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5月2日-星期五
寫這篇文章我已醞釀良久,是有感而發,不吐不快。請讀者先看看下面的兩個故事。
第一個故事,是關于馬拉松賽跑。
馬拉松賽跑是一項長跑比賽項目,其距離為42.195公里。這個比賽項目的確定,要從公元前490年9月12日發生的一場戰役說起。
這場戰役是波斯人和希臘人在離雅典不遠的馬拉松海邊發生的,史稱希波戰爭,希臘人最終獲得了反侵略戰爭的勝利。統帥米勒迪派一個叫菲迪皮茨的士兵回去報告。菲迪皮茨是個有名的“飛毛腿”,為了讓故鄉人民早點知道好消息,他受領任務后,就一個勁兒地快速奔跑,跑到雅典時,已喘不過氣來,剛喊出“我們勝利了”就倒地犧牲了。
馬拉松原為希臘的一個地名,在雅典東北30多公里處。在1896年舉行的第一屆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會上,為了紀念菲迪皮茨,設定了馬拉松賽跑這個項目,把當年菲迪皮茨快速奔跑報送喜訊的里程——42.195公里作為賽跑項目的距離。
從公元前490年的希波戰爭,到1896年第一屆現代奧運會確定馬拉松賽跑項目,其間經歷了2386年。從確定這個體育項目到現在,又已經歷了119年。從希波戰爭到現在,已經過去了2505年。但是,全世界的人們不分種族、國別、男女、膚色,仍然沒有忘記馬拉松賽跑,仍然沒有忘記菲迪皮茨這位英雄。越來越多的人喜愛并參加馬拉松賽跑,這是最好的證明,也是最好的紀念。
第二個故事,是關于撒尿小男孩。
在比利時的首都布魯塞爾,有一個家喻戶曉的小英雄,他的名字叫于連。
關于小于連的故事,有各種不同的版本,較為普遍的說法是,在15世紀外國侵略者點燃炸藥導火索準備炸毀布魯塞爾時,小于連夜出撒尿,澆滅了導火索,拯救了全城。
人們非常感謝和敬愛這位小英雄,于是在1619年為他鑄造了一座銅像,以紀念這位布魯塞爾的英雄。這座銅像高約50公分,坐落于市中心廣場旁邊一條小巷的中間地段。這個享有布魯塞爾“第一公民”美譽的小于連,頭發卷曲蓬松,胖胖的小臉,鼻子略往上翹,嘴上掛著調皮的微笑,一絲不掛,旁若無人地站在那里撒尿,在他雕像的腳下便是供市民取水的泉眼。
世界各地到布魯塞爾旅游的人們,除了必去瞻仰英雄小于連的雕像之外,還一定去參觀他的服裝展覽館。從1696年荷蘭總督為他制作第一套服裝開始,世界各地到此游覽的人們送給小于連的服裝已不計其數。
他大概稱得上是世界上服裝最多、款式最全的人了。不僅如此,這位小英雄每逢節日,便身著盛裝。遇有外國國慶時,他便穿上該國的民族服裝。在1979年布魯塞爾建城1000周年慶典時,當時前往祝賀的北京市白介夫副市長也贈給了小于連一套我國的民族服裝。
現在距離小于連英雄故事的發生已經過去五個多世紀了,但是,布魯塞爾的市民,比利時的人民,乃至全世界到過布魯塞爾的人們,仍然念念不忘這位撒尿小男孩的英雄事跡,他的名字傳遍了全世界。
看完這兩則故事后,我們再反觀一下我國當前少數人是如何作為的。
前些時候,某演員在某衛視節目《木蘭從軍》小品中,身穿古裝,嘴啃燒雞走上舞臺,將中國古代巾幗英雄花木蘭,惡搞成一個貪吃、不孝、胸無大志、貪生怕死的傻大妞形象,結果引起一片嘩然。有文化專家認為,花木蘭作為傳統文化中的英雄形象早就已經深入人心,某演員“唧唧復唧唧,木蘭啃燒雞”的演繹太庸俗,歪曲了木蘭形象,玷污了民族文化,誤導了青少年。
一段時間以來,互聯網上詆毀英雄形象、質疑英雄事跡的情況時有發生。董存瑞、劉胡蘭、黃繼光、邱少云、“狼牙山五壯士”等,這些早已彪炳史冊的英雄,卻成了一些人質疑、惡搞、抹黑的對象。
實事求是地說,我們國家的這些英雄,其事跡比上述兩個故事講的外國英雄更加悲壯、更加感人,至少比那兩位英雄毫不遜色。這絕不是溢美之詞,而是絕大多數人的共同心聲。
而我國的某些人,對于自己國家的英雄,卻采取這樣的態度!兩相對比,我憂心如焚,感慨萬千,百思不得其解!
我不禁大聲質問這些人:你們究竟想要干什么?你們的良心何在?國格何在?人格何在?
任何民族、任何國家、任何時代,都需要英雄。崇拜英雄是一個民族生生不息的內動力。敬重英雄就是敬重一個民族的靈魂,就是敬重這個民族不可凌辱的自尊。一位哲人有言:“一個民族是否偉大,不僅看它能產生什么樣的人物,更看它擁戴什么樣的人物。”還有一位哲人說:“當我們喂飽了肚子以后,不要忘記我們的靈魂、精神更需要豐富的營養。”
1936年,著名作家郁達夫在驚聞“民族魂”魯迅先生逝世的噩耗后,寫下了這樣振聾發聵的一段話:“一個沒有英雄的民族,是一個毫無希望的生物之群;有了英雄而不去珍惜、愛護的民族,則是可憐的奴隸之邦。”
一位軍旅作家這樣說:“英雄主義是一個國家之魂,是民族之魂,是軍人之魂。一個不崇拜英雄的國家,不可能是英雄國家;一個不崇拜英雄的民族,也不可能是英雄民族;一個不崇拜英雄的人,他也不可能成為英雄。”
中華民族自古就視“氣節重如泰山,利欲輕于鴻毛”,以“玉碎不改其白,竹焚不毀其節”為美德,培養“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氣。長期的文化熏陶,鑄就了尊嚴重于生命的崇高民族氣節。在偉大的抗日戰爭中,一次次關鍵時刻、生死關頭的嚴峻考驗,更是充分彰顯了中華民族視死如歸、寧死不屈的崇高氣節。
中國最大的幸運,就是永遠有層出不窮的英雄。
我們一定要崇尚英雄、捍衛英雄、學習英雄、關愛英雄!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