精英放棄政治道德和理論節操,成為蘇共和蘇聯社會主義制度的掘墓人。這一悲劇與蘇共一個時期以來疏于甚至是放棄對黨的思想戰線、黨的理論工作者加強管理有直接關系。鄧小平指出,中國要出問題,還是出在共產黨內部。外部輿論“抹黑”易破,內部思想嬗變難防。毫不夸張地講,在信息網絡時代,一個優秀的理論工作者通過傳播正確的思想理念,其產生的價值可以“抵幾個師”,而個別黨校教師的錯誤言論經由網絡炒作,其產生的負能量同樣不容小覷。黨校教師作為黨的理論工作者、教育工作者,不管形勢和任務怎樣變化,絕不能思想異化、政治變質,忠誠于黨的立場絕不能變。
三、黨校教師應做黨性原則的模范踐行者
黨校因黨而立、因黨而興、因黨而強。“黨校姓黨”是辦好黨校的根本原則,是黨校的靈魂。守牢政治底線,瞄準政治高線,努力成為黨性原則的模范踐行者,應當成為每一名黨校教師的職業靈魂、政治坐標和價值堅守。
首先,各級黨校要承擔起教師管理的主體責任,努力營造風清氣正的黨校政治生態。要把黨性教育作為教學的主要內容,深入開展理想信念教育、黨的宗旨教育,深入開展黨史國史教育、革命傳統教育,深入開展道德品行教育、法治思維教育、反腐倡廉教育、黨章和黨規黨紀學習教育,并拿出考核檢驗的辦法,努力使黨校黨性教育不僅能夠震撼一瞬間、激動一陣子,而且能夠銘記一輩子、影響一輩子。要認真開展黨校忠誠教育,引導黨校教師牢固確立“四種意識”特別是核心意識、看齊意識,牢固確立黨校姓黨意識、黨校教師姓黨意識,堅決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權威,堅持以黨的旗幟為旗幟、以黨的方向為方向、以黨的意志為意志,當政治上的明白人。
在教學管理和教師隊伍建設上,各級黨校要毫不動搖地貫徹“黨校姓黨”根本原則,形成落實黨校教師堅持黨性原則的具體要求和管理辦法。加強對黨校教師的背景分析、政治考察、思想教育和日常管理,充分了解黨校教師的思想動態、學術觀點,嚴禁打著黨校招牌四處散布與黨的政治紀律格格不入言論的行為,對于屢教不改、頂風違紀者,要從嚴處理。尤其是針對一些所謂“名師”“大腕”搞“客大欺店”“尾大不掉”的情況,要嚴肅對待、一視同仁,按照黨紀黨規作出處理。同時,著力加強教師隊伍理論素質、政治素養建設,不斷提升教師隊伍的政治敏銳性和政治鑒別力,以真學真懂真信真用的態度對待馬克思主義、對待黨的理論創新成果,忠誠黨校事業,為黨校事業、黨的事業貢獻智慧和力量。
各級黨校要不斷暢通意見建議上傳的通道,積極鼓勵引導黨校教師通過組織渠道向上級黨組織乃至中央上報研究成果和意見建議,充分發揮黨校教師的思想庫和智囊團作用。要嚴格區分科研問題和政治問題,反對在中央有明確結論的問題上搞“體外循環”和“輿論挾持”來達到特殊政治目的。
其次,每一名黨校教師都要珍惜黨的理論教育工作者的榮譽和責任,堅守黨校教師的政治底線、政治本色,瞄準政治高線、錘煉政治品格,做黨性原則的模范踐行者。黨校教師學為人師、行為世范,最重要的就是要把“黨校姓黨”堅持好,時刻牢記自己黨校教師的身份,熱愛黨校,珍惜榮譽,堅持對馬克思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的執著和堅守,堅持對黨和人民的忠誠,帶著責任感和使命感傳道授業。
黨校教師的理論研究要密切結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最新實踐成果,闡述黨的基本理論的真理性和指導性,研析黨的創新理論的本質內涵和現實意義,解讀黨的大政方針的實踐價值和時代精神,辨析各種社會思潮和思想觀點,澄清是非、釋疑解惑。既要靠黨的真理力量去引導人,又要靠黨校教師的人格力量去感染人,做到在自身黨性鍛煉上更加嚴格,在師德師風上更加純潔,在教學科研上更加過硬。要充分發揮課堂、報刊、網站、出版物等陣地優勢,堅持在重大政治原則和大是大非問題上凈化“噪音”“雜音”,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
(作者:中共國家稅務總局黨校教研三部副主任)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