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盛的需求可以刺激供給,供給同樣可以創造、激發乃至引導需求。直面瓶頸、補齊短板,充分利用流通環節延伸產品價值鏈實現增值,當是中國經濟克服困難、華麗轉身的重要選擇。
“供給側改革”可謂當前解讀中國經濟的關鍵詞之一。在5月16日召開的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三次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能因為包袱重而等待、困難多而不作為、有風險而躲避、有陣痛而不前,要樹立必勝信念,堅定不移向前推進。
最近另一則引人關注的新聞是,阿里巴巴遭國際反假聯盟暫停會員資格,原因在于假貨太多。電商平臺飽受假貨困擾只是一個縮影,戳中的是我們整個供給側的痛點。總書記的提醒與現實的尷尬兩相對照,更讓人看到供給側改革的現實緊迫性。
揆諸中國市場,低價爆款充斥其間,質量優良的高端產品依然匱乏;山寨假冒比比皆是,新穎獨特的原創產品卻鳳毛麟角。近些年來,海淘大軍異軍突起,就連馬桶蓋、電飯煲等日用品也要千里迢迢往回背,讓人感慨需求外溢、消費外流的同時,也映照出國內生產水平與消費結構升級之間的結構性矛盾。這無疑需要我們在供給側上發力,理順供需關系。
供給側和需求側是經濟硬幣的兩面。旺盛的需求可以刺激供給,供給同樣可以創造、激發乃至引導需求。在某種程度上,供給的質量無形之中塑造著消費者的需求層次,影響著公眾的消費心理。在市場上,“A貨”“高仿”頗占風頭,消費預期淪為“買真買假無差別”,“逐低”競爭就會愈演愈烈。賣假貨必然刺激假貨生產,過度打折必會抑制必要的成本投入,而服務缺乏將令商品的價值不完整實現。一旦消費需求被誤導,“劣幣驅逐良幣”的市場逆淘汰就無法避免,整個產業的創新能力也難免在虛假泡沫中消磨殆盡。相反,只有讓供給和需求實現良性互動,不斷提高供給質量,要素配置扭曲才能被矯正,才能涵養出誠信公平的商業文明;只有逐漸增強供給結構對需求變化的適應性和靈活性,最大限度釋放生產活力才不會是一句空話。
馬克思指出,“價值增值不在流通中,而又必須在流通中實現”。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必須牢牢抓住流通環節這個“牛鼻子”。從生產全局來看,流通階段是生產初端的延伸,社會再生產過程整體而言就是生產和流通過程的統一。作為連接供需兩端的中間橋梁,流通環節暢通高效,就能極大降低交易成本、減少市場摩擦,從而讓人力、財力、物力更有效率地作用于生產;流通環節優化服務,就能提高產品附加值、增強用戶體驗,讓企業在產業分工中占據有利位置。
眼下,“買賣結束才是交易開端”已成商業共識,但我們很多企業仍然是重商品銷售、輕服務質量、缺后續保障,極大制約了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和供給能力提質增效。直面瓶頸、補齊短板,充分利用流通環節延伸產品價值鏈實現增值,當是中國經濟克服困難、華麗轉身的重要選擇。
風物長宜放眼量。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當前和今后中國經濟發展的關鍵,既是經濟結構調整優化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們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生命線”。放眼當下,全球經濟持續低迷,國內形勢“壓力山大”,國民經濟很有可能經歷一個L型增長階段。致力于解決中長期問題,結構性改革必須作為主攻方向,處理好市場和政府的關系。一方面須遵循市場規律,善于用市場機制解決問題;另一方面政府要勇于自我革命,對于那些持續虧損的“僵尸企業”要敢于拔掉“呼吸機”“輸液管”。陣痛不可避免,但是必須為之。倘若今天不以“壯士斷腕”的改革促發展,明天就可能面臨更大的痛苦。只有退夠,才能向前,所謂“明道若昧,進道若退。”
國家的發展,民族的復興,人民的福祉,說到底要靠生產力的發展。為今之計,我們唯有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認識,動真碰硬地干下去,提升資源配置效率,中國經濟才能擁有更強的內生動力,才能迎難而進持續健康發展。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