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各地因公立醫院改制引起醫務人員和群眾不滿的事件時有發生。公立醫院并非不可以改制,但是,“天下大事、必做于細”,各級黨委、政府在操作中應當慎之又慎、守住底線、按規矩辦。
雖然,關于公立醫院改制的具體細則還不完善,但是基本的規矩和方向是明確的,就是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發展混合所有制“要吸取過去國企改革經驗和教訓,不能在一片改革聲浪中把國有資產變成謀取暴利的機會。改革關鍵是公開透明”,“國有企業是壯大國家綜合實力、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必須理直氣壯做強、做優、做大”,“要加強黨的領導,防止國有資產流失”,這些國有企業改革的原則同樣適用于公立醫院。
按照這些原則和我國醫療體制現狀,公立醫院改制起碼要守住六條底線。 第一,改制只適用于過剩的公立醫院資源,不能動搖公立醫院的主體地位 以公立醫院為主體,是我國醫改的基本原則,也是符合醫療衛生規律和國際先進經驗的。只有在確保公立醫院主體地位的前提下,在公立醫院資源豐富的地方,確實資源過剩的那些公立醫院,才有必要改制,而不能為了“甩包袱”而改制。我國政府對醫療衛生的投入占財政投入的比例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政府投入還不到公立醫院總費用的10%,政府對公立醫院不是投入太多,而是遠遠不夠。我國大多數私人資本還不具備舉辦非營利性大型醫院的覺悟和能力,堅持公立醫院為主體是一條底線。原則上,在一個區域起主導作用的公立醫院不應改制。只有政府確已盡到對公立醫院的投入責任、公立醫院能夠滿足當地患者需求,才可以對那些確實資源過剩、業務難以為繼的公立醫院考慮改制。如果一家公立醫院經營的好、受患者歡迎,還要進行改制,這種“靚女先嫁”背后恐怕要打一個問號。地方政府不要以為把公立醫院賣掉就能減輕財政負擔,如果民營醫院主導了醫療市場,推高醫療費用,地方政府的負擔會更重。 第二,不能把公立醫院改制作為發展社會辦醫的主要手段 我國總體醫療資源仍然不足,發展社會辦醫是應該的,但是要明確,社會辦醫的主要渠道應該是投資新建醫院,需要投資者自己拿出真金白銀來,新建醫院、新增床位、新招募和培養醫生,而不是主要依靠改制現有公立醫院,將公立醫院的資源轉移或變相轉移。這樣做,并不能起到擴大醫療資源供給的作用,相反,只會讓公立醫院的資源更加緊張,看病難的問題更加突出。同時,對參與收購的社會資本要嚴格把關、從嚴標準。醫療服務是世界上最復雜的商品和服務,應該進行最嚴格的標準、最嚴格的監管。如果投資者并沒有舉辦醫療服務的豐富經驗和回報社會的愿望,就不應該讓這種投資者參與公立醫院改制,否則,將來一旦經營不善,損失的是老百姓,還要政府來兜底,我國許多地方都出現公立醫院改制之后、患者和醫務人員強烈要求政府回購的情況。到時候,政府要花更高的成本,得不償失。還有些資本參加公立醫院改制,是為了以此為由頭圈地、搞房地產,地方為了招商引資就拿公立醫院改制作為交換,這就更扭曲了社會辦醫的初衷。 公立醫院是國有資產,改制的全過程都要公開、透明。近年來,凡是在改制中出現問題的公立醫院,都沒有做到信息透明。具體包括:一是收購者的選擇要透明。如果公立醫院確需改制,當地政府應該公開發表公告,通過競爭性招標的方式選擇投資者,而不能暗箱操作,私下指定。二是資產的評估要透明。公立醫院的資產評估和企業不同,除了現有物質資產的重置成本外,以及歷史上政府無償劃撥的土地等成本,還應該包括人力資源以及品牌、技術、學術聲譽等無形資產的價值,這部分無形資產是公立醫院價值的主要組成部分,其價值顯著高于有型資產。三是操作程序要透明。改制的全過程都要在公共媒體上公布,接受群眾監督。 第四,改制要征得人民代表大會、職工代表大會和當地群眾聽證會這3個會議的同意 “涉及一個地方人民群眾利益的事情,要在這個地方的人民群眾中廣泛商量”。首先,公立醫院是國有資產,政府是受人大代表委托,代表人民來管理的,本身沒有資產處置權,所以改制首先要經過人民代表大會的批準。其次,公立醫院的職工是公立醫院運行的主力軍,無論怎么改,都要保證這支隊伍的積極性和穩定性。改制是“三重一大”事項,必須經過職工代表大會同意。對于確需改制而職工又不理解的,要通過深入細致的思想政治工作,開展公開的討論和辯論,用說理的辦法解決,決不能用暴力維穩手段來壓服。最后,公立醫院改制直接影響當地群眾的福祉,要按照社會主義協商民主的原則,通過召開聽證會,聽取人民群眾的意見。只有這3個會議都通過,公立醫院改制才具有合法性、合理性。 第五,改制后的醫院如果仍然是非營利性質,要有切實保障其為非營利性的約束制度 所謂非營利性醫院,主要要求有兩個:一是財產及其孳息不用于分配,投入人對投入該組織的財產不保留或者享有任何財產權利,不可分紅。二是醫務人員收入要符合社會同類職業的合理水平,醫務人員工資福利開支控制在規定的比例內。此外,非營利性醫院的資產也不得自行處置和作為抵押物。(見《物權法》和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非營利組織免稅資格認定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按照這些規定,我國大多數民營非營利性醫院是不符合免稅資格的,實際上是享受著非營利性醫院的優惠政策、從事營利性的行為,這是侵害了國家和患者的利益。地方政府應該對此有明確態度,在改制后仍申報為非營利性醫院的,應該要求投資者明確放棄對醫院收益的索取和分配權力,并且將財務報表向社會公開,避免成為假的“非營利性醫院”。 第六,改制要堅持黨的領導,建立終身問責機制,防止腐敗和國有資產流失 多年來,在公立醫院改制中,賤賣國有資產是一個普遍問題。公立醫院改制不是一件小事,而是關系到一個區域幾十萬、幾百萬人民的福利,其效果也不是一兩天能看出來的,而是要經過長遠的檢驗。所以,對做出公立醫院改制決策的地方黨委、政府主要領導,政府分管領導,以及公立醫院領導班子,都要建立終身問責機制,對改制全過程,紀委和審計部門要全程介入,以切實避免改制過程中出現腐敗和國有資產流失,絕不能蒙混過關。 另外,需要強調的是,一個國家醫療體制的發展,離不開這個國家的政治和文化傳統。馬克思在《共產黨宣言》中就批評過資本主義社會把醫療變成純粹的金錢關系,白求恩在上世紀30年代就提出“讓我們把盈利、私人經濟利益從醫療事業中清除出去,使我們的職業因清除了貪得無厭的個人主義而變得純潔起來”,這都反映了共產黨員對醫療衛生公益性的追求。 某研究機構對全國居民的抽樣調查表明,在回答該問題的9000多位居民中,76.6%選擇“更信任公立醫院,不信任民營(私立)醫院”;11.8%選擇“都信任”,只有3.4%的居民選擇“更信任民營(私立)醫院,不信任公立醫院”。這表明,我國發展社會辦醫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關鍵是社會資本要真正增強社會責任感,為回報社會、支持公益而舉辦醫院,而不是為追求各種形式的經濟利益。對各級黨委、政府來說,因勢利導、增加投入、深化公立醫院改革、恢復公益性,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辦法。
(作者單位: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來源:中國衛生雜志)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昆侖策網: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責任編輯:高天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