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一而再再而三地接到境外宣傳“推翻中國共產黨,建立新政黨、新政權、新國家”的宣傳電話,其主張多是以國內某些公知所發表的觀點為依托。而這些公知往往是打著愛國的名義,以西方新自由主義為語境,站在社會主義的對立面倡導全面西化。筆者不禁要問,他們這真的是愛國嗎?
當今世界正在走向一個開放型、多元型和融合性的時代,社會治理也由區域化和局部化向國際性和全球化不斷演變。價值觀念大范圍的糅合,思想文化激烈的碰撞,使得人們在政治制度和價值理念上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分歧,一國內部的矛盾也越來越具有全局性。那么,在這種大趨勢下公知為什么還會在社會主義的對立面越走越遠呢?筆者認為:第一,隨著我國社會的不斷深刻變革,經濟形態也變得越來越復雜,由此引發了一系列制度失靈和倫理缺位問題使社會矛盾呈現出多元化、復雜化和尖銳化現象。進而給公知倡導的新自由主義提供了市場;第二,中國的公知多處于社會的精英層面,他們掌握著大量的社會資本和話語權,具有利益代表性。在現實生活中他們往往代表著某一利益階層;第三,部分公知直接充當著政治陰謀家和境外反華勢力的觸角。
近些年,學術界已經刺破了西方終結論的話語陷阱,提出了世界上沒有永恒的政治制度,歷史不可能終結的觀點。從制度產生的初衷來看,一切的制度都是源于人民對國家的愛,對美好生活的無限向往。雖然偶有違背民意的制度存在,但皆不長久,也不屬歷史主流。某一些公知罔顧歷史規律,站在西方話語規則里盲目指責社會主義制度,明顯違背了這一客觀規律。張維為教授就認為,世界上先進的制度都存在一個不斷融合、替代的過程,如果一定要用一項制度來概括世界各國的政治,那么就必須超越“姓社”或“姓資”的話語框架,實行良政與法治。
新中國成立以來,不論是境外反華勢力,還是國內激進派,唱衰中國經濟、唱衰政黨和唱衰政治的言論從來沒有消停過,而他們多是借用中國在不同發展階段中特定的社會矛盾。在70年代至90年代之間我國主要的社會矛盾是落后生產力與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需求之間的矛盾;90年代至21世紀期間的矛盾突出表現為精神需求與傳統文化缺失之間的矛盾;在大數據時代,社會矛盾表現為發展理念與落后的體制機制之間的矛盾。不論是從政治投機者所煽動民族分裂的臺獨、港獨、藏獨,還是反腐是政治斗爭,改革只能造成顏色革命的言論來看。反華勢力與政治陰謀家從來沒有放棄過對國內矛盾的利用。越是到改革的攻堅期,他們叫囂的就會越是厲害,所引起民眾思想上的沖突和對立也就越嚴重。
評價一項制度的好壞脫離不了其特定的政治語境和發展背景。從世界范圍來看,各國發展經濟的路徑基本一致,都是走著工業經濟快速取代農業經濟,然后文化、服務、互聯網等新興產業逐步在市場經濟中發揮主導作用的路徑。但是我國存在特殊的國情,一方面是我國的基本制度、文化傳統和發展根基明顯不同于資本主義國家。這種明顯不同的政治、經濟和文化制度同時又塑造了我國特有的社會價值理念和倫理基礎;另一方面,從建國以來美帝國主義對我國的封鎖、打壓與煽動分裂活動從未間斷過。以至于政府在經濟發展上必須注重效率與經濟總量,化解落后生產力與人民需求之間的矛盾。隨著我國經濟發展日趨飽和,以效率為主導的發展模式又必須向公平正義、綠色環保、協調共享的方向徹底轉變,而降庫存、增加民生財政支出,擴大內需,加強供給側就是一條具體可行之路。通過提升、更換發展理念推進經濟結構性改革,將為人民服務的政治目標實化成提升民眾幸福指數、改善民眾生活環境、維護公民個體權利與實現社會整體公平正義的具體措施和辦法,使中國發展的紅利能夠惠及到13億中國人乃至全人類。
從邏輯上看,經濟發展理念能夠培育政治語境,進而又決定了社會倫理和道德框架。當前實現我國社會治理現代化最大的障礙是發展理念與傳統倫理之間的矛盾。我們要突破西方優越論的范式,形成中國話語,同時又必須讓這個話語規則建立在傳統倫理的基礎之上。從近兩年道德快速下滑的趨勢來看,我國當前的發展模式與傳統倫理的自我優化進程上還存在明顯的不協調,進而滋生了很多社會弊病。當前,落實共享、協調和綠色的發展理念,實現科學性、益貧式和包容性等發展模式,進而構建普惠性、包容性、益貧性、共生性、公平正義性、均等化、共享性等新型價值框架和倫理體系,不僅是中國社會革新的關鍵之所在,也是破解西方話語陷阱的出路。
我們將中國革命的歷史概括起來看,19世紀是中國人為了解決全民族的生存問題,發起的以破壞個人權力為主導的剝削模式的革命;新中國成立以后,所進行的一切改革皆是以打破利益集團,破除以個人利益為主導的社會結構。當前我國的改革在不同程度上出現了“塞梗阻”的現象,在公務員序列里出現了很多消極怠工,在司法系統內法官也不堪重負,國企改革和城鄉一體化也困難重重。以上種種癥結都歸因于經濟發展不協調和政治治理現代化程度不高。“喊破嗓子,不如甩開膀子”,我們既要制定惠及全體人民的法律和政策又要全面落實五大發展理念,形成一種全民爭當“改革促進派”的合力,積極推動價值重構和倫理共建。
謀利當謀天下利,求名當求萬世名。改革的動力來源于人民孜孜不倦的愛國心。當前改革已經深入民心,并形成了全面深化改革的語境,“改革分裂論”已不攻自破。反而,部分公知與反華勢力還打著改革的旗號,欲圖撕毀改革的共識。他們一方面,通過對當前中國政治制度和政治文化的不斷丑化來激起民眾對政黨和社會主義制度的仇視;另一方面,利用輿論手段虛構、夸張熱點事件在全社會中制造恐慌,利用貧富差距等社會矛盾調動民眾對改革開放和現行法律與政策的不滿情緒,磨滅國家領導人的歷史功績。此外,他們還采用歷史虛無主義的手法歪曲歷史和詆毀英雄。其實質上,他們只是為了謀求個人利益,充當著改革的絆腳石,反華勢力的傳聲筒。
由此,我們每一名共產黨員都應該積極動腦、解放思想、敢于革新、敢于啃硬骨頭,敢于把改革推進到最后一公里,把反腐行動落實到每一個黨員身上。只有這樣特權思想才會從根源上被消除,封閉的資本壟斷才會被打破,腐敗才會從根源上被鏟除。每一個公民也應該積極推動經濟結構性改革,促進政府體制機制優化,理性愛國,不充當陰謀家的政治籌碼。
(作者單位:湖北雄楚律師事務所;來源:昆侖策研究院)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昆侖策網: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